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车企沉默,高管流泪?

为何苹果汽车高管离职如流水?

​苹果汽车又有新消息啦!只不过这次的消息和此前大多数有关苹果造车的消息一样,对于苹果汽车的进展而言依然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9月8日,福特汽车宣布,苹果公司造车项目主管Doug Field将担任福特汽车首席先进技术官以及嵌入式系统官,负责福特汽车控制、企业连接、功能、集成和验证、架构与平台、驾驶辅助技术和数字工程工具等工作。对此,苹果公司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很感谢Doug Field为苹果公司所做的贡献,希望他在人生的下一篇章一切顺利”。

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Doug Field(道格·菲尔德)加入了苹果公司,并且负责产品设计,从2011年开始就升任了Mac硬件工程副总裁。2013年,道格·菲尔德跳槽到了特斯拉担任高级工程副总裁,协助特斯拉开发新款电动车。直到2018年,他才又回到了苹果公司,参与负责“泰坦”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道格·菲尔德并不是第一位从苹果汽车项目中离职的高管,仅仅在今年这一年里,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就已经有4位高管离职了。如今苹果汽车所面临的局面就是,苹果汽车依然是一潭死水,但是高管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反复横跳的“泰坦”计划

其实早在2007年,苹果公司就提出了i Car产品设想,并且在7年后的2014年浩浩荡荡的召集了超上千名员工,苹果公司总部附近筹备起了一个能够与特斯拉展开竞争的纯电动汽车项目——“泰坦”计划。

然而,虽然苹果公司在2014年就组建了它的造车团队,但是实际上的项目进展却并没有预期当中那么顺利。次年,它的“泰坦”计划就因为管理层动荡,以及一些其他的问题导致项目搁置,并且遣散了大多数团队成员。

2016年,苹果公司宣布重启“泰坦”计划,只不过这个项目却已经不像2年前那么野心勃勃,因为这个由已经退休的苹果公司高级副总裁Bob Mansfield重新出山领导的团队将原定的造车大计改成了专攻自动驾驶技术。

在2018年,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团队由3台测试车辆扩充到了55辆,成为了美国仅次于通用Cuise的第二大驾驶车队。然而,加州机动车管理局的文件显示,2020年苹果公司在公共道路上的测试比前一年还要差,在技术可靠性方面更是与通用Cuise以及Waymo相距甚远。 

2021年1月,似乎并没有在自动驾驶领域玩出花样的苹果公司又将“泰坦”计划的目标转回了造车,并且和现代起亚集团以及日产谈起了合作。然而,它和现代起亚集团的合作谈判也是一波三折,至今也没有个明确的结果。

也正是从苹果公司正式转回汽车赛道开始,其高管就开始接连不断地辞职了。

为何苹果汽车高管离职如流水?

今年2月份,从2014年“泰坦”计划立项以来就一直处在团队中关键位置,并且协助成立苹果公司自动驾驶汽车团队的传感器高级经理本杰明·里昂,他在经历了苹果公司从造车到专注自动驾驶再到造车这几个反复横跳的过程之后,终于从苹果公司离职成为了航天科技公司Astra的首席工程师。

同样在2月份,苹果公司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与监管团队负责人杰米·韦多也跳槽到了初创公司Cavnue担任首席技术官。5月份,负责苹果汽车相关机器人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戴夫·斯科特从苹果公司离职,成为了一家开发核磁共振系统的医疗保健公司Hyperfine的首席执行官。

再算上曾经负责苹果公司造车大计的苹果公司特别项目副总裁道格·菲尔德,如今跳槽到福特,苹果公司“泰坦”计划的12位高管已经走了三分之一。那么问题来了,苹果公司不缺钱,也不缺野心,为何高管却离职如流水呢?

其实我们通过分析从“泰坦”计划中脱身的高管共性,就能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泰坦”计划在立项之初可以说是被苹果公司当成了一项宏图伟业,所以能被苹果公司看上的大佬在进入苹果公司前大多已经是功成名就。对于这些大佬而言,丰厚的薪水固然重要,但他们能够在苹果公司的“泰坦”计划中一起共事,更多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然而,苹果公司的“泰坦”计划从立项至今已经历时7年,经历的无数波折。对于进展缓慢,且决策反复横跳的“泰坦”计划,希望通过它来实现理想,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的大佬们在对它失去信心之后自然也会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

要知道,他们在“泰坦”计划中赚的是丰厚的酬劳,花费的是时间和精力,赌的却是毕生的声誉。其实设身处地的想想,处在这么一个有着宏伟目标,但是却一波三折,且反复横跳的造车大计当中,相信谁都会感到不安吧。更何况是早已经功成名就,极其重视名声的苹果汽车高管呢?

总结

进展一波三折的“泰坦”计划本身就很容易动摇军心,而三番两次的更换核心目标更是足以让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高管们感到迷茫。所以苹果汽车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人心不定。

再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泰坦”计划的核心管理层都对苹果造车没有信心,那么试想一下,苹果汽车的成色又到底如何呢?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作者 雷科技leitech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45
2574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