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的演变
魏武挥
· 2013.10.31
一个平台活跃度的核心,生产者并不是第一位重要的,整理者——在我看来,才是第一位重要的。
知乎上,曾经有一名学生邀请我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一个二本的本科生,考北大的新闻传播研究生会不会被歧视?”我回答了一个字:“会”。这个回答受到了该问题下最多的赞同。我注意到页面右侧,有一个用户专门建立了一个收藏夹来收藏我的这个答案,这个收藏夹取名为“一字答”。知乎上有形形色色的收藏夹,这些收藏者们有时候比回答者还用心,依照他们自己设定的标准,精心挑选。我把他们称之为:整理者。
在互联网时代尚未开启之时,就有专门的媒体做“整理者”的事,比如《报刊文摘》。这份报纸的毛利率极高,它并不进行原创生产,也不花大价钱购买稿源。它只是转载,然后给原作者一笔很低廉的转载费用。不过,它下了一点编辑的功夫,把比较长的原文予以摘编改写为比较短的文章。
互联网出现后,整理这件事变得极为容易,它分为两个步骤:收藏和或分享。整理者一般不改动文字,最多给所整理的文本加上一个到数个的标签。标签与目录夹不同的地方在于:一篇文章如果有若干个标签,它就可以在不同的标签类中出现而无需再行复制一遍。整理后来成了专门的一种应用“网摘”,美国的Delicious(美味书签)非常火爆,国内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C2C版本。
整理者与正宗传播学理论中的传者和受者不太相同,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但他们能改变甚至是再造传播路径:将本来访问不多的文本变得访问极多,将已经沉没下去的文本再度翻出来。信息世界中信息的寿命其实很短,但经由整理者之手,这些文本再度焕发了生机。
但Delicious很快没落了。我和知乎的运营官黄继新专门讨论过这件事,最终达成了共识:早年的整理(收藏分享)的社交基因是很欠缺的,因为它缺少了一个“follow”按钮。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我们会觉得 “follow”没什么了不起,但我做过博客大巴的运营官,我深深地知道,这个按钮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也不算过分。
在运营博客的时候,为了说服广告商,我称博客传播带有“链式传播”的特征:博客A讨论了这个话题,可以由博客B继续。事实上,博客世界中的互相持续访问,大概除了本身就是线下好友外,很罕见。RSS浏览器能部分解决持续访问的问题,但无法形成交互,也就谈不上社交。前段时间某媒体报道说,新浪微博只有3成的用户在生产微博。其实在我看来,这非常正常。一个平台活跃度的核心,生产者并不是第一位重要的,整理者——在我看来,才是第一位重要的。
整理者已经慢慢地开始向“智能化”演变,比如上篇《新闻客户端的玩法》一文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如何向用户推送ta感兴趣的信息。这个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借助“follow”,让用户向用户推送,也可以由机器执行一定的算法后向用户推送。
单纯的整理者应用,至少到目前为止,商业上并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但在一个较为庞大的自媒体场域中,整理者会帮助这个场域在活跃度上提升至少一个量级。这是任何一个从事内容平台的人,都必须注意到的。
409篇资讯
1691关注
专栏作者,新媒体的观察者、实践者和批判者,目前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帐号:itTalks
本文系作者
魏武挥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链接。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钛媒体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及决策参考,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
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
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541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
约3天以前
-
2022-07-27 14:44
-
2022-07-22 16:40
-
2022-07-22 10:47
-
2022-07-22 10:37
-
2022-07-12 23:58
-
2022-07-12 14:02
-
2022-07-07 15:05
-
2022-06-29 22:21
-
2022-06-29 21:58
-
2022-06-29 21:50
-
2022-06-28 17:09
-
2022-06-24 18:44
-
2022-06-21 15:25
-
2022-06-16 08:51
-
2022-05-30 21:37
-
2022-05-26 23:38
-
2022-05-25 11:30
-
2022-05-21 06:19
-
2022-05-19 10:27
-
2022-05-18 14:09
-
2022-05-17 10:19
-
2022-05-09 19:50
-
2022-05-03 16:30
-
2022-04-28 00:39
-
2022-04-27 14:29
-
2022-04-20 15:10
-
2022-04-13 19:13
-
2022-03-29 17:26
-
2022-03-28 12:53
-
2022-03-25 14:59
-
2022-03-23 13:18
-
2022-03-19 10:27
-
2022-03-18 11:45
-
2022-03-05 16:01
-
2022-02-28 13:11
-
2022-02-25 00:22
-
2022-02-17 20:27
-
2022-01-20 14:20
-
2022-01-17 04:39
-
2022-01-15 11:42
-
2022-01-10 18:12
-
2022-01-10 15:18
-
2021-12-29 22:06
-
2021-12-27 15:07
-
2021-12-27 15:05
-
2021-12-27 14:50
-
2021-12-24 21:27
-
2021-12-22 17:07
-
2021-12-22 17:02
-
挺钛度,加点码!
确认支付
支付
支付金额:¥6
赞赏金额:¥ 6
赞赏时间:2020.02.11 17:32
账户【未登录】提示!
个人中心将无法记录并同步您的赞赏记录,
是否进行登录
分享文章
分享文章
下载资源用P2P的方法可以更快更广,新闻传播也可以用啊,而且比资源的传播更快更好,因为新闻短而精致,更能引起人的兴趣!
不错
从平台运营者的角度看,在唤起大众生产的欲望后,需要尽快建立整理者运营体系,或自产或外包,这样可以促进平台生态的活力!这个观点很好,赞一个
赞,生产这并不是第一个重要的
小编的逆袭
引言故事不太懂
知乎很火嘛
阻碍来自出门
其实要吸引到整理者的关键是內容要足够好。
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再整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