连线王超:详解云基地的大数据产业布局和资本运作

云基地副总裁王超接受钛媒体连续,详细解读云基地在大数据领域的商业化布局,以及投资大数据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

云基地副总裁王超接受钛媒体连线,详细解读云基地在大数据领域的商业化布局,以及投资大数据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云基地早期投资基础架构,今年成立的几个基金,云天使、CCT2期等,就强调了下一阶段投资将更多投入到云服务和云应用上。

【范俊杰/编辑目前,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中逐渐成为了热点。在美国,大数据已经应用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正逐渐受到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传统的IT企业如IBM、甲骨文、惠普、EMC等,也都正在通过自主研发或收购的方式进入大数据领域。

在过去五年里,IBM已经花费了超过140亿美元进行了20多笔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收购交易。甲骨文也推出了大数据机及智能分析解决方案。今年11月因会计丑闻导致惠普资产减记的惠普子公司Autonomy,就是一家商业分析软件公司,其技术可以提取非结构数据中的含义。

此前,钛媒体专栏作者谢文曾撰写了一系列大数据专题文章,极具前瞻性地对大数据的全貌和细节进行了详细介绍。

目前,国内也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对大数据应用的研究、投资和整合,云基地是其中之一。

云基地由宽带资本创始人、中国网通的创始人兼CEO田溯宁建立。宽带资本专注于TMT领域的投资,旗下有三支基金,投资规模已达1.5亿美元。目前,宽带资本在北京亦庄、中关村和上海都建立了云基地,已有21家所投公司入驻。目前,云基地的投资对象以云计算公司为主,近两年来,大数据都是其关注的重点领域。

12月13日,在2012云世界大会上,云基地正式推出了大数据孵化器实验室。

云基地副总裁王超近日也接受钛媒体连线,详细解读了云基地在大数据领域的商业化布局,以及如何理解投资大数据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据王超透露,云基地对大数据的投资起步很早,其大数据团队工作已有大概两年的时间。此前,投资的21家企业分布在云计算的各个节点,在大数据方面主要以HAdoop平台和数据存储等架构和技术体系为主。接下来,随着大数据孵化器实验室的建立,接下来云基地对大数据的研究将更多地转向应用方向。

王超说,大数据的基础技术方面目前已经成熟,而且云基地也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进行了舆情分析等应用层面的合作。成立大数据实验室表明,云基地的发展重点已经由大数据基础架构向应用转移。

以下为钛媒体连线王超的对话实录: 

钛媒体:目前,云基地在大数据方面有什么布局?

王超:我们的大数据团队工作大概两年了。我们做大数据投资是比较早的。早期,我们主要关注整个技术体系,像HAdoop平台、数据存储这一类。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在技术体系架构上介入一些应用。我们现在有了很多成熟应用,比如跟移动的合作对用户上网行为分析、关键字分析和舆情分析等。下一步在大数据上会有更多的投资。我们整个机构现在有两三支队伍与大数据相关,现在又成立了大数据孵化器实验室。大数据在应用领域,我觉得任何方面都能做起来。大数据对以前的技术,如商业智能等,是一个颠覆,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这个领域。希望孵化器实验室建立以后,小的创新的主意和小的团队,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都愿意从资金、市场资源、政府资源、客户资源进行支持、培养这些新人。

钛媒体:在大数据方面之前有过哪些投资?

王超:我们投资了一个团队,在Hadoop平台上建立了包括大数据技术平台、分布式存储环境的开发。在应用方面,我们跟中移动、联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赢得了他们的项目,帮他们做大数据的应用。

钛媒体:目前公司在大数据方面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王超:整体来讲,大数据目前过了起步阶段,发展到了初级阶段。我们其实是最先起步的。大数据分析必须有一套技术体系。目前,我们的技术体系已经成熟。这套体系有:大数据平台,数据存储,X86服务器的分布式计算等。我们的一些团队关注底层技术架构,应为Hadoop开源平台也在不断发展。下一步建立孵化器实验室,我们是想怎么把新的技术和生产力转变为可以看到的应用。这是我们包括整个市场都在进入的一个地方。

大家都在不断探索应该应用在什么地方。我们跟移动合作的上网行为分析、舆情分析,都是比较成熟的应用。举个例子,用户在在线商店买东西,目前存的都是交易数据。实际上用户买之前做过很多比较,这些数据以前存的成本太高,以前都不会存。但在大数据的体系下,这些都可以存下来。这样,对你的消费行为分析就更准确。把你的挑选过程跟别的客户挑选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产生很多结果。整个市场的发展角度就是越来越关注应用。

我们未来将会更多地转向这个方面。以前我们都不知道云是什么东西,云的应用更多的比如说是卖一点虚拟机给你之类。这是最早期大家对云的认识。现在领域越来越多,比如云服务,移动领域的应用,这些会越来越多。更多的是让大家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体验和变化。大数据也是同样。

钛媒体:大数据方面,国外跟国内的区别?国外发展的程度和国内发展程度如何?

