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百年的智慧

IBM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拘泥于产品,而是要坚持企业价值。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旅居海外10余年后再次回到北京,回到IT行业跨国公司这个圈子,担任某知名企业的高管。我也因此回到12年前熟悉的朋友和师长们身边。由于过往相同的工作经历,我们往往在交谈中不自觉地谈到一家公司——IBM。

在IT行业的历史里,IBM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的存在,以及与诸多世界上著名的科技企业见证并引领全球科技领域的创新,并成就中国信息技术行业近3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参与者,我曾经为之骄傲的是,曾经是IBM这个企业的一员,在这里学习成长,建立自己的事业并由此成为这段历史进程的见证人。

2011年是IBM的百年诞辰,这一年我周围的人们谈论IBM时更加兴高采烈。某国企的领导曾经引用这样几段使之印象深刻的话——IBM创始人老沃森说:“企业是可以自我牺牲的,而成功则是通过不断的‘壮士断腕’实现的。”这一年里刚刚卸任的IBM前总裁现任董事长彭明盛也说过:“IBM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拘泥于产品,而是要坚持企业价值”。回首过去的100年,IBM见证了IT行业在100年间的从无到有和几度转变。而且,这些谈论IBM传奇的人物中,许多人很自然地都会谈到刚刚出版的这本书《IBM蓝色基因百年智慧》和它的主要作者张烈生先生。

在过去的20年职业生涯里,我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是1993年加入IBM并在这里工作的7年。我刚刚入职时,张烈生担任IBM广州分公司总经理,是我的直属上级。我们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部门或不同部门,一起工作了5年。即便是在我离开IBM中国到欧洲学习,后担任IBM伦敦的行业咨询顾问以及在欧美任职业内其他公司高管时,我的客户、家人以及朋友还饶有兴致地经常探讨“如何看待IBM的成就以及其成就的秘诀”。实际上,无论是欧美的传统企业还是中国的新兴企业,在艳羡IBM由小做大、由大做强的成长和转型的奇迹里,都抱有管中窥豹的好奇以及模仿学习的兴趣,而无论是郭士纳本人的著作或是欧美作者的破解成功密码的专著,还是官方的严肃传略或是个人自传中的雪泥鸿爪,尽管叙述也是精彩纷呈,但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和企业管理者而言,尚有一些意犹未尽。

去年年初,我作为作者当年的属下和同事,得知作者正着手写一部关于IBM的书,产生了与很多曾经的IBM同事同样的疑问:这么浩繁的历史,如何浓缩成为一部可读性强而又予人启示的作品?又有怎样的方法使之成为在中国IT发展史和中国改革浪潮里的中国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平铺直叙般的官样文章还是设身处地的个人观感?在两者之间有无可以行云流水的无缝接轨甚至起承转合?也许我们如作者一样,曾经是这个伟大企业的一员,站在任何一个角度,既苛求于这样一本书的完美,也深知这种完美除了来自于切身经历,更需要对所经历事件的客观描述和心平气和的分析,才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从这些关注点出发来读这本书的时候,随着一气呵成的畅快淋漓,我更深切地从这本书的谋篇布局以及阐述中,感受到这本书对以下这些思考点落笔的精妙之处:

★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IT科技公司中,此消彼长,有些公司曾经辉煌一时而在市场或是自身动荡中徘徊不前甚至错失机会,败走回原点,连企业的本我荣耀在管理实践的失策引导下使整个企业从文化上变得草根,但IBM却能不断进取主动求变成就经典,区别是什么?

★我们在企业管理时往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而却往往在市场上、特别是最近10年中国企业在经营实践中,遭遇企业领导人交接甚至是接班困境,因此当大家都已经在理论层面接受企业传承的是理念、思想,但这种传承如何贯彻在人员和具体实践中?

★企业在变化中如何把握不确定性,前瞻性思维固然重要,但身居变化的过程中,领导者导引的方向究竟是如何将最高层的单纯理念化解为公司各执行层面系统的分步骤,并有条理的扎实努力地执行的?

★IBM在连续8次的CEO更替中实现平稳过渡,并首次传于位女掌门。IBM见证了IT行业在100年间的从无到有和几度转变。在领导层的变化时,前后的领导者以及对公司的改革如何实现章法不乱的切换,中高层如何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执行,而公司上下又能团结一致达成切实有效的目标?

