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市场越成熟,投后服务越重要?

投资机构一边“渡人”一边“渡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VCPE参考,作者 | 李子璇,编辑 |  Alvitr

在投资领域,投后服务正在被加速放在更台前的位置。

投后服务的存在由来已久。过往许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故事中,投资人的帮助都占据着重要「戏份」:五源资本的张斐帮快手找到了CEO宿华;字节跳动资金紧张时,是SIG海纳亚洲的王琼引入了投资人DST;沈南鹏为美团、大众点评牵线,奠定了美团今日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地位……

不过这些早期经典案例都过于依赖投资者个体的人脉、资源和判断。对当时许多处于融资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估值是首要衡量指标,所谓「服务」,大多数时候可遇不可求。

而最近,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在从上述碎片化的「帮一把」起步,试图搭建起规范化的投后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投后服务团队,将投后的服务「产品化」,甚至不断有基金提出「陪伴者」的口号。投后服务作为基金的「软实力」,正在被前所未有地提到台前。

国内的投资机构在经历早期的市场开拓后,正在进入相对精细化运营的阶段,而投后服务正是考验他们长期运营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01 再难「暴富」,基金开始「精耕细作」

VC/PE和创业者们对投后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了。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说,趋于平缓的投资回报和机构间激烈的项目争夺战,使得他们愈发重视投后服务的实力

早期国内的风险投资经常出现暴富神话。聚美优品、阿里巴巴等企业超50倍的回报率造就了第一批投资机构和投资人。

2015年是条分界线。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15年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每年境内上市的账面回报大都稳定在3~4倍的水平上,境外上市有着较高水平的账面回报,但也不超过9倍。

这意味着,投资机构很难再单纯通过投资「暴富」。如果说早期火热的创业环境下,投资机构撒下「种子」就能等待快速收获果实,现在则不得不开启「精耕细作」模式,尽可能帮助创业者成长,更细心地照顾每一颗「幼苗」,进而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另外,一级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发生改变,抢项目成常态,而能代表基金口碑的投后服务就成了重要的筹码。

优质项目的「供应」变得更加稀缺,而钱变得前所未有的多。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20年上半年,市场管理资本量接近1.2万亿,超过2019年全年,达2006年以来最高;钱多带来了投资圈的拥挤,2020年上半年新募集基金有1069只,而整个行业一共发生的投资数量不过2865起。

IT桔子的数据从另一种维度论证了投资圈的「内卷」:去年国内所有的投资机构(包括天使、VC、PE)中,近七成没有任何投资交易。换句话说,现在的市场,可能用不到那么多投资机构。这也意味着,像任何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国内的投资机构也会越来越趋向于向头部集中发展。

疫情也放大了机构之间的竞争。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不稳定,后期的好项目也越来越少,连PE、VC也都开始瞄准种子轮、天使轮的优质项目。CVSour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早期阶段投资数量最多的14家机构中,超过半数都是红杉中国、高瓴创投、IDG资本等VC/PE机构。

天使机构真格基金就面临跟红杉、高瓴抢项目的尴尬局面,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曾透露,去年真格要投一个时尚消费品项目,估值几千万人民币,结果红杉和高瓴也给出了TS,在他看来这很罕见——三家不同阶段的投资机构抢一个早期案子。

在这种全阶段混战中,机构们也「卷」到了投后服务环节,拼规模、拼人才。

红杉、高瓴率先吹响号角,组建起上百人的豪华投后团队,这已超过他们投资团队的总人数,红杉甚至将投资和投后团队拉到了接近1:2的人力资源配置。根据36氪创投研究院的数据,在近70家接受调查的头部与中腰部机构中,雇员人数超过100人的机构共有11家,投后人员数量普遍超过投资团队

专业人才也是投后服务比拼的资源,例如CPE源峰、君联资本等都设有专家团队,成员来自宝洁、通用电气等知名企业。目前各机构仍在积极扩充投后人才,高瓴和红杉更是开出高达几百万的年薪,来招聘优秀的投后负责人

