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S文章顶部

中国之外的“中国”

中国要想有效地竞争,我建议首先要让企业家感到安全,有长期稳定的预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凤凰网财经,作者为王维嘉博士(硅谷风险投资家、畅销书《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作者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5月12号,东南亚十国领袖齐聚美国华盛顿,和美国总统拜登一起开了两天的美国-东盟峰会。据报道,峰会的主旨是进一步强化美国和东盟的关系,重组亚洲供应链,打造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按规则办事的区域共同体,并以此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峰会结束后,参会各国都在美国接连举行相关活动。我参加了其中两场:一场是越南总理范明政率各部部长和驻美大使在旧金山与硅谷企业家、投资人的交流活动, 另一场是印度,菲律宾,印尼和澳大利亚四国驻旧金山总领事作为主讲嘉宾的一次小范围讨论会。

在两个活动中有机会和越南总理及各总领事进行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颇有感受,聊做梳理,分享给大家:

东盟和印度近年来迈入高速发展轨道, 印度(14亿人口)和东盟的几个人口大国如越南(1亿人口)、菲律宾(1亿人口)、印尼(3亿人口)的人均GDP在2000-4000美元之间,相当于中国2006-2010年的水平。

这个区间正是GDP增长最快的区间,过去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在这个区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

从这些官员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似乎看到了中国大陆各地官员十几年前的冲天干劲和满满信心。越南总理率内阁来硅谷是为了吸引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我问他越南政府有什么优惠政策,他没有说“三减两免半”之类优惠政策,而是说了三点:

  1. 建好基础设施, 包括IT基础设施和数据库;
  2. 让法治更透明,减少政府腐败;
  3. 大力培养人才。 越南总理对硅谷的发展趋势似乎也很了解。

四国的总领事则主要谈各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印度已经有了100家高科技独角兽公司(估值超10亿美元), 印尼,菲律宾也不遑多让。

我上个月参加硅谷著名孵化器Y-Combinator的春季毕业路演,一共400多家创业公司,有大量来自印度和印尼的公司,反而来自中国的几乎没有了。会后挑选了20多家公司专门开会,一家印度班加罗尔的创业公司用AI教英文。我问创始人他在哪里学的AI知识,他说他们有一个自学小组,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几十个工程师聚集到一起,从六点学习到八点半然后正常上班,已经坚持了一年多。

这种拼命精神即便在中国都少见。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1年南亚GDP总量4.8万亿美元,东南亚3.3万亿, 其中南亚+东南亚整体规模为8.1万亿美元, 总人口约20亿。人均GDP 4000美元。也就是说整个南亚+东南亚如果是一个国家,人均GDP相当于中国2010年水平。

如果考虑通胀,大约是中国2007年的水平。 总之差不多是中国15年前左右水平。该地区的人口非常年轻,菲律宾中位年龄只有25岁,印度28岁,印尼29岁,相比中国大陆的年龄中位数38岁,非常有优势。

以该地区过去十年的平均GDP增长速度测算,未来15-20年GDP总量就可以达到今天中国的水平。 显然,南亚+东南亚将是未来1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地区,而且很难找到第二个规模如此之大增长又如此之快的经济体。

我认为该地区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其实也都反映了这个趋势。有眼光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不能忽视这个机会,就像当年不能忽视中国一样。

南亚和东南亚的人均GDP水平,决定了这个地区和中国是在同一生态位进行竞争。

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近年来快速提高 (土地,工资,能源,环保等),很多制造业,包括中国本土制造业都在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

