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业闯进一个江苏商界大佬

钛度号
存储芯片企业东芯股份成功上市,其董事长是南极电商上市壳公司的实控人、曾经泰山石油的炒家蒋学明。在进入芯片领域前,他最为外界称道的几大主要投资,分布于矿业开采、纺织和交通领域。

文 | 市界,作者|董温淑,编辑|李曙光

江苏商界大佬蒋学明又一次完成了自己的转身,这次是科技属性极硬的芯片行业。

存储芯片企业东芯股份12月10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实控人蒋学明、蒋雨舟父女持有37.47%的公司表决权。截至12月31日收盘,东芯股份的总市值为199.81亿元。

不过,蒋学明拥有的生意远不止于此。

除东芯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的身份之外,这位出生于1961年、刚满60岁的企业家还同时拥有纺织富商、公路大王、石油大亨等多重身份。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蒋学明曾登顶江苏省首富。

蒋学明极擅资本腾挪,东芯股份能快速上市离不开他的一番操作。

但在强调技术硬实力、自研积累的芯片行业,资本的腾挪能够助力一时,但若想长足的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远不止如此。

01 并购“催熟”的芯片公司

东芯股份成立于2014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一众芯片公司中尚属“年轻”。

比较起来,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与东芯同属于存储芯片企业的普冉则成立于2012年。

对这家年仅“7岁”的公司,蒋学明寄予厚望。东芯上市当天蒋学明接受采访称:“我想在2025,(公司实现)每年30%~50%的增长,从公司的市值,希望往500亿、1000亿市值的公司(发展)。”

成立于2005年的国产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目前的市值也不过在1100余亿。2021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营收为约36.41亿元,是东芯股份的约8倍(兆易创新大部分营收来自存储芯片,还有部分来自于微控制器、传感器等产品)。

面对悬殊的营收差距,蒋学明一番豪言背后的底气,是东芯股份亮眼的成长速度。

尽管营收规模较小,目前东芯股份的终端用户不乏三星、歌尔声学等业界“大牌”,第一大供应商则为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

目前,存储芯片市场主流产品为NAND Flash、DRAM、NOR Flash,据IC Insights统计,2020年三类产品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而东芯股份是国内少有的可以同时提供三类产品解决方案的存储芯片企业。

相比之下,业界龙头兆易创新在2020年开始销售DRAM产品,2021年6月才推出首款自有品牌DRAM。而根据东芯股份招股书,在2018年甚至更早之前,其DRAM产品已经形成营收。

东芯股份飞速成长背后的秘密,是蒋学明高超的行业整合能力:2015年6月,东芯股份完成了对韩国芯片企业Fidelix的收购,蒋学明随之成为了Fidelix的董事。

Fidelix成立于1990年,1997年在韩国科斯达克市场完成上市,主要从事DRAM、MCP、NAND Flash、NOR Flash等存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Fidelix在韩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客户包括三星等知名品牌。

东芯股份在招股书中宣称,公司自2014年11月26日成立后一直处于产品研发过程,但在收购Fidelix之后仅4个月,就“正式流片了国内第一颗1Gb SLC SPI NAND Flash”。

不过上市后蒋学明强调:“尽管有并购,但东芯的第一个产品、第一个客户,都是自己从零开发出来的。”

对于东芯股份与Fidelix之间的关系,蒋学明并不讳言。据国际在线对蒋学明的一篇采访报道,东芯股份收购Fidelix的意义在于“让中国在整个芯片设计研发领域能够迅速的培养人才,而在国内研发的知识产权也都属于中国。”

收购Fidelix的好处显而易见:东芯以“倍速”搭建了产品和客户体系,还在一级市场收获了青睐。

2020年5月,华为旗下投资基金哈勃科技入股东芯股份,持股比例为4%。

2020全年东芯股份第一大客户为“客户A”。招股书提到:哈勃科技与成立于1987年的客户A存在关联关系,而华为正是成立于1987年。

02 纺织富商“编织”出跨界资本版图

通过收购,一家芯片公司在7年间被快速“催熟”,期间还导入了疑为华为的优质客户。

经验老道的蒋学明确实让东芯驶入了成长的快车道。

在成立东芯之前,蒋学明已在资本市场纵横多年。

蒋学明是江苏吴江人,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吴江色织厂厂长,随后在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历史大潮中,蒋学明顺应潮流,将企业改制为吴江东方制衣集团,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除了老本行纺织业,蒋学明还进行过收购公路运营权等尝试。

比如1996年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投资318国道江苏吴江段,2003年收购合巢高速公路经营权等,当时由此得名“公路大王”。

