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线下小额移动支付,满足需求是关键

在国内还有大量商户没有安装POS机,他们连刷卡业务都没有普及,现在却要他们去接受手机支付、NFC支付,这有些不太现实。目前的小额移动支付需求,在软件层面即可满足,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引导移动支付习惯。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移动支付的讨论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其中关于移动支付迟迟未能进入消费主流的讨论最多,多数看法认为,国内移动支付未能盛行的原因在于各大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纷争。为此,品途网走访了钱方联合创始人李英豪。李英豪认为,移动支付进入主流消费市场的关键因素在于消费需求是否充足。

消费者端移动支付的四个象限

李英豪把消费者端的移动支付分为四个象限:线上、线下、大额、小额(如图所示)。

线上的大额支付,人们更多的是直接采取银行转账;线上小额支付完全可以由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完成;线下的大额支付,人们更倾向于刷卡而不是刷手机,原因之一是担心手机很容易弄丢;线下的小额支付,才是真正能够影响人们日常消费的支付习惯,人们需要它的核心诉求是方便和快捷(是否刷手机已经不再重要,公交一卡通或许更为合适),比如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电影院购票等有着具体支付场景的线下消费行为。

由于线上支付的消费习惯已经基本养成,格局也趋于稳定,线下大额支付人们还心存谨慎,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各大运营商所争夺的重点是在线下小额支付领域。为什么线下小额支付迟迟未能打开局面?李英豪认为:线下小额手机支付的用户需求不很强烈;一卡通小额支付则存在行业内部掣肘,不容易发展。

(1)线下小额手机支付的困惑

前文提到人们需要线下小额移动支付的核心需求是方便和快捷。①方便:不用从钱包拿钱;②快捷:直接刷卡或刷手机,不用排队、找零。

如果按照当下运营商的想法,将手机与银行卡进行绑定,出门消费不带现金,不带银行卡,直接刷手机。当然这是很理想的状态,但如果银行卡与手机绑不绑定不存在本质的区别,那么只带手机出门和手机、银行卡同时带出门就没有那么需要迫切取舍了。换句话说,就是用户出门把银行卡放在钱包里和放在手机里的动作主体——带银行卡,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如果将来科技发达,用户只需要按指纹就可以消费,那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带不带银行卡的问题。

其次手机刷卡消费的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手机安全问题。关于手机病毒的讨论品途网曾在《移动支付进入消费主流的三大关键》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安全的第二个问题是,一旦手机被盗和手机丢失,手机上的各种资料包括银行卡信息都将受到威胁,将银行卡与手机分开保存至少会将这种危险的几率降低一半。另外手机一旦丢失,变更银行卡与指定手机的绑定也要费一番周折。

基于以上原因最终导致了线下小额手机支付遇冷的关键所在——没有存在它大规模兴起的用户需求。即便运营商们能够放弃利益之争,协同一致,也很难从根本上让用户接受并依赖手机支付。

(2)香港八通卡——线下小额一卡通案例

布丁移动徐磊曾就移动支付问题在接受品途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移动支付领域的线下支付发展最快的是公交一卡通,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已覆盖,但一直没有形成潮流,原因在于核心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其次一卡通公司的运营需要在移动化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质的改善。

在一卡通问题上,李英豪给品途网举了香港八通卡的例子:八通卡最先应用于公交刷卡支付,后来逐步扩展至餐厅、超市、便利店等诸多本地生活领域实体店。李英豪本人在香港有过多年生活经历,对香港的一卡通应用很是赞赏:“在香港,我通常出门只带两张卡——信用卡和八通卡,小额支付用八通卡,大额支付用信用卡。”

当谈到国内公交一卡通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为类似香港八通卡的支付工具时,李英豪表示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公交一卡通运营公司在开放态度上比较保守,尤其关键的是利益分配问题比较复杂,其次由公交系统扩展至整个城市的生活服务支付也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曲折的过程。

NFC不适合移动支付

关于NFC近场支付,李英豪表示并不看好。在他看来,NFC只是一个简化版的蓝牙,本质上只是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和接收的工具,在移动支付领域,移动端的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应用就完全可以取代NFC。

在硬件方面,推广NFC还需要各家手机生产商及NFC接收终端商支持。这些原本软件就可以解决的支付问题,完全没有必要牵涉更多硬件商家的进入。在今年6月份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2354亿美元,单转账一项就占71%的份额,而曾被寄予厚望的NFC(近场通讯)支付技术却仅占2%。

李英豪表示,现在国内还有大量商户没有安装POS机,他们连刷卡业务都没有普及,现在却要他们去接受手机支付、NFC支付,这有些不太现实。李英豪进一步表示,NFC用在诸如门禁系统之类的应用上更为适合,而用于移动支付就显得有些多余,毕竟移动版的第三方支付应用就可以胜任这部分工作。(品途网 彭成京)(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品途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50
4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