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如何掌握主动权?

从全球供应链重构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明晰野望

截至11月26日收盘,宁德时代总市值达到1.53万亿元,位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三位。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大国制造应有的价值体现,也是资本市场对国家“脱虚向实”战略的积极回应。

当然,这也可以看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10月22日共同拒绝加入苹果供应链,去美建厂专供苹果造车的邀请,资本市场给予的肯定。

被中企拒绝的同时,最有韧性的苹果供应链,也扛不住缺芯潮了。在2021财年四季度电话会上库克表示,受供应链影响,苹果损失收入超过60亿美元。

CIS图像传感器全球霸主索尼也深受缺芯潮困扰,不过10月14日台积电宣布与索尼共同投资500亿人民币在日建厂专供索尼,日本政府将提供一半补贴。

此前日本政府每个月都要召开两次30分钟的会议,讨论如何吸引台积电,并希望以此拉动国内厂商重建半导体供应链,再现荣光。

成立万亿日元的半导体基金,是日本政府努力的下个目标。不仅日本,为了半导体,欧洲补贴1万亿元人民币,美国补贴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补贴6000亿元人民币。

供应链稳定,已经和国家的经济安全紧密挂钩,而“芯片荒”强化了国家层面干预供应链的长期雄心:供应链竞争将是未来国家间、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疫情也倒逼其进度加快。

而不少国家主动“锁链”“缩链”“断链”甚至撤链,加之缺电、缺工、缺“芯”、缺“柜”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全球供应链呈现复杂的战略调整和冲突。

同时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也使全球供应链正在酝酿全新形态。制造形态带动的变化,也会重塑全球供应链的格局。

这是中国制造的机会,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中国制造临渊一跃正当时。

01 供应链之痛

中国制造规模很大,但是不强,门类很全,但是不优。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也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总和。

但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格局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

(来源:工信部《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来源:工信部《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第一梯队的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过去几十年美国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虑,不断将制造业外包,但在高端制造业和技术高地上,美国从未放弃。

美国制造业占GDP之比为12%,但美国70%的国内研发投入、6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制造业,90%企业专利来自制造业。

在芯片、医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化工、航天航空、军工、能源等领域,美国依然领先于世界。

中国为什么是第三梯队?中国产能占全球4K电视机总产能40%、智能手机75%、电脑80%,但其中的芯片主要靠进口。

2019年,工信部对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我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

在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精加工生产线上,95%以上的制造及检测设备都依赖进口。

“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2021年政协会上,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坦言。

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配套能力不足、部分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制造主要问题。

体现在装备研发设计水平低,试验检测的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技术创新处于跟随阶段,底层技术的黑匣子没有突破。

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上游生产成本低廉,但处于价值链低端。产业链面很宽,却容易被捅破,供应链很长,却容易被掐断。

因为在核心领域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上主要依靠外生供应链而非内生供应链。

同时中国制造以性价比著称,另一层意思就是利润比纸薄,因为“钱都被供应商赚走了”,最典型的例子非联想莫属。

联想的供应链曾多次登上Gartner评选的世界供应链前25位,2020年力压宝马、耐克排名第15位。

但为了这条供应链,联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由于自身无法生产关键电子组件,如处理器、芯片、内存、存储器等,联想每年都需要向第三方厂商大量采购。

据财报,过去三年间,这部分成本分别为1416亿元、1355亿元、150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1.4%、38.4%,36.6%。

此外,联想需要从微软公司采购Windows操作系统,预装在电脑上,这部分费用每年也在250亿元以上。

2018-2020财年,联想集团的毛利润率分别为14.44%、16.48%和16.08%,扣除各项费用后,净利润率仅为1.2%、1.6%和2.1%。

在联想PC成本结构中,CPU和显卡是大头。特别是CPU,通常会占据一台电脑1/5乃至1/4的成本。

而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很早就启动了芯片自研。

苹果除了十几次迭代的A系列芯片外,还在2020年底推出M1芯片,主要面向MacBook笔记本电脑,彻底摆脱了对英特尔的依赖。

华为2009年发布了K3芯片,2013年推出麒麟芯片,一度撑起自家的高端手机产品线。小米则先后发布了澎湃S1和C1芯片。

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已进入芯片领域,百度发布了昆仑芯片,平头哥推出玄铁910,腾讯则推出紫霄、沧海、玄灵三款芯片。

一直有着巨大的芯片需求的联想却巍然不动,直至今年8月上旬的财报沟通会上,联想才开始表露出亲身投入的意向,但也不排除合作可能。

联想在过去三个财年的研发费用为102亿元、115亿元和120亿元,占比不到3%。英特尔2020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36亿美元,占全年营收的17%。

联想最大的骄傲就是英特尔的支持,但英特尔巨额的研发费用又有多少是世界PC第一的联想贡献的呢?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企业样本,没有应有的担当,这是联想屡屡被舆论“火烤”的根本原因。柳传志“创新是死,守成是等死”的迷茫情绪,始终笼罩着联想。

