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转型路”上的“裁员潮”,互联网公司接下来该怎么走?|钛度热评

近日,爱奇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多家互联网第一梯队传出裁员消息。这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已来还是“野蛮生长”的后遗症?

2021年许多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并不“美丽”,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互联网又将走向何方?

近期多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互联网公司是否需要在更大的视野里重新理解互联网创新的模式和边界?

 本期《钛度热评》栏目由「钛媒体」和「零态LT」&「新熵」联合选题,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转型路’上的‘裁员潮’,互联网公司接下来该怎么走?”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互联网京日记张京科:

在经历近三十年高速增长之后,很多企业家甚至开始怀疑经济周期理论不适合中国市场。

事实上,曾经年度业绩轻松翻倍的互联网企业,增速放缓在三年前即开始明显体现。只是那时百分之三十的年度增长,仍无法满足董事会对管理层的要求。乃至于承压下的管理层,对员工进一步提出996、007、35岁退休,种种透支未来的措施被广为宣传,视作常态合法化。但是边际效益呈现明显递减,直到如今出现较大规模降薪裁员。

尊重经济规律和经济周期波动,让渡部分利益,尊重劳动者合法权利,才能让劳工关系更和谐。

本届人类文明的普通劳动者,也可以有一个暂缓被AI取代的光明未来。

刺猬公社责编石灿: 

整体来说,按照业务划分,互联网公司分为To B向和To C向两种,目前裁员的公司基本上都是To C向互联网公司,To B向互联网公司反而活得挺好。

这既与流量见顶、监管政策落地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流量本质上是数据主义,物极必反,先天性土壤优势变弱后,To C向互联网公司初期发展的业务抗风险能力变得很弱。这也与我们这一轮技术周期性变化有关,人工智能分发技术自2012年被广泛应用至今也快10年了,围绕这一技术变革形成的互联网经济态势早已蓬勃生长,在下一轮技术变革来临之前,To C向互联网公司还是很难受的。

现在各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首要任务可能并不是赚大钱,而是在生存之上兼容更多社会性任务。但与裁员事实又很矛盾与讽刺,公司一边以公司行为示意自己多么乐于参与公益行为,另一边心狠手辣裁员。

零态LT主理人胡展嘉:

现在烧钱换规模,求增长的阶段显然已经过去了,商业模式趋于稳定,业务大盘圈地自萌结束后,是时候要反思大跃进阶段的大手笔了。

在一众互联网公司中,查看下财报就可以发现,除了市场营销成本,人员支出的成本让人惊诧,需要反思的是,这些人真的值这么多钱吗?一个项目的完成,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企业必然会陷入内耗,员工必然会不断内卷,这种情况下,裁员反而是能够提升效率,去熵增。 冬天来了,春天不远,大规模的收缩之后,战斗力更强也未可知。

币圈从业者路畅:

互联网已经停止增长,下一个创新点就是Web3.0,我惊讶的发现,现在的互联网人看Web3.0就和十年前的人看Web2.0是一样的,金融界副总裁表示“明年下半年泡沫就会开始破灭。互联网已经进入赢家通吃阶段,新的公司越来越难生存。” 一位互联网分析师说“Web2.0热潮,实际上为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形成推波助澜。” “明年年初,财报出来之前,互联网泡沫就破。”一互联网分析师笃定地说,“互联网挣了什么钱?广告、游戏、mvas(移动增值业务),对不对?”以上言论,均来自2006年。

流量枯竭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十五年前Web2.0崛起的时候,也有人质疑过Web2.0的增长潜力。Web1.0到Web2.0变革的时候,人们没有想到除了“做门户、接广告”之外的商业模式, 自然充满了对流量枯竭的焦虑 “所有人都去接广告了 广告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Web1.0时代的人无法想象淘宝对商家收广告费、外卖平台对外卖商家收广告费、抖音对创作者收广告费。 流量枯竭之后的变革一定是有新的use case ,“深耕”之类的在原有价值上深度开发治标不治本。 当美国国会已经提出“要确保Web3.0革命发生在美国”的时候,中国互联网还在现有的市场范围内加速内卷,而不去开拓更多的创新,这是非常可悲的。

三节课内容编辑游人:

感觉互联网虽然增量见顶,但瘦死骆驼比马大,存量还能吃一阵,业务拓展的多元化仍然可行。比如抖音快手、爱优腾芒纷纷扎堆短剧布局,B站上线小黄车,逐渐将直播作为继游戏、广告之后增收的三驾马车之一。

