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即时零售深入县城

钛度号
县城成为每个人都回得去的故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三言科技

县城,正在成为回得去的故乡。

今年春节,不少返乡过年的年轻人都被老家县城的发展惊到了。星巴克、永辉超市等纷纷入驻,品牌店、潮流网红店屡见不鲜,小县城的街头巷尾,同样往来穿梭着送年货的外卖小哥。

原本以为从大城市回乡过年会有种种不适应,没想到,老家的消费业态发展早已走在了前头,即时零售、本地零售等消费新业态,已在中国县城悄然滋长。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及了即时零售,将新业态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到了一起。

文件指出,在“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相关内容中,表示“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

那么中央一号文件为何提出要在县城大力发展即时零售?即时零售对发展县域经济有什么作用?

央媒多次提及即时零售,已在县域落地生根

对于不少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外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下单等30分钟,骑手就送来需要的商品,即买即得。

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热爱大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方便。正是对于这种“方便”的追求,催生了“即时零售”,也滋养着这一新业态持续蓬勃发展。

去年7月,商务部官网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首次明确提及了“即时零售”的概念,点出了即时零售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挥的作用。

去年8月,央视首次报道即时零售,并进行解读。央视指出,2022年,即时零售成为零售行业的新焦点。“本地门店加上即时配送,就是即时零售的两大核心。”

与此同时,互联网零售市场也正在从“万货商店”变成“万物到家”。作为通过连接门店和消费者的中间者,即时零售打通了物流最后一百米,畅通了消费微循环。

去年双11,即时零售业带来新变化,人民网指出,即时零售模式成为2022年双十一的新景象。“即买即得”的形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也为当地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增长空间以及更灵活的业态兼容性。

此外,业内对于即时零售的讨论也密集起来,认为这种消费新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相关内容中,首次提及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表明在乡村振兴的纵深推动下,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已渐渐在县域落地生根。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习惯了一二线城市消费便捷性的年轻人,返乡后发现,“外卖点一切”的消费习惯在县城亦可无缝衔接,县城的消费便捷度与大城市并无二异。

美团数据也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外卖买年货成趋势,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增速显著,平台上县城超市的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增长71%,咖啡店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24%。

春节消费只是一个观察窗口,其背后代表的,是随着我国县城的商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商业体系建立,为即时零售、本地零售等消费新业态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优质土壤。

发展县域经济是大趋势,即时零售有望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出于惯性,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那里从不缺故事,但中国并非只有北上广深,沉默而广袤的县城和乡村,也在悄然生长出强韧的深层消费力。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消费的故事关系千家万户,一线大都市之外,更大的活力和潜力,也同样藏在中国1800多个县城里。

县城衔接“城乡两端”,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县域经济消费潜力,对于拉动内需至关重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及县域发展,文件里出现了13次“县域”,而与县有关的表述约35处。文件指出,要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城和乡的结合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指出,我国现有9.1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近1/3在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居住。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中国县城消费潜力大、活力足、空间广,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而即时零售、本地零售等消费新业态的发展,也在激活县域经济活力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即时零售,对于其在助力“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作用给予认可。

以“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为主要特征的即时零售,更通俗的理解就是“外卖点一切”,这背后,串联了消费需求、商户供给、骑手配送和平台融合线上线下的能力。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同时,把订单留在了线下门店。这对于实体小店来说,就是切实的增量订单和收入。

在安徽省庐江县,一家普通的超市一个月的外卖订单能达到7000单,成为线下生意的有力补充;在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一家超市春节7天的外卖订单量,能占到整个1月份的三分之一。

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的发展,在短期能激活本地实体门店的活力,提振县域消费,在长期,也将优化县域消费的供需两端,促进县域服务业提质扩容、商业体系更加完善,有望成为县域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

这符合中国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的大趋势,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即时零售等新模式的深远考量。

​即时零售对县域的作用:促消费、稳就业、增活力

县域经济是中国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基本盘,县城商业体系完善、消费活力旺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驱动力。

只有把订单留在县城,把产业留在县城,把就业留在县城,才能推动建立县城“消费-投资-再消费”的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壮大县城的经济活力。

首先,从促消费层面看,即时零售让县城居民也能获得比肩一线城市的生活品质。

有不少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春节返乡后不禁感慨,没想到县城也有了咖啡馆、剧本杀、日咖夜酒。而且在即时零售的新模式下,很多服务都可以“送货上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

其次,盘活了消费需求端,便联动激活了供给端,助力解决县城就业问题。

在前些年,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大城市有更多发展的机会,生活品质也更好一些。因此,不少年轻人不惜选择背井离乡,暂时告别妻儿老小,去到陌生的大都市,希望可以一展拳脚。

如今,县域经济在“共同富裕”的推动下飞速发展。资本、产业、人才、富余劳动力,也都开始进入下沉市场。

而即时零售新业态的发展,一方面为县城创造了更多本地就业岗位。

比如,水果测糖师、拍瓜师、分拣员、配送员等新职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留在家乡。

另一方面,即时零售通过连接线上线下,让县城原有的中小实体商户实现增收、扩大经营,一些逐渐老去的商业形态也焕发新活力,比如县城百货大楼,不少百货大楼在打通线上渠道后,再次赶上了年轻人的消费步伐,与新兴的商场业态一样持续繁荣。

无论是即时零售催生的新职业,还是获得新增长点的各类特色小店,都为返乡大学生、进城农民工、低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了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选择。

大学生不必涌入一线城市,在县城就能获得收入不低、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被社会“淘汰”的农村低龄老年人可以在县城开店,搭上即时零售的快车,实现再就业;常年在外务工的夫妻得以在家门口觅得一份安稳的工作,既能挣钱又可以陪伴子女。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案例。

笔者的一位邻居小郭,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回家只能一两次。如今,在我们的县级市里开了一家果蔬超市,很多订单都来自线上,收入可观,多了一项进账。

一子活,则全盘活。从消费,到产业,再到就业,即时零售,通过盘活县城实体业态,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从而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有1800多个县城,每一个县城都是独特的发展样本,在即时零售、本地零售等新业态的不断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的潜力也在逐步释放,成为每个人都回得去的故乡。

本文系作者 三言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