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4083字,约8分钟

00:00 / 12:02

“困兽”张勇打出海外牌,亏损多年难扭乾坤

钛度号
海底捞还能“捞”起来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征探财经,作者 | 四象

​一度成为新加坡首富的张勇,正面临考验。

2021年,海底捞(06862.HK)亏损40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持续。

2018年上市后,海底捞一路扩张,疫情发生也没有停歇。2018年底,海底捞门店数量为466家,而2021年底增至1443家。

亏损,倒逼海底捞开启“啄木鸟计划”(关闭部分门店)。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数量首次下降,为1435家。

张勇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除了海底捞,颐海国际(01579.HK)(主要经营调味品)2016年在港交所上市。

两家公司崛起背后的资本,涉及云锋基金(马云与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创立)、私募一哥蒋锦志的景林、刘永好的新希望、张磊的高瓴资本等一众明星公司。

2022年,困局下的张勇分拆海外业务(特海国际)在港交所申请上市。

实际上,张勇早已布局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家。截至2022年3月底,海底捞在东南亚拥有门店57家,占比海底捞海外门店数量过半。

但是,海外业务持续亏损多年,短期内并不能成为海底捞扭转业绩的密钥。

01 资本往事

2019年,张勇、舒萍夫妇以138亿美元身价,成为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首富。

张勇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海底捞、颐海国际,另一家——特海国际,今年7月向港交所提出申请。

其中,颐海国际2016年7月13日上市,主要从事复合调味品的研发、制造、分销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火锅底料、火锅蘸料、鸡精和中式复合调味品,当年从海底捞集团分拆而来。

颐海国际上市前,入局的资本有Glorious Future、Charlin Holdings、Sky Occan。

这些资本背后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佬。

2015年12月14日,颐海国际、张勇及妻子舒萍等与Glorious Future、 Charlin Holdings订立A系列优先股购买协议。据此,Glorious Future及Charlin Holdings同意认购总计5422万股A系列优先股,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87亿元。

同日,张勇及妻子舒萍等方与Sky Ocean订立普通股购买协议。据此,Sky Occan同意购买总计1084万股本公司的普通股,总代价约为人民币3733万元。

其中,Charlin Holdings占股6%,Charlin Holdings占股4%,Sky Occan占股2%。

Glorious Future为一家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业务公司,其为Yunfeng Fund II,L.P.的全资附属公司。Yunfeng Fund II, L.P.由Yunfeng Investment GP II.Lta控制。

Yunfeng Investment(云锋基金)来头不小。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

另一家资本——Charlin Holdings,为Greenwoods Bloom Fund II,L.P.的全资附属公司。Greenwoods Bloom Fund II,L.P.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并由Greenwoods Bloom II LTD控制。

Greenwoods Bloom(景林)背后是蒋锦志,一度有“私募一哥”之称,曾是粤海证券(香港)董事长。

Sky Occan为New Hope Agriculature and Food Fund II, L.P.的全资附属公司。New Hope Agriculature and Food Fund II,L.P.主要由New Hope Agricularure and Food Fund II GP. LTD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集团,英文名称为New Hope Group。

颐海国际申请上市文件显示,其能从Glorious Future及Charlin Holdings提供的额外资金中获益,并可利用Sky Ocean提供的行业知识及经验。

另一家公司——海底捞,2018年9月26日上市。

2015年,新希望旗下厚生投资曾下注海底捞

2018年上市前,海底捞获3.75亿美元基石投资,一共有5家投资机构参与,分别是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雪湖和Ward Ferry。其中,高瓴资本和景林分别认购9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和雪湖分别认购8000万美元,Ward Ferry认购3500万美元。

资本的力量,促使海底捞迅速扩张。

02 扩张失效

门店扩张,一度是海底捞增收的密钥。

2019年,海底捞(6862)新开业308家海底捞餐厅,全球门店网络从2018年末的466家增至2019年末的768家,其中716家位于中国大陆,52家位于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包括新加坡、越南、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

2019年,海底捞收入为265.56亿元,而2018年仅为169.69亿元,同比增长了56.5%。

对此,海底捞年报中显示,餐厅网络拓展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的主要发展措施,包括继续战略性拓展餐厅网络,进一步提高餐厅密度和拓展餐厅覆盖的地区。

这种策略下,海底捞一路开店,疫情也没有阻挡它的脚步。

2020年,疫情发生,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所有门店的营业暂停一个月。海底捞管理层判断,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随着中国大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好转,下半年餐饮业复苏趋势明朗,即在现有门店营业情况逐渐恢复的同时,加速开店。

2020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544家海底捞门店,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其中1205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93家位于中国大陆以外地区。

