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仓、亏损,海外仓“寒冬已至”?

钛度号
泡沫繁荣之后,海外仓寻求转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品牌工厂

2020年是海外仓爆发增长的一年。受到疫情影响,海外电商需求激增,与此同时,海运费上涨导致备货成本增高、亚马逊封号潮导致大量货物堆积等原因,海外仓的需求达到了顶峰,甚至出现“一仓难求”的现象。

彼时,以大卖、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中大型仓库开始积极扩仓,而小型的“野生”海外仓也在扩增,他们租赁几千平的小仓库存储货物,甚至把车库作为仓库。

2020年,海外仓一年的增速就高达80%,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

然而随着大环境的改变,2020年海外仓的热潮也快速消散。今年海外疫情走向后期,购物需求从线上转到线下,而通胀等外部因素也导致海外电商行情逐渐遇冷,前两年堆积的货物清完后,海外仓迎来无货可收的困境。

盛宝隆海外仓的业务负责人冯韬宁向品牌工厂表示,前两年行情好,盛宝隆去年业绩做到了7000多万人民币,在这基础上又扩了仓,今年本想规划做到一个亿,然而由于行情遇冷,部分仓库不得不陷入亏损的困境。“今年就像开一个新公司一样,一切计划都要从头再来。”冯韬宁表示,“很多中小海外仓都面临亏损。”

更甚者,个别有货代背景的海外仓传出暴雷的消息,其原因一方面是海运费价格下跌,前两年货代公司和船公司签约的租金高于今年的市场行情,货代持续亏损,另一方面,海外仓的租金上涨,货量远低于前两年,严重亏损而无法持续运营。

经历了前两年的暴涨,海外仓行业陷入低谷。前两年入局的海外仓玩家要如何解决困境?未来海外仓还能回到兴盛时期吗?

疫情下,海外仓的泡沫式繁荣

提到疫情期间海外仓的爆发式增长,几位朋友都向品牌工厂表示,那是一种泡沫式的繁荣。当海外仓增长时,大家都忙着赚钱,无暇顾及潜在的问题,等到外部环境趋冷,隐藏的问题就一下子被摆到台面上来。

早在疫情之前,海外仓就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崛起,营业额逐年增长,疫情则成为海外仓急剧增长的催发剂——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为海外仓的发展提供了绝无仅有的良机。

疫情后,海外电商和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9.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20.79%。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了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海运费激增,在去年的最高点,从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4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达到2万美元,海运价格和运力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少卖家选择通过海外仓提前备货。一系列的作用下,海外仓储需求飙升。

根据跨境眼总结的数据,从2019-2021年,美国海外仓的数量分别为432、639、925(个),平均增速超过44%,这其中还有很多中小型海外仓未纳入统计。

亚马逊的动作也是海外仓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中国卖家备货需求增加,上百万、千万地备货,但亚马逊的仓库无法承接大量库容,经常不规律地进行库容限制,卖家已经发出货物,但库容被砍的现象经常发生;并且,在2021年封号潮后,大批跨境卖家店铺被封,数千万的库存无处存放,只能寻找海外仓。

“当时盛宝隆的几个仓库全部都是爆满的,卡车排出去几百米。”冯韬宁表示,盛宝隆是中等体量的海外仓,在2021年,受到海外仓行情的鼓励,盛宝隆开设了位于美东的第二个美国仓库,面积1万平米。

头部物流商也最先吃到了海外仓增长的红利。2021年,谷仓新增海外仓面积30平方米;递四方在2021年扩仓20万平方米;头部大卖乐歌也是从2020年开始将海外仓对第三方卖家开放,乐歌年报中显示,截止2021年底,乐歌在美国的仓储面积从2020年底的9万平方米扩增至24万平方米,增长率167%。

另一边,很多“野生”海外仓也在露头。由于海外仓“一仓难求”,卖家们急于寻找可以堆放货物的空间,很多中小型海外仓也迎来了火爆的订单,这些仓库往往面积较小,对于仓储和物流的管理和运营能力较低,只提供简单的仓储服务。

然而,当时间进入今年,海外仓却迅速冷淡。随着海外电商消费下滑,以及海运费下滑、运力回复正常后,卖家的备货更加理性;而前两年疯狂备货的库存被逐渐清空,海外仓空仓率提高。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卖家,不少中小卖家在前两年踏着行业风口积极扩张,今年却迈入了生死存亡的困局。

