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元宇宙的外衣去淘金

他们想把自己的故事套上元宇宙要素,兜售给愿意接盘的人,在众人搞懂元宇宙之前,先淘到第一桶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 | 于惠如 ,编辑 | 罗丽娟,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以前我跟客户聊方案,他们更倾向于用视频的方式,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每个客户都在问:‘你们能用元宇宙的方式呈现吗?’。”深圳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沈哲对全天候科技说。

10月底,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会议上宣布Facebook改名Meta,all in元宇宙,此后,现实宇宙再掀起一波关于元宇宙的狂欢。

最新的消息是,美东时间周二,在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里,一块数字土地被卖出243万美元的高价,以高出一倍多的价格刷新虚拟房产交易价格纪录。

在国内,首家元宇宙研究院、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元宇宙首席分析师……各类新名号也几乎在一夜之间冒出,元宇宙的浪潮涌到了各行各业,街头巷尾。

天眼查显示,截至今年11月24日,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的企业数量超过700家。而截至11月8日,该数据为近400家。平均算下来,过去近20天,每天有超过17家企业在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

同时,数据显示,元宇宙相关商标申请量已超过4400条,其中超过3000条当前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券商、研究机构等各方的报告又为这股热潮添柴加火。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提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2021年为“元宇宙元年”。

中信证券认为,元宇宙很可能是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在中长期改变人类生活的聚合创新,带来以十年为单位的投资机遇。

“现在还处于元宇宙的蛮荒时代,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赚钱。”一家VR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创始人张文说。

创业者、资本、互联网巨头、散户,无论是在哪个时间节点进入“元宇宙圈”,都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寻找暴富机会。他们中有人想把自己的故事套上元宇宙要素,兜售给愿意接盘的人,在众人搞懂元宇宙之前,先淘到第一桶金。

 

01 淘金元宇宙

正如扎克伯格相信,VR是通往元宇宙的入口。

几周前,一位县委书记找到沈哲,希望他能出一套方案,用“元宇宙”的方式展现当地茶文化。

这不是个案,沈哲发现,近两个月来,无论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都在咨询合作内容能否“搭上元宇宙的边”,其中不乏一些地方政府项目。

“事实上,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表层,以为戴上VR设备就是元宇宙了。”沈哲说,但也可以从中看出,将元宇宙与文创结合已经是一种趋势了。

不到两个月时间,他的公司也因此营收至少增加了70%,明年年初的活也全部排满了。

对于接下来的持续增长,沈哲显然也比较乐观。他认为,即便是蹭了元宇宙的热度,但只要中国文创领域可持续,VR就可持续。

“也许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元宇宙的样子,但当机会来的时候,我们都希望看清楚做什么事能赚到钱。”11月24日,STEPVR总裁郭成在一场元宇宙峰会上说。

作为一家在VR行业坚守了八年的创业公司,在经历了2016年的辉煌和此后数年的“寒冬”后,STEPVR迎来“第二春”。

据郭成预测,今年STEPVR整个体系内部的GMV将翻10倍。“目前,我们在全国有150多家店,到这个月月底差不多可以达到200家,我们线下店的毛利率很高。”

在包括郭成等大部分从业者看来,抛开炒作群体,有产品落地的硬件端是可以最直接商业变现的生意。

资本也在用脚投票。今年以来,“过气”的VR开始翻红,企业融资事件、设备销售量、企业营收均呈现上升趋势。

在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1年1-9月,虚拟现实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已达到207.09亿元,投融资事件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已超过以往历年全年的总额。元宇宙概念的迅速走红加速了VR赛道的起飞,市场也加入了狂欢。

前不久,Oculus Quest 2的销量突破1000万台。作为VR/AR硬件市场的代表性产品,Oculus Quest 2去年10月发布之后,仅两个多月,就迅速登上全球VR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2014年,成立仅两年的VR头盔制造商Oculus被Facebook用20亿美金收购。这一软件收购硬件公司的消息让业内侧目。

如今看来,扎克伯格这一押注显得尤为“有远见”。Oculus Quest 2的火爆免不了受到元宇宙东风的助力。当下,扎克伯格正将OculusQuest改名为Meta Quest,以期把旗下所有VR/AR相关产品指向Meta。

