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腾讯涨回来了,互联网的冬天结束了吗?

钛度号
在股价回升后,当下腾讯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2.88,与中国移动基本接近,这个层面的确靠近“基础设施”了。且从业绩上表现出的成长性来看,腾讯等巨头也在向中国移动的角色靠拢:重要,盈利,稳定,低调。这个趋势在2023年将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略大参考,作者 | 杨知潮,编辑 | 原野

马化腾发火的声音还回响在舆论场里,腾讯的股票已经悄悄涨了回来。

2023刚开年,腾讯股票涨到了近半年来的最高点。截至1月17日收盘,腾讯港股股价报373.8元,相比今年10月的最低点几乎翻倍。

就在短短三个月前,腾讯港股还一度跌破200元,年内跌幅超过60%,市盈率一度跌到了9倍,对应公共事业股的估值逻辑。局面从2022年11月开始转变,腾讯发布了一份净利润和收入远超市场预期的财报,此后又陆续有利于互联网行业的政策出台,在多种因素加持之下,腾讯股价迅速回升。

其他中概股的走势也与腾讯近似:相比2022年10月的低谷,阿里巴巴、快手、B站、京东、百度等互联网股,都在2023年年初上涨二倍甚至更多。

与此同时,曾被寄予厚望的元宇宙、VR、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相继暴雷:欧美多家自动驾驶巨头倒闭,VR龙头歌尔一度跌停,元宇宙更不必说,龙头Meta的市盈率已经跌到了10。

于是,互联网公司重新成为投资的热门标的,股票社区也涌现了一片“后悔没抄底”的哀嚎。

在增长的年代,互联网展现过惊人的速度,在“苟起来”的年代,互联网又展示出新的特质:扛造。得益于核心业务创造的稳定收入,加上顺势砍掉很多投产比并不划算、持续烧钱的非核心业务,不少互联网公司甚至收获了更高的盈利。

不过,翻看他们的业务你会发现,很多公司似乎并不具备在2023年持续增长的潜力。

01 腾讯稳住了

整个2022年,腾讯至少关停了16款应用和29款游戏,宣发费用直接减少了32%。员工也在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分别减少5498人、1879人,薪酬成本明显降低。

钱不白省。比如PCG就解决了曾被视为“疑难杂症”的盈利问题。1月10日,在腾讯PCG事业群的年终会议上,负责人任宇昕宣布,PCG所有业务在2022年末实现盈利,包括腾讯视频在内的多条业务线也做到了首次盈利。

PCG是腾讯旗下业务最多的事业群,囊括了微信之外的绝大部分社交和内容业务。PCG也曾是腾讯亏损业务最多的事业群之一,如今实现全面盈利,说明腾讯的降本增效已经取得成效。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腾讯收入虽然下滑了2%,但Non-IFRS净利润增长了2%。

 

净利润的改善直接带动了腾讯股票的大上涨。2022年11月15日,腾讯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当天,股价上涨超过10%,带来10月以来腾讯股价最大规模的一波上涨,此后还持续多日。2023年年初,伴随整个港股的复苏,腾讯股价再次起飞,直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降本增效的同时,腾讯旗下的业务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第三季度,腾讯收入同比仅下滑2%。贡献收入大头的游戏业务,在缺乏新品的前提下,还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业绩稳定,海外游戏市场甚至取得微弱增长。个别业务如金融服务,则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

反观,这也说明被“降本”的一些业务本身不赚钱。

比如腾讯今年裁撤的业务:企鹅电竞,即使在游戏直播的风口期,它也没有取得过优势,还与腾讯收购的虎牙、斗鱼严重重合。掌上WeGame,作为一款PC游戏平台,在手机端的作用十分鸡肋,与另一款APP掌上英雄联盟高度重合。还有NFT交易平台幻核,更是随着元宇宙泡沫的破灭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下架的App中,包括搜狗地图、搜狗浏览器、腾讯看点等产品,都存在类似的重复、低效问题。也难怪马化腾在内部讲话特别强调了“不要跟风”:“看到别人增重,我们就跟着增,结果发现增的是脂肪,打不过对手。”

