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寒冬: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钛度号
如果说“创业”和“融资”是生物医药的上半场,那下半场就是“治病”和“赚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深蓝观(ID:mic-sh366),作者 | 雨里,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自2015年药政改革以来,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很快,短短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抗、ADC和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迅速填补了空白,拉平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核酸技术、PROTAC、基因疗法、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制药等新兴领域的差距也在缩小,有的甚至达到了与全球同步。

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对生物医药行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相关资产的估值无论是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做到了全球最贵,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热钱的催化下,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据估计,仅长三角地区新成立的各类公司已达一千多家,近两年,中关村和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也不甘落后,正在蓄势发力……

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年轻的中国生物医药还处于急起直追的阶段,整体上仍缺乏全球竞争的实力。创新上主要是对标欧美发达国家,缺乏原创和差异化。

这种情况下,都是一个行业的,自然容易产生同样的想法,众多公司扎堆热门靶点和技术的现象也开始愈演愈烈。短短几年,国内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内卷”成为行业最鲜明的关键词。

如果说“创业”和“融资”是生物医药的上半场,那下半场就是“治病”和“赚钱”。

“治病”首先是临床试验取得成功,随后产品获批进入市场,满足临床需求。

“赚钱”则是商业化成功的通俗说法。新药的临床研究一般需要3-5年时间。最早的一批中国生物医药公司陆续进入残酷的下半场,大量的创新产品和技术直面关键性临床结果和商业化的考验。

“唯快不破”的内卷导致中国生物医药的下半场开局不太顺利。首先是产品临床失败的消息变得多起来了。另外,某些产品即使开发成功,因为局限于中国市场,同质化严重,商业价值有限。

集采和国谈等医保政策延续,药品降价依然是主旋律。低价药品在惠及老百姓的同时,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一批拥有上市产品的从Biotech转型的明星公司在商业化道路上痛苦挣扎。

医保政策和商业化表现不力叠加疫情、世界局势和全球医药行业整体下调等不利因素,新近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迎来大规模破发潮。这一寒潮又逐步传递到了一级市场的投融资,许多初创公司出现了生存危机,估值大幅下降。

这些冰冷的事实告诉我们:生物医药产业环环相扣,下半场打不好,上半场的得分也保不住。值钱的技术如果不赚钱,其估值必然下降,创新也就得不到资金保障,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整个创新生态的崩盘。

打好下半场成了中国生物医药的生死之战,至关重要,但却十分不易。

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转让权益和销售合作等可以增加胜算,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得回到创新这一起点。未来是产品为王的时代,没有高质量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好的商业模式。

然而,生物医药创新却面临“求稳求快导致同质化,求新求异则风险大”的困局。这两种策略走极端都不利于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因为发展时间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当前仍处在“拒绝风险,过度求稳”的极端。

资本市场上,头顶科创光环又有现金收入的服务和配套行业比新药研发公司更受欢迎。这样的蝴蝶效应又波及创业者,药企和监管机构等创新生态的各方。也就是说,不必太创新,公司照样可以上市,投资照样可以获得回报。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创新,而是不敢创新和不愿创新。

这次寒冬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物医药是一个只有创新才能生存的行业。没有好的产品,药企不赚钱,最终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要破局,我们必须正视风险,加大创新的力度,积极探索差异化,创造具有全球价值的产品

商业上,通过海外授权进入国际市场,缓解国内医保政策的冲击,从而解决好“技术值钱但不赚钱”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关键是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传统药企、新兴的生物制药公司(biopharm)和初创公司(start-up)依据自身的特点通盘考虑,采取的策略和求新的步伐肯定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传统药企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和商业化能力。我们说产品为王,其实说的还是趋势。在国内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渠道的核心地位难以撼动。

以PD-1单抗为例,当创新或差异化不足以改变临床现状时,产品微弱的临床价值和先发优势在强大的渠道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因此,具有商业化能力的药企,面向国内市场,更多地关注确定性比较高的靶点、技术和方向并没有错。

传统药企可以通过投资或并购的方式参与前沿创新,但不一定要绝对控股,尽量不参与管理。销售和研发这两种基因在管理和思维上的分歧,很容易导致创新型公司的失败。

这几年,以小分子和单抗技术起家的一批Biotech成功转型为Biopharm。这些新锐公司是这一轮生物医药浪潮的获益者,纷纷登陆资本市场,获得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是内卷的直接参入者和受害者,被动的价格大战导致产品原来预期的市场份额大幅缩水。

Biopharm的创新可能需要兼顾两种策略。

一方面,公司从零搭建商业化团队,产品单一,销售的成本肯定高于传统药企。他们急需扩充产品线以平摊渠道成本,这样就必须考虑成功率,内卷之战还得继续拼杀。除了外部引进,内部也要做me-too和快速跟踪。

另一方面,他们急需海外权益的转让,拓展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短期回笼资金以解财务之急。这样,管线中必须有创新性强,差异化且有全球价值的产品。除了研发外,国际化人才和商务拓展能力也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初创公司本是创新和前沿技术的代表,但由于相对容易吸引热钱,也成为这一轮内卷的主力军。掌握关键“know-how”、执行力强的创业团队和行业领袖受到资本的青睐。

最近几年,初创公司对标欧美,以海外引进和跟随创新为切入点迅速布满了生物医药技术的各个“赛道”。传统的小分子和单抗扎堆热门靶点,而前沿技术比如核酸、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等同质化非常严重。

激烈的内卷给初创公司带来双重风险,既要共担所追靶点和技术无法成药的前置风险,也要承担进度落后的后置风险。而且,技术越前沿,双重叠加的风险越大。

这两年,很多有科学判断能力的风投转向更具创造力的教授和科学家团队,支持了一批原创成果的孵化。然而,与欧美相比,中国的原创公司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内卷但却面临成果转化的途径不顺畅、科学家角色不清晰、药物开发经验不足以及市场上缺乏职业经理人等不利因素。

初创公司拥有的资源有限,策略上更应该去求新求异。

如果坚持跟随性创新,也可以“求冷”,避开拼人拼钱的拥挤领域,以前置的科学风险换取生存空间。心理上,包括创业者和投资者在内的各方要正视风险,坦然接受失败。从欧美的经验来看,一个成功的初创公司一般专注在研发端并且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欧美的初创公司一般也没有转型药企的野心,他们通过转让项目和合作开发为大公司输送着超过半数的管线分子,甘心接受被收购甚至失败的最终结局。

这种模式降低了初创公司的风险,培养了一大批连续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营造了一种失败并不可怕,可以从头再来的良好氛围。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通过资产组合,做时间的朋友,宏观上获得了可观的回报,从而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的良性发展。

作家冯唐说“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是成事的九字真言。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所谓的寒冬之日,我也借这九个字与同行们共勉。

“不着急”是对新药研发过程的认知。虽然很多投资人说要做时间的朋友, 但大部分通过募资成立的基金几年内必须退出,没有几个不着急的。现实是,长周期是我们行业的特点,做药没有什么弯道超车。我们必须享受这个过程,有足够的耐心,只有工匠精神才能培育具有真正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品。

“不害怕”是对结果的预期。生物医药治病救人,创新回报高,但一定是高风险的。我们所能做的是尽人事,至于能否成功,只有听天命。

“不要脸”不是罔顾诚信, 而是放下面子,是面对失败的心态和勇气。既然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意外,也就没有必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我们要漠视噪音,寻找扎扎实实做事的同路人,一起坚持做下去,因为这件事情太值得我们这么做。

寒冬之后必是暖春,所有的生物医药人,加油!

本文系作者 精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25
1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