王超:在PC和互联网等方面,中国完全是跟随者。而云计算包括大数据,中国并不完全是跟随者。我们的起步时间几乎是同时。中国对技术的发展也有贡献。由于是开源的环境,做的好就可以贡献。虽然,国外的科研环境创业环境跟国内有一些区别,但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一波浪潮中间,我们并不是像以前那样是跟随者,我们是贡献者之一。我们希望跟整个世界同步发展。这是从战略角度上。在技术角度上看,我们看不出有太大的差距。硅谷有的东西我们可以马上同步。就是所谓的“双城记”。

国外国内对技术平台的掌握大家都差不多,应用上可能不太一样。应用更多的还是点子,我们的应用相对来说是起步到初期发展的阶段,国外有的应用会相对成熟一点,也许数量会多一点。但这个差距是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像别的方面那样差距有几年的时间。

钛媒体:对大数据方面的投资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

王超:以前云计算是云里雾里,两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在发展起来。这不是虚的东西,这是包括企业政府等都已经起来的东西。早期我们关注技术架构方面,现在逐步有好的应用出来,就不再是云里雾里。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发展成了潮流,不只是概念。很多应用都有了,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云计算,比如虚拟化,桌面云等。大型企业、政府都有了。现在处于一个初期发展到快速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因此我希望这块有更多投资。

钛媒体:初期发展到现在的转变,是不是投资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王超:是。早期投资基础架构,旗舰公司里,做服务器啊、集成啊这类比较多,今年成立的几个基金,云天使、CCT2期等,就强调了下一阶段的投资更多地投入到云服务和云应用上去。

钛媒体:云基地的投资方式是“基金+基地”,能详细解释一下与传统的投资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王超:这是我们的一个战略思想:用创新的方式做创业型企业,做创业投资。怎么做,实际上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早期的投资有基金、孵化器、科技园区等方式。我们这轮的云计算浪潮中,我们作为投资者会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投资的企业成长更快。所以我们定义了一种“基金+基地”的模式。创新角度上,“基金+基地”模式可以从以下角度阐述:

首先,我们不是简单的基金和孵化器,而是增加了更多元素,能让企业更快发展。我们的投资是有关注度的:围绕云计算来投。我们投资的20多家企业,都是在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上面。我们希望这样可以产生产业链的聚合效应。大家都做云,互相就可以形成聚合体(ecosystem)。面对一个客户,我们基地投的企业,可以全方位地服务这个客户,建立产业链、产生聚合效应。

第二,我们建立了整个资源和服务体系。以前的基金都是给钱,偶尔提供一些帮助。而我们把政府、市场、客户、国际合作的资源,我们都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服务于这个企业。小企业在政府、大客户和国际合作方面等都没有优势,而我们像一个航空母舰,单架飞机市场挑战很大;总的平台上,用云基地的大品牌就可以战斗。

第三,我们在不断复制和拓展这种模式。复制就是,我们在不同地方做了很多这种模式,比如亦庄基地、中关村基地、上海基地。拓展就是,我们一方面投资和服务,另外一方面基地本身与大企业、政府进行一些合作,做大型的战略项目。由我们基地出面拓展这种战略项目,这是单个基金、孵化器做不到的,单个创业公司做不到的。只有我们用基地才可以做到。这几个方面,应该说是基金加基地模式创新的地方。

钛媒体:云基地目前的投资规模有多大?

王超:投了21个。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中。有一部分是我们完全控股的:比如早期,田总有主意,就会自己搞一公司,先做起来。另外有一些是参股,比如投资一些创业公司。各种模式都有。

钛媒体:投资的企业里面,大概多长时间会有商业收益?

 王超:一般企业比较快的话5年才能形成规模。我们做了两年多,有一些比较好的。虽然离上市还有一段路要走,但绝不会是五年十年。我们的企业还是在发展中,有些业务已经逐步走向了稳定期。

钛媒体:有没有企业有上市计划?

王超:创投的目前还没有。但参股的公司有些有这个可能性,比如思创银联。我们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钛媒体:请问您看待大数据时代的用户的隐私问题?

王超: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和私密性就是个相当大的问题。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存下来,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还赶不上大数据对你的认识。所以这个将来一定是一个很大的领域,数据安全保护等。另外,从国家的政策法律这一块肯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钛媒体:云基地投资的云计算应用公司里,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

王超:个人观点:从技术体系讲,就是三大块:一块是云计算:IssS 、PAAS SAAS。这一块有相当一部分是IT和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并不是革命性的颠覆。这种延伸可能带来运营模式、商业模式上的变化,但是目前的发展情况还要观察。传统公司比如IBM、华为和微软,都可以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大数据技术体系讲,是一个新的技术体系。这一块就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大家的起跑是一样的。这个领域,大公司可能跑不过创业公司。这对创业公司讲更加乐观。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第三块,数据中心。我个人看好大数据和数据中心。大数据是革命性的,创业公司发展空间更大。数据这么大,肯定需要数据中心,能把数据中心带起来。

我们本身不拥有数据中心。一栋楼我们不是业主,但是是盖楼的。但是今后包括跟北京市的合作,我们也要进入数据中心拥有和运营的领域。这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数据中心两阶段:建设、为用数据中心的提供服务。我们第一阶段是建,下一步是用。从数据中心的角度上说,这是我们关注的领域。

钛媒体:之前说的都是比较好的愿景,那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

 王超: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技术领先市场,这是很多创业公司都要面临的。你有技术,但大家愿不愿意出钱、市场是不是热,都是问题。而有些是发展太快,技术跟不上。比如电商,技术就跟不上。大部分情况下,创业公司面对的挑战是技术领先市场。我们现在大数据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怎么把这个变成应用,客户愿意出钱的应用,这个就是一个过程。

钛媒体:对资源不多的这些创业公司,您有什么建议?

王超:选择投资人的时候要看好。给钱的人是不是真正能帮助你。我们认为“基金+基地”的模式最适合。我们给你钱,把市场、政府资源等放到一起。

有两个领域比较容易切入。一个是SAAS,也就是应用领域,另外一个是大数据。一些领域是IT和技术领域的延伸,这个面临的市场竞争大一些,比如IBM等巨头介入,创业公司就面临很大挑战。而SAAS和大数据方面,创业公司的机会就更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