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有进展但形势令人担忧,特斯拉堵了雷军后路

2023.01.30 15:07  来自广东

小米未来在残酷的肉搏战中生存,需要最终认清与妥协的现实。

播放 暂停

小米造车有进展但形势令人担忧,特斯拉堵了雷军后路

00:00 11:1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新喜

近段时间以来,小米造车频频曝出新的进展,此前,雷军不惜大冬天的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方,亲自上场坐在驾驶位测试小米汽车。如今小米汽车MS11的设计效果图被曝光,包括小米汽车的保险杠、小米MS11的装饰件以及小米与北汽模塑相关合作细节等信息,据称是内部评审使用的视频截图,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确认这些图片确实为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泄密。

根据早前的说法,小米首款车型MS11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下线,或会有低配和高配两个版本,低配版定价26-30万元,高配版会走到35万元以上的定价。

小米造车有进展但形势令人担忧

从今天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来看,时间不等人,强敌环伺,因此,善于抓风口的雷军似乎有点急了。从小米造车的进展来看,有小米内部员工在知乎爆料称,雷总几乎60%的精力都在造车上。近一年雷总几乎每天10点半之后才下班,每天都开着不同的车开上班,据说是为了体验不同车型。

从曝光的图来看,小米MS11新车侧面采用了溜背式造型设计,车辆顶部采用了巨型一体式天幕,车门中间向内收拢,前轮拱后方配有朝向侧后方的摄像头,并配备了半隐藏式车门把手,前脸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设计。

从照片看,这款车采用了瞭望塔式的激光雷达造型,在市场上,蔚来ET5、ET7、理想L9等车型都采用了这类造型。

据说小米MS11在智能驾驶硬件方面是堆得很足,并将采用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过,这款车整体造型设计仍然偏向于常规,借鉴了一些市场主流的设计,业内认为它与特斯拉Model 3非常类似,目标依然是主打大众消费市场。

不过,近期有小米前员工日前曝光了小米造车令人忧心的地方,首先是小米虽然挖过来一些技术专家,但干活的是年轻人,应届生,很多东西容易拍脑袋决策,在涉及到自动驾驶算法层面的东西,为了赶进度、测试、数采调校都比较随意,自动驾驶的质量问题是令人担忧的一个点。

其次,小米汽车的自研水平与手机差不多,电机电池是采购、电控是自己写的,一些汽车域是以ODM形势委外研发,也投资了一些汽车产业链公司,做域控、电机电池的都有,总体而言,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与其他几家差别不大,最终的效果也取决于小米汽车团队。

该前员工预测小米汽车上市后将获得很大关注,但初期销量欠佳,会有一些质量小事故,但后期会以性价比方式挑战传统车企。

小米前员工的爆料与业内对小米的预期大致吻合。

不过,从业内曝光的定价来看,小米切入的是中高端市场价位,目前该定价还未经小米确认,事实上还有调整的空间,但在笔者看来,小米未来是否会以极致性价比的方式来走,可能决定了小米造车的成败。

从小米汽车曝光的产品以及前员工对小米造车的现状与内部进展来看,这个价格在一年之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雷军之前给小米定的目标是新车2024年上市,如今特斯拉价格一降再降,Model 3降到23万,Model Y降到26万,小鹏P7也紧随其后,降到22万左右,问界M5也降至25.98万。

特斯拉4680电池大规模量产带来的成本下降,可能还将继续降价,接下来几家很可能也会做出应对,在今天,国产新能源在涨价上可能多数会收敛了。

此前的信息显示小米汽车的定价高达26万-30万,这个区间的定价是特斯拉、比亚迪以及一众主流燃油车企的定价区间,小米汽车其实从技术、智能化以及产品质量等各方面来看,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加之作为新手,消费者对小米产品的质量会存在一定的顾虑,可能多数会观望一段时间,小米初期的销量是令人忧心的。