也有机构另辟蹊径,为创业者开设了更周到贴心的服务。经纬创投在常规服务基础上,还特别设立了医疗小组,服务于创业者及其家属,在2018年该小组解决被投公司医疗需求达到508起。

而对创业者来说,投后服务是判定机构口碑的重要依据。一位数据公司创始人表示,融资前会先打听机构的投后服务做得怎么样,并因此拒绝了听说对企业没什么帮助且遇事优先自保的机构。他希望,投资机构可以像朋友一样,懂公司,在公司遇到一些小问题时能及时给到建议或帮助。

和之前等待投资人帮助的创业故事不同,现在的融资故事中,常见的是抢手项目挑选投资机构的桥段

国货彩妆成风口时,代表品牌花西子不仅需要投资人先自报估值,还要回答五个「小问题」,其中包括对花西子的理解以及对其品牌未来规划等「灵魂拷问」;今年炙手可热的新消费品牌代表三顿半在其B+轮融资时,也让投资人像应聘一样写下对其品牌的理解和建议。

对这些不乏「追求者」的热门创业项目来说,钱不是唯一衡量维度。企业已经远离生存危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走得更快、更好。他们需要投资机构给出中肯的发展建议和丰富的资源,为企业发展提效增速。

而对更多不具备明星光环的创业者而言,他们也需要投资机构能提供更多。互联网创业热潮过去后,成功变得稀缺,也更艰难,尤其疫情发生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黑天鹅」都让创业者们更依赖投资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

投资机构正在面对一批阶段更早、创始人更懂得自己要什么的项目。建设投后服务体系,打造投资机构的综合实力,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情。

02 进化十年,VC/PE做投后各显神通

创业公司对投后服务的需求一般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硬性需求,包括法务、财税,GR、PR,人事招聘等。早期创业者多为产品经理或者科研人员出身,对事务性工作并不擅长,因此很多机构的投后都是从提供此类服务开始;另一类是软性需求,包括行业资源、企业经营战略,以及融资筹划等。

在被加速搬到台前之前,国内的投后服务已经经历了近十年从无到有,从被动、随机到常态化、体系化的探索和转变

早期,投后服务更多地被称为「增值服务」,是机构投后时有时无的一部分。许多投资机构只会定期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参与企业的董事会等,当企业有困难主动求助,投资机构才会安排一定的人力、物力去帮忙。

首先有所行动的是PE机构。2012年,「PE寒冬论」引发了人们对投资机构增值服务缺失的反思,PE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缺少好项目的确是一个原因,但这也暴露了投资机构在增值服务上的短板——好项目不仅是「找」出来的,还是「帮」出来的。时任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发文章评论,募、投、退的难,都与投后管理与增值服务缺失有直接关联。

值得参考的是风投发源地美国的增值服务建设。以成立于1992年的TPG为例,到2012年前后,TPG团队共有150多人,其中负责投后的运营团队占1/3,此外他们还设立了100多人的专家库,为被投企业提供运营建议和实践指导。

历史更悠久的KKR则专门成立了一个子公司Cap-stone,大约有50人,专门为所投企业提供现金、收入、成本、组织架构和战略制定等五大方面的增值服务。

这种投后模式也得到了国内一些投资机构的效仿,如起步较早的君联资本、达晨创投等,然而直到2013年,活跃于中国境内的VC/PE机构中,仅有16.1%设立了专职投后管理团队

有投资人解释,这是因为建一支有规模、有能力且有经验的投后管理团队对于机构而言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成熟的管理咨询人才薪酬并不会比一名有经验的投资总监低。运营投入增多,或许会摊薄整体收益。

因此,有近七成的机构选择了投资团队负责制的增值服务模式。其优势在于项目负责人对被投企业有更全面、深度的了解,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但劣势在于,投资人之间也是竞争关系,资源不互通,无法集中机构的力量对被投企业进行服务,同时增值服务会分散投资人的精力,影响项目的筛选、投资。

