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混改,能缓解古惠南的焦虑吗?

钛度号
广汽埃安为何迫切进行混改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焦虑。新能源汽车竞赛越来越激烈,广汽埃安却面临着严重的产能受限问题,而且耗资巨大的高端化也未能获得市场热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征探财经,作者 | 古月,编辑 | 可儿

古惠南,一个月之间角色也在转换。

一个月前,他还是挨骂的对象;一个月后,他代表国家队把李斌、何小鹏以及李想吊打。

此外,古惠南作为广汽埃安的掌门人,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上个月,广汽埃安的混改落地。通过混改后,缺粮的广汽埃安完成了25.66亿的融资。

混改之后,广汽集团(601238.SH)仍是埃安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93.45%;广汽埃安员工持股及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持股合计持股比例为4.55%,并有五年的锁定期;三家战投分别为诚通集团、南网动能、广州爱安,合计持股比例为2%。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混改后员工和技术人员完成了持股。这是继长安新能源混改之后,又一次员工和核心人员持股。

随着这次混改推进,广汽埃安预计在今年继续推进融资,并择机上市。

广汽埃安为何迫切进行混改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焦虑。新能源汽车竞赛越来越激烈,广汽埃安却面临着严重的产能受限问题,而且耗资巨大的高端化也未能获得市场热捧。

混改之后,这一切能改变?古惠南的焦虑能够解决吗?

01 混改 

2017年,广汽埃安公司成立,操盘过广汽多个品牌的古惠南成为了一任掌门人。而在打造广汽埃安的过程中,推进广汽埃安混改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是其多年来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传统车企寻求混改其实已渐渐形成一种趋势。混改被视为国有企业激活、激活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

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便开始了混改之路,通过引入南京润科等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28.4亿元,之后2022年又完成了B轮融资,募资金额为49.8亿元。在B轮融资中,长安新能源还引入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共有97名核心骨干员工出资1.17亿元参与。

同时,长安旗下新能源高端品牌阿维塔(公司主体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前身为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引入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方资金,融资金额为24.2亿元。

同样是2019年,奇瑞在行业低迷时也经历了一轮混改。当时,青岛五道口通过认购、受让股份的方式,以总价196.01亿元一举成为了奇瑞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直到最近立讯精密受让部分股权之后,青岛五道口才让出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为何近年来传统车企都开启混改之路?埃安的独立运营和混改对于广汽来说又有何特殊的意义?

首先,众所周知的一点,传统车企的混改有利于增加体制的灵活性,并且可以通过激励政策留住人才。广汽虽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相较于传统车企遥遥领先,不过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在体制和员工薪酬激励方面还尚有一定差距。

比如在华为的自动驾驶相关部门,即使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给到100万+的年薪;在薪资相对较低的小米,智能汽车相关岗位也可以给到3万-5万元的月薪。而这一薪资标准,是作为国企的广汽难以给到的,也无形中限制了高端人才的流入。

广汽当然也看到了这一掣肘因素,于是在本次混改中特别用18亿元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覆盖广汽埃安员工和广汽研究院科研人员共794人,力度很大。

同时,《车圈能见度》发现埃安的此次股权激励有两个亮点:一是科研人员在此次混改中是通过跨企业完成的股权激励,在国企混改中实属少见;二是此次员工激励的锁定期为5年,时间周期相对较长。

当然,埃安混改的最大意义莫过于之后单独上市可以获得资本市场更高的估值。

目前,广汽集团的营收来源主要来自以下三部分:一是以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二是自主品牌广汽传祺;三是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

随着汽车合资股比的放开,合资品牌逐渐失去竞争力,销量增长有限。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市场也逐渐下滑,广汽传祺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全年销量分别为38.4万辆、34.2万辆、32.4万辆。 

相比之下,广汽埃安的故事则十分有吸引力——成立于2017年的盛夏,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便实现了月销量破1万辆的成绩。最新数据显示,广汽埃安2月交付量超过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在国内新能源车企销量中排名第六。