特斯拉堵了雷军后路

从国内市场玩家来看,比亚迪在三电技术以及相关芯片技术等层面一直在突破,核心竞争力在形成,小米可能面对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还可以打一打,后者在智能座舱、算力、智能驾驶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小米还是可以追一追,但在品牌层面,小米汽车是否被认可还有待观察。

从小米曝光的车来看,这款车低价版本可能对标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目前已经降价到22.9万元),一年后,小米的报价优势将会进一步丧失。

而小米曝光的高配版定价已经碾压特斯拉,如果小米汽车能卖的好,意味着彼时特斯拉将面临小米的强势冲击,反之就意味着小米的定价区间将面临大麻烦。在过去的认知中,小米汽车高端打不过特斯拉,低端打不过比亚迪,中端竞争更残酷。

但从现在来看,在中低端市场,小米就要面临特斯拉、比亚迪两大强敌。尤其今年马斯克的财报会议表示,很多人都想买一部特斯拉电车,但是可能负担不起,所以在市场上的价格调整也将迎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这意味着在2023年,主力战场很可能会来到20万定价区间的竞争。

在2024年,小米汽车如果按照当前曝光的价格来打,在价格上基本上是碾压了一众车企的主流定价区间,从当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在技术以及智能化配置层面,也很难说小米能拿出独特的产品创新与技术亮点来匹配它的定价区间以及品牌溢价。

从当前来看,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利润能力已经把性价比的路堵死了,论降成本,小米还不是特斯拉的对手。特斯拉直销模式,本身就减少了渠道中间环节的费用和支出;其次是广告少,销售费用更低;自动化程度高,一体化压铸等技术降低了成本,况且当前,特斯拉使用4680电池后,再结合材料与车辆设计的改进,生产成本最高可降低54%。

在今天来看,谁也不知道特斯拉会把定价拉到什么区间,这可能是小米未来麻烦的地方,因为如果说小米造车冲高端不成,很可能需要考虑回到20万之内甚至以下的定价区间,那么特斯拉其实把雷军的后路堵死了。

务实的定价决定了小米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在当前,多数人不看好小米造车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小米在汽车领域没有技术沉淀与优势,但为了摆脱性价比的标签,又要走高端,但小米汽车一量产推出市场就要人认可你的高端品牌价值是很难的。

事实上,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论服务与营销,蔚小理都不输小米。而特斯拉持续降价正在收获口碑,反而让那些准备国补退坡后顺势涨价的厂商开始有点口碑与销量双双下滑了。

特斯拉暴涨的销量与股价来看,当前汽车市场消费者要理性的多,他们更加在意性价比、物美价廉,更加认可良心价的优质产品。特斯拉的定价不断下调,提升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把消费者的胃口与对定价的下调预期也调动起来了,人们的购车预算都可能要更低。

在这种市场竞争背景下,强势的品牌都不敢再涨价,而小米作为一个新人,一上场就玩高价,基本上很难生存,小米肯定也清楚这一点,因此,此前业内曝光的定价很可能是对市场的试探,一旦新车发布,其最终定价或将还会有变动。

事实上,根据某个接触过小米造车团队的零部件项目供应商透露,零部件的定价与采购量相关,量越大,单价越便宜,而小米在零部件采购成本上砍价砍得太狠了,雷军为了给米粉一个物美价廉的汽车,经过多轮报价,最终让他们以一个很难受的价格拿下了小米汽车的第一个量产车型项目。

该零部件供应商预测,从零部件成本控制能力来看,小米第一辆车的价格不会太贵,因为供应商这个价格出手,如果量上不来,就要面临亏损。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米或许并不像外界预测的那样盲目定高价走高端,有可能是务实的打法,准备开局走量,以高开低走的模式去推进汽车的迭代。

如果真是这样,至少说明小米与雷军还算清醒。虽然小米不愿意看到在汽车市场仍然走不了高端,但能让小米在汽车行业活下来的,依然是继续回到它的主场——主打物美价廉的性价比。只不过,如前所述,目前马斯克把定价不断下调的市场背景下,把小米在20万以上的性价比空间堵死了。

