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清明旅游数据:全国收入仅相当于疫前一个省

钛度号
从2022年清明小长假看文旅市场新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 小军哥,编辑 | 时光

3月以来,受新一波奥密克戎疫情影响,我国多地发生本土感染病例,局部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已波及29个省份。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第三个清明小长假,3天假期出行、消费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据4月5日文旅部发布的清明节假期文旅市场情况显示,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受新一轮奥密克戎疫情影响,刚刚结束的2022年清明小长假遭遇多地局部散发和规模聚集性冲击,国内假期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2022年全国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收入,仅相当于疫前2019年四川省清明假期旅游总收入。

据文化产业评论梳理,2019年清明假期,四川、安徽、重庆、江西四个省市旅游总收入均超过100亿元以上。其中,四川2019年清明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674.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91亿元,位居全国旅游收入榜首位。总体而言,虽然2022年清明假期关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个别数据和区域消费热点,仍显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中国旅游市场可恢复性。

各地省内游客占比创新高

文旅部在情况通报中指出,本地休闲和近程度假成为此次清明节假期主基调,位置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新高。

受29个省份局部散发疫情的影响,2022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多地严格实施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国内游客出游半径明显缩小,省内游、市内游、近郊游成为各地游客的主要选择。

据去哪儿大数据分析显示,深圳、西安旅游市场在平台上的搜索量较节前猛涨10余倍,并带动了省内周边城市的旅游。其中,4月1日至5日,深圳景点门票销量环比增加13倍,酒店预订量环比增加19%,显示了旅游市场的较快反弹。清明期间,广东广州、佛山、东莞、汕头、惠州酒店预定量均增加50%以上。

从出行热点看,热门景区仍是本地游首选据马蜂窝出行趋势预测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排名热门景区前十位的,分别为北京环球度假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稻城亚丁景区、古北水镇、四姑娘山、龙脊梯田、鼋头渚、峨眉山、武功山、平坝万亩樱花园。从订单量来看,西部旅游恢复领先东部据携程发布的《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西部旅游恢复领先东部20%,东西部旅游目的地的差距大幅缩小。清明假期最受欢迎的西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分别是:重庆、西安、昆明、乌鲁木齐、贵阳、绵阳、乐山、南充、南宁、宜宾。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线上门票预订折射出了游客假期出行的愿望,但受疫情多点爆发的影响,上述多地跨省、中长线旅游业务被迫线下实际消费并不理想,甚至出现极度反差。

例如,乐山市开放的30家A级旅游景区,此次清明假期仅接待游客3.9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6.31万元,同比2021 年分别下降 89.2%、95.31%。其中,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5148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1.58万元,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88.58%、92.56%。

从市场反应看,江苏、北京表现较突出。据文化产业评论盘点,截至4月6日,全国31个省(市、区)及新疆建设兵团,仅有江苏省、北京市、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等4个省份对外发布了清明假期旅游相关数据。从4地发布的接待旅游人次或旅游收入比较,江苏省旅游总收位居第一,北京市旅游人次名列首位。

据江苏省文旅厅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纳入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597个景区和764个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80.73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15.44亿元。

据北京市文旅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3日—4月5日,北京市重点监测的185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4.6万人次,同比减少8.9%,比2020年增长3.6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0%;累计营业总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2.3%,比2020年增长9.1倍,比2019年增长6.2%。

据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06.7万人次。其中,磁器口古镇接待游客4.2万人次、酉阳桃花源景区接待游客2.9万人次、黔江濯水景区接待游客1.8万人次、南川金佛山景区接待游客1.6万人次、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接待游客1.7万人次。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3日—5日,全区A级以上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9.3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03.54万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12%和下降16.28%,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7.65%和61.25%。综上所述,尽管2022年清明假期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的新高,但从旅游消费收入看,仍然十分惨淡。2022年清明假期旅游收比2021年清明减少了超过3成,达到 2019 年清明假期的39%(详见下表)。

城市乡村微旅游释放活力

 相比跨省游及长线目的地(景区)的惨淡,疫情压力下的2022年清明假期,本地游、周边游、微度假则大放异彩,成为旅游业能与春天携手的栖息地。据文化产业评论盘点分析,今年清明节短途游和乡村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市微旅行热度不减

受疫情防控影响,多地实行了“市民非必要不离市”的静态管理模式,城市公园(景点)、休闲广场、公共文化场馆等成为市民微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既可以自主调节出行时间,也能省下一笔可观的住宿费。