最近几年的中美贸易战更加速了这一趋势。最近几个月的疫情防控措施将进一步加速企业外流。

同一生态位的竞争其实也有好处——中国本土企业去这些地区发展业务将非常有优势,就像当年港台企业来大陆一样,可以占据先机。

不包含中国,东亚地区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这样东亚,南亚,东南亚三者相加,GDP总量为 15.4万亿,略低于中国的17.7万亿美元。在这个集群里有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有日本和新加坡的金融中心;有泰国和马来西亚当年的制造业底子,以及方便的海运条件;有印度和印尼的广大人口。该地区除了CPTPP之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和国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将是一个层次丰富,多元动态的大规模经济体。如果美欧的市场对该地区完全敞开,在中国之外的亚洲完全可能出现一个规模和增长都与中国可比的大规模经济体。这个大规模经济体既和中国竞争,同时也是中国的市场,对中国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端看中国如何处理自己和该地区的关系,很多事就在一念之间。

当然,这个地区并非没有挑战,和中国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虽然有各种区域贸易协定,但各国的法律制度,发展水平,文化风俗都差别很大。 有些国家内部还有很多坎要过,如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是否能容的下资本的“无序扩张“,印度,印尼等不同宗教群体间的冲突等。

中国要想有效地竞争,我建议首先要让企业家感到安全,有长期稳定的预期。 而且这种安全感不应该只靠讲话或文件,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去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 企业家并不需要被优惠对待,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法治,就是限制政府的随意处置权。其实就这么简单。

本文系作者 精选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如果美欧的市场对该地区完全敞开,还是该地区对美欧完全敞开,我们的企业要和谁进行竞争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 有眼光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不能忽视这个机会,就像当年不能忽视中国一样。现在正是投资的好机会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去解决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 嗯,这个标题,怎么说,是指的是经济发展?

    回复 2022.05.21 · via android
  • 南亚+东南亚将是未来1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地区,而且很难找到第二个规模如此之大增长又如此之快的经济体。如果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确实很强,其他大国的增长不会很快了

    回复 2022.05.21 · via h5
  • 现在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逐渐上升,快速增长,不能小看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 菲律宾中位年龄只有25岁,印度28岁,印尼29岁,相比中国大陆的年龄中位数38岁,非常有优势。年龄中位数,确实挺年轻的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 亚洲的国家不能轻视,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企业,关键在于东盟是否能够一条心,合作大于矛盾

    回复 2022.05.21 · via iphone
  • 整个南亚+东南亚如果是一个国家,人均GDP相当于中国2010年水平。嗯,加起来确实不少吧

    回复 2022.05.21 · via iphone
  • 这个大规模经济体既和中国竞争,同时也是中国的市场,对中国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端看中国如何处理自己和该地区的关系,很多事就在一念之间。东南亚联盟是吧,一同竞争美欧的市场吗?

    回复 2022.05.21 · via pc
更多评论

快报

更多

11:44

截至去年底,我国绿证累计交易达5.53亿个

11:38

陌生链接、不知名应用……国家安全部提醒:“间谍”正在潜入你的手机

11:37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就“牛肉卷事件”致歉

11:35

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销售额居全国首位

11:34

美国2025年首家倒闭的银行来自芝加哥,资产将被接管

11:32

特朗普拟将加密货币定为“政策优先项”,考虑暂停相关诉讼、建立国家储备

11:23

中信证券:A股市场有望止跌企稳

11:22

美国电动车商Canoo申请破产保护,曾向NASA供货、与沃尔玛签协议

11:21

沃尔玛据悉调整美国高管团队,任命新的电商业务主管

11:09

美国能源部向太平洋瓦电提供创纪录的150亿美元贷款担保

11:06

美国重要肉鸡生产州的商业家禽养殖场首次检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

11:05

美国2025年的国债支出将增加2万亿美元

11:05

长三角铁路迎春运首个周末客流高峰,此前4天已发送近1000万人次

11:03

加拿大外长:已准备好对特朗普可能的关税威胁作出回应

11:02

世卫:加沙卫生系统重建需百亿美元

10:53

国务院批复同意《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52

国务院批复同意《拉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51

汤姆猫:2024年预计净亏损6.6亿元-8.6亿元

10:47

俄总统助理:没有俄罗斯代表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10:46

由于极寒天气,特朗普就职典礼将移至室内举行

1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