货量少,租金、人力成本只升不降,“仓库空着,每个月大量的成本压力,半年都提升不了业绩。”冯韬宁表示,很多中小海外仓面临破产风险。易达云科技营销副总裁邓艳芳表示,今年有很多中小海外仓亏损严重,试图联系易达云收购他们的仓库。

海外仓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小海外仓或面临破产

尽管大型海外仓的客户源相对稳定,但他们也感受到今年的订单量和动货率比不上前两年,海外仓正在从增量时代变成存量时代。

易达云科技营销副总裁邓艳芳表示,前两年因为疫情助长了欧美线上消费,其中也不排除部分消费者有提前消费的可能性,22年大环境发生变化,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货币通胀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恢复理性,整体增长率相比前两年有较明显下降。

整个消费环境暂时遇冷,反馈海外仓上,则是卖家客户和库存需求比前两年要少很多。乐歌海外仓招商经理王经理表示,卖家的市场预期不如前两年那么理想,备货比前两年要谨慎很多,甚至和去年的备货量持平,“他们现在备货变得更加谨慎,宁可少备货,也不想把货堆存在国外,导致库存积压。”

“今年保持持续增长的卖家并不多,比例可能不超过20%。海外仓、物流货代也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同时也是从量到质的转变,大家今年更多是在存量里寻找增量。”邓艳芳说。

而对于中小海外仓而言,今年的生存环境则异常困难。

“我们在美东的仓库1万平方米,从年初开始一直空仓一半,甚至空仓百分之七八十,”冯韬宁介绍到。另有行业人士透露,全球海外仓第一的谷仓,今年也有三成的空仓。

“今年我看到能挣钱的海外仓可以说凤毛麟角。”冯韬宁表示。

很多中小海外仓是做FBA换标起家的,但FBA换标意味着有账号被封,或是在一个店铺卖的不好需要换店铺,才会产生这个需求,但亚马逊封号潮的影响已经逐渐平复,FBA换标的业务极其不稳定,很多以FBA换标业务为主的中小海外仓失去了业务来源。

很多中小海外仓的主营业务是一件代发,而一件代发的收入和成本主要基于和本土物流商的合作。而物流成本又与海外仓的快递体量有关。海外仓的快递体量越大,能拿到的快递折扣越好,能给到卖家的快递价格更实惠。

乐歌海外仓招商经理王经理也介绍到,“比如每天只有几十几百单的卖家去申请物流账号,或许只能拿到五六折的快递优惠,而大型海外仓一般能拿到两三折的优惠,甚至更低。”

比起只做仓储、代发或FBA换标的小型海外仓,头部海外仓往往在全流程服务和精细化服务方面更具有优势。在行情遇冷的时期,卖家倾向于选择性价比和服务更好的大型海外仓,中小型仓被迫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海外仓的数量超过2000个,总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但随着海外仓数量的增加,海外仓相关问题也慢慢出现。王经理表示,“这两年海外仓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很多中小型的海外仓并没有那么规范,卖家可能用了几个月之后,一些海外仓由于资金衔接不上,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王经理强调,平台对卖家发货都是有时效考核的,如果海外仓不能及时发货提供物流信息,对于卖家账号会有很大影响。

同时,海外仓还是个重资产的行业,海外仓数量最多的美国,地租和人工成本都在逐年上涨。“美国的租地合同一般是按5-8年签的长合同,在合同当中,仓租可能每年有个百分之几的正常涨幅。但是业绩可能呈现负增长,亏损肯定越来越大。”冯韬宁表示,“而且美国的仓库还不能轻易退掉,要么可能几十万美金的押金就没了,要么打官司,直接判你支付剩下几年的租金。”

如果仓库没有货物持续的进仓和周转,亏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王经理表示,他们的客户就有遇到海外仓破产的情况,客户原先的海外仓突然破产,希望将货运到乐歌的仓库。邓艳芳也表示,很多中小仓因无力运营,试图想寻找运营良好的大仓将其收购。

“像我们这样背靠大公司的海外仓,也感受到了比较大的运营压力,那些没有大公司做支撑的海外仓,生存问题可能更加严峻。”冯韬宁表示。

前两年行情好时,冒出了很多海外仓公司,他们在海外找个仓库,甚至找个车库、地下室、空地或院子,搭个顶棚就开始做海外仓。风光过后,失去了稳定的货源,又背负高昂的成本,这些海外仓或是逐渐破产,或是只能另寻出路。

