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日海转让项目资产,或与“摘星去帽”有关

遭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后,公司开始转卖资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ST日海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部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IDC)等项目项下应收账款等债权等资产转让给上海润良泰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交易价格为3亿元。

据悉,润良泰为*ST日海持股5%以上股东珠海润达泰的关联企业,*ST日海董事长杨宇翔同时担任润良泰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委派代表,本次资产转让构成关联交易。

钛媒体APP注意到,2018年-2019年的这段时间里,日海智能的智慧城市业务一度做得风生水起。为何一个强势业务会突然消沉直至被转让?

被转让业务一度风生水起

10月11日,*ST日海发布公告,将占用资金较大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等项目项下应收账款等债权等资产转让给上海润良泰物联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资料显示,润良泰为*ST日海持股5%以上股东珠海润达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之关联企业,*ST日海董事长杨宇翔同时担任润良泰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委派代表。

事实上,2018年-2019年的这段时间里,日海智能的智慧城市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2018数字经济重大工程支持项目率先选择上海静安区作为先行试点,上海静安“151项目”落地,其中出现了日海智能的身影。

根据2018年11月22日日海智能(*ST日海原名)发布的公告,上海联数物联网有限公司将向日海智能采购物联网终端设备并由日海智能安装,不过当时日海智能并未披露合同金额。上海联数是“151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也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主要单位。

2018年12月14日,日海智能发布公告称,日海智能与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日海智能及平安智慧城市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资料显示,平安智慧城市成立于2018年9月4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资本10亿元元。日海智能表示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业务创新和市场宣传合作,重点在智慧城市相关的智慧生活,智慧政务,智慧园区以及其他领域,共同策划组织市场营销活动。公司与平安智慧城市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业务优势,快速推进物联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随后,日海智能于2019年1月5日披露公告称,与宁波恒智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设立深圳日海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日海智能的智慧城市业务靠的是其物联感知平台,因为其平台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使得日海智能于2019年6月27日获人民邮电报开设并颁发的人工智能软件平台行业领导力奖。随后,10月18日举行的2019智能物联网大会上,时任日海智能董事长刘平还分享了《日海智能与新型智慧城市》的主题演讲。

那么,看似蒸蒸日上的智慧城市业务怎么就被转让了呢?答案或许在财报里。

财报显示,2019年日海智慧城市本期投资盈亏-173.2万元。2020年,公司AI物联网产品与方案业务收入下滑66.71%,占总体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4%。2021年,该业务营收直接降为0。
来源:2019年报

来源:2019年报

“2019-2020年度,公司业务由传统通信设备及工程服务向物联网业务转型拓展,但总体来看市场回报不及预期。”

在回复深交所对公司2021年年报问询函时,*ST日海表示:公司相关业务的商业模式主要为to G,因疫情影响反复,导致政府对智慧城市、智慧监狱、智慧社区、智慧场馆等应用的财政预算趋紧,对上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放缓,从而导致公司物联网工程类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去年下滑,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存货、合同资产及应收账款余额大幅提高,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造成波动。从稳健经营、降低风险、集中资源、提升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公司自2021年开始调整经营思路,对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物联网解决方案类业务不再重点投入。

两换审计机构或因双报告存疑

2022年4月30日,*ST日海发布年报称,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2229万元,其中毛利率从11.74%上升为17.24%。但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却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意味着公司即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关于对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大华所给出以下理由:位于上海市的重要子公司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原因,部分银行及往来与收入函证程序无法执行;未能获取到相应资产减值测试的具体资料等。

钛媒体App注意到,截至2021年末,*ST日海合同资产账面余额13.76亿元,减值准备0.44亿元,均为已完工未结算资产。据悉,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通讯商品销售业务、通讯工程服务业务、技术服务业务,其中,通讯工程服务通过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合同履约进度,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收入确认的依据是合同金额。或许是13.76亿的合同资产存在长期未结算的问题导致审计机构无法表示意见。

而大华所出具否定意见内控报告,主要由于公司在收入确认时点及关联交易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据悉,2021年该公司首次披露了分销收入:同比增长84.55%,毛利率为24.89%;相比之下,直销模式毛利率仅为11.63%。有经销商挣差价的分销比直销毛利率高出一倍不止,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似乎有些牵强。
营业收入构成,来源:2021年报

营业收入构成,来源:2021年报

此外,尽管*ST日海补充确认其与 Cathay Tri-Tech., Inc 发生的关联交易,但是巨额的分销是否还存在其他关联,审计机构表示“无法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具“非标意见”后不久,大华所即被*ST日海换掉。

2022年5月26日,*ST日海发布公告称,因审计服务合同已到期,拟聘请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公司2022半年度、年度审计机构。这已经是*ST日海半年内的第二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2021年11月份,日海智能发布公告称,拟聘请大华担任公司2021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一年。随后大华对日海智能2021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和否定意见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使得日海智能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钛媒体App注意到,日海智能拟聘请大华所的公告中,表述的是“聘期一年”,如今却突然变更。

据大华所4月30日发布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涉及事项的专项说明”,之所以无法表示意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疫情严重导致他们未能完成对*ST日海旗下两个位于上海市的重要子公司龙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审计,从而只能按照审计准则规定发表了无法表示意见。

钛媒体APP注意到,总部位于上海市的多家上市公司并没有因上海疫情影响年报审计,反而是位于深圳市的*ST日海却因上海疫情影响审计工作。

不过 ,*ST日海就算是真的被冤枉了,想要“摘帽”最快也得明年。(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科股 · 一级市场更多投融资数据

日投融资总额(亿元)

IPO
  • 沪市主板
  • 深市主板
  • 科创板
  • 创业板
  • 北交所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