相比之下,华为2020财年研发费用达到1418亿元,增至2010财年的约9倍,位居中国企业榜首,全球第三。

但Omdia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断链缺芯”,2021年三季度华为全球出货量为580万部,同比下降84.9%,以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十位。

虽然在2018年年底,嗅觉灵敏的华为疯狂抢货,四处购买零部件,堪称供应链上的敦克尔大撤退,为自己后续的保卫战,留下了宝贵的时间。

可惜的是华为手机终究没有坚持到高端芯片自主生产的那一刻。

而华为留下的高端手机“空档”,绝大部分被苹果抢占。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7月,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600美元以上)市场的份额达到63%。一年前,这个数据还在40%左右。

中国供应链之痛,不止于此。

前段时间苹果将欧菲光踢出苹果供应链,欧菲光市值直接蒸发了三分之二,利润暴跌90%。近年来,被苹果公司踢出的中企供应商已达34家。

苹果供应链也是中国制造之痛。

这就是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话语权,也没有选择权。

相反,掌握储能电池核心技术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可以从容对天下第一强势的苹果说不。

02 由传统到先进

今年1-9月,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到60.9GWh,市场占有率30.9%,同比增长了212.3%。

而据海关出口数据统计,2021年1-6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到114.69亿美元,同比增长83.31%;出口数量达到13.92亿个,同比增长66.49%。

中国锂电池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别为美国、德国、越南、韩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西班牙、印度、斯洛伐克,出口额合计为87.03亿美元,占2021年1-6月出口总额的75.88%。

显而易见,昔日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和传统制造强国德国、韩国、日本等,都要仰仗中国锂电池。

事实上,中国正主导着全球锂电池供应链,同时也为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几乎在每个环节,都有领先全球的企业。

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生产采购,使中国激光装备迅速杀出一条血路。

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逐步上升,对动力电池加工方式以及工艺水平要求更高,对激光加工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

从而倒逼中国激光装备实现了全技术链条突破,最后占据了全球近60%的市场,形成了全球激光看中国的局面。

整个激光器行业,已无太大的短板。

而锂电设备无论是在电池制造端还是材料生产端,国产化率都已超过95%。

头部设备企业更是借力国际一线电池企业供应链,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如先导智能、海目星等领先装备企业,全球化路径已延伸至远。

锂电池隔膜企业表现也尤为突出。

在干法隔膜领域,中企星源材质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干法隔膜市场规模首位;在湿法隔膜领域,中企上海恩捷也已经在2019年超越日本旭化成,拿下全球份额第一的宝座。

在锂电池产业链,隔膜是最关键的材料,业内称之为“第三电极”,是产业链上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也是“最晚实现国产化的材料”。

中国从2009年开始电动汽车的规划,具有全球先发优势,吸引大量中企切入相关产业链,与中国电动智能汽车产业共成长。

比如高压高速连接器。传统汽车连接器领域前三公司为泰科、矢崎、安波福,三者分别代表连接器全球综合龙头、日系供应链,美系供应链,一度占据中国市场份额80%。

但在电动智能趋势下传统连接器巨头的规模化、自动化壁垒重要性下降,给了中企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比亚迪、蔚来、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宁德时代等电动车产业链中核心整车、部件厂家带动下,国内厂商发展迅速。

2020年,16家国内连接器上市企业营收总额约为1465.29亿元,净利润约为111.92亿 。

还有碳化硅,被称为5G、新能源汽车的“基石”,一直由欧美垄断。

但中企勇于攻关,华为是其中的典型,将碳化硅使用在5G基站的功率放大器中。烁科晶体则攻克晶体生产、晶片加工两大关键技术,历时11年,打破了西方巨头的长期封锁。

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的带动下,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加持下,以美日企业为主导的“高,精,尖”领域全球供应链已慢慢松动,中企开始拥有一席之地。

中国制造当下创新的力量也远远高于停滞的力量,在“高,精,尖”领域不断突破,从而促使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跃迁,重塑全球供应链的格局。

但中国制造的根基,还是在传统制造,中国也依然是世界制造业的供应链枢纽,这是基本面。

服装行业是不是传统制造行业?