在网上推介本书的介绍中,有这样的描述:“……(作者)以参与者的角度,把IBM中国的整个历史,以及由此折射出的IBM全球的变迁与转型、国际化的探索与经验,包括中国IT业的演变,描述与反映出来为IBM全球百年发展提供一个近距离的落地实例。作者深谙企业蓝色文化,首度剖析了IBM在文化、策略、执行三方面的10大核心能力,以及IBM 100年如何做强、做大、做久的成功管理经验。这是中国大陆首部详尽描写IBM中国发展史的图书,独家分享了很多影响IBM和业界在中国发展的事件和原因。”对这样的描述,我认为是恰当的。

在这本书里,张烈生以其固有的职业经理人的严谨和深厚的企业高管的素养,将“IBM的百年历史”,“IBM中国的建立与成长”分为前两部分,最后在第3部分,提纲挈领地将作者对这些历史事件和过程的阐述进行归结,条理清晰,叙述分明,数据确凿,笔法细腻。细读此书,在公司百年历史上的远景里,既有叙述的宏远背景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决策细节,更有近观大多数读者熟悉的中国市场的具体运作,情节丝丝入扣,读来栩栩如生,经历昔日重来,旁观者身临其境。而在他向我征询很多过去事件的细节时,更是让我产生一种重归象牙塔般的肃然敬意。特别是问及我们在广州组建IBM华南地区业务团队并开展诸多与客户的互动交流时,对每一项目涉及的人,发生的时间,华南地区业务的成长速度和相应的量化指标。尤其是在撰写第6章介绍IBM中国3大平台的开篇描写1993年6月18日IBM中国华南分公司开幕的细节时,对每一个环节的悉心推敲和把握,去雕琢而见平实,这一切充分显示出很高素养的职业经理人在处理每一件事物和对待自己作品的认真严肃和一丝不苟。

而就撰写方法而言,很难将其简单归类于管理实践的教科书案例或是企业历史个人经历的展现。之前书架上描述IBM中国的作品,或于谨小慎微中落下官样文章的诟病,或在过于戏剧化的情节铺陈里丧失真知灼见。而本书最后的成稿,虽然不是小说,但读来并不乏味,有理论叙述,也有事件展开。特别第3部分的总结归纳,从第8章阐述蓝色基因中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人才理念,到第9章剖析领先市场的创新经验(如当年业界为之推崇的Thought Leadership思想领导力),其中特别谈到的公司由产品到业务模式的创新,由想法初衷成为行为实践的落地成效,在第10章更将执行力部分予以重点突出,总结呼应前文中的叙述与数据,言理有据,举证翔实,却不主观武断,言辞中肯之余还在字里行间特别留下与读者的商榷的余地。我想起跟作者很早时在聊起本书成稿之前的大纲,我们也颇为较劲地争论过“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当作者在此书出版时征询我的读后感时,我也十分坦率地说道:“对于IBM的历史,特别IBM中国这一部分,较之之前数度、数人的演绎或是过度包装与炫耀,我喜欢这本书理性平实的叙述,抽丝剥茧的分析,感同身受的细节,放眼大局的观点。”

另外, 本书众多的书评中也提到:“正当众多的中国企业在取得国内的成功后迈向全球化的路途上, IBM中国的经历将可以为他们在扬帆出海的旅程上带来一些借鉴。”我曾经告诉作者,在任职过的中国企业里,IBM作为成功的企业典范备受推崇。从仰视到模仿,从学习到为我所用,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张烈生很正色地跟我说,他写的这些,绝不是让人拿来奉若经典教条,他还是那个简单的立意——重在分享,希望在现实环境下,对正在发展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我眼里,这是张烈生的一向风格,不尚华丽的堆砌和刻板的说教,而重在启发与激励引导。我与作者的结识之初,在金融业市场接触客户、参与项目,经张烈生言传身教,类似“一种结果却有10套预案”的谋篇布局,方案策划之精细,落实节奏之游刃有余,关键时刻之挺身而出,对于我个人的职场人格的培育和发展,形成职业风范和领导能力受益匪浅。就职场而言,我也常常引用自己在IBM的成长经历,告诉年轻的朋友,做单、做局、做市场、做行业、做公司、做企业,这个成长路径里,从跟随、模仿到触类旁通,继而自成一体甚至可以惠及他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提升。不仅成就个人,还能带领群体,从个人的事业辉煌走向企业的、社会的乃至大众的共同利益提升。

因此,我认为,在企业管理的各类文献里,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再读。读罢掩卷深思、触类旁通,这本书以及充分研读其各章节的过程,对企业家、经理人、研究者,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作者曾先后在宝洁、IBM中国、IBM欧洲、飞利浦全球总部、华为海外(欧洲)工作过,现就职于某知名国际企业。)

方正

1篇资讯

粉丝

这个人很懒,还没有个人签名。

本文系作者 方正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成功了,怎么说都行!

    回复 2012.03.06 · via pc
  • 给书做序?

    回复 2012.02.29 · via pc
  • 现实世界其实唯以成败论英雄。成就霸业的自是光鲜亮丽百无缺漏

    回复 2012.03.19 · via pc
  • 回复 2012.03.02 · via pc
  • 有机会看看

    回复 2012.03.01 · via pc
  • 同感

    回复 2012.02.29 · via pc
  • 书的结晶在于智慧

    回复 2014.02.09 · via pc
  • 写的泛泛了

    回复 2013.12.15 · via pc
  • 还要创新

    回复 2013.10.31 · via pc
  • 先谈资历的难以入眼。

    回复 2013.10.24 · via pc
更多评论
487
20
27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