2020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6.1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7.8%。对于逆势增长,海底捞解释为,餐厅网络拓展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在未来发展策略中强调——将进一步扩张门店。

可是,2021年,扩张失效。

这一年,海底捞调整扩张策略,关闭部分餐厅并计划适当减少未来资金投资。海底捞2021年新开业421家海底捞餐厅,关闭276家海底捞餐厅,其中16家海底捞餐厅是因租约到期等原因而关闭。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1443家。

扩张失利,直接反映到收入上。

2021年,海底捞收入为人民币41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但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1.63亿元。

张勇意识到了问题,启动“啄木鸟计划”。2021年11月,“啄木鸟计划”开启,计划永久关闭260家海底捞门店,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关闭原因包括长期客流量相对较低、经营业绩不理想、附近的海底捞餐厅密度高。

2022年上半年,亏损持续。

这一年,海底捞营业收入人民币167.64亿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00.94亿元,同比减少16%。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净亏损人民币2.67亿元。

对此,海底捞方面解释,主要是由于2022年3月至5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导致中国大陆地区若干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以及因“啄木鸟计划”餐厅数目对比2021年同期减少。

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门店首次减少。

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18家餐厅,因“啄木鸟计划”关闭26家餐厅。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经营1435家餐厅。

海底捞上市融资72.99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63.55亿港元,其中,门店扩张消耗了43.79亿港元。

03 加码出海

亏损的海底捞,加码海外市场战略。

7月1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计划分拆海外业务在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7月13日,特海国际便向港交所递表。

从门店数量来看,海底捞餐厅网络从截至2019年1月1日分布于5个国家的24家餐厅,扩张至截至2022年3月31日分布于11个国家的97家餐厅,收入由2019年的2.3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3.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

张勇改为新加坡国籍之后,迅速加码东南亚国家布局。

海底捞于2012年开设在新加坡首家餐厅。2019年,东南亚门店数量蹿升至20家,其中包括东南亚的4个国家——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

东南亚,是海底捞海外的主战场。

截至2020年底、2021年底、2022年3月底,海底捞东南亚门店数量分别为39家、55家、57家,占比海外门店数量过半。同时,东南亚也是海底捞海外市场收入的主要来源。

运营情况上看,2019年,海底捞海外市场总客流量达约800万人次,整体翻台率为每天4.1次。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餐厅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客流量及翻台率下降,但目前已有所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海底捞海外市场总客流量约达380万人次,整体翻台率为每天2.7次。

但是,海外市场经营情况也并不理想。海底捞海外市场于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3月31日止3个月收入分别为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及1.09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3300万美元、5380万美元、1.5亿美元及285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海底捞亏损41.6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约占四分之一。

不过,张勇坚定看好海外市场。

特海国际申请上市材料中显示,“我们坚信,国际中式餐饮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机会”。特海国际表示将识别有机增长机会,寻求潜在收购机会,继续在国际发展海底捞品牌,提升就餐体验及业绩。

 

征探财经

292篇资讯

粉丝

知名财经媒体人、前上市公司董事长周远征联手产业和资本的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的独立财经调查机构。我们的内容力求一线、事实、专业。

本文系作者 征探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2023T-EDGE

快报

更多

2023-12-02 22:59

国家海洋预报台:菲律宾地震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2023-12-02 22:58

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

2023-12-02 22:54

国际民调:90%以上受访者敦促英国归还其掠夺的世界各地文物

2023-12-02 22:44

腾讯与阿联酋Masdar City等机构发起“全球低碳创新联盟”,并发布“碳LIVE”国际版

2023-12-02 22:31

晶澳科技发布可持续发展计划,承诺2050年达成全面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

2023-12-02 22:07

IBM陈旭东:AIGC加持下,编程水平和处理方式有望提高十倍

2023-12-02 21:41

美团发布内部信,公布多项技术岗负责人任命

2023-12-02 21:38

维珍银河创始人排除向该公司投入更多资金的可能性

2023-12-02 21:36

阿联酋和沙特发起《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

2023-12-02 21:03

新疆首列“天山号”中欧(中亚)班列开行

2023-12-02 20:57

阿里 “换”而不退

2023-12-02 20:45

首次超过6万亿,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公布

2023-12-02 20:36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2023年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7%

2023-12-02 19:58

12月2日新闻联播速览29条

2023-12-02 19:43

央行行长潘功胜: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2023-12-02 19:37

央行行长潘功胜: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023-12-02 19:36

央行行长潘功胜:必要时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2023-12-02 19:35

央行行长潘功胜:央行将配合有关部门和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

2023-12-02 19:35

央行行长潘功胜: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12-02 19:32

央行行长潘功胜: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8
1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