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大明星医药企业,净利润最高的竟然是它

钛度号
医药企业真的都“躺赢”了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 |  郭立琦,编辑 | 周春林,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过去三年,如果说有什么领域在逆势发展,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医药行业。口罩、抗原检测盒、新冠药品、血氧仪一波波的抢购也在一次次地加深着人们的感知: 医药企业“躺赢了”“赚翻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中国企业家》对比了A股475家医药生物企业受疫情冲击前后的整体情况,从数据的角度解析答案是什么。

从数量上看,2019年,A股医药生物类企业共计318家,2022年收官时达到475家,3年间有157家医药生物类企业上市,平均每年约52家新企业上市,数量增长较快。

从市值上看,2022年底72,107亿元的总市值额较2019年底增长了27,449亿元,但却是过去三年同期最低的,期间总市值最高年份是2021年,为83,358亿元(见表一)。

2019年~2022年A股医药生物企业总市值变化(表一)

制表:曾靖

如果不算3年里新上市公司贡献的市值,到2022年底,医药生物类企业的总市值较2019年底仅增长了10,539亿元。说明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市场对医药生物类企业的发展预期也开始回归常态。

再看疫情前后医药生物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因为2022年全年财报还未公布,我们选择以2019年~2022年四年的三季度财报数据为分析依据。

营收上,2019年前三季度的总营收为13,516亿元,随后3年持续增长,到2022年前三季度达到18,409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36%(见表二)。此外,除去2019年前三季度还未上市的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有304家企业的营收较2019年实现正增长、103家为负增长。

 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总营收情况(表二)

制表:曾靖

利润上,医药生物企业的净利润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1,083亿元逐步增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867亿元,增长了72%。同期净利润增幅是营收的约2倍(见表三)。

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情况(表三)

制表:曾靖

研发投入上,A股医药生物企业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为315亿元,到2022年同期达到了770亿元,增长了144%(见表四)。研发投入额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2%增至2022年同期的4%。但跟辉瑞等国际头部药企超过营收20%的研发投入对比,2022年前三季度A股475家医药生物企业中仅43家(备注:根据公布了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额的企业情况统计)的研发投入额超过了营收的20%,342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低于10%,可见在研发投入方面国内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9年~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情况(表四)

制表:曾靖

我们挑出了10家医药“明星”企业,它们在过去三年期间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01 九安医疗

九安医疗成立于1995年,是2022年前三季度A股医药生物类中净利润最高的企业,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31,919%;营收为246亿元,同比增长3011%。2019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是亏损1亿元,到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100多亿。期间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较2020三年季度大幅回落后在2022年前三季度再次快速提升。

根据九安医疗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收益主要来自iHealth系列产品的海外收入,占到全部营收的98%。

九安医疗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2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是CRO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主营业务是为药企提供研发服务(化学业务)。得益于新冠订单的驱动,其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2%和107%。但市值呈现相反态势,从2021年末的3,473亿元跌至2022年末的2,369亿元,分析认为主要是实控人李革夫妇及大股东多次减持所持股份影响了市场信心。

药明康德在美股上市时估值一直不高,2015年完成私有化退市后“一拆三”,先后通过合全药业、明药生物和药明康德,登陆新三板、港股和A股,并投资了多家药企,据统计有4家正在IPO,已成功上市的28家,逐步构建起“药明系”。

药明康德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3 新华制药

新华制药成立于1943年,是新中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新华制药的营收为55亿元、净利润为2.9亿元,较三年前涨幅不多。但2022年12月管控结束后开始了抢药潮,新华制药作为布洛芬原料药的生产方,以及新冠药物阿兹夫定的生产方和经销商,其市值从2019年末的39亿元涨至2022年末的158亿元。

但新华制药主营业务(化学原料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及其他)2022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毛利率仅为24%,同期化学制药板块上市公司的整体毛利率要48%。作为退烧药龙头企业,新华制药的真正收益并不高

新华制药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4 以岭药业

以岭药业成立于1992年,旗下产品连花清瘟在疫情期间被反复追捧、质疑,市值也从2019年末的150亿元涨至2022年末的501亿元。以岭药业的主要产品分为呼吸系统类(抗感冒类)和心脑血管类,毛利率在68%~70%左右,而总体的营业净利润率约为18%。