据北京市文旅局统计显示,北京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分别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39.6万人,南锣鼓巷37.5万人,王府井36万人,玉渊潭公园23.3万人,颐和园16.1万人,朝阳公园16.1万人,天坛公园15万人,中粮·祥云小镇14.8万人,北海公园14.6万人,乐多港假日广场14.5万人。

同样,在广东省深圳市,去公园散步、赏花、锻炼、遛娃……成为市民外出的首选。据统计显示,清明假期,深圳市公园总客流量达167万人次单个公园中累计客流量排名前五的是深圳湾公园11.2万人次、凤凰山森林公园9.6万人次、阳台山森林公园9.5万人次、莲花山公园7.1万人次、深圳人才公园5.5万人次。

二是周边乡村游持续升温

正值桃李闹春时节,市民踏青、赏花、追思、休闲、康养等需求高涨,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市场的持续升温。携程发布《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显示,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

例如北京市,今年清明假期,北京市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109.6万人次,同比增长7.5%,比2020年增长364.3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6.4%;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28.3%,比2020年增长389.8倍,比2019年增长42.8%。

从乡村旅游消费力看,江苏省乡村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消费收入近6成。统计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间,纳入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597个景区和764个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80.73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15.44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达5.99亿元。

此外,据携程数据显示,乡村旅游订单量TOP10的中小城市为雅安、汉中、内江、吴忠、攀枝花、中卫、荆门、酒泉、林芝、商洛。据宁夏文旅厅统计,全区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6.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5.31万元,分别较2021年增长34.56%和43.16%。其中吴忠市接待游客0.8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5.40万元;中卫市接待游客1.6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66万元。 

三是户外露营成为新风潮

逃离城市的喧嚣,找一片山林、寻一处乡野、倚一个湖畔,以星空为幕,帐篷为营,仰望璀璨的星河,好不快哉!近年来,随着国内露营装备的大众化,以及各类露营地的建设和开放,露营开始成为年轻群体新的出行新风潮(精致露营:中产阶级出逃城市的妄想,年轻人寻求认同的伪精致),并在疫情助力下持续走红。 

据同程旅行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全国“露营”的搜索量环比上涨98%。一些游客会前往户外的山林或帐蓬营地过夜,也有部分游客带上帐篷在周边乡村体验一下露营的氛围,在夜间返家或住酒店。数据显示,国内最关注露营的城市分别是杭州、广州、北京、重庆和武汉。 

文化产业评论从企查查了解到,截止到今年3月底,露营相关企业超过4.8万家。2020和2021年分别新增超8000家和超20232家露营地企业,增速高达80.1%。从清明户外露营市场溢出效应看,未来“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音乐会+露营”等将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业态,其市场将逐步从精致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复苏趋势取决于疫情走势

截至目前,文旅行业与新冠疫情的对抗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受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再次陷入了“随时应急”的新困境。从此次清明小长假“明暗不定”的数据,国内部分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旅游企业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4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举行的季度发布会指出,受新一轮疫情的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弹性出游需求呈进一步收缩态势,旅游经济呈“稳开缓升低收”的格局。预计第一季度全国国内旅游出游9.7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00亿元,与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分别减少5%和13%,与2021年第四季度环比则分别有75%和16%的增长,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和47%。

根据文旅部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8.7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其中,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0.24亿,同比增长247.1%;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47亿,同比增长33.0%。

图片来源: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对比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乐观预期相反,文化产业评论则认为,从目前国内局部地区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看,四月中下旬前全国范围内很难实现“动态清零”或全面控制目标,即便少数地区恢复跨省游,仍然面临长线游局部节点防控制约。

为此,文化产业评论预判,目前疫情在国内多地多点爆发,上海等地疫情防控的省域辐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动态清零”的防控政策不可能放松或调整。如果疫情在五一前得到有效控制,跨省出行将会较清明节有所缓和,原则上仍会以省内游或中短途游为主,“五一”小长假的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可能会有明显提升。

中长期来看,旅游市场复苏趋势主要取决于国内疫情走势,以及商情防疫政策的有效落实。总体来看,国内游客出游意愿强烈,旅游市场将在疫情反复影响下阶段性复苏,本地游和近程游仍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市场。今年暑期和国庆黄金周旅游旺季,疫情可控的前提之下,跨省游可能会实现一波较大的反弹。

可见,2022年仍将是文旅行业与疫情对抗的关键之年,宏观经济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在旅游领域还会进一步的体现,但是国家对文旅行业扶持力度不会减弱,文旅“伴疫”复苏的市场进程不会停止,文旅产业也一定会在应对危机和挑战中实现绝地反击!

本文系作者 三川汇文化产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