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股份连收两连“跪”在万亿白酒市场,是否还能得到资本青睐?

把换马甲当转型的套路还灵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一味研究,作者丨周到

一波白酒热,送岩石股份(600696.SH)上了神坛。

不过,因为白酒业绩迟迟无法证明公司的实力,上海证券交易所于8月17日对岩石股份发出了夺命连环问:“卖酒”的业绩是否真实、是否拉抬股价、更名“贵酒”后是否误导投资者、多次变更简称是否蹭热点……

“8月20日之前回复”的期限已过,等来的只有次日岩石股份的延期回复公告。与“说不出口”的基本面相违背的是,岩石股份在不久前刚迎来了年内第40次涨停,现市值131.9亿元。

百亿市值的白酒股并不少见,但岩石股份的业绩表现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据悉,岩石股份业务构成为酒类销售、商业保理、房屋租赁、融资租赁及其它。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规模为2.27亿元,其中酒类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

人们不禁疑惑,仅2亿出头的白酒业务规模,真能回应资本市场的期待吗?岩石股份后的资本老手“海银系”这回当真要潜心酿酒了吗?

疯狂的岩石成妖

在讲究历史底蕴的白酒领域,2018年才涉足白酒的岩石股份基因并不算强大,但资本风口上,“弱小”的它,却很疯狂。盘面走势上,岩石股份2021年年内区间最大涨幅达到280%。这一数据放到白酒板块,连涨势最疯狂的舍得酒业都稍逊一筹——其年内最大涨幅为269%。

从经营能力来看,据2020年财报显示,岩石股份2020年的酒类销售收入尽管同比2019年涨幅高达1035%,但也不过只有5878.96万元;2021年上半年,酒类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24.39%,但这个数字在动辄数十亿、百亿甚至千亿规模的白酒战场上,依然瘦小。

另一方面,根据岩石股份对外披露的信息显示,2020年该公司未拥有白酒生产基地,主要通过委外贴牌生产再进行销售。相比于茅五洋等纯正血统的白酒股,并无产能与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岩石股份,更像是一个白酒“门外汉”。

无论从业务存量抑或是经营实力储备上来看,岩石股份都很难承担股价的巨大涨幅,甚至在属性划分上,至今仍然是“白酒概念”而非“白酒板块”的成分股。

在逐利的诱惑下,资本难免会走向非理性。从2017年说起,彼时的岩石股份还叫匹凸匹,属于互联网金融概念股;同年3月27日,因连续两年亏损让匹凸匹面临退市风险,其股票简称更变为“*ST匹凸”,后更名ST岩石;直到今年5月,岩石股份从ST岩石回归岩石股份,不少投资者开始期待舍得酒业摘帽的效应能发生在岩石股份身上。

被称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业于2020年9月22日曾因内部管理问题被实施“ST”,经过调整后,该公司于2021年5月19日摘帽。在此期间的238天里,尽管被ST板块5%涨幅限制约束,ST舍得仍然以347.97%的区间涨幅傲视群雄,摘帽之后,其股价更是顺势从146.80元/股最高涨至至266.01元/股,大涨81.21%。

昔日“壳王”的酒量

遗憾的是,岩石股份毕竟不是舍得酒业。

从规模上来看,2020年舍得酒业录得营收27.04亿元,相当于同年46个岩石股份的体量;诞生于1940年的舍得酒有着超过80年的历史底蕴和白酒经营经验,而2018年以“门外汉”身份布局白酒业务的岩石股份,底气稍显不足。

为顺利进军白酒行业,岩石股份在2020年账上仅有1562万元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情况下,付出了8600万元的真金白银,购买了两家酒企,颇有一股破釜沉舟的气势。如今,岩石股份的台面上,已放着两瓶酒——主产浓香型白酒的江西本地酒企章贡酒业,主产酱香型白酒的仁怀酒企高酱酒业。上述两家酒企均来自岩石股份控股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出售或转让。

岩石股份的白酒实力如何?号称年产能3万吨的章贡酒业,是江西第二大白酒企业,营收规模从2012年的5.6亿元已跌到近期的亿元左右;而高酱酒业在“酱酒热”的漩涡中心,年营收也刚刚过亿而已——白酒板块,仅一度退市的皇台酒业一家在这个水平线——是实打实的边缘酒企。

在其半年报中,章贡酒业的营收并未形成可披露条件,与岩石股份仅存在一个有关采购商品的关联交易内容;贵州高酱酒业过去一直是一家贴牌酒生产商,自 2020 年全面恢复了大曲酱香基酒的自主生产,在产能竞争压力巨大的酱酒市场,并无更多优势。

不久前,岩石股份在“贵酒”商标权上还被法院猛捶一记。根据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出的裁定显示,岩石股份的关联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和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贵十六代”、“军酱1949”等多款产品侵犯了贵州贵酒的“贵”商标权;相关商品已被禁止生产销售。

