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造车:人马未齐,声势先行

小米官宣造车至今5个月有余,目前共收到2万份简历,入职300人。小米汽车的核心高管中,目前还没看到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雷军造车的人马还未完全到位,但声势已经起来了,任何风吹草动都是资本市场的焦点。

作者|周一围 ,编辑|安心

雷军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码,轻松说个金句、写条微博都能被各大媒体送上头条。

9月1日,他再次解码成功。在全国大小学生开学的日子,雷军在微博官宣“小米汽车”新同学开学,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同时贴出一张小米汽车管理层的合照。没有一丝意外,这条信息迅速扩散并刷屏。

图说...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以100亿元注册资金完成注册,算是小米造车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距离小米官宣造车已经过去5个月时间。

3月30日,小米集团(01810.HK)公告称,其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CEO。

这5个月里,关于小米汽车高薪挖人、落地选址、投资/收购汽车产业链公司,甚至接盘恒大汽车的传闻不断。

虽然小米关于造车官宣的消息并不多,但造车这件事已经吊足了外界的胃口,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大新闻和小米股价的指挥棒。

小米造车目前还有诸多谜团待解,比如产品的定价、差异化、总部选址、量产时间表等等。

不过,从已有的实锤信息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轮廓。那么,雷军造车的人马、粮草和路线安排进展到哪一步了?

将、帅齐上阵,但这还不够

关于小米汽车,雷军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小米入局造车,在业内不算早。在这波入局造车的玩家里,小米与百度、360、阿里等都不同,52岁的雷军选择亲自上阵。在科技/互联网企业家们纷纷退居二线的时代,雷军显得格外能拼。

他不仅押上了自己,亲自担任小米汽车公司CEO和法人代表,还押上了小米集团的诸多核心高管。

在“小米汽车新同学”的这张合照中,雷军之外的16人应该都是他在造车业务中的“左膀右臂”了。

其中,有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小米CFO林世伟,小米管人力资源的组织部长刘德,目前负责小米金融的洪锋,统管小米中国区和国际部的卢伟冰,以及小米GR方面的负责人祁燕与何勇。

当年创办小米时,雷军也晒过他的“人马”——7位联合创始人。

雷军在过往演讲中也多次分享过,他在创办小米之初,80%的时间都花在了找人上。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也曾总结过小米成功的5点原因,其中就包括:团队第一,产品第二,创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人。

创业做小米时,没做过硬件的雷军找来了7位合伙人,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分工负责手机的软件、系统、设计、营销、硬件生产及供应链等,团队堪称专业且豪华。

但与创业做手机时不同的是,这次小米汽车的核心高管中,目前还没有看到汽车行业出身的资深人士。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已经招到有汽车产业背景的资深高管,只是目前尚未公开身份。

此前也有报道称,小米拟10亿(股权+薪资)天价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但该消息很快遭当事人否认。

小米汽车在业内也是“抢人大战”的重要参与者,关于小米高薪从百度、吉利等同行高薪挖角的传闻时有曝出。

从宣布造车以来,小米发布过自动驾驶岗、整车等多个方面的岗位。雷军也在微博上亲自站台,称小米汽车要招500名自动驾驶精英。

截至目前,小米共收到2万份简历,但已入职的只有300人,招聘任务依然沉重。

今年3月,雷军在谈到小米为什么造车时,曾分享过一个说法——“智能汽车就是把一个大手机装上4个轮子”。

从小米汽车现有的核心团队看,他们更擅长“大手机”这部分。

“狂人”李书福造车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观点——造汽车很简单,就是两个沙发加四个轮子。

李书福造车前,做的是摩托车的生意。但他凭着一股热情,加上善于把握时机,以1400万元投资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客车企业正式进入汽车的生产制造。

雷军造车,与当年李书福有相似之处。但是,雷军今天面对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

第一批智能汽车领跑者特斯拉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的智能汽车公司,目前市值超5660亿美金,2020年累计交付近50万辆车;本土智能汽车品牌蔚来、理想、小鹏的年交付量也达到几万台车。

小米汽车的团队还没有完全就位。

雷军造车,时间紧,任务重。

关键是,他还不只有小米汽车这一件大事要忙。

2021年Q2小米手机销量超过苹果,首次成为全球第二。雷军在8月份演讲时称,当前小米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未来三年,拿下全球第一。

可以预见,接下来“劳模”雷军不仅要做好时间管理大师,还要加强锻炼,确保精力和体力都能跟上。

自研与投资两条腿走路

今年3月,雷军官宣造车时,已经亮过小米造车的家底:截至2020年底,手握1080亿元现金;他们有10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当时)小米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 

在汽车相关的专利储备上,小米也占据优势。

智慧芽的数据显示,小米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中,汽车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达951件;这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逾96%,有效和审中状态的专利占比超70%。

目前小米汽车的相关专利布局更多聚焦在移动终端、记录介质、无线通信技术、显示装置、车辆控制等专业技术领域。

所以,为了补齐小米智能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决胜智能汽车时代,小米选择全资造车,而且它不走捷径,没有通过收购整车厂进行贴牌,而是选了一条类似“蔚小理”的路——除了工厂代工,其它都是自己做。

这意味着,从团队搭建、汽车设计和研发、软件适配、找代工厂、确定电池等供应商、总部落地、制造、测试、量产,每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小米的研发团队,除了外聘,还有大量工程师从小米手机业务转岗。他们将组成小米汽车的研发团队,进行自研。

自研的同时,小米汽车还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用投资甚至收购的方式搞定产业链相关环节,为造车加速。

好看商业根据公开信息制图

官宣造车前,雷军通过旗下的顺为资本或小米集团及子公司,已经在整车厂、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座舱、车用半导体等环节广泛投资。

小米正式入局造车后,雷军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的动作密集且迅速,他在用“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或“小米集团”等的主体东奔西突,疯狂布局,可以说缺什么就投什么。

目前来看,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和电池环节都有了布局,接下来就看如何协同、整合了。 

待解之谜

小米造车,目前仍有诸多关键谜题待解,比如产品定价和定位、何时量产、总部选址、谁来代工等。

雷军曾在抖音直播时透露过一些造车细节,包括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定位中高端,正在轿车和SUV当中选择,价格可能在10万-30万元。

他还在直播中提到,小米首款汽车“一定要代表上市时间点的尖端技术和尖端水平”。

从已有的动作看,雷军口中的“尖端技术和尖端水平”大概率与自动驾驶相关。小米副总裁王翔在Q2财报电话会中提到,现阶段小米汽车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超过500名专注在L4自动驾驶技术的人才。

小米尚未公布量产时间表。蔚来当初从创立到首款车NIO ES8量产耗时三年。外界猜测,关键环节全部自己做的小米,量产速度可能不会比蔚来快。

小米的代工厂至今尚未敲定。今年4月份开始,雷军相继走访了博世、宁德时代、东风汽车技术中心、长安汽车、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柳州新能源车生产车间、长城汽车研发中心等,这被视为雷军在寻找代工厂的信号。

不过,比亚迪也多次被猜测将成小米汽车代工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今年6月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透露,正和小米洽在汽车领域洽谈合作。

在总部选址上,武汉、上海、合肥都陆续被媒体猜测为小米汽车的落户地。不过,小米官方还未有定论,子弹还要再飞一会。

智能汽车承载着小米下一个十年的增长目标,也承载着雷军这位连续成功创业者最后的野心。

不过,从目前进展来看,小米汽车要成为成为小米财报中的支撑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作者 好看商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