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23日,2022T-EDGE全球创新大会暨钛媒体十年致敬盛典在中国北京举办,本次大会邀请全球创新领袖一起复盘过去十年产业变革的跌宕起伏,展望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
12月22日,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在钛媒体2022T-EDGE大会上发表了《未来十年,科技风险投资趋势》的主题演讲。
邓锋在演讲中表示,过去十年是风险投资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十年,过去十年募资金额增长了近3倍,投资金额增长了近4.5倍,退出数量也从十年前的170家增长到2021年的432家,增长了近3倍。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扩充、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风口的不断涌现等等多种因素。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O2O、短视频、共享经济、芯片、AI、大数据、企业数字化、新消费、生物制药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词,成为科技风险投资的们的新宠。
随着科技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邓锋认为,今天的风险投资已经不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have,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助力。
他表示,第一如今企业的发展拼的速度,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发展慢就等于死得快;第二,壁垒竞争,没有领先的科技研发,就不能建立壁垒,没有壁垒,所有创新到最后都不能够成规模的商业化;第三,风险投资除了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外,还可以规范企业治理,为企业做大做强、上市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第四,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于被投企业具有品牌背书效应。
但是2022年由于宏观环境迅速的发生变化,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大,风险投资行业却陷入了寒冬期。
比如,中美对立加剧、台海风险提升、中国供应链外移、内需增长受挫等等变化,直观的体现到二级市场跌破的股价上,同时也传导至一级市场,投资节奏变得缓慢、谨慎。
积极者在困境中寻找希望,邓锋表示:“过去一年,坏消息是一级、二级市场都不好,好消息是,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风险投资的前景。”
在他看来中国具有属于中国特色优势,比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中国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中国企业家精神全球领先等等。这之中都蕴藏着未来的投资机会。
机会在变化,未来的风险投资也会发生变化。邓锋总结,第一是,从过去 10 年的模式创新向未来的科技创新的转变,现在各家风险投资都在讲科技投资;第二是,从赚快钱向赚长钱发展,挣钱更需要耐心;第三是,对基金的要求更高,往早期走、专业走;第四是,风险投资基金出现两极分化,头部基金拿到了行业大部分的钱,落后的基金生存困难,这种马太效应会很明显。
以下为邓锋演讲实录,略经钛媒体App编辑:

大家好,我是北极光创投的邓锋,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未来 10 年科技风险投资的一些趋势。
在说未来之前,我们先聊聊过去的十年,过去十年是风险投资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十年,除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比如资本市场的扩充, 2009 年开板了创业板,2019 年开板了科创板,这些都拓宽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再比如政策的支持, 2014 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致很多的企业家出来创业,促进了一波风险投资投到新兴企业之中。
当然还有一点,很多科技风口在过去的十年内不断的涌现,特别是由无线互联网和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投资机会,比如O2O、短视频、共享经济、芯片、AI、大数据、企业数字化、新消费、生物制药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词。
这张图是风险投资行业过去 10 年的宏观数据,从募资、投资、退出三个维度来看,募资金额增长了近3倍,人民币占据了主要地位,也是过去十年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最主要来源;投资金额增长近4.5倍,特别是在 2021 年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今年可能会有所下降;退出方面,包括本土A股、香港、纳斯达克在内的中企IPO数量,从十年前的170家增长到2021年的432家,大约近3倍的成长。
为什么科技风险投资发展这么快?因为它在科技企业的发展当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发展的速度,今天的企业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如果发展速度不快,企业就不能生存;如果没有资金来源,靠自己的钱来滚动,很难生存。
第二,建立壁垒。如果没有领先的科技研发,就不可能建立壁垒,没有壁垒,所有创新到最后都不能够成规模的商业化。
第三,规范管理。风险投资除了提供钱以外,还帮助企业进行公司的治理、规范化管理,这对企业做大做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上市毫无疑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于被投企业具有品牌背书效应。
所以,今天的风险投资已经不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have,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助力。
虽然过去十年的风险投资发展很迅速,但2022却是行业的寒冬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宏观环境迅速的发生变化,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大。
比如地缘政治变化。中美对立的加剧,美国相继出台法案,特别是最近出台的半导体法案,声称要与中国科技发展方面脱钩,这对美元基金在中国的投资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未来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行动。
