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

汽车革命的下半场是基于高新技术的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芯片与操作系统将是竞争焦点。

当下,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要从电动化的1.0时代进入网联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

10月11日,在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进程中,中国汽车产业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某种先发效应,这次全球汽车革命实际上是起源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

电动化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关于电动化与“双碳”的问题,陈清泰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按各自时间表、地区实现的一个目标。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交通的清洁化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主要因为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已经趋于稳定,而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保有量仍处在增长期。

在我国,道路交通领域是第三大碳排放源,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但问题是,其他高耗能产业大都达到或接近达到碳排放的峰值,而汽车保有量仍在快速增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份调研报告指出,2008年至2018年,我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5.8亿吨,其中5.1亿吨来自于道路交通,占总增量的88%。其背后的原因是在这十年间我国的乘用车保有量增长了557%(也就是5倍多),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仍然处于增长期,这就增大了减排的压力。

实际上,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7亿辆,千人保有量只有192辆。而美国千人保有量则达到了837辆,人口密度很高的日本千人保有量是519辆,马来西亚千人保有量是433辆,俄罗斯千人保有量373辆,巴西千人保有量350辆。

从全球发展的历程来看,陈清泰指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个人出行机动化的消费趋势是有高度相似性的,我国人均GDP还在年年增长中,我汽车保有总量还有翻番的前景。如果新增保有量仍然是以燃油车为主,那将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新增部分都是零排放或超低排放的汽车,再加上存量汽车更新的时候陆续转向电动化,那么道路交通排放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为此我国汽车的电动化进程必须快于其他国家,也就是必须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来制定道路交通的“双碳”时间表,并以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实现。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汽车的电动化必须放在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处在良好的发展状态,但电动车要与这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构成互补搭配,则涉及到能源体系与交通体系的对接,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支持、基础设施的保障,还涉及到标准法规的规范等等,而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按照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规划部署、统筹协调。

芯片断供既有挑战也有机会    

汽车革命的下半场是基于高新技术的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芯片与操作系统将是竞争焦点。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车载芯片供应链上的短板被暴露,同时也称为全球供应链的短板。在过去的30年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带来的好处是,在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方面实现了持续的跃升,但这种过度集中也使得某个区域或国家出现自然灾害、基础设施障碍或地缘政治摩擦等问题时,会使全球的芯片产业出现不同规模、持续时间不等的断供。

陈清泰指出,去年开始的芯片危机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传统芯片供应体系供应不足;二是目前全球高性能车载计算芯片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固化。他认为,这两个因素为我国车载芯片企业打开了一个在竞争中崛起的机会窗口,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会,闯进全球芯片的供应链。

另外,智能汽车的控制系统软件的经济技术价值,几乎可以与当年的PC和之后的智能手机的软件系统相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能力、产业规模和创新活跃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车企通过自主或合作研发操作系统,为创造“中国版”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打下了基础。 

陈清泰指出,目前,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在操作系统“归一”的过程中,各家企业都有竞争胜出的机会。我国是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最活跃、用户多样化要求最迫切的国家,也是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比较完整的国家。我国在基础软件涉及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语音识别等相关方面都不落后。从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具备开发出更加适合我国需要的自主可控的“中国版”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条件,机不可失。

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

从汽车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汽车技术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配合的结果。一般而言,整车企业在技术集成上功不可没,但核心的技术、关键的部件却大多出自零部件公司,如汽油喷射、涡轮增压、防抱死刹车、安全气囊、子午线轮胎等。

陈清泰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正在改写历史,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先行一步,在没有国外成熟技术可供借鉴、没有成熟的部件可供选购的情况下,主要企业对研发和零部件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供应链的迅速建立和水平的快速提升,特别是电池的能量密度成倍提高、成本连年下降、安全性逐年上升,保障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年都有新突破,使我国新能源汽车顺利的闯过了孕育期。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10多年的历程告诉我们,汽车强国的底层是零部件强国,如果国内没有很快建立起很给力的供应链,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绝不会有今天。未来汽车的产业链还没有固化,还在完善过程之中。”陈清泰说。

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70%以上面临重构。未来汽车这个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价值链也在迅速变化,软件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基础和竞争力的核心。有机构预判,在整车成本系统中软件将从成本的15%上升到60%。目前新型零部件的技术壁垒尚未形成,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这就给我国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新型产业链所涉及的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状况良好的领域。陈清泰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时机,针对那些“卡脖子”的环节下大工夫,力争一项一项的突破。将成长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新型零部件公司,培育出更多的小型巨人,做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打牢我国汽车产业的新型零部件基础。

“未来汽车所涉及的软、硬件系统,绝不是一个行业、更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全部覆盖的,跨界融合、企业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才能固本强基。我们要以零部件强国支撑汽车强国,我们要改写技术空心化的历史,必须做持续的努力。”陈清泰强调说。(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60
2187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