而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也在积极开拓海外业务,作为第二增量战场。

虽然各类收紧的监管政策,会让互联网市场的节奏与边界收窄放慢,但也变相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现有大厂不被突如其来的挑战者冲击的市场秩序,因为各类野蛮增长的路径被堵住了。

整体来看,最多是从黄金时代走向白银时代,收一收裤腰,但相对于其他大多数行业而言依然比较有优势,毕竟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在了人们生活日常和市场交易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在存量市场也被消耗殆尽时,迎接新的洗牌阶段,不至于迅速掉队。且在元宇宙、web3.0等下一代互联网创新理念风靡之前,互联网的野蛮创新空间,可能也会有所限制,这会不会让中国互联网像日本经济那样陷入失落的三十年,也是一种挑战。

零态LT作者、评论员老胡:

从裁员的部门来看,爱奇艺和快手几乎砍掉的都是新开的业务部门,或者是合并掉增长不够明显的事业部。从这个特点可以发现,上述互联网大厂几乎都是增长失败之后的被迫裁员。换言之是“增长故事”的破产。而资本市场之所以愿意投资中概股,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的业绩,而是因为它不断增加的用户。

而哪怕如中国这般的巨型市场,增长亦犹有竟时。

如果把目光放到更大的背景之下。则是疫情之后迟迟未能复苏的实体经济。因为互联网行业本质上是个“卖水人”的角色,是靠链接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或者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而存在的,如果实体经济本身出现 了衰退,那么互联网的寒冬到来,或许推迟,但绝对不会缺席。

而目前的裁员风潮,实质上只是这场寒冬的前奏。具体是否真的是寒冬,还是要等待明年年初各家大厂的发展计划的出台。如果都是呈现守势或者收缩,那或许才是真正的winter coming。

资深媒体人猎手:

互联网公司之前能采用烧钱模式,是因为资本看好他们的市场前景。但这两年因为新技术新平台新的商贸环境,市场赛道在变换,之前的市场前景自然也就变了。资本再重新考虑市场,互联网公司也在转型阵痛期,拿爱奇艺来说,2021年的剧没有2020年的好,2020的爆款也没有之前几年多,这是不争的事实。钱少了,市场变了,大家都在适应新角色,新环境,新挑战。

地产情报站主编陈欢:

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国内互联网公司近几年一直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用户量动辄就是上亿级别。

在激烈的马太效应下,谁都想成为恒强的强者,生怕一朝落后便沦为小虾米,再也无法做大。互联网公司最常见的打法就是快速孵化,迅速融资,高薪组建团队,尽快抢占市场。于是,员工年入百万在大厂就不足为奇了。

疫情袭来后,海内外局势产生了微妙变化,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国内也出台了多道政令,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难以为继,不少企业因此伤筋动骨,行业拐点已现。这都在消费端影响着互联网公司的收成。

从今年各家财报来看,广告部分整体缩水严重。11月18日,字节跳动在全员大会上披露其国内广告收入在过去半年内停止增长。这也是2013年字节跳动开启商业化以来的第一次。

除了广告,电商行业也涨势萎靡。以今年双11为例,尽管各大电商早早开始推广,但最终整体成交额却并没增长多少。

随着网民数量增长放缓,互联网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现阶段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流量触顶”的困境,踏入了存量竞争时代。于是部分公司开始跨赛道作战,在公司扩张的同时,员工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但创新业务始终是带有风险的。随着政策与市场的变动,不少跨界企业不仅没赚到,甚至还赔了不少。

字节跳动放弃了K12教育;爱奇艺砍掉了游戏业务;快手在市场竞争上内外战双双不利,从竞争拉新转向了存量用户。在业务缩水的情况下,大批人员自然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作为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考虑到股东们的收益,自然要开始节流,其中最方便也最立竿见影的,就是裁员。

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透露,“以前的互联网是招10个人干40个人的活儿,发20个人的工资。但红利吃完以后,业务增长速度一旦放缓或停止,作为公司螺丝钉的员工就会被迅速结构优化”。

谈到未来打算,他说:“只有考公务员,才是人生大平层。”

但是,2020年全国互联网相关从业人员约有7800万,2020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是2.4万。这个“上岸”比例,是不是更虐心呢?