 

不止腾讯走在降本增效的路上。头部互联网公司之外,知乎裁掉了视频团队、爱奇艺砍掉了大量综艺节目。其中,爱奇艺在2021年年底裁掉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员工,紧接着的第一季度,爱奇艺首次实现盈利,可谓立竿见影。

当然,扮演“护城河”角色的核心业务,依然是支撑起互联网公司市值的主力。

即使严重缺少版号,在竞争对手接连发布重磅新游戏的2022年,最赚钱的游戏公司还是腾讯。App Magic的数据显示,2022年,《王者荣耀》和“吃鸡”仍然是全球前二赚钱的手游。在全球手游收入出现下滑的时候,《王者荣耀》的收入还增长了4亿美元,全年收入突破了22亿美元大关。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的第12年,腾讯的端游收入同比还保持着稳定,维持着400亿左右的年收入。

02 能扛的互联网

1942年,苏德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胜。

失败后的德军一度还掌握主动权,但在遥远的东方大国,一位军事家却判断,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再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进攻:“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打法和德军类似。它强调速度,强调增长,强调扩张。瑞幸曾经是最典型的代表:疯狂进攻开店,不断融资,跑出历史上最快的IPO。

但互联网与战争历史并不完全吻合。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寒冬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

2020年前后,由于流量增长见顶的根本原因,互联网也走到了“斯大林格勒”时期。他们无力再持续大规模的进攻,而是转向收缩。

2021年年底开始的大裁员,是这场收缩的重要标志。随后到来的2022年一、二季度成为互联网公司的谷底,腾讯净利润大跌近20%、阿里云增速跌落谷底、快手亏损31亿,与此同时,这些曾经荣耀的互联网公司们,股价也一路下跌。 

不过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随着降本增效逐步推进,加上政策利好,互联网公司们的财报逐渐好看起来,整体呈现出收入稳定或者只是微弱下滑,利润大幅度改善,超出市场预期。

比如腾讯,第三季度营销费用减少了32%,但收入仅仅减少了2%。爱奇艺削减了21%的买量费用,但收入仅微跌2%。阿里巴巴削减了22.5%,收入反倒增长了3%。也因此,马化腾在内部会议上痛斥买量行为:“真的,以后大家不要跟我说什么买量的故事,我已经不信这个了。”

这在传统行业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许多食品、快消品巨头都减少了营销投入,如雀巢的营销费用减少了8.89%,而巧合的是,那一年他们收入下滑也约为8.9%。联合利华的营销开支下降了2.49%,那一年的收入下降了2.42%。整体来看,他们的营销费用和收入几乎成正比关系。

这是互联网产品的基本特性决定的:前期开发和买量耗资巨大,但一旦完成,海量的用户就可以成为护城河,后续维护运营的支出会极速下降。比如滴滴,通过烧钱占据市场后,很快实现经营利率扭亏为盈。

当然,老牌互联网巨头的核心业务早就已经过了买量期。财报显示,腾讯最主要的收入增值服务的毛利率超过了50%,阿里巴巴整体毛利超过35%,作为对比的是,速来以高利率著称的苹果,其毛利率也不到40%。这是行业属性决定的。只是入冬之后的互联网行业,很容易让大家忽略这一点。

03 春天来了吗?

