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学”到“坞学”,如何成为一门学科

钛度号
中国人社交大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娱乐硬糖,作者 | 毛丽娜,编辑 | 李春晖

开创中国综艺史上著名研究课程“花学”的《花儿与少年》,第四季回归后在微博拿下的首个高位热搜,竟然是#花儿与少年 无聊#。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第一季靠着“苏芒伙食费”走了一波热度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才端上来,“爹味”宋丹丹,“和稀泥”辣目洋子,“拒绝社交”王传君,“抗争失败”李雪琴,群众自我代入能讨论出一套“中国人社交大全”。

尤其是宋丹丹,简直成了近期的流量担当,被提名与圈内知名“事儿精”许晴、宁静、毛阿敏、张大大组团旅行——这事儿要能成,硬糖君愿意付费观看。

社交真题精讲不是硬糖君专长,这个任务还是交给各位“厅局级”研究者。我们关注的是“坞学”与“花学”权柄交移的综艺启示:观众老爷爱看的究竟是什么?差不多的嘉宾构成,为什么有人热火朝天、有人平平淡淡?

01 综艺里的中国式家庭

《花少4》与《桃花坞2》,一个主打明星旅行,一个名曰社交实验,但实际看点都集中在明星社交上。

社交,意味着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意味着矛盾摩擦。对这类本身节奏就不快的节目而言,有冲突才有看点。两档节目都选择了从代际关系、新老成员的角度入手制造矛盾点,但前者话题度逊于后者,依硬糖君看,就是少了中国式家庭的既视感。

如果把《花少4》与《桃花坞2》的嘉宾构成看作两个大家庭的话,前者应该是多数人心中理想家庭的模样,后者则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中国式家庭综艺版。

张凯丽与宋丹丹,在各自节目中的定位几乎是完全对应的。凯丽是《花少1》的老成员,在7人旅行团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宋丹丹在上一季《桃花坞》与周杰、舒淇、苏芒并称“四大长老”,同样也是这一季桃花坞中年龄资历最老的成员。

但凯丽与宋丹丹在节目中的表现却全然不同。《花少4》中,凯丽相当好说话,对于团长杨幂的安排坚决支持,主动干活,也不随意指使小年轻们。唯一的槽点也就是做饭能力有待商榷,炒土豆丝怼进去半瓶子醋。

宋丹丹就不一样了。在节目中她的表现几次令硬糖君血压升高,仿佛回到了不堪回首的童年。喜欢安排别人,不听他人意见,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大行PUA,动不动就倚老卖老一番,这不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记忆里幽默风趣的和平女士,最终还是变成了“觉得自己挺不赖,其实大家都哄着他玩儿”的傅明老人。

太过于理想化的事物,往往难以给人深刻印象,《花少4》第一期就是如此。将近俩小时节目看下来,除了凯丽炒土豆丝狂放醋以外,硬糖君愣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记忆点。《桃花坞2》就不一样了,处处是“学问”,处处是中国式家庭的重现。

比如作为老坞民的李雪琴和汪苏泷,这一季非但没在丹妈这里获得什么特殊待遇,反而成为挨骂担当,这就是很典型的中国家庭相处模式:对敌慈悲对友刁,越是亲近的人越要板起面孔来相处。还有什么联欢会大家彼此看脸色,顺着大家长心意做事,也是中国大家庭中的经典日常。

凯丽好说话且愿意放权,作为团长的杨幂执行力强且能服众,使得《花少4》呈现出一种理想的家庭结构——开明的妈妈、能干的哥哥姐姐、懂事的弟弟妹妹,画风足够和谐但缺乏讨论与延展空间。

而掌控欲强的宋丹丹,当上坞长却没多少话语权的武大靖,以及面对丹妈的安排、既不情愿又不得不去做的李雪琴汪苏泷们,则很能引起我等“小孩”的强烈共鸣,有共鸣有讨论也就有了热度。

02 快来一起“抓坏人”

搞了这么多修罗场综艺的芒果,自然也知道你好我好大家好难以引发观众的热议,于是在《花少4》第一期结尾,通过强行Cue流程制造了所谓的矛盾:

在露营首晚,花少团成员选择自己心中的露营地、规划行车路线,并约定第二天早晨十点准时上路,前往下一个露营地。而转天起床后,成员们发现收拾行囊的时间远远超出预期,无法在约定时间准时出发,加之丁程鑫下午一点半还有考试,有可能因此而耽误。刘敏涛突然情绪崩溃流泪,并提出不录了。

很可惜,这段内容并未引起群众关注,甚至连高位热搜都没捞到。站在观众的角度,这段冲突设置让人莫名其妙,有点为了冲突而冲突的感觉。七个人原本就是要分两辆车走,丁程鑫为了赶时间考试先走就是了,不赶时间的人留下继续收拾行李,刘敏涛突如其来的情绪也让人一头雾水。