野马财经副总编辑缪凌云:

以腾讯、阿里、头条为代表的我国互联网企业,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固然有着产品理念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以及部分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与我国庞大的互联网红利分不开来。

所谓互联网红利,一方面是指人口红利下,过去十至二十年,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二是得益于底层技术的进步(如网络传输,3G、4G、5G,芯片运算速度,数据存储等),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场景不断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受益的一是上述互联网企业,二是华为、高通等提供技术支撑的企业。很显然,相比前者,后一类企业拥有更高的壁垒。(如拼多多能够借力资本迅速崛起,快速追赶“阿里”,但通过砸钱,难以在短时间内缔造出另一个华为、高通、台积电)而经历了近年一系列的制裁、卡脖子事件后,各类投资者对于这一事实的认知都更加直观与深刻。

另一方面,生育率、老龄化问题,已经警示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再加上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亦被充分挖掘,互联网市场红海化趋势明显,行业天花板越来越可见。

在此基础上,去中心化理念萌芽发展后,以及国家对于行业垄断行为的出手,都加剧了头部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综上,“传统”互联网公司的红利正在消退,但为互联网服务的技术公司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目前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既可以选择亲自下场,如无人汽车之于百度,亦可以通过产业链投资的方式,构建护城河。当然,“两条腿”走路是更多头部企业的选择。

基于以上背景,面对互联网公司业绩下滑、公司裁员等现象或者传闻,确实代表着一个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也正在到来,这些动作有可能是经营出现压力,也有可能是行业发展逻辑切换,企业主动加速转型,大量对外投资的原因,需要区别看待。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

传出裁员并不意味着黄金时代就结束了,也有可能是需要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甚至是实现企业的年轻化;也有可能是为前些年的盲目扩展或者盲目多元化进行纠偏……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本来就在享受着国家税收和监管等多种优待的前提下迅猛发展起来的,但是发展起来之后,互联网企业本应该多想想自己的规划化问题,多想想社会责任,但现实是互联网企业依然不停地通过投资并购、或者自设门槛「比如不互联互通」等手段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体系,最终导致巨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掌控在少数巨头手里或者自己的投资商业帝国体系手里。本质上也是在扼杀创新;抑制中小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如今政策和监管开始要求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巨头开始遵守规则,减少各种特殊优待回归常态时,互联网企业又通过舆论给自己叫屈,仿佛监管就是故意要为难互联网企业,要跟互联网企业过不去似的,但是丝毫不反思过去自己的种种「吃相」问题。

2021互联网巨头的某些季度财报并没有那么好看,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方面是因为疫情叠加带来的各种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网购、出行等,最终影响互联公司利润增长;但也没忽略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部分巨头通过「财技」,故意将部分季度的利润最低,是实现自己低利润的目的;亦或也有部分企业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短期内要维持低利润或亏损状态。

至于互联网的未来,这个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都无需担心。而且不管是欧美,还国内都在加强企业的反垄断监管,都在强化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等等。未来首先肯定要在更加合规的前提下谋发展。其次,简单的网购等业态肯定不足以撑起互联网的未来,互联网的未来肯定要跟地区、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当下以及未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首先肯定也要在研发和硬核技术领域加大投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其次,互联网巨头们,互联网公司们别全将心思都用在内卷,用在窝里斗上面了,要多瞄准海外市场,只有海外市场也能像在「家里横」一样,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才能称得上全球化企业,不然本质上还就只是一家中国企业而已。互联网企业们要走出去,搏杀海外市场,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发展壮大的机会,另一方面赢得他国用户和市场,赢得他国市场和用户的尊重。

超声波主编刘思雨:

企业的定义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不赚钱的业务就要砍掉,这是铁律,互联网公司也逃不掉。前些年,大家都信奉烧钱换增长、快鱼吃慢鱼,疯狂扩张。现在呢,蛋糕分得差不多了,大家终于开始考虑赚钱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了。

传统互联网模式下,流量生意依然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但今年广告主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教育、房产等大手笔的投放没了,其他的客户也捂紧了钱包,预算大幅度缩水,这从大厂们的财报中就可以看出。

裁员是最简单的控制成本的方式,裁掉那些“司龄长、年龄大、工资高”的员工,那些前途不明朗的创新业务也可以舍弃,虽然比较残酷,但这也确实是遵从市场规律的体现。接下来,互联网行业会越来越像实体行业,那个遍地黄金的时代可能真的一去不回了。

异观财经主理人杨晓易:

互联网企业在过去二十多年,流量为王,跑马圈地建立起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在资本的助推下,不断拓宽业务边界,人才需求量大,为业务扩招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必然。然而,如今我们正身处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企业过去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行业竞争力,如果不能适应宏观政策的变化,一个行业很可能突然夭折,比如K12在线教育;同时,一个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短期内也有可能被不同的跨界对手从单点击破。

企业发展中,如果不想被时代抛弃,企业的决策就需要对国家政策有敏感的判断,企业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和当下国家、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一致,企业所做的事是否给社会、给他人创造了价值;对行业趋势有正确的判断,并能够及时调企业战略和业务方向,互联网公司裁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营收和盈利压力,一方面也可能是业务方向调整带来的人员优化、替代。

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了二十多年,互联网在为人生带来便利同时,也对一些实体经济、中企业企业发展带来压力和冲击。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和落地,互联网企业想要恢复曾经的告诉发展很难。过去十来年,因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基建的全方位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兴盛,原有的城乡二元对立社会结构在逐渐消除,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及升级,互联网公司需要提高技术含量,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迭代,通过技术创新助力经济发展,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价值研究所编辑林之柏:

对于互联网巨头们这一波裁员潮,准确来说应该是某些核心业务撞上了天花板。毕竟除了字节跳动之外,阿里、腾讯等都算不上野蛮生长,能达到今天这样的体量都是靠多年的积累,爱奇艺其实一直都有增长乏力的问题。

而天花板最明显的,当然要数广告业务。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爱奇艺、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对广告营收的依赖程度一直都很高。在监管政策收紧、实体经济因疫情的冲击而放缓增长速度、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广告业务的疲软无可避免。

对于这一点,相信这些巨头们心里也非常清楚。在告别黄金时代之后,它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就目前而言,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字节跳动和快手都在押宝电商,包括B站也准备增加在这方面的布局。但阿里巴巴做电商那么多年已经明白告诉大家,这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靠流量和广告撑起的市场。2021年直播电商的风口有冷却趋势,字节和快手能不能抓住剩余的增长红利并不好说。

阿里、腾讯则摆明了想走技术路线,在云端继续较量。数字化、智能化大潮席卷全球,国内B端市场潜力巨大,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想必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目前阿里云领先优势明显,腾讯也没有放弃追赶,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关键就看谁能抓住B端客户的痛点,提供更完善的数字化服务了。

互联网趋势观察家、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袁国宝:

我认为其实互联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裁员也并不代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现象,很多人称之为“大公司病”,也就是在一家公司在高速发展多年后,会出现发展节奏放缓的状态,是一种正常现象。
而且,互联网本身就存在探索-成长-成熟-衰退的自然周期,当互联网公司走到了周期的衰落期,就不得不裁员,重新换血,以保持结构的优化。

虽然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放缓,但总的来说,互联网有着相当大的市场前景和为挖掘的潜力。一旦摸清发展新脉络,经过这个缓慢前行的重新探索阶段,互联网势必会再次崛起。

钱皓频道分析师田箫: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永远长盛不衰,任何赛道都会有崛起、高增、降速及滑落的波动阶段,互联网大厂最新这波裁员潮确实证明了互联网行业进入调整期。从去年开始,“反垄断”大潮下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趋严,人口红利的式微让流量越来越贵。

蛋糕没有变大,切蛋糕的方法也受到了限制,互联网企业的扩张神话不再是大势所趋。

然而,适当的寒冬其实可以给过热的互联网行业降降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波动中进行短暂休息和调整复盘,才能找到更合理、更有想象力的业务板块,以此来帮助企业转型,也让整个互联网行业能有序健康地往前走。

科技智谷文子:

每个行业都有周期,现在大家热议的web3, 也是对现存的web1.0, web2.0周期的一种探讨。借用三国里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互联网在最早开始的时候,也是一小部分人从旧有模式中分出来,尝试新技术新模式的一个工具。现在达到一个阶段,如果优化的事情比创新的事情多,分离和在新事物上寻找和探讨增长,也许是个趋势。也许各方可以思考一下,怎么样把现有能用vs未来可能,实体vs虚拟和不同机制/平台的,用一种合理可证的形式对接起来,提供总体简洁的便利。怎样激励个体在去中心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总体和个人的价值,从而改善并争取多赢。

零壹增长创始人罗超林:

近期的多家互联网公司出现裁员,业绩财报不好看,多项监管政策落地等现象,不等于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落幕,更像是一次暂缓休整后的伺机而动。