但从2014年开始,国内迅速繁盛的新机构数量,第一次为投后服务的建设摁下了加速键

道琼斯风险资源统计显示,当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达到155亿美元,创下他们2006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是2011年投资总额的两倍。资本的流通速度加快,新生代投资人也纷纷自立门户,他们募资手段、投资风格与老牌投资机构大不一样,面向创业者时,也展现出了更加「亲切」的投资风格。

也是这一年,国内投资机构掀起一阵投后服务浪潮,「投后服务」一词被单拎出来四处传播。顺为资本、清流资本、IDG等机构开始对外强调自身投后服务能力,险峰华兴创始合伙人陈科屹甚至说,「投后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构建投后服务体系开始成为更多投资机构的长期布局。

针对企业法务、财税,GR、PR,人事招聘等硬性需求提供服务相对容易,因为这类服务都是可复用的。困难的是如何满足企业在发展战略、行业资源方面的需求。

这些服务非常考验投资机构的体量、投资组合和人脉资源等,对中小机构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差异很大,服务很难做到标准化。

为此,投资机构在投后服务模式上进行了摸索,以增强服务的深度和灵活性。

长期深耕某一赛道的综合投资机构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例如活跃在先进制造领域的IDG、顺为资本,重点关注消费的黑蚁资本、清流资本等等,都在优势赛道积累了相对深厚的行业资源。

一些中小型的垂类投资机构,体量虽小,但有着纵深布局的优势,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以投资养投后,建立行业智囊团和产业链资源库,来匹配被投企业的需求。

也有机构用产品思维做投后,例如源码资本将常见的投后服务内容划分为10大功能模块,其中也包括被投提供战略咨询、搭建团队、股权/债权融资等,被投企业可以灵活选择服务类型,机构也可以根据被投企业情况开辟新的投后服务产品。

可见,在漫长的探索中,投资机构也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各具优势的投后服务模式。

03 投后服务,还有新故事可讲

就目前来看,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的投后服务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很多投资机构正处在「一边渡人,一边渡己」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在投资机构内部,投前和投后团队的分工配合,以及投后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都还不算完善。

一般情况下,投资人的收入由固定薪酬、项目奖金分成及投资收益组成,一位PE合伙人透露,对项目的服务和管理需要长期投入,但因为职能差异,很多投后管理团队并没有项目分成,导致成员缺乏动力,投入程度有限

此外,在投前、投后的配合中,投资人和投后管理咨询人员对项目的看法存在差异,前者可能更关注财务硬指标,而管理咨询行业的工作模式相对周期长,更倾向于企业战略发展这一软指标。有内部人士表示,「投后管理与前端的投资应该是整体互动的关系,如果双方无法认同会使投后的人发挥不了自身的价值,逐渐在机构里沦为一个‘打下手’的角色,那他们自然不会长期留在机构。」

而作为投后团队,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有存在感」又不添乱」的帮助,始终是需要平衡的难点。一家机构的投后团队常要服务多家企业,而每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提供的服务过于通用会显「鸡肋」;一旦过于深入,不仅效率过低,甚至还有可能增加矛盾。

曾有创业者抱怨,机构的投后服务「水分」很大,战略讨论时提供的咨询建议都是大套路,对公司发展意义不大。同时机构在介入被投企业发展时一旦「越界」,容易发生摩擦,毕竟很多时候,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也存在利益冲突。

也因此,有创业者表示对财务型投资人的投后服务不抱期待,到了企业业务快速扩张的时候,可能还会优先选择产业投资人

如今,国内拥有专门投后服务团队的投资机构已经占到70%。又逢发展周期更长的硬科技、医疗等成为时下火热的投资主题,越来越多的机构强调要做「陪伴型」机构。

在这种背景下,围绕投后服务的建设和竞争将成投资行业一大新的主题。而现在,要建立真正成熟的投后服务模式,投资机构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本文系作者 VCPE参考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43
441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