因此,如果单独将埃安分拆出来上市,很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喜欢。但如果将埃安放在广汽集团的上市体系内,由于市场看不到合资品牌和广汽传祺的未来,可能影响埃安的市场估值。

最后,混改意味着企业能背靠大山,或许在未来将得到更多资源上的倾斜。在此次广汽埃安的3位战投方中,诚通集团为国务院直属央企,是国资委首批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企业和首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企业;南网动能是由南方电网与南航集团共同组建的专项基金,意味着广汽或将在充电、储能等基础建设领域获得更多资源优势;广州爱安则是由广州产投集团联合广州城投、广州金控、广州轻工等多个地方国资企业共同组建。

战投方的加入,或为广汽埃安在未来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扫清一些障碍。不过,在当下有更为棘手的问题需要广汽来处理。

02 产能焦虑 

古惠南的作风比较务实,他秉承了广汽一贯的作风-“小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

埃安不仅仅是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最重要的底牌。而且,广汽埃安面对电动车市占率快速飙升的今天,从自身生存而言也需要扩大产能并迅速占领增量市场。

而产能在过去却是埃安前进的绊脚石。广汽埃安就是按照销量先起来再扩产的模式。

根据乘联会统计,广汽埃安在去年累计终端销量为123660辆,而埃安对应的设计年产能仅为10万辆,出现了严重的产能不足情况。广汽埃安有员工曾表示,埃安的工厂在巅峰时刻产能利用率一度超过160%。

于是扩大产能,成了广汽埃安的当务之急。今年2月18日,广汽埃安二期项目竣工,产能将提升至20万辆。而在今年年底,项目总投资额为18.1亿元的广汽第二工厂预计将能建成投产,届时广汽埃安的设计年产能将会达到40万辆。

即便如此,依旧距离实控人广汽集团的“2025规划”有着不小的差距。根据广汽集团的“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整体产销350万辆,新能源产销占比20%”的目标,即新能源产销要达到70万辆规模,不过这一目标也算上了48V、HEV、PHEV等在广汽传祺体系内的混动产品。

具体到广汽埃安,需要为广汽集团背负多少KPI呢?

根据广汽集团的最近一次投资者会议,会上明确表明了广汽集团希望埃安在2025年的目标销量为60万辆,也就意味着在二期项目竣工的基础上还需至少再提升50%,才能达到完成2025年目标的前置条件。这对于一个尚未盈利的新能源品牌来讲,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什么说产能对于广汽埃安来讲尤为重要?因为与奔驰、宝马等采取“油改电”进军路线不同,广汽埃安从很早就开始打造了纯电平台,其优势很明显,比如能够节省布局空间,增强续航能力,以博取更好的驾驶体验。不过打造纯电平台对于车企来说也有弊端:成本高昂,需要足够多的销量来平摊。

因此,在产能急剧扩大的背后,不仅关乎品牌市场占有率,更关乎于盈利问题。在今年3月广汽集团投资者会议中,广汽集团方面透露预计埃安年产量为30万辆~40万辆的时候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按此推理,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广汽埃安在明年便可实现盈亏平衡。不过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暴涨、补贴退坡以及需要不断的产能扩建和研发投入大背景下,埃安何时能真正实现盈利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正如理想CEO李想所吐槽“电池成本上涨幅度非常离谱”,在“离谱”的大环境下,任何新能源品牌想盈利都绝非易事,更不用说正处在产能扩张时期的埃安了。

03 高端化困境

相较于其他电动车品牌,埃安的特点似乎并不明显。

比如一提到特斯拉,大家都能联想到简约与科技;提到蔚来,能联想到豪华;提到欧拉,便能联想到小巧与女性化。同时,通过把技术打造成卖点的新能源品牌同样也很多,比如比亚迪的DM-i技术、理想的增程式电动技术等等。

但是一提到广汽埃安,大家的第一反应或许是一片空白,而这一点明显无益于高端品牌的建设。要知道,从广汽埃安成立之日起,便将产品定位瞄向了中高端市场。在广汽埃安的产品体系中,AION S定位于中高级智能轿车,AION V定位于下一代智能SUV,AION LX则定位于豪华智能超跑SUV。

