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吴晓波:今天,所有企业都是科技企业

在这个所有事务都被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怎样的未来?

作者:吴晓波 王坤祚 钱跃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1994年,4月20日,中国成为第77个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此后,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一系列变革,在这个所有事务都被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怎样的未来?

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曾经看来很虚幻的“智能时代”、“大数据”、“数字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云拜年”、“云上课”、“云购物”……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云”上生活。

人们突然发现,数字化技术不仅让疫情防控更快迎来曙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正在被其迅速改写。

中国各行各业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也因此来了一个大转弯。数字化转型从“可选项”,变成了商业竞争的一道“必答题”。

当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步入快车道并逐渐发展成潮流,我们不禁要问,在谈论数字商业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它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1.为联合国提供会议系统设备的世界级“隐形冠军”

1996年,周庆东与胞兄周庆叙在深圳创业,聚起了几名电子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研发和生产会议系统。会议系统是安装在台面上的电子产品,所以他们给企业起了个很朴实的名字——台电(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电”)。

如今台电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隐形冠军”,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会议系统设备,其中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总部,以及G20峰会、进博会等顶尖的会议场所。

17年前进军海外市场时,台电进入的是一个强敌环伺的领域。对手包括欧美数家有着50年以上的历史的老牌行业龙头,也有飞利浦、博世、索尼、松下等综合性的电子科技公司。

这样一家不为人知的民营企业,是如何在市场和技术两个领域齐头并进的?

联合国第19号会议室有800个座位,不同肤色的参会者坐在这里的顺畅沟通之道,是地板之下铺设的长达44公里的电缆,和桌面之上来自深圳台电的数字会议系统设备。

2011年,联合国总部就耗资18亿元对会议室进行翻修,改造重点之一,就是落伍的会议设施设备。

联合国总部,代表着会议系统需求的最高标准,并不是“价低者得”。

在接受《深圳特区报》的采访时,联合国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时,联合国会议管理部专家马克表示:“新会议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需要定制,我们看到了深圳台电的研发能 力、技术和快速响应能力。不管是不是节假日,只要我们提出要求,均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解答并收到成熟的方案,这是选择中国品牌的重要理由。”

举个例子。联合国向所有竞标者提出要求,需定制开发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设备管理方案。这是由于联合国会议量大,整个会议操作系统管理非常关键,如会议管理操作员要负责麦克风、摄像机、投影仪、表决电子牌、同声传译、远程视频会议等多个环节的无数设备。

台电接到这个要求后,不到一个月就设计出了一套非常人性化的会议资产管理系统,每个环节的每个会议设备都有独立的 ID,方便系统录入、调用和更改设置。

会议管理操作员只需安坐中控室内,动动手指操作鼠标,便可将数十间会议室中的全部会议设备纳入掌控之中,可谓运筹帷幄。

以前,联合国的会议桌上都摆放有纸质或木制的名牌,用于显示参会者姓名等身份信息。联合国有一队多达 90 名的工作人员专门制作和管理名牌。使用台电的多媒体会议终端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降到了 5 名。

因为台电系统集成了每席一个的电子名牌,参会者对号入座、使用 IC 卡签到后,身份信息、会议日程、电子表决、传译语言等信息会即时同步,电子名牌会自动显示系统中预设需要显示的信息类别,如国家、机构、姓名等,大大提高了会议管理效率。

近几年,台电发现,客户又有了新需求:“台电能不能和会议同步,把语音转换成文字?”“把会议发言变成大屏字幕,像看双语电影一样?”

从技术层面来说,语音转文字,不难。对于台电而言,难点在于多音源、多语种会议下的实时转写。而且,台电的客户群体多为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对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要求十分高,容不得半点差池。

围绕实时会议记录和字幕显示,台电近几年一直在做研发攻关,硬件支持能力达到了,转写准确率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而阿里云是最早布局语音AI的公司之一,比如“智能语音识别技术”(ASR)。

台电和阿里云的这个合作可以说就是“软硬集成、端云一体”。这样的云上智慧会议系统究竟有何不同?

