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一晚流量,花去一套房”,三大运营商内卷之后的反思与重振

回望4G时代的弯路和5G时代避过的坑,中国运营商走出“至暗时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立方知造局,作者 | 王伍巨,编辑 | 李谬特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创下2014年后的最高值。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正走出多年内卷下的业绩阴霾。

制图:立方知造局

但把时间回拨至2015年,丁磊的一句话,无意间成为三大运营商新一轮惨烈PK的起点。这句话,在通信行业烧起了一把“大火”,而且一烧就是好多年。

过去很长时间,我国通信行业存在着“网速慢、资费贵”的现象,这让网民脸上无光、心中不满,日积月累之下,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突出矛盾。

2015年4月,丁磊在参加国务院组织的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反映了此问题,他说:“流量费很贵,1G就要70元”。听到这番话后,李克强总理当时就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一月之后,轰轰烈烈的通信业“提速降费”拉开帷幕。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提速降费指导意见  图源:新华社

客观来说,从2015年起大力推进至今,中国“提速降费”取得成效,摘掉了“网速慢、资费贵”的帽子。也从2015年起,三大运营商行业内卷,愈发激烈。

“提速降费”给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在新兴业务收入尚未挑起大梁、产品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下,运营商们陷入恶性竞争之中,高举“价格屠刀”彼此相对,“杀”得头破血流,行业整体价值则被越打越低,陷入“至暗时刻”。

三大运营商还在暗地里“排他”,加剧内卷。

这场内卷最终在5G时代得到纠偏。三大运营商没有重蹈覆辙,止战之后,是反思和重振。

连接4G与5G时代的,是一条运营商走过的弯路。当同质化业务、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成为教训,运营商们努力开启的是一条价值竞争、差异化竞争道路。

01 “一晚流量,花去一套房”

如今,中国1GB流量的平均费用为3.2元,但在十年前,手机用户的流量要按MB来算。1GB是1024MB,也是不少人眼中的天文数字。

3G时代,大多数人用宽带上网,网民们贡献了“鸭梨山大”、“神马都是浮云”等热词,也催热了网络音乐的发展。

网民活跃上网冲浪的背面,是上网慢、资费高。十年前,我国网速有多慢?在全球范围内排名有多低?对于已经习惯百兆、千兆上网的年轻网民来说,答案或许超出他们的想象。

根据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公司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网速为1.4Mbps,仅为全球平均水平2.7Mbps的一半左右,在全球排名第90名,落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当时网友的上网体验是“龟速”、“蜗牛爬”。

还记得这个界面吗?知道拨号上网的网友都会碰到。图源:网络

2014年4G商用元年,不仅固网宽带端的网速没能明显提升,还带来移动端资费贵的争议。当时国内用户1GB流量平均收费131.3元。曾有用户睡前忘关手机流量,一夜跑掉6GB,欠费1800元。

“如果晚上忘记关掉流量,第二天早上起来房子就要交给‘移动’了。”当时有网友吐槽。

马云的吐槽  图源:中关村在线

敢用手机4G流量上网,非富即”壕”。2014年底时,我国手机用户月均移动数据使用量仅为205MB。要知道,如今手机用户每月花费的流量是13GB,前者的65倍。

网速慢、资费高,对应着彼时中国通信基础建设落后的窘境。2015年,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借着丁磊的那句话,提速降费拉开帷幕。

提速,对应通信基础设施的更迭。三家运营商主推“光进铜退”,用带宽、传输、安全和承载等方面皆具有领先优势的光纤宽带,取代传统铜缆。也正是这一举措,为如今的百兆、千兆宽带速率,奠定基础。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制图:立方知造局

降费,为了让用户敢用流量、用得起流量。1GB流量的资费从2014年的131.3元降到今年年中的3.2元,不到前者的3%。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制图:立方知造局

与之而来的,是中国在通信领域的地位跃升。《2020年ICT服务可负担性报告》显示,中国的入门级固定宽带费用占每月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是0.51%,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资费全球排名第四低位。

从2015年提速降费政策提出起,三家运营商便超额完成任务。只是,在4G商用的试探期,三家运营商便进入“贴身肉搏”阶段,越到后期,竞争愈发失去理性。

02 见顶的运营商"人口红利"

2015年的网络热词是玻璃心、内心几乎崩溃,对应着三家运营商明争暗斗下的心境。

从2015年起,提速降速的烟花礼炮之下,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运营商“人口红利”见顶。2013年,运营商用户渗透率已有91%,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为96%。新增用户几近停滞。

通信行业是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2015年正值4G推广早期,to B的新兴业务仍未显现雏形,三大运营商的目光停留在to C。

一场用户争夺战打响。对于运营商而言,当时少有的增量是新进大学生。

校园成为三家运营商激烈交锋的典型现场,他们不仅要争夺距离新生报到处最近的场地,也会安排志愿者进入学生宿舍发放传单。

有运营商推出100元包年不限流量的学生套餐,赔本赚吆喝。

大学生报到不过是每年一次的周期性增量,三大运营商争夺的更大市场,是存量用户。4G时代,三家运营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高度同质化,能够比拼的,只有价格。