但随后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偏离了这一初衷。

与北汽新能源、哪吒的打法类似,一开始广汽埃安也瞄准了B端市场,以实现快速起量。在2019年~2021年间,广汽埃安的销量实现了从4.2万辆到12万辆的飞跃,发展速度着实迅速。其中在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据中信证券统计,广汽AIONS租赁市场销量占比约为60%~70%。

不过通过网约车起量的弊端也很明显,便是容易拉垮产品定位,不利于后期产品放量。

北汽蓝谷便是前车之鉴。依靠B端起量的北汽蓝谷,在2019年的销量巅峰时刻,B端市场一度占比高达七成。但之后由于B端市场逐步饱和、C端市场乏力,最终导致了此后连续两年的业绩亏损。

在AION S Plus推出后,虽然C端客户占比快速上升。在广汽埃安全年12万台的销量中,AION S销售69219台,占比仍接近六成,很难体现C端市场的发力。

不仅如此,定价在15万元~24万元的AION V和定价在28万元~46万元的AION LX销量始终不温不火,导致AION难以回归品牌本身高端的定位。

根据乘联会统计,广汽埃安AION V在2022年2月的销量达到了2140台,在国内SUV市场仅占0.28%的份额,综合排名第93位;AION LX更惨,2月销量仅为20台。

埃安产品矩阵中最符合高端定位的两款车却遇到了“卖不动”的窘境,多少有点对不住埃安高端定位的牌子。展望未来,埃安想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依然不容易,因为高端新能源市场是最为内卷的市场。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定价在25万元以内的车型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10%以下,而在25万元~30万元、30万元~35万元、35万元~40万元定价区间的车型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则达到了30%、18%、17%。

也就是说,广汽埃安在定价更高的区间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毕竟在25万元~50万元这个区间内,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的主要战场,广汽埃安的高端化品牌打造着实有不小压力。

诚然,广汽埃安在今年2月交付量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3月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交付量达到了20317辆。这一成绩一举超越“小理蔚“。然而,这是一次偶然还是说确实受到了市场热捧,尚需时间的检验。毕竟新势力你追我赶,谁也难说能够稳居不下。

完成了混改后,古惠南面临的产能困境、高端化等问题有所缓解,在他看来:“进入资本的竞争有助于引起资本界、投资人、股民的关注,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当然,他也清楚埃安向上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实现品牌向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本文系作者 征探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1-22 23:06

纳指盘中突破20000点关口

2025-01-22 23:01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焦炭涨超2%

2025-01-22 23:01

美国12月谘商会领先指标月率-0.1%,预期0%,前值0.30%

2025-01-22 22:54

美股核电股短线拉升

2025-01-22 22:52

美司法部指示检察官调查阻碍移民执法的官员

2025-01-22 22:43

美股机器人概念股强势冲高

2025-01-22 22:42

宝洁涨超3.5%,第二财季业绩好于市场预期

2025-01-22 22:38

美股AI概念股表现强势

2025-01-22 22:31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奈飞大涨超14%

2025-01-22 22:21

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增超200%

2025-01-22 22:19

字节跳动董事:TikTok交易将完成,最快本周末达成可行方案

2025-01-22 22:08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欧洲团结自主

2025-01-22 22:07

菲律宾发生5.0级地震

2025-01-22 22:06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就共同打击跨境电诈犯罪做泰国、缅甸驻华大使工作

2025-01-22 22:06

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2025-01-22 22:00

摩根大通CEO戴蒙称与马斯克达成和解,对其经营多家公司表达赞扬

2025-01-22 21:53

国家数据局:没有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企业和个人开展“数据要素×”相关的有偿会议等活动

2025-01-22 21:51

中基协:2024年12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11.58亿元

2025-01-22 21:48

浙江建投: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62%-62.47%

2025-01-22 21:36

ST步步高:预计2024年净利润8.6亿-12.6亿元,扭亏为盈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