设想你正在参加一场会议,先是 5 位嘉宾分别用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普通话、粤语发表演讲,然后嘉宾就某个议题展开讨论。

此时,坐在会场的你除了可以用耳麦听同声传译,还可以在大小屏甚至个人电脑、手机上看到精准翻译的实时字幕。会议刚结束,你的邮箱不仅收到了整场会议的文字记录,每个嘉宾的发言和讨论也通过台电的“角色物理分离”技术被摘了出来,识别转写成一段段与各自身份一一对应的文稿。

真正的“云上的会议”就这样形成了。

2.会思考的“城市大脑”

城市,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和梦想。让城市变得更好、更便捷,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时间回溯到 2016 年初,“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在杭州城南云栖小镇,为这座城市打造一个“大脑”的计划开始萌芽生根。

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和道路摄像头的距离,它们在一根杆上,却从未被数据连接。

交通,就成了第一个试验的领域。2016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交通系统1.0上线,城市的“眼”(摄像头)和“手”(红绿灯)的动作开始协调起来,很快取得成效。2017年,杭州拥堵排名从2015年的全国前3位下降至第48位。

2018年,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上线。这意味着,从“治堵”迈向“治城”,从单一交通领域扩展至城市治理多个领域,杭州建成了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大脑:以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让数据指导城市的思考、决策和运营,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截至 2020 年 12 月,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涵盖警务、城管、交通、文旅、卫健、房管、农业、环保、应急、基层治理、市场监管 11 大系统、48 个场景的 162 个数字管理平台。

会思考的“大脑”,给杭州带来了什么?最显著的改观,是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转向了数据分析,公共服务由被动应付转向了“掌上推送”,最重要的变化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举几个例子:杭州市在 3 年净增 120 万人口、40 万辆汽车,总路面通行面积因地铁施工等因素减少 20% 的情况下,道路平均通行速度反倒提升了15%。

为救护车提供一键护航,自接到报警消息,系统精确控制通行路段红绿灯,自动打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护车一路畅行,全市救护车平均快了 7 分钟。254 家医疗机构接入“舒心就医”应用场景,患者实现“先看病后付费”,既可以在院内一次性自助付费,又可就诊结束回家后用手机支付。

首创杭州健康码、复工复产数字平台、“亲清在线”补贴平台等,为“战疫情、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上线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人社、残联等 10 余家单位的 100 多项惠民政策事项精准推送,平台自动匹配信息,查找服务对象,政策主动“找人”。

掌上办事、便捷泊车、欢快旅游、非浙 A 急事通、街区治理等多领域的惠民便民举措,让聪明的“大脑”看得见摸得着。

“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的一个礼物,就像当年罗马给了世界一个下水道,伦敦给了世界一个地铁,纽约给了世界一个电网。” 在浙江卫视《2019 思想跨年》的演讲台上,王坚说了上述这番话。

他认为,城市大脑的作用在于,利用数据和计算,实现城市资源的精准匹配——它将像电网、地铁一样,成为“数字时代”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超越已有的网络以及传统的信息化,是城市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紧随杭州之后,城市大脑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 500 多个城市在布设城市大脑。

在习近平调研城市大脑 30 天后,杭州市召开了“深化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推进大会”。

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杭州将持续做强做优杭州城市大脑,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努力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今天,当商业世界中的每一个工厂,每一块消费场景,每一块手机里的屏幕,每一次交易,都被赋予了产生数据的能力。

这些数据实时传递到平台,将形成的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数字化资产。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商业实践者的必修课。

在《云上的中国》一书中写道:“就如同我们无从购买一个‘人生方案’一样,每一家企业、每一座城市的‘云上之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是从今天起,我们必须要奔跑上路,必须全力向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见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未来。”

【《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作者介绍:吴晓波他是财经作家,“890新商学”“蓝狮子出版”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2009年,吴晓波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他还是每年一度的“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委会的主席(2015年至今)。

吴晓波创作出版的《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作品均跻身畅销书行列,他的作品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图书。】

《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放入Pro书库,Pro会员可以在书库中任意选择三本书,由钛媒体免费赠送哦~点击链接、登录,进入“前沿书库”选书:https://www.tmtpost.com/pro/books

本文系作者 中信商业家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书库中还没有找到

    回复 2021.04.08 · via pc

快报

更多
17
1
859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