从2022年前三季度情况看,79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有30亿元的营业成本,其中销售费用达到22亿元,而同期的研发投入为6亿元,两者之间相差16亿元,难免引发市场质疑。

以岭药业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5 鱼跃医疗

鱼跃医疗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医疗器械类企业,主营产品为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近期因旗下血氧仪被抢购引发涨价风波而备受关注。其实在疫情刚暴发时,鱼跃医疗凭借呼吸机和制氧机的热卖,迎来过一波红利,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在营收和净利润上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回落,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减少了2亿元和3亿元。

血氧仪的热卖本可以给企业再次带来一波利好,但由于涨价争议和产品型号配送出错的问题,令鱼跃医疗广受指责,股价已较2022年11月42元的高点下跌了约1/5。

鱼跃医疗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6 迈瑞医疗

迈瑞医疗成立于1991年,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是目前A股医药生物类市值最高的公司,2022年末市值为3,831亿元。受益于抗体检测试剂和IVD化学发光仪器的热卖,迈瑞医疗在2020年前三季度,市值一度逼近5,000亿元。从2019年前三季度到2022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有所提升,但市值已从高点缩水1000多亿元。

与药明康德一样,迈瑞医疗也是先在美股上市,但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一直不高,市盈率是18倍左右,上市十年后创始人李西廷启动退市并在2018年回归A股,目前市盈率在40倍左右。

迈瑞医疗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7 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成立于1994年,主营业务为制药。其市值在2021年8月一度达到2000多亿元,随后回落,目前在900亿元左右。2019年前三季度至2022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的营收一直在稳步提升,但净利润却从36亿元降至25亿元,与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基本持平。

疫情暴发后,复星医药“左手疫苗、右手新冠药”,一方面与辉瑞合作研发了mRNA新冠疫苗;另一方面,复星医药获得了MPP许可生产并向全球约定区域的中低收入国家供应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及辉瑞新冠口服药仿制药。此外,复星医药又与真实生物订立协议,成为阿兹夫定独家商业化企业。

复星医药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8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成立于1970年,是我国创新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市值在2020年末一度冲到近6,000亿元,到2022年末缩水了近2/3至2,458亿元。从2019年前三季度到2022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的营收和净利润也都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走势。

由于缺席新冠药物的研发以及多位高管的离职,恒瑞医药饱受争议。近期,新冠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进入高发期,带动了旗下的布洛芬混悬液、克拉霉素缓释片、艾瑞昔布片的销量快速增长。

恒瑞医药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09 康希诺

康希诺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疫苗销售,其也是国产新冠疫苗的主要研发及销售企业。从财务数据看,康希诺的市值2020年末为626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在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达到31亿元和13亿元,同比增长54287%和858%。但2022年前三季度康希诺的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跌,净利润跌至-5亿元,较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额扩大了4亿元。

目前,康希诺研发的吸入式新冠疫苗正在筹备上市,从研发投入上看,2022年前三季度在亏损5亿元的情况,仍有5亿多元的研发投入,但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约1亿元。

康希诺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10 英科医疗

英科医疗成立于2009年,主营个人防护类产品。疫情带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的销量飙升,英科医疗的市值从2019年末的33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592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从15亿元和1亿元增至89亿元和44亿元。随后两年,英科医疗的市值开始回落,营收和净利润在2021年前三季度达到同期最高后开始快速下跌,到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降低了62%和91%。

英科医疗三年间的发展轨迹,是以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为代表的个人防护类产品生产商的样板。在疫情暴发后迎来第一波销售高峰,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差异化程度小,市场很快就被诸多厂商瓜分,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回归平稳,市场对其发展预期不高。

英科医疗2019年~2022年总体表现

制表:曾靖

总体来看,A股医药生物企业中跟疫情相关的龙头企业盈利大都有所提升。但随着疫情的变化及防疫政策的调整,如何保持良性发展态势才是关键所在。

备注:

1. 文章中2019年~2022年的市值,均为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值;

2. 文章的净利润均为归母净利润;

3. 企业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进行数量统计;

4.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财富;

5. 参考资料:《2.5亿脱发人群撑起一个IPO,背后“药明系”已布局30家上市公司》,野马财经。

本文系作者 中国企业家杂志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