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不断追赶与超越,与合资品牌的差距逐步缩小;新能源汽车具备“先天”优势,主动安全性能表现亮眼;无论轿车还是SUV,同类型的“大车”比“小车”更安全;车外行人保护性能提升还面临诸多挑战,主动机罩十分有效;AEB技术逐渐成熟,配置率已有明显提升。这五大趋势来自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2018~2021)》。
在这份总结了2018至2021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及CCRT(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测评结果的报告中,基于C-NCAP2018版评价的102款新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车辆安全性能测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数据显示,C-NCAP所测车型年平均综合得分率由2018年的75.9%上升到2021年的89.1%。
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李洧吴志新、李洧发布《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
未来中汽中心将基于测评结果,定期发布年度《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下一阶段,除C-NCAP、CCRT之外,中汽中心也正在推动验证、实施面向中国用户实际需求的自动驾驶测评专项规程体系。
此外,中汽中心还发布了“C-NCAP路线图(2022-2028)”,以及“适合中国的侧面碰撞移动可变形壁障(SC-MBD)”。根据行动计划,中汽中心通过路线图的形式将测评规程的研究过程前置,给行业预留更充分的研究论证和规划设计时间。此次发布的C-NCAP路线图(2022-2028)主要为C-NCAP 2025年版规程的修订提供方向性支撑,也为C-NCAP 2028年版规程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