通过经营纺织企业或高速公路,蒋学明在财富“滚雪球”的同时,也在谋划更宏大的投资版图。

1994年,蒋学明开始担任上海东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随后,蒋学明先后成立了江苏东方国际、东方控股、东方恒信等企业作为自己的投资主体。

东方控股曾被称为“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目前蒋学明仍担任董事长的东方恒信已成长为一家多领域投资控股集团,投资范围涵盖房地产、化纤、矿业开采、电子商务等行业。

蒋学明最为外界所称道的几大主要投资,分布于矿业开采、纺织领域。尤其是他1999~2004年对泰山石油“两进两出”,让老股民尤其记忆深刻。

1999年,泰山石油3元多价位时,蒋学明逢低大举买进。到2000年,蒋学明在每股获利六、七元后选择落袋为安,主动撤出该股,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大赚了一把。

在随后的2001年到2004年间,蒋学明或用自然人账户买进、或通过北方证券增仓(其时,北方证券的控股股东是东方控股),再次大量持有泰山石油。不过,这次倒腾泰山石油蒋学明却被套住了。

2005年1月份,泰山石油连续多个跌停,据当时的相关报道,蒋学明的损失以亿计算。

倒腾泰山石油元气大伤后,蒋学明一度淡出资本市场。直到其2012年再度出手,推动阳光油砂、东吴水泥上市。而2014年入主新民科技,堪称神来之笔,新民科技随后被“贴牌大王”南极电商于2015年借壳上市,公司市值也开始“扶摇直上”。

蒋学明入主新民科技时,后者正陷入亏损漩涡,但经过一番运作“乌鸦变凤凰”。据相关报道,蒋学明通过这笔生意浮盈或超过30亿元。 

03 有钱难买核心技术

蒋学明历来大多在实业领域投资,东芯股份可以看作是其在科技领域迈出的新尝试。

蒋学明曾在媒体采访中将其投资之道总结为三点:紧随国家政策导向、紧跟产业升级的脚步、坚持行业整合。

对于擅长实业投资的蒋学明来说,投资东芯股份无疑是对“紧跟产业升级”原则的贯彻。

不过,通过收购Fidelix可以“买出”一个存储芯片设计企业,却很难保证这家芯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持续升级”。

目前,东芯股份的各类产品距离业界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东芯股份主营中小容量的存储芯片产品,该行业竞争激烈,龙头为美光、三星电子等国际芯片大厂。东芯的业务规模占中小容量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约为0.54%。

盈利能力方面,根据招股材料,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间,东芯股份的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招股书中,东芯股份将毛利率偏低归因于成立时间短、技术水平不具优势、销售规模小等因素。但在与提升技术水平相关性较高的研发费用方面,最近三年,东芯股份对研发的投入分别为0.5亿元、0.48亿元、0.48亿元,甚至出现逐年小幅缩减的迹象。

蒋学明对东芯股份培养人才、专利研发的希冀,还没有完全实现。

截至东芯股份全体董事签署招股书(注册稿)的2021年11月1日,公司形成了主营业务营收的发明专利共有82项,其中有43项的专利权人为Fidelix。而剩余的39项专利中,仅有12项为原始取得,27项为受让取得。

换句话说,目前东芯股份大多数核心技术仍依赖收购Fidelix。

招股书还写道,截至2021上半年,东芯股份共有176名员工,其中韩国子公司员工93人。韩国公司人数已经超过一半,境内还聘用了4名外国籍员工。

另外,2020年全年,有较大可能为华为的“客户A”为东芯带来了2.33亿元的营收,占到总营收的52.14%。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客户A仅贡献了0.26亿元业绩,还不到去年的1/8,占总营收的8.22%。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东芯股份与华为的供货关系还并不稳固。

种种问题暴露出来,蒋学明距离实现东芯“千亿市值”的梦想,还有距离。而蒋学明所擅长的资本腾挪,在如今复杂的环境下恐怕难以在核心技术上使得上力。

芯片行业素有高壁垒、长周期、重资产的发展特点。

考虑到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客户导入成本,新入场的玩家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实力、一定的业务规模,就难以打进不可替代性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市场。

头部之间的企业合作非常稳固而紧密,换合作对象需要很大的动力和成本,除非新入局者真的掌握别人难以企及的核心技术。

而受限于贸易政策,想要通过收购换取核心关键技术非常困难。

归根结底,东芯股份与蒋学明以往操作的新民科技、泰山石油等企业,有着根本的区别。

  • 参考资料:
  • 1、《坐庄泰山石油 富豪蒋学明持股过亿无法出局》,华西都市报
  • 2、《东方恒信资本蒋学明:我的投资之道、出海之旅和企业之魂》,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本文系作者 火星商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32
1716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