海外仓走向规模化、精细化服务

无论是跨境卖家还是海外仓,都从疫情前的野蛮生长逐渐过渡到比拼产品、服务和质量的时期。当市场恢复理性,卖家也开始寻求更好的服务体验。

“今年卖家都在优化自己各环节的成本,无论是头程还是尾程物流,都在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邓艳芳表示,“前两年卖家订单暴增,海外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个阶段卖家的首要痛点是解决货物入仓、订单发货的问题,可以说只要有仓库能收货,其他条件都可以让步,因此体量较小海外仓虽然只在某个区域有仓库,且尾程渠道资源也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也不缺卖家入仓。但现在海外仓供过于求,变成了买方市场,卖家有足够的空间优化供应商,选择更好的海外仓。”

而性价比、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卖家考量海外仓的关键因素,一些综合性的大型海外仓更受卖家的青睐。

“乐歌做得是头尾程一站式的海外仓服务,”王经理介绍到,“举个例子,目前乐歌海外仓已经打通头程供应链和尾程派送全供应链服务,物流端可以全程委托乐歌海外仓进行操作。”

王经理表示,海外仓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前提是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邓艳芳提到,易达云在前两年扩了几十个仓,到今年,满仓率依然很高,其原因是易达云的扩仓是“踩着客户的需求”去扩,易达云是做跨境SaaS出身,能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方案,“比如我们在美国有接近40个仓,通过给卖家提供解决方案,能够优化订单的分布,根据区域的需求去准备每个仓库的备货量。”

“任何服务都是双向选择,海外仓只有真正抓住卖家痛点,才能为卖家解决问题、降本增效,实现海外仓和卖家的共赢。”邓艳芳说。

而对于中小型海外仓而言,未来的道路会更加曲折,为了停止亏损、改善营收,中小型海外仓大多只能选择转型,走向精细化服务的道路。

盛宝隆的冯韬宁表示,盛宝隆海外仓的转型路径是帮助卖家做退货处理。一些卖家通过国内直发的自发货,或是独立站卖家发出的产品,在消费者接货时可能会出现地址错误、退货的情况,以及亚马逊有30-60天的退货周期,如果没有退货地址,亚马逊会直接退款,卖家就损失了货物。

一般的物流商会要求这些卖家进行二次派送,如果不能进行二次派送,就会销毁货物,对卖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可以为卖家提供第三种选项,让卖家将货物派送到我们的仓库,如果货物可以再次销售,我们则会进行换标,帮卖家重新发货,省回几百美金的损失。”冯韬宁说。

“可能这只是几万美金的小业务,大的海外仓不屑于去做,这就给我们小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冯韬宁表示,缺乏规模效应优势的中小型海外仓,未来可能会往差异化服务的方向进行转型,或是拓展业务,改善业务单一的问题;或是做业务迭代升级,作出专业化服务;或是拓展多平台,从Amazon、eBay等旧平台转向沃尔玛、TikTok等新兴平台。

Balyo海外仓的销售总监李东表示,很多海外仓的负责人都开始思考,如何在变化中生存下去,而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暴露出海外仓信息的不对称性、数据管理的准确性等问题,催生了海外仓往机械化、智能化升级的进步。

当海外仓热潮褪去,大型海外仓们凭借规模优势,能够提高更优质的服务水平,形成头部效应,而中小型海外仓们或需要探寻如何提高服务价值,才能形成长远的生存之道。

本文系作者 品牌工厂BrandsFactory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好文章分析透彻到位,海外仓被殃及鱼池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投资有风险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商海有风险!小心加警惕。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任何事情都要有序发展,野蛮生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成长需要交学费,市场是最好的老师。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疫情之下电商变电“伤”,别再想双十一,双十一成了双“实忆!”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不管什么行业,没有规模,没有实力,很难生存下去。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早在疫情之前,海外仓就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而崛起,营业额逐年增长,疫情则成为海外仓急剧增长的催发剂

    回复 2022.11.11 · via pc
  • 民营的团灭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真不错漂亮好样的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 还有泰国啊

    回复 2022.11.11 · via netease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26
19
1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