甚至有人说,“这些年除了打‘价格战’,运营商的市场运营都是扯淡”。话虽糙,理不糙。

战场上硝烟滚滚。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率先在流量端进击。2016年下半年,中国联通联合腾讯推出了“腾讯王卡”,因为可以免流量使用腾讯旗下App而迅速走红,一年半后用户破亿,成为当时“互联网第一神卡”。

中国联通的流量王卡 来源:中国联通官网

从2017年起,运营商主流套餐始转向“不限量”模式,流量不仅不被清零,流量漫游费也被取消。此后,无限流量不仅包含本地流量,还能覆盖全国使用。

4G商用前,中国移动主导移动端,中国电信主宰固网端的格局在内卷中被打破。2018年,在移动端用户增量上,中国电信取代中国移动占据首位。

中国移动迅速反击,攻向中国电信腹地——以低价、甚至免费送宽带的方式,抢夺固网用户。同样在2018年,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市场成为“老大”。

相对来说,“价格战”属于“明争”,这段时间,运营商之间还发生了各种“暗斗”,精彩程度不输于电影《暗战》。

2018年云南瑞丽市并排开设的中国电信、中国中移动门店 来源:wikimedia

排他,是运营商暗战的“逻辑”之一。有运营商工作人员进入老小区,撕下竞对的宣传海报,或将自家广告贴于对手之上,只为争夺用户“触点”。

小区中的另一种排他手法,是与开发商、物业搞好关系,垄断小区、社区宽带,阻挡其他运营商入场。这种做法损害了用户选择权,不被政策允许,但因为隐秘难以监管。

在4G发展的节点中,全网通、手机第二卡槽让运营商上看到新增用户的希望。合纵与排他,在三家运营商间上演。

2017年,中国电信和中国中国联通联手力推“六模全网通”手机,一部手机兼容运营商的所有网络制式。

中国移动为了避免被抢走用户,力推“移动4G+手机”,在手机中插入了移动手机卡后,另一卡槽内所插入的异网运营商的手机卡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不能用流量,业内俗称“阉割机”。

当年华为P10上市,因无法实现“移动4G+”功能,被停售过。

那一年,运营商用户渗透率从96%提升到103%,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用户年均增速分别为4%和12%。

注:2008年、2016年中国联通用户数量下降分别因为出售了CDMA业务以及更改统计口径(只披露出账用户数量)。数据来源:光大证券 制图:立方知造局。

手机终端的厮杀持续了一年,最终在工信部以及产业链支持下,全网通手机获得支持,“移动4G+”退出市场。

当暗斗进入白热化时,用户利益被损害的情况经常发生。有运营商人士透露,小区楼道的光分箱很容易被打开,线路也容易被损坏,剪网线、破坏网络的事情时有发生。

三大运营商内卷加剧的起点,是4G商用初期运营商“人口红利”几乎见顶,三大运营商通过价格战、流量战争夺用户,陷入恶性竞争。这一阶段,4G流量红利本该挑起大梁,现实却是,流量红利过早释放。

在这场零和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03 BAT吃肉,运营商喝汤

2018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电信总经理刘爱力留下对三家运营商争夺存量用户的现象总结为:

“一碗汤、汤一碗,倒过来叮当响,倒过去响叮当,倒过来倒过去,还是那碗汤,可每倒一次,行业价值下降一次。”

一张“剪刀”图,还原了内卷下行业价值的变化。“剪刀”的上侧是快速增长的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即电信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和,和商店的货物销售量类似。

图表数据来源:工信部  制图:立方知造局

4G时代,流量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狂奔的电信业务总量,反映出用户在无限量、流量神卡等套餐下,大幅提升移动流量使用量。

匍伏在地的,是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还原出价格战下业绩承压一面。

2014年,中国的电信业务量增幅和电信业务收入之间的差距为17.1个百分点,到了2018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是134个百分点!说明业务量大增,业务收入却上不去。

2019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移动董事长杨杰也有类似反思。杨杰透露,那年前五个月,行业收入增长基本上陷入停滞,“随着(运营商)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流量红利快速释放,行业发展简单依靠规模和量的增长难以持续。”

当年,中国移动营收仅微增1.2%,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分别下滑0.4%、0.1%,同时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同比大降9.5%,中国电信下降了3.3%。

中国移动:谨防电信诈骗;中国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中国联通:谨防移动支付中的电信诈骗。 网友对三家运营商的调侃  图源:微博

运营商开始思考,要如何走下去?