申洲国际是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重要的代工商,但申洲国际的净利润率是耐克的2倍。

原因是申洲国际在制造环节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专利,尤其专注于面料研发,到2019年底已拥有新材料面料专利143项。

还有很多省份将压铸制造归到“傻黑粗”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落后产能,列入负面清单目录。

但特斯拉不这么想,它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压铸一体化工艺,进行车后身的铝合金制造。这需要用6000吨的压力机来实现这一点。

于是,高吨位的压铸机,成为行业里的抢手货。力劲集团立刻身家百倍,海天等也迅速向8000吨挺进。

制造新工艺,会拉动传统装备脱胎换骨,让人无法辨认。因此,用简单的认知,来区分传统制造与先进制造,并不容易。

钢铁行业也是传统行业,近年来出口的价格已高于进口的价格,这个重要变化说明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

中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中钢协会员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17%,而国际上多数钢企在1%左右。

国资委819文件 ,“工业母机”其实排在芯片之前,事实上,除了机床之外,工业母机也应该包含“铸、锻、焊、热、表”这些常规工艺。

传统制造里面全是“高,精,尖”,先进制造与传统制造并不分家。

03 全球供应链重塑

目前,中国制造的出口份额越来越高,在相对复杂制造的机电产品、装备产品等实现了突破,这是中国制造供应链全新产生的萌芽,它的长大,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中国制造也要把握住全球供应链重塑带来的机遇,把更多的中国科技元素“融”入全球。

很多行业、企业也开始了关于供应链的思考,从规模到质量,从全面到韧性,供应链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而供应链流动性受阻,是国际化逆流的最显著体现。

其实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性,一直是美国最关心的问题。

十几年来,美国每年都会出台一个关于制造业供应链弹性的报告。近两年,威胁论更加明显,采取的行动也要比以前要严厉得多。

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12家中企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这其中包括了多家半导体企业。

然而,在2021年10月美国财政部对过去一年制裁情况的回顾报告中,发现制裁并不是特别有效。

制裁案例已经累计到12000例,力度大幅度增加,但从贸易角度看,对中国的依赖并没有减少。

美国披露的文件显示,尽管处在美方断供名单中,华为、中芯国际从2020年11月到今年4月期间,仍然得到了大量许可证,价值超过千亿美元。

特别是华为的美国供应商,许可证授权合同价值610亿美元,申请通过率达到了近70%。

这是个两难境地,如果美国政府管束过严,这些订单就可能转向日本、欧洲等供应商。这是美国商务部最不情愿看到的。

所以,美国已经发现中美全面脱钩是不可能的。于是美国精英也在提“有限脱钩”,将科技输出限制在有限领域。

同时,世界制造与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合作意愿,仍然非常强烈。

中国“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也清晰表达了愿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工信部提出,“十四五”期间孵化培育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有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九成集中在制造业,22%的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补短板、锻长板,中国制造未来的创新方向就是从博大到精深。

而以中国主导的“高,精,尖”领域全球供应链的成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美国如何自处呢?

美国近期想把半导体制造都搬回本土,似乎在末雨绸缪。

但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是个长期工程,中国制造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模板比国外寿命低20%;整机系统效率差距很大,层层“漏气”;行走机械还处在传统液压流量控制,而国外已经进入电子液压的压力控制。

还有手机生产用的贴片机是日本富士、松下、德国西门子的,胶用的是3M的;生产显示屏液晶面板的曝光机,生产OLED的真空蒸镀机,全部依赖进口。

在精密控制领域,特别是跟电相关的控制领域,也离不开西门子、ABB类似的公司,就连国人引以为傲的高铁也不能幸免。

据美国化学会数据,全球科学仪器行业TOP 20,美国8家,欧洲7家,日本5家,没有一家中国的。

此外,在目前的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上,国产软件只占1/10份额。

总之,中国制造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

汉密尔顿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足与独立都是极大地与制造业的强大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制造迎来历史性转折点的当下,更是中国经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关键所在。

本文系作者 明晰野望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4-19 22:56

万丰奥威:互动易回复存在误导性陈述,公司及董事会秘书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2024-04-19 22:54

立案调查14件、多收取的燃气费将全额退款,重庆通报燃气费多计多收问题

2024-04-19 22:46

玻璃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2%,现报1537元/吨

2024-04-19 22:42

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四次会议

2024-04-19 22:34

派拉蒙环球大涨超11%,索尼与阿波罗洽谈组团对其进行收购

2024-04-19 22:32

美联储古尔斯比: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

2024-04-19 22:27

三部门: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同步部署IPv6

2024-04-19 22:24

中核钛白案处罚落地:对中核钛白实控人、中信与海通等预计罚没合计2.35亿元

2024-04-19 22:22

万丰奥威:公司与特斯拉共同组建eVTOL公司并已组建项目团队的传闻不实

2024-04-19 22:20

三部门: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

2024-04-19 22:19

上海明确住宿登记流程,严禁住酒店“强制刷脸”

2024-04-19 22:14

韵达股份:3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4%

2024-04-19 22:1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高级专家潘岭接受审查调查

2024-04-19 22:07

国轩高科: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28%,拟10派1元

2024-04-19 22:03

海康威视: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9.16亿元,同比增长5.78%

2024-04-19 22:03

深交所:终止对优巨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024-04-19 21:50

香港监管机构将调查普华永道在审计恒大账目中的作用

2024-04-19 21:48

人工智能概念股美股盘初多数下跌,Meta、英伟达、英特尔至少跌约1%

2024-04-19 21:39

IMF:预计OPEC+将从7月开始逐步提高石油产量

2024-04-19 21:35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内贝克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