同时,台海风险的提升,对于外资基金而言,代表中国整体的风险系数在提高,导致他们对于中国的投资更谨慎。还有俄乌战争的影响,也导致很多外资企业对中国未来在国际上的发展产生一些怀疑。
比如中国经济的变化。供应链外移,这里所讲的外移不是指供应链替代,而是由于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很多跨国企业想在除中国以外建立第二条、第三条供应链,以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
同时,中国的内需增长也在受挫,风险投资与经济的联动性很强,如果内需的增长没有,投资的机会也在减少,未来1- 2 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这张图也说明了投资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的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二级市场的变化非常猛烈,A 股跌到 3000 点左右,恒生指数跌了 40%,纳斯达克指数跌了近30%,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表现跌的最惨,跌了近2/3,这些都传导到了一级市场,导致投资节奏变的缓慢。
有意思的是,数据上看一级市场的融资表现还不错。可以看到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融资总量都在提高,特别是美元基金融资总量提高明显。
但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人民币基金募资额的提高,绝大部分来自于国资,2022 年超过2/3的资金来源于国资,民企或个人的投资量减少的非常厉害。美元基金则是两极分化,头部基金的募资额占美元基金总量的大部分,去掉这些,其实美元基金的募资也并不是很好。
在投资上很明显,无论是外资还是人民币,投资数量和金额都在下降,投资总金额下降了 30%,投资数量下降了接近10%。
坏消息是过去的一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好消息是我们还是十分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风险投资的前景。
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发现无论怎么样,经济发展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另外,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最大的驱动力还是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有政府支持,更有市场的需求。
在过去的这些年,越来越证明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民营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创造了中国 50% 以上的税收、 60% 以上的GDP、 70% 以上的科技创新和 80% 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这些数据都表明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再说中国的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完整的供应链、物流体系,这为产品创新、迭代速度和产品成本的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也拥有非常良好的教育基础,不单单是科学家,还包括技术工人、理工类的大学生,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参与到创新企业之中。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全球领先。这里我想用比较俗的方法来说,第一,是中国人非常喜爱财富,财富不仅让生活变得更好,还可以获得社会地位、尊重和认可; 第二,中国人的财富的大多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赚得的;第三,中国人很聪明,商业敏感度很强,有非常强的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我们长期看好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风险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可能会问,到底投资哪些方向会长期热、会未来更好?
其实我们把视野再放得高一点,在谈到行业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哪些宏观的变化,导致哪些行业发生新的投资机会。做风险投资从来都是在变化中看到机会,我列了4个长期关注的变化。
举例子来说,比如人群代际的变化,每一代人都发生变化,90 后、 95 后、 00 后的消费观跟我们这一代是不一样。同样是老年人,现在的老年人与父母那一代又有所不同,父母那一代的支付能力弱,他们更关注生命最后阶段的医疗、救助,而现在的老人更健康、活的更长,对于精神需求更高,这就变成了新的需求和新的投资机会。
比如地缘政治变化,这里强调的是宏观因素,推动了自主可控、进口替代、信创这一类新的机会。
科技技术发展也是一个推动力,包括5G、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等都是新的机会。我们未来关注的更多是一些跨界的、综合的创新,不仅仅是单点的技术,而是把不同领域的技术混合在一起,应用在一个方向上,这种技术的发展会更有价值。
投资关注的是赛道,而不是风口,长期跟踪一个赛道,等到赛道热的时候,就会出手很快,投出一些好的项目。
最后再讲一下,由于机会在变化,未来的风险投资也会发生变化。
第一是,从过去 10 年的模式创新向未来的科技创新的转变,现在各家风险投资都在讲科技投资。
第二是,从赚快钱向赚长钱发展,这里的长钱并不是少赚钱,而企业发展持续的时间会更长,资本要更有耐心。我们看到的工业领域、制造业领域、科技领域的企业不像消费、互联网那么一蹴而就,回报率也不可能是100%这么高,能维持在20%、30%的增长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是,对基金的要求更高。科技投资要想赚钱,基金就要往早期走,同时,需要更专业的判断项目好坏的能力,帮助企业成长的能力。
最后一个,我们发现了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未来可能要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线的基金融资不是问题,拿项目的能力也不是问题,但相对来说,做的不太好的基金就会落后,这种马太效应会很明显。
今天时间有限,就跟大家简单说了一下风险投资未来的趋势,作为行业从业人员,我们很有信心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科技风险投资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在充斥着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怎么会有创新的土壤
我们的科技创新大部分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来骗钱
整个社会的大风气环境不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还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