正所谓没有永远直线前进的道路,直线上涨的公司;但肯定有曲线前进的道路,波折上涨的公司。这里只有把时间拉得足够长,你就可以看得足够透彻。现在的互联网是时代的产物,承接了上个时代的同时也延续到下个时代。这里面变化的是产品及服务的呈现方式,对于载体工具的不同形态,不变的是用户客户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都需要吃、买东西、社交、娱乐,几千年来都没有变化,吃的具体内容、如何买在哪里买、社交方式、娱乐形式变了而已。抓住不变的确定性后,再来看这些互联网公司的现状,你会发现他们的创始人大多稳如狗,基本上都做到心中有数。

阶段性来说,疫情政策大环境下,诱发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不足,也放大了这些问题。此时,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实控人们大多在思考,战略切换业务调整团队优化。因为外部因素政策市场等风向,已经给你不利的信号了,你当然要调整。

或许短期会有下滑不好,但对长线来说,找到自己新的增长点更重要。可能暂时不知道哪个是增长点,但自身底蕴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试错机会,进而带来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服务。比如,微信抖音王者荣耀等产品出来前,内部已经毙掉很多产品了,没做好外界自己不知道。

所以,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我觉得没有过去(当然,也没用一个标准的互联网黄金时代定义),反而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比之前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去迎接不确定的未来。试想一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创新的难度大,还是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创新难度大?

最后,我个人看好的互联网公司发力方向是,围绕民生领域更专注的去研发产品和服务,让用户可以用更低更环保更生态的方式使用到这些产品和服务。最终扎实的回归到用户身上,从而回馈社会。

互联网观察家牛金鹏:

受到疫情的影响,近两年全球经济不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实体经济最为严重,很多店铺相继倒闭关门,其实不单单是互联网企业裁员,实体店员工同样也面临各种困境。不少实体经济转型互联网产业,像线上买菜、在线教育等,虽一时火起来,从业人员也觉得是个好机会。不久之后,双减政策对在线教育行业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得已又面临大幅裁员。可以说无论多大的品牌,多强大的产业控制力不遵循市场就会被打败。(当然其中也有某些国家政策制度问题)

而“裁员”这两个字,却也成为2021年互联网大厂的年度关键词。近些天来,不断冲顶热搜,我想后期裁员的声音也将不断的爆出。其实这也并非互联网行业第一次出现大规模裁员了。我觉得每个人一生必然会遇到几次行业周期震荡,没必要太过恐慌。

而且我觉得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大问题是“增长乏力”,缺乏想象空间和增长点,整个行业急需崭新的赛道。

这可以从各大互联网公司财报中和最近“元宇宙”的火热就能看出。其实谁都说不清楚元宇宙的业务逻辑,也都说不出具体它到底是什么?但大家都要去蹭这个热点,因为整个行业实在缺乏方向,所有人都需要新的赛道来满足想象空间。

而目前企业需要有全新的经济生态,需要有全新的营销思维,如何与品牌商和广告主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眼光,以及如何才能够精准触达用户,占领用户心智的最新技术?是目前企业应该处理的问题。

但是话又说回来,危机与机遇总是并存。处于这样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环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看到当前大量的互联网大厂传出裁员的消息,很多人都会很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受欢迎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发展难题?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生命周期的特殊阶段,我们可以认为当前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生命周期,从原先的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到成熟阶段转变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之中的话,必然会面临一个转型的阵痛期,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对于任何一个产业企业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出现利润水平降低,整个市场由原先的。遍地利润或者遍地红利的阶段,逐渐进入了一个整体利润水平,倾向于整个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状态之中,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市场现象,可以说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其次,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整个互联网产业,我们之所以看到当前互联网产业的财报可能并不如人意,很多人都会觉得互联网企业是不是已经黄金时代过去了,我们可以说这个黄金时代的定义是有问题的,所谓黄金时代并不是说不监管就是黄金时代,对于当前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必须要学会如何带着镣铐跳舞,如何在市场日益规范监管逐渐加强的情况下如何合规的发展,这是当前整个互联网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互联网的整体发展优势时期依然没有过去,在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依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科技企业依然有非常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只是说对于互联网而言,学会合规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第三,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在先进科技领域和科技研发以及多元化场景落地领域,中国互联网其实依然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只是之前那种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企业要学会如何从赚快钱转换成真正凭借科技实力赚钱。