尽管岩石股份对此表示“判赔的100万系贵州贵酿公司及上海贵酒销售公司的相关商标侵权行为,和上市公司——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岩石股份)无关。”但无疑将其擅长碰瓷、蹭热点的标签又一次被响亮地打了出去。

过去,岩石股份证券曾使用过“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匹凸匹”等简称。一次次更名改姓,都是起风的信号。

1993年,“福建豪盛”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建筑陶瓷企业;2001年,更名“利嘉股份”后搭上房产热潮;2006年,二度更名为“多伦股份”坐上旧改顺风车;2015年,再次更名为“匹凸匹”欲做国内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其中,在匹凸匹时代,该公司股价借势一度走到过25.51元/股的高地。但随着监管趋严,P2P没落,“匹凸匹”在2017年成为了“岩石股份”。

如今纵身一跃入白酒,倒颇有当初闪电换壳的影子。

对投资者来说,虽未必能看到岩石股份的未来,但从这家公司过去屡次碰瓷的业绩来看,大概想着只要追着岩石股份短跑,也未必会输得一败涂地。

落魄的海银系“偷笑”

老马“识途”,挥鞭人起了很大的作用。顺着股权关系往上捋,很容易就能找到“海银系”韩啸的存在,而这也让“壳王”岩石股份的走向变得更意味深长。

早年间,岩石股份实控人韩啸之父韩宏伟,通过其掌控的豫商集团在资本市场掀起不少波澜,而豫商集团展开的关联公司包括海银财富、五牛基金以及银领金融等数百家上市公司,构成了庞大的海银系,业务涉及基金、互金、财富管理、小贷、担保等众多领域。

在接盘“匹凸匹”之前,海银系曾多次在资本市场有所动作:先后对东方银星、天目药业、新黄浦等多家上市公司染指,并一度试图对它们举牌控股,但均未成功。2015年转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匹凸匹因迟迟没有实质性业务进展,且实控人鲜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操纵股被证监会处罚,匹凸匹的成长举步维艰。

作为鲜言的同学,韩宏伟顺理成章地接盘了匹凸匹。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结合此前频繁染指上市公司未果的前提来看,海银系一直试图在资本市场找到一家可操作的资本运作平台,而彼时连续两年亏损正面临退市风险,股票简称也更变为“*ST匹凸”的匹凸匹,正合其心意。

自2015年被海银系接盘以来,岩石股份的财务数据长期波动,有时年收入突破10亿规模,有时又仅仅几千万元;其主营业务也在房地产、贸易、商业保理之间频繁轮换。

另一边,韩啸涉嫌内幕交易、海银财富旗下产品遭遇延期兑付风波、海银系借贷纠纷不断等一系列操作,让海银系这个资本巨鳄尽显落魄。

主业、副业两边哑火,在此情况下,高毛利的白酒浪潮,来得如雪中送炭一般。

因此,在众目睽睽之下,岩石股份控股股东贵酒发展以及另外两个一致行动人(上海鸿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泓虔实业有限公司)自今年2月起不断增持公司股票,截至目前,三方共计增持股份达2362.87万股。此番增持像是给投资者打气,但更像是给自己心理安慰。

从其增持节奏可以看到,每一次密集增持,都伴随着一波股价上涨。

在借着白酒风口起飞之前,岩石股份股价长期处于10元/股上下徘徊。旁观者无法从这场坚定的增持中辨别海银系涉酒的真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低迷多年的岩石股份股价,已在这波造势下创下新高,从这个维度来说,海银系已经赢下一局。

明面上的事实是,无论从体量上还是从酒类业务的经营经验上来看,在群雄逐鹿的白酒战场,岩石股份仅靠“贴牌”和收购边缘酒企的路数,很难在竞争队列中迅速起势,实力也着实不太能支撑资本厚望。

资本走势“妖魔化”,消费市场又平平无奇,岩石股份的白酒野望还需要时间验证。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业绩真实吗?多次更名蹭热点?上交所连环逼问,岩石股份延时回复》红星新闻

2.《上交所追问岩石股份“卖酒”业绩真实性 更名“贵酒”是否误导投资者?》 证券时报

3.《“更名王”岩石股份,暴涨500%背后还是熟悉的味道?》 锌刻度

4.《岩石股份18天15板!为蹭风口曾多次改名 如今借白酒概念成功逆袭》同花顺财经

5.《匹凸匹将更名为岩石股份:董事会已进行深刻反省》 凤凰网

6.《A股不“醉酒”!舍得、岩石股份业绩报喜,白酒板块却领跌,贵州茅台创年内新低》 界面新闻

一味研究郑重声明:文中观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就此提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谨慎理性作出投资决策。

本文系作者 一味研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26
4354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