4G时代的红利是流量,本是离流量最近的运营商经历恶性竞争后,举步维艰,将嫁衣转给互联网企业。

这里有一组数据:从2014年至2020年间,每年电信业收入增速基本都在10%以下。

2013年至2020年期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28%、34.55%和18.89%,远高于运营商。

经历了恶性竞争,4G流量迅速释放,运营商着眼于to C的存量市场,没有将精力投入到本该带来更多业绩潜能的to B市场。

4G时代,立方知造局看到互联网出行的兴起,直播带货的起步还有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每一项都与网络相关,但红利被互联网企业抓住。

最终,互联网企业借着通信技术的更迭吃肉,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三大运营商,有时候甚至喝不上一口汤。

04 握住5G红利

2019年可以说是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转折点。那一年,通信界有两件大事——三大运营商终止价格战、5G商用。对应的是三大运营商内卷终结和新竞争开启。

2019年下半年,国资委出台新规,要求电信运营商规范市场资费、规范销售费用及行为,并压降市场销售费用、取消终端合约补贴、停止考核市场份额、停止销售不限流量套餐等。

这一政策,让运营商持续5年的恶性竞争画下句点。

竞争的新战场,是5G运用。2019年11月初,中国5G正式规模商用,一个明确的信号已在三家运营商内部传出:“坚决不打价格战,希望共同维护行业生态。

口号没有白喊,5G流量红利没有快速释放。最显著的反映,是2020年上半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5G ARPU(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分别为81元和80.6元,比整体ARPU高出40.1元和36.2元。说明运营商5G用户的价值开始显现。

三大运营商也在5G套餐上开始摸索差异化道路。中国移动主打咪咕系列应用与套餐绑定,中国电信主推天翼应用,中国联通则选择绑定AR、VR应用。

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5G具有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性,更大市场是to B应用。经历4G时代培育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走向成熟,业绩增长的新引擎——新兴业务开始现形。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的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达到741亿元,同比增长16.8%,中国移动则为489亿元,中国联通为409亿元。

从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其中,新兴业务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成为大功臣。

图表数据来源:GSMA

新兴市场被挖掘,还对应着更大的增长潜能。

根据GSMA数据,2020年全球主流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值为24%,其中日本软银、美国AT&T、韩国KT、韩国SK等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30%。

反观国内,电信新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22%,但仍不及全球平均水平。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为17%和12%。新兴业务对于运营商业绩的拉升,仍有动力。

未来新兴业务发展的方向,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定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的下一个新舞台,三家运营商也在寻觅各自方向。

电信是国内第一大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厂商,凭借这一优势,云计算业务将会成为电信未来业绩的新发力点。

三大运营商的5Glogo有什么不同?

今年11月初,第二届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上,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认为,生产力发展正从动力时代向算力时代加速演进,数字经济的底座会从连接为主的网络基础设施,向云网融合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进化。

杨杰则在今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表示,要构成“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国联通的优势是在混改的档口,与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软件服务、内容聚合、支付金融等领域合作尝试。

可以说,5G时代三家运营商没有让流量红利快速释放,选择提升用户价值,回暖业绩。

运营商也没有忽视B端市场,同样在新兴业务、数字经济领域寻觅技术优势,布局差异化的竞争。

05 尾声

一条弯路,串联中国通信行业的两个时代:

4G时代,运营商人口红利殆尽,存量市场的肉搏厮杀,对应着中国通信行业的困惑和迷茫——三大运营商的零和博弈让行业价值越打越低。在这场价格战中,没有人是赢家,4G流量红利快速释放,运营商业绩承压,为互联网企业做嫁衣裳。

5G时代,运营商吸取了同质化竞争、价格战教训,在巩固C端基本盘的同时,着力此前被忽视的B端市场,加码数字经济下的新兴业务

两个时代更迭,还原出中国从通信基础设施薄弱的4G追赶,到如今5G全球第一的现状。时代洪流中,同步提升的,是运营商的行业格局和5G领跑下的视野。

本文系作者 立方知造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电话费会再降一点吗

    回复 2021.12.16 · via android
  • 666

    回复 2021.12.14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024-04-19 22:56

万丰奥威:互动易回复存在误导性陈述,公司及董事会秘书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2024-04-19 22:54

立案调查14件、多收取的燃气费将全额退款,重庆通报燃气费多计多收问题

2024-04-19 22:46

玻璃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2%,现报1537元/吨

2024-04-19 22:42

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四次会议

2024-04-19 22:34

派拉蒙环球大涨超11%,索尼与阿波罗洽谈组团对其进行收购

2024-04-19 22:32

美联储古尔斯比: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

2024-04-19 22:27

三部门: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同步部署IPv6

2024-04-19 22:24

中核钛白案处罚落地:对中核钛白实控人、中信与海通等预计罚没合计2.35亿元

2024-04-19 22:22

万丰奥威:公司与特斯拉共同组建eVTOL公司并已组建项目团队的传闻不实

2024-04-19 22:20

三部门: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

2024-04-19 22:19

上海明确住宿登记流程,严禁住酒店“强制刷脸”

2024-04-19 22:14

韵达股份:3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4%

2024-04-19 22:1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高级专家潘岭接受审查调查

2024-04-19 22:07

国轩高科: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28%,拟10派1元

2024-04-19 22:03

海康威视: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9.16亿元,同比增长5.78%

2024-04-19 22:03

深交所:终止对优巨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024-04-19 21:50

香港监管机构将调查普华永道在审计恒大账目中的作用

2024-04-19 21:48

人工智能概念股美股盘初多数下跌,Meta、英伟达、英特尔至少跌约1%

2024-04-19 21:39

IMF:预计OPEC+将从7月开始逐步提高石油产量

2024-04-19 21:35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内贝克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