腾讯面前有很多好消息,游戏收入的坚挺、版号的下发、宏观经济的恢复等,而坏消息是:站在2023年开端的腾讯,手中还是没有足够明确的新增长点。

曾经轰轰烈烈的转型TO B浪潮,如今正在遭遇碰壁。尽管各大机构的研报仍然看好公有云的市场,但企业自己感受或许比机构的预测更加真实:BAT的企业服务收入已经全部降速,最新的财报中,腾讯甚至都未披露企业服务的收入数据,只提到增长放缓。国资入场加速,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们,恐怕接下来要继续调整自己在云市场的位置。

游戏业务这边,即使拿到了版号,腾讯面对的游戏市场也不乐观,全球手游收入已经连续多个月份负增长,12月刚刚下滑了7.6%。《原神》之后,国内市场多年未出现爆款,手游市场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腾讯视频、QQ音乐为了扩大会员人数,几乎把会员价格降到了极限。如果通过涨价提升营收,必然会带来会员的流失。最近爱奇艺陷入的同一会员多终端收费风波,正是“二选一”难题的表现。

看来看去,微信几乎是唯一的增长点。三季度财报里,微信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广告收入,社交媒体收入,就连企业与金融服务的收入都是靠微信支付的佣金撑起来的。

视频号被马化腾成为“全村的希望”,根据官方数据,视频号的使用时长已经达到了朋友圈的80%。此外,小程序财报会议透露,腾讯预计视频号的收入有望达到每个季度10亿人民币。有机构预测,视频号未来具有创造370亿收入的能力,但当下这一潜力还未兑现。

挑战来得比成绩更快。比如增长压力。2021年年中,腾讯曾经公布过视频号的月活达到4.5亿,并预计年底达到6亿。但此后有第三方数据显示,视频号的日活只增长到了5亿,并未达到6亿目标。在不久前的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也没有公布视频号2022年的用户数据。

此外,视频号的商业化还处在比较初期的阶段,直到2021年年底才开启直播带货,目前腾讯还未公布过直播带货、总收入这些基础数据,只用增长百分比带过。视频号目前采取的变现模式与抖快类似,但其根植于熟人社交的模式,能否复刻抖快的变现方法,目前都还未知。

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境遇也差不多。尽管股价回升明显,但这波上涨的前提是此前经历过暴跌。就像很多人在重新找回旧日秩序一样,多数互联网公司现在所做的努力,也只是为了回到从前,而不是持续地创造高速增长。

 更多迹象表明,互联网公司们做好了继续过苦日子的准备。

早些时候,马化腾重申降本增效与活下来的目标,刘强东严厉训话,整治企业内腐败、低效等风气,并实行高管降薪和末尾淘汰。业务侧,新年刚开始,快手就关停了对标头条的资讯App,网易1天下架5款不赚钱的游戏。

互联网降本增效的范围甚至有所扩大,已经触达了反腐领域。美团移送司法机关107人之后,腾讯也有100余人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辞退。

在BAT巅峰的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BAT非常重要,是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在股价回升以后,腾讯在市盈率的层面的确靠近“基础设施”了,当下腾讯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2.88,与中国移动基本接近。从业绩上表现出的成长性来看,腾讯等巨头也的确在向中国移动的角色靠拢:重要,盈利,稳定,低调。这个趋势在2023年将更加明显。

互联网公司们拥有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新年开端。从腾讯股价回升,到滴滴在本周恢复用户注册,诸多信号都指向一个确定的趋势:复苏正在进行。寒冬尚未彻底结束,但春天总是会来的,现在互联网公司们要比拼的或许是:谁最擅长养精蓄锐,谁能保存更多的肌肉。

本文系作者 略大参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不是那个搞互联网擦灰都赚钱的年代了

    回复 2023.01.20 · via pc
  • 互联网红利时代过去了

    回复 2023.01.20 · via h5
  • 元宇宙、VR、自动驾驶,只能说炒概念不能吸引资本了

    回复 2023.01.19 · via android
  • 现在是巨头稳定了,复苏正在进行

    回复 2023.01.19 · via pc
  • 不,互联网是互联网,腾讯回归是腾讯的事

    回复 2023.01.19 · via iphone
  • 2023年将会是定型之年

    回复 2023.01.19 · via iphone
  • 寒冬还没有完全结束

    回复 2023.01.18 · via h5
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