小米要生存,基于用户对小米汽车的定价预期以及米粉的转化力与购买力来看,只能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笔者认为,小米在入门级(10万~15万)、高配版(15万~18万)价位的市场依然有活下来的可能,这还需要小米注重产品质量与品控,同时注入智能化驾驶能力,成本压到最低,最大化做到质优价廉。

而当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劝雷军收手,及时止损,而雷军对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状况肯定是有认知的,很显然,在技术、产品以及品牌、价格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小米盲目走高端失败概率很大,这或许需要雷军对自己在汽车领域的野心有一定的妥协,这是小米未来在残酷的肉搏战中生存,需要最终认清与妥协的现实。

本文系作者王新喜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钛粉47012 坦塔罗斯 钛粉82265 钛小超345661 钛粉30456 钛粉79015
572人已赞赏 >
572换成打赏总人数572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关闭弹窗

挺钛度,加点码!

  • ¥ 5
  • ¥ 10
  • ¥ 20
  • ¥ 50
  • ¥ 100

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
关闭弹窗

支付

支付金额:¥6

关闭弹窗
sussess

赞赏金额:¥ 6

赞赏时间:2020.02.11 17:32

关闭弹窗 关闭弹窗
  • 回复

    同价位小米的性能不可能比特斯拉更强,特斯拉无论是软硬件基本都是最先进的技术,小米比特斯拉强的大约在内饰、舒适性、尺寸这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也是国内厂商的关注点,所以无论性能还是噱头小米都不会是最吸引人的那个。另外特斯拉已经把成本控制发挥到极致了,国内厂商则是在财务上卖一辆亏一辆,可以说小米能够降价的空间不大,毕竟小米财务并不比竞争对手强多少,没有吸引人的噱头与压到底的价格,手机上耍猴的方法真的很难应用到汽车上,再说的简单一点,当你在市场上面对只卖2000元而且不限量供应的苹果时,你怎么耍猴。

    2023.01.30 17:35 via netease
    • 好阿哈哈你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车会跟小米手机当年切入市场一样的玩法,以30万以的产量来核算成本价进入市场,实际产量只做20000部,当时手机是巨亏的,但能很快做到30万辆以上的规模,你听雷军说的豪情壮志就知道,那可是年产量1000万辆以上啊!不用小米手机的玩法不可能做得到!他们小米手机的玩法再过20年也不会过时!
      2023.01.30 15:36 via netease
      回复
  • 回复

    五菱星辰十万混动还不错 没智能

    2023.01.30 16:15 via netease
  • 这和当年千军万马造手机差不多,活下来的极少,只能赶一波封口

    2023.01.30 16:00 via netease
  • 小米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注,风往那里吹,他就往那里跑,最近都是龙卷风

    2023.01.30 15:52 via netease
  • 小米从9.9万起。

    2023.01.30 15:50 via netease
  • 有钱又这么聪明的人挣钱都这么卷了吗?

    2023.01.30 15:50 via netease
  • 唉,压力好大,我自己都嫌我们公司车跪

    2023.01.30 15:48 via netease
  • 这玩应不是手机。三两年就换了。
    耐久性需要时间验证。
    花自己的钱,爱买什么呢就买什么。
    反正……我没钱

    2023.01.30 15:36 via netease
  • 小米不行,没基础 ,不成熟,就算出来了,没有十几年的技术沉淀,不会考虑买小米的车

    2023.01.30 15:36 via netease
  • 想把做手机的一套用在造车上,异想天开

    2023.01.30 15:36 via netease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注册邮箱未验证

我们已向下方邮箱发送了验证邮件,请查收并按提示验证您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邮件箱。

更换邮箱

您当前使用的邮箱可能无法接收验证邮件,建议您更换邮箱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