以硬件为切入口在元宇宙淘金,更多适用于已身处其中的企业。对于那些想“入风口”的创业者而言,硬件设备可能并非最佳选择。

“硬件设备投入太大,起步就可能需要100亿元。所以对于新入局者,内容才是最容易变现的部分。”张文说,今天做元宇宙内容,就像2007年在苹果手机App Store上开发一款游戏。

而“碰瓷”内容,似乎也比硬件更有想象空间。过去两个月,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宝股价涨了四倍。这一切都因为其自称将推出元宇宙游戏。

截至11月25日收盘,东方财富元宇宙概念板块一个月内涨幅超过30%,而这已是在监管已多次介入的前提下。

希望多条腿走路的沈哲也在近期调整了公司运营计划。“原来我们卖硬件多一些,但现在内容制作占了主要部分,软硬件结合,类似于给客户提供一个打包的解决方案。”

 

02 巨头赶往元宇宙

元宇宙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所有人都希望率先寻找到核心入口,携资本、人力和技术入场的巨头们更是如此。

一位分析师认为,Meta对元宇宙的构想更像是一种“潜在的互联网版本”。其选择围绕硬件和生态两方面,在对后者的发力上,也投入了千万美元鼓励创作者。

Meta逻辑可以看作是以硬件渗透率提升,带动用户增加,创作者获得更多收入后,再推动渗透率提升的螺旋增长。与初入局者相比,Meta已成为全面的元宇宙布局者。

与Meta的社交基因不同,微软则是希望能推出更“实用”的元宇宙,例如,献给打工人的“打工元宇宙”。

在微软的规划中,明年上半年,Teams协作软件的用户将能够获得新的3D头像,以虚拟人物或动画卡通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会议中,并不需要戴上VR头盔,即可享“沉浸式”开会。

远程工作者还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头像访问虚拟工作空间,共享 Office 文件和功能,例如PowerPoint和Excel。

芯片巨头英伟达则试图在其擅长的算力等方面“寻找”元宇宙。

英伟达开放的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是“在一个共享的虚拟宇宙中连接3D世界的平台”。它通过云赋能创作者、设计师、工程师和艺术家,使他们在本地或者超越物理界限的世界各地实时工作,彼此之间可以实时看到进度和工作效果。

换句话说,Omniverse平台提供的是元宇宙的关键基础模块,比如连接、移动性和计算、人工智能等。

国外巨头Meta、微软、英伟达等对元宇宙的布局涵盖了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内容应用等方面,工作场景则为其均看重的主要场景。

与海外巨头更看重“打工场景”不同,国内公司则以自研、投资、入股等方式,将元宇宙的初尝试放在社交、游戏场景。

以腾讯和字节跳动为例,为了不丢失抢夺元宇宙的入场券。腾讯和字节跳动都在积极改变往常打法。

在第五次组织架构调整中,天美工作室负责人姚晓光兼任PCG社交平台业务负责人,主管QQ。腾讯称“希望探索游戏领域所积累的就算机图形技术和能力应用于社交和视频领域的想象空间”。

在元宇宙的细分领域——虚拟人方面,腾讯也已开始积极布局。全天候科技在腾讯招聘网站上看到,腾讯CDG事业部正在招聘腾讯广告创意虚拟人产品经理,该岗位要求应聘人:热爱研究虚拟人和元宇宙领域知识。

不仅如此,在投资布局上,最直接的例证是与Roblox的合作。2019年,Roblox宣布与腾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向人们传授编码基础、游戏设计、数字公民和创业技能。2020年初,Roblox宣布完成了1.5亿美元的G轮融资,腾讯出现在参投公司名单上。

国内另一家社交软件巨头字节跳动切入元宇宙的方式更像是在走Facebook的“老路”——从内容出发,补全硬件。

今年4月,企查查显示,字节战略投资了“中国版Roblox”手机游戏研发商代码乾坤。作为一个UGC平台,代码乾坤可以支持用户自由创作模型、物理交互效果和玩法,组成游戏作品,并将自创的玩法、模型素材和成品游戏在重启世界社区或商店发布,供其他开发者或玩家使用。

8月,字节跳动以90亿元收购了Pico,这是字节入局元宇宙终端设备的明显信号。

不仅如此,字节跳动已亲自下场加入元宇宙之战。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在开发一款元宇宙社交产品“Pixsoul”,打造沉浸式虚拟社交平台。