反观《桃花坞2》,仅仅集体会这么十来分钟的内容,就诞生了宋丹丹是不是一言堂、李雪琴这样的人做同事是不是拉胯、辣目洋子是不是心机鬼、王传君是真耿直还是假清高等等热门话题。

说出来不算高级审美,但我们吃瓜群众确实对于在综艺节目里“抓坏人”这项活动一直情有独钟。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向往的生活》,甭管什么节目,都能揪出几个藏在人群中的坏分子、心机鬼。综艺里有辩证性的“坏人”,让观众可以代入现实场景、进而设身处地的参与讨论,太重要了。

《花少4》的矛盾点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只是时间规划及统筹问题,观众很难通过这点去延展出什么,最多说几句刘敏涛矫情,也谈不上谁是“坏人”的问题。

《桃花坞2》就不一样了。开会谈论要不要办晚会那一幕简直是职场再现,这种场景本身就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谁没有在公司被迫参加团建的不堪回忆。看着节目里仗着资历要求年轻人干这干那,不断否定他人建议,语气咄咄逼人的宋丹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记忆中那些爹味十足的公司领导。

但细究起来,《桃花坞2》的矛盾双方又没有绝对的“坏人”。有人支持李雪琴,认为宋丹丹的安排令人窒息;也有人支持宋丹丹,表示老一辈只是不懂年轻人的想法,李雪琴消极对待的模样更让人火大。

总之观众无论站在谁的角度,都能输出一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言论,彼此之间再争辩一番,这就把话题炒热了。当年《花少2》能够被反复拿出来解读,经典重温,也是因为“全员恶人,全员无恶人”的特点。

另外,国人那种不把话说透,又用微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内心不满的做法,也给了节目更多被反复研究的空间。《桃花坞2》第一期才播出,就已经出现大量民间大神,通过逐帧分析每个人的表情动作,论证真理究竟掌握在谁手里。

03 当观众看撕X时,看到的是什么

《花少4》的平淡开局与《桃花坞2》的异军突起背后,直接反映出观众口味偏好的问题。观众老爷表面上说着喜欢田园牧歌,实际上节目如果通篇和谐恬淡,观众也要嫌弃嘴里淡出鸟来,《向往》系列就走到了这样的瓶颈期。

慢综艺本身缺乏强对抗,看点就都落在了嘉宾社交关系上。过去能出国录制的时候,好歹还有因语言、文化背景等不同,造就一些天然困难与笑点。如今节目只能在国内录制,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就更加重要。

回顾内娱热门综艺不难发现,《花少2》《中餐厅3》那些被观众反复观摩的名场面,都与嘉宾冲突,以及冲突过后几派人马间的暗流涌动有关。就像做客《向往5》并且顺利为节目带来一波热度的许知远所说,“我喜欢冲突,有冲突才会有意思。”

观众看综艺嘉宾撕X,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宣泄口。《花少2》能够成为综艺史上的经典,总被人拿出来品评,除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环环相套的矛盾,还因为这些明星在节目中甩脸子、互撕的行为,实际上成为了观众负面情绪的一种宣泄渠道,他们是观众的“嘴替”。

在郑爽被封杀之前,虽然群众总觉得她太“疯”,但有郑爽出演的综艺,播放情况还真都算不错。被压抑了太久的我们不敢在生活中轻易发疯,但看看别人发疯,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代偿行为。

同理,什么宁静啊、那英啊、张雨绮啊这些在江湖上留下大量不好惹传说的女明星,在综艺中的号召力都很强,就是群众借着看她人“发疯”解心中之块垒。

值得注意的是,只是单纯地互撕也很难赢得我们中国观众的欢心。要说最爱拍撕X综艺的,那肯定是大洋彼岸的欧美人,从卡戴珊家族到比弗利娇妻,一个个撕得不亦乐乎。但必须承认,这类节目在国内受众很有限,更没有诞生“某学”的土壤。

这是因为过于直给式的撕,在含蓄内敛的东方人看来实在不体面,也难以产生代入感。爽是足够爽了,却不值得反复回味。而东亚式的表面和谐暗地较劲,则很容易让观众找到自己及身边人的影子,更具备反复研究、产生一门“学科”的土壤。花学、明学、坞学,这些基于某档综艺诞生的学科,就是节目最好的二创物料,助推节目迅速出圈。

当然,互撕虽然给节目带来流量与讨论,对于站在风暴中心的明星本人却造成伤害。从许晴、郑爽,到黄晓明再到宋丹丹、辣目洋子,都受到过一定的批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明星在社交型综艺上变得束手束脚,追求你好我好。

明星给节目带来流量,节目组也理应通过后采、故事线等为明星“找补”。最近较为正面的例子就是许知远做客《向往5》:一条线讲冲突,一条线讲融入,保护嘉宾的同时也带来了碰撞与关注。

无论如何,“坞学”成为热门话题,被盘到包浆的《花少2》总算后继有人了。结合“羊胎素”“你是我的神”等考古梗,看来要出奇迹,还得是看咱中老年女艺术家。

本文系作者 娱乐硬糖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6
2
1715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