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市当日,宿华、程一笑为何同时提及“有恒产者有恒心”?

快手成功了,逻辑或许很简单——重视用户需求,重视创作者诉求,让有“恒产者”得到合理的精神、物质双回报。

上市当日,快手创始团队合影,从左至右: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程一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宿华,联合创始人银鑫

上市当日,快手创始团队合影,从左至右: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程一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宿华,联合创始人银鑫

快手股价涨疯了。

今日(2月5日)上午9点30分,快手科技(股票代码:1024.HK)以“云敲锣”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作为港股首家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载体的内容社区与社交平台,快手开盘报价338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93%,对应市值1.39万亿港元。也成为了除阿里巴巴之外,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截至收盘,快手股价报300港元每股,与发行价115港元相比,上涨160%,总体市值达1.23万亿港元,超过了百度、小米以及京东,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五大上市公司。

以收盘价计算,宿华身家约1549亿港元(约合199亿美元),程一笑身家约1230亿港元(约合158亿美元)。照此推算,宿华可进入福布斯全球实时富豪榜上前百。

同时,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快手包括高管在内的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购股权共计6.26亿股,发行对象为7020人,平均每人分得8.9万股。剔除高管后,普通员工7015名,共计获得4.236亿购股权,普通员工人均持股6.04万股。

按收盘价计算,上述普通员工人均身家达1812万港元(约1513万人民币)。

这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兴起浪潮下,又一个创富神话。不仅快手团队受益于此,十年时间,在“佛系”哲学下,基于短视频的形态,快手聚拢了7亿用户群体,成长为了一个多元化、有层级的社群——这也符合人类社会最原始、最朴素的生态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从表面上看,快手的成长逻辑非常简单:平台方一开始提供了一个工具(快手GIF),用户拿到这个易得、好上手的工具,进而产生了内容,形成了社区,演化为社群。当无数的人和内容连接在一起之后,逐渐展现出多元而真实的社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成员自发产生了交易行为,平台继而开展了商业化。

但快手的成功绝非如此简单。要知道,这十年期间,无数互联网巨头以及创业公司,在短视频赛道上尝试过、努力过,奋力耕耘、厮杀,花了不少钱,投入不少团队,虽然也有一些产品曾出现过短暂的水花,但大多数都无功而返、无疾而终。

究其原因,或许,除了快手创始人及其团队的坚韧特性,还有他们产品理念,理想目标,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态的认知。

作为快手曾经颇为高调引入的合伙人,曾光明在上市当天,写了一篇回顾快手的小文中,谈到“快手不是为了赚钱去做事,快手是为了完成一些事,因此需要赚一些钱”。

曾光明对快手的观察是,快手真正想做的事,是通过信息交流,改善人们的生活,同时,把今天人类的一切认知积累,尽可能多地保留给子孙后代。

这样的理念和思考,在今天宿华和程一笑的演讲中,也可以找到印证。作为快手的核心人物,宿华和程一笑在演讲中,都引述了战国时期孟子话——“有恒产者有恒心”。

“让有恒心者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让我们的用户们,都能生活得再好一点。”——程一笑。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我和一笑创业开始就确定的一种信念:对人的尊重,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我们帮助人们发现所需,发挥所长,希望有恒心者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希望打造一个最有温度最值得信任的社区。”——宿华。

恒产论是当时孟子为当时刚萌芽私有制经济辩护的重要经济思想。或许,这也是宿华和程一笑最朴素的价值观。也可以说,这也是这两位出身社会底层的科技行业创业者,对于广大的普通用户最简单、最直接的情感共鸣。(宿华的成长故事可以参见钛媒体文章《宿华首发长文回顾成长:快手因何而生,要到哪里去?》)

在已经达到超过3亿日活、7亿月活目标之后,创始团队再谈及“有恒心者有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意味着接下来商业化依旧是快手的工作重心。

关于快手商业化最原始的驱动力,主要是在快手还未正式开启商业化时,流量比较平均分配的状态下,平台上就已经诞生了很多广告和交易行为。比如说,一些果农会以短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为产品打广告,关注到这些内容的用户比较容易产生购买意愿。

宿华在今天也再次复盘了对平台商业化的思考:“他们之间相互作用,构建起一个有很强生命力和演化能力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重构商业系统和行业结构。我们的直播业务、视频电商业务就是这样一点点长出来的。”

同样地,快手首轮投资人、五源资本合伙人张斐,在回答快手发展至今有哪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时,称“我没想到快手能长到如今的体量,更没想到短视频到一定体量后涌现出了非常不一样的生态,很多人将快手作为服务通道,直播、电商、教育、游戏等业态在快手上开花结果,而且现在快手也在尝试做一些本地服务。”

“这些业态都是自下而上长出来的,就连电商也不是由快手设计的,而是当快手连接了非常多有意思的人后发生的,比如原来一些只能在大山里流转的农产品,现在可以面向全社会销售,这是非常奇特的。”张斐说。

事实上,在三年前,宿华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说,带货类商业模式,在未来极具想象空间,快手也可以从中获得合理回报,“因为我们的科技赋能,我们会从中分到合理的收入和利润,这是大的逻辑。”

据此前快手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快手电商的增长速度尤其迅速。截至到去年11月30日,快手电商GMV达到3326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GMV的5倍。2020年以来,快手电商GMV实现第一个1000亿用了6个月,第二个1000亿仅用了3个月,第三个1000亿只用了两个月就已经实现。

这种在快手上“长”出来的商业模式,也成为了各大巨头抢滩的下一个领地。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快手临近上市这周内,阿里巴巴公布的财报中,重点披露了2020年淘宝直播的GMV(商品成交总额),已经达到4000亿。

而在这商业世界凶猛拼杀的过程中,快手最大的底气是来自于“用户”。在快手两位联合创始人的简短致辞中,“用户”一共被提及了15次。

同时,在上市当日的北京公司现场,快手邀请了六位用户敲锣,分别是芈姐、老乔、迷藏卓玛、戴博士、陈逗逗、吴玉圣,他们是快手丰富温暖的社区生态的代表。
上市当日,快手邀请到了平台上6位具有代表性的用户敲钟。

上市当日,快手邀请到了平台上6位具有代表性的用户敲钟。

这似乎也符合宿华对于上市当天的想象——“在我的想象中,敲钟的应该是快手的忠实用户,而我和一笑则会留在工位上写代码。”

很多人在谈及快手时,认为这是一家“用户推着走的公司”,言下之意是快手在运营、管理等方向上,太过“佛系”。但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事实证明,快手的成长的确是仰赖于用户。虽然他们也提出过,冲击K3目标(达到3亿DAU)的战役,目前看来,这是这家公司有且仅有一次的尝试。快手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直在寻找社区繁荣的最大公约数,是用“GDP+基尼系数”的分配方式,运作这个庞大的网络社群组织生态。

因为流行会变,用户需求也始终在变。宿华也曾告诉过钛媒体,快手“不是”短视频,快手是一个普通人记录分享生活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只是目前分享记录最高效的载体。“如果有一天技术发展出现了更为先进的记录载体,快手也会更新迭代。”

无论未来会走得多远,活跃的、充满创造力的用户,以及他们真实的生活浓缩成的精彩片段,构建了快手生态圈中的浩瀚宇宙,是快手永恒的前进动力。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好一个1024,salute!

    回复 2021.02.06 · via iphone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