而网易同样关于“元宇宙”的动作频频。除了注册“网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标,其今年在虚拟人相关领域投资多达5起。

如今,巨头们不在“元宇宙”,就在赶往元宇宙的路上。

几天前,小米相关负责人回应公司对于元宇宙的布局时表示,小米关注元宇宙周边相关机会,已经进行了不少相关技术储备,在手机、视频、显示等方面都进行有相关投入,进行过相关准备。

 

03 投资人的“元宇宙”逻辑

市场进入了新的宇宙,投资人们自然不得不跟上步伐,甚至有机构为此调整了投资框架。

在加密基金合伙人丁元的印象中,今年年初,元宇宙就已经在加密基金圈火了起来。

“2017年,元宇宙三大巨头中的老大Decentraland上线,但那时基本没有人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有大量的传统赛道可以炒。今年初美股Roblox的火爆,前段时间NFT的出圈,其实都是赛道轮换,大家觉得可以换新话题来炒一炒了。”丁元说。

华西证券的分析印证了丁元的说法。“目前移动互联网传统的内容已经饱和,过去无论游戏或是互联网厂商,都是限定场景内容让用户体验。”

因而,元宇宙被认为是继传统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赛道。

彭博行业研究预计,元宇宙的市场规模是巨大的。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相关经济将迎来大幅增长,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500万美元增至2030年的15000亿美元,2020-2030年的CAGR达253%。

元宇宙市场规模增速 来源:民生证券

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大部分的项目都在“蹭概念、讲故事、骗融资”。

“现在这种形式,什么最赚钱?当然是跟商业最接近的内容端,把这端的东西全部元宇宙化一遍,就又出现一批造富者。都想抢占机会抓紧变现。”沈哲说。

在与投资人的交流中,全天候科技发现,一部分理性投资人,他们更关注项目底层技术。比如:在传感器、操作系统、脑机接口、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是否有可以成为黑马的标的。

“目前,大部分VR设备大多使用的是高通的芯片,而且是直接用手机芯片改过来的,还是很落后。但是在元宇宙时代,一定会有新的、更适合元宇宙硬件设备的芯片出现,这是国内企业的一个机会,操作系统也一样。”张文说。

而也有一部分投资人认为,元宇宙是由AI、XR(扩展现实,VR/AR/MR)和区块链三种技术来驱动的。因而投资机会在数字资产领域。

“据我所知,为了能够投到地道的元宇宙公司,很多一线传统资本都优化了它们的投资框架,主动拥抱Crypto(加密货币)。”丁元告诉全天候科技。

在这部分投资人看来,目前,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元宇宙的展现形式。

例如作为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元宇宙未来可能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行为,包括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娱乐行为等都1:1复制进去。

 “换句话说,元宇宙就是web3.0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web2.0时代解决了信息的高效流通,但web3.0解决的是数据、资产的高效流通。在web3.0时代,用户拥有对数据、资产的所有权。”有投资人提到。

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在元宇宙这个空间里,核心关键在于“你所有资产的所属权都在你自己手上”。丁元补充道。

“无论是国外巨头看重的‘打工元宇宙’还是国内巨头布局的‘社交、游戏元宇宙’,都不是真正的元宇宙,它们的布局更像是‘碰瓷’。因为在区块链这一块它们是‘断腿’的。”一位加密基金合伙人说。

*(文中沈哲、张文为化名)

本文系作者 全天候科技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元宇宙“听起来好像离普通人遥不可及,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元宇宙“的应用啊,像一些人工智能工具,现在市面上就有很多种了,能帮助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中做很多事,比如“聊天助理”这种既可以模拟真人一样对话,还可以像人坐在电脑前看屏幕一样,不管它是什么聊天软件或社群,都可以模仿和代替人工的一些重复工作量,你可以去手机应用商店或者360、应用宝里下载“聊天助理”来体验一下。

    回复 2022.03.24 · via pc
  • 元宇宙“听起来好像离普通人遥不可及,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元宇宙“的应用啊,像一些人工智能工具,现在市面上就有很多种了,能帮助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中做很多事,比如“聊天助理”这种既可以模拟真人一样对话,还可以像人坐在电脑前看屏幕一样,不管它是什么聊天软件或社群,都可以模仿和代替人工的一些重复工作量,你可以去手机应用商店或者360、应用宝里下载“聊天助理”来体验一下。

    回复 2022.03.24 · via pc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