泓锦观察主笔吴泓锦:

爱奇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多家互联网第一梯队的裁员,代表着连续二十年的中国消费互联网一个增长康波周期的结束,不是中国互联网产生天花板效应更不代表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没戏,因为至少10倍消费互联网市场的中国产业互联网市场才刚刚起步,所以万物互联时代仍然值得大家憧憬和期待。

2021年许多互联网公司的财报并不“美丽”,跟中国互联网市场布局失衡有关,就是上面提到的,大家都集中到消费互联网一个赛道玩内卷,结果是玩死了商家,玩残了行业,玩脱了客户,各种压榨商家和各种欺骗消费者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反过头来成为了所进入的诸多消费行业的最大敌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龙头巨头企业代表更是顶风作案,最后国家不得不出手进行规范整治。

这恰恰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因为以前互联网的诞生成长和洗牌都是通过资本来实现的,在政策监管和产业推动方面一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属于典型的野蛮生长,在近期多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情况下,现有互联网公司的模式和边界都需要重新审视!比如互联网教育要做,但不能与国家教育政策相左,更不能成为国家教育的替代!又比如互联网金融可以做,但绝对不能绑架银行和消费者!

互联网未来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下乡,二是进企(入行),三是出海!下乡不仅是卖货,更要提升农业和农村各项产业发展效率;进企不止于卖货和推广,更要提升工作效率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出海不光是为了把国外产品引进来,更要成为驻在地的桥梁窗口和创新创意网络中枢,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换一种思路,更需要换一批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裁员潮集中反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偏科和人才供给侧出现了重大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行业又是好事。

中访网主编蔡晓林:

目前来看,一线互联网企业,运营压力比较大,一是要守住流量入口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回报投资者或股东,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一线互联网企业无边界内卷式扩张,引起了国家各个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与警惕,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红线,给一线互联网企业带上了“紧箍咒”。所以我个人认为,一线互联网企业在未来很长时间,既要成为一个不断保持创新增长的商业巨无霸,又要把自己定义为“新时代的社会担当”,必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龚进辉创始人龚进辉: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加上监管愈发严格,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强如BAT都面临广告收入集体失速,爱奇艺、字节跳动则陷入裁员风波。在我看来,互联网公司裁员只起到暂时缩减开支的作用,治标不治本,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人和业务着手。

先说人,相比裁员,组织调整更为重要,尤其是大厂,更应解决组织臃肿问题,尽可能释放组织活力、激发团队战斗力。比如,上个月梁汝波正式执掌字节跳动,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烧向组织架构调整,本周阿里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体系,都是为了提升管理能力和组织效能,确保人尽其才。

再说业务,我简单说三点:一是应聚焦主营业务。乍看之下,互联网公司要收缩战线,砍掉一些长期亏损或增长不明显的业务,但这样未尝不可,它们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押宝在主营业务上,既能快速取得一定成效,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换言之,当下多元化布局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比过去更为谨慎,分清楚主次。只有先把主营业务发展好了,带动公司业绩上涨,才能尝试布局或发力其他业务,这是稳扎稳打的生存之道,而不是盲目把战线拉长,试图多点开花,这无疑是冒险激进的策略,很容易尝到苦果。

二是重视技术创新。经济大环境不佳,倒逼互联网公司以创新之道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发力技术势在必行,已成为全行业共识。除了百度、京东之外,阿里、腾讯也开始重仓技术。比如,腾讯Q3研发支出137.30亿元,同比增长38.6%,创单季度新高。

有人曾担心,互联网公司有朝一日会变成传统企业。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但为互联网公司敲响警钟,确实到了需要改变发展模式的时候,摆脱过去依赖人口红利的路径,打造基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技术要红利。

三是升级而非转型。转型代表企业放弃一条路走另一条路,我认为企业不要轻易转型。原因很简单,转型意味着企业要放弃好不容易积累的资源和优势,走上一条陌生且未知的道路,免不了又要经历从0到1的艰难过程,这样并不划算,且存在较大变数。当然,这并不代表企业一成不变,相比转型,企业更应升级,拥抱新模式、新打法、新理念,适当作出改变,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企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会走上转型之路。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在线教育,今年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一众在线教育机构遭受重创,再把重心放在学科类教育上不太现实,只能向素质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领域转型。这属于特例,还是那句话,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的是升级而非转型,不得不转型的时候,企业要慎之又慎。

智简报创始人愿力:

站在员工角度,需要提前规划先行:1.得有危机意识:如果哪天被裁员,需要自救;2.提前准备:如果觉得现在这个单位(部门)不景气,得提前“挪动”,主动权在自己手里,遇事不被动;3.多看行业动态: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看外面的世界,但是自身行业的变化,晴雨表,自己应该把握好,提前应对,遇事不自乱阵脚;4.到了35岁以后,该重新规划规划未来的出路,现在已经没有终身制,铁饭碗,意味着得靠自己,那么是打一辈子工,还是琢磨做点什么?这些都应当有点“小九九”,有点“算盘”,盘算盘算,是准备转型,创业还是继续打工,这些都应该有所“思考”,有所作为,否则,某一天睡醒,发现被下岗,被裁员,将“茫然无措”。

航通社创始人李书航:

裁员意味着以下几种可能性:业务没有新的增长点;现有业务表现差,需要收缩规模或者直接砍掉;之前的业务在成本能覆盖的情况下养了过多冗员;大环境变差,即使老板让员工过劳,一个顶俩再裁一个,员工也不敢有怨言;等等。

最近这段时间,大厂可能把任何该裁的运营、行政、产品乃至管理岗位都裁的差不多了,裁员已经明显扩散到原本能供着就尽量供着的程序员岗位上。

大厂被“共同富裕”之前的过度竞争,往往会使之招募远多于需要的员工来打仗。特别是在同一赛道变成两强争霸格局时,以及有某个新领域让人一哄而上时,这种临时招工更为普遍。

现在,大公司仍然能用合法的方式裁员,并给予劳动法规定的补偿,这也是入职大公司能提供的最后一点体面。那些规模没有这么大,也没有什么本钱的公司呢?那些体量也不小,只不过不算数一数二的在线教育公司呢?一般都是直接倒闭,老板跑路或者被抓,或者其它各种一团乱麻,总之,那时员工得不到任何补偿,还欠下一屁股债,还要替老板应付客户……

这几天有条微博传得深入人心,说自己在跟客户谈合作,还没过多久,发现跟自己接触的对方商务已经走了,而且对方客户本身都关门了,恍如隔世。

当大厂裁员成为热门话题,这意味着底下有更多的中厂、小厂、微厂,员工的遭遇更惨,甚至团队没了,公司也没了。而这些事情,要么渺小到不配上热搜,要么严重到不能上热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若羽臣品牌公关文博:

对于资本的退热,大厂的裁员,个人认为可以看做中国互联网十几年的野蛮生长终于开始退烧了,回归互联网的本质,回归精耕细作的商业氛围。

互联网应该是创新创造的技术驱动引擎,但曾几何时,互联网思维给大家创造的,仅仅是披着老旧灵魂的新词而已,例如私域是更加精细化的微商,直播不过是电视购物的线上复刻,而最新的元宇宙,怎么看都像是十几年前网瘾少年的新外衣。

从各大厂的裁员名单上也能看出,一些野蛮生长的业务线,以及大量的企业中层,是裁员的主要对象。这可能与经济下行、疫情、国际冲突等宏观因素相关,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在逐步回归主业,稳扎稳打,精耕细作,以匠人的精神重塑互联网创新的本质。而裁员动作保留引领发展方向的高层和实操干货的下层,是去除冗余,轻装上阵,在这样的理解下,或许裁员不是坏事。

对于如何面对风波,还是打铁需要自身硬,磨练工作技能开拓人脉资源,并且永远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

知乎创作者钟光君:

裁员这个事情,其实可以和近几年来流行的 OKR,和之前腾讯提倡的“赛马”机制联系起来。企业“重复造轮子”的事情比比皆是,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时候。当集团的职能和技术支持支撑不够的时候,各个在一线的业务群就会自建职能和技术支持,满足实际需求。等到业务稳定后,这些职能和技术支持就显得冗余了,然后就是一系列“前台、中台、后台”的调整。当整体业务不再增长了,当新兴业务频频碰壁了,就要开始做内功,梳理架构和人员,看看哪些是重复的,是拍脑门的,是根本不起作用的,就有了组织架构调整和裁员的计划。除了业务确实需要裁员以外,互联网本身追求速度,也比较喜欢“招了再裁,边招边裁”等模式。

密码协会会员单位成员毛鼎龙:

首先,理解互联网的目前阶段,要从行业结构上分析,基本上都是依托底层结构,而底层结构是国家多年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投入各种资源一直向前进步的。这就明确了两件事,其一:互联网发展和国家主导发展息息相关,其二:互联网还是会向前继续发展的。

了解了问题的本质和基础概念,可以深刻探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形态及接下来的道路。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建立基础模型推演,也可以根据过往资料数据以及部分客观经验进行对比分析。

常规事物的发展逻辑是由单向到多向的,这个过程是从冷到热的,整个过程的时间线随着单向事物的热度增长倍数而变化,我们用马太效应理解其中每个事物阶段性的过程变化,但是不能忘记事物客观讲,都自然遵循开始-发展-兴盛-衰弱-结束-开始…这一整个往返的过程。

那么互联网目前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大家有目共睹,衰弱期,有企业家领导经常把企业当做孩子,那么孩子生病,处于衰弱期是需要放弃运动、学习、娱乐,等等,甚至有的病症需要放弃饮食换成输液的减形式,直至恢复。

孩子自然衰弱下去当然会死亡,但是父母是不会让孩子虚弱至生命结束的,这就要谈到客观不自然的发展状态了,放养!放养很好理解了,所以裁员就是放弃一些虚弱期之前,精神的时候可以做的事,弃小保大才能结束再开始,这种魄力是大企业家的本质特征。

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除了国家的主导发展,还和科技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就目前提出的概念而言,互联网接下来发展的造化主要在于实用技术,应用科学技术,应该耐下心来,钻研科学技术发展后,推动的行业和方式。比如量子计算机下的云数据,与之匹配的智能硬件,配套生活硬件。或者智能机械的方向,从虚拟化进入现实化。不止互联网有兴衰,科学应用技术也有兴衰,数字化经济发展了很久,工业机器已经停滞很久了,之前数字化加快信息化组件,然后信息化加快智能化,智能化是机器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有技术门槛的可以发展升级器械,能力不足的,可以改进外观方面。

智能化时代的发展会完善机械化进程,大小长短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一个基础角度。

知乎创作者须尽欢:

裁员是大势所趋,随着时间的推移,裁员和招人将如同四季更替一般。大多数人在各大企业之间无非是可以轮换的劳动力而已。

裁员频率和数目的日益增加(爱奇艺、快手等),会增加大家对中年危机的焦虑,让公务员考试变得更加内卷。

随着各大公司如四季一般的更替,很多人的职场生涯会如同候鸟一般,春天找工作,冬天被裁员,单份工作的工作时间也会无限趋于半年到一年之间。

随着互联网各大平台的流量战,加上各大平台的裁员潮,个人博主的新媒体运营或是成为副业捞金的不二选择,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经营自己的账号。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喜马拉雅文章页评论上方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4-25 23:02

大商所、郑商所夜盘收盘,棉纱跌超1%

2024-04-25 22:58

市场消息:马斯克将于下周一接受传讯,参与推特此前的裁员和解谈判一案

2024-04-25 22:55

transcosmos集团基于AIGC大模型构建全网舆情监控体系

2024-04-25 22:54

宋城演艺:一季度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317.33%

2024-04-25 22:51

“美国头号房企”铁狮门正式进军上海高端长租公寓市场

2024-04-25 22:46

《上古世纪:战争》即将进军全球游戏市场

2024-04-25 22:44

本田汽车将在加拿大修建110亿美元规模的电动汽车中心

2024-04-25 22:37

字节跳动:没有任何出售TikTok的计划

2024-04-25 22:37

韩国SK Networks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PhnyX Lab

2024-04-25 22:36

现货黄金短线走高8美元,现报2331.5美元/盎司

2024-04-25 22:35

中钢协姜维:当前钢企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尽快降库存是行业保效益的首要任务

2024-04-25 22:32

美国至4月19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增加920亿立方英尺

2024-04-25 22:30

三一集团参与新西兰普伦蒂湾的道路建设项目

2024-04-25 22:28

敷尔佳:一季度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降4.77%

2024-04-25 22:27

美股内地教育概念股普涨,新东方、好未来涨超4%

2024-04-25 22:20

美国3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增长3.4%,预期0.8%

2024-04-25 22:19

惠而浦跌9%,第一季度净销售额、经调整每股盈利均下滑

2024-04-25 22:18

传祺华为合作官宣落地,2025发布全新车型

2024-04-25 22:13

深圳: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04-25 22:12

IBM一度跌近10%,第一季度咨询业务表现疲软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