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百日新政

罗斯福自愿选择在宪法的约束下行使人民赋予他的权利,这也是这个新大陆200多年来危机一直没有转化为灾难的真正原因。

伟大的政治家都是因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顺应潮流而又超乎人们想象的举措,而被尊为伟大的。

1933年3月4日,星期六,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从胡佛手中接过了领导美国的权力。此时持续近4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新崛起的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在早春的寒风中,罗斯福面对国会山下草坪上10多万群众和收音机前的数百万听众发表了20分钟讲演。

“我相信,唯一让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它让我们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攻。”罗斯福要驱赶过去的4年给美国人带来的恐惧,他呼唤行动。“这些黑暗的日子,如果教会我们懂得我们真正的命运不是要被别人照顾,而是要照顾我们自己、照顾我们的同胞,那么我们为此而付出的全部代价都是值得的。这个国家现在需要行动,现在就开始的行动。”——行动从哪里开始呢?

上任的第二天,星期天的晚上,罗斯福发布了作为总统的第一项政令,下令全国银行从周一,也就3月6日开始停业4天。行动开始了,从华尔街。

《纽约时报》1933年3月6日的头条是这样报道的:“华盛顿3月5日讯——为了防止金银币、金银条的出口和藏匿,今晚11点,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项声明,下令从明天起至星期四为银行停业期。今天早些时候,他已经召集国会于星期四开会。”

对于从建国开始,就以防止权力滥用为宪法最高原则的美国,罗斯福怎样证明他宣布银行停业的行为是合法的呢?在美国记者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晚上,他动手干了起来。他一边咬着往上翘的烟嘴,一边起草文件,援用那几乎被人忘记了的一战时期定下来的《对敌通商法》,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

和《纽约时报》的报道相比,更接近于小说的《光荣与梦想》更试图把罗斯福的上台塑造成一个旷世英雄的横空出世。《纽约时报》的表述是:“甚至当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两小时后还在检阅参加典礼的游行队伍时,他的内阁成员与其他关系密切的顾问就已在检阅台后开始商议了。总统今晚的声明中所包括的许多条措施早在这些非正式会议上就试探性地提出了。财政部长和国务卿在与其他官员商议之后,就离开现场,通过电报、电话将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及各大银行家于今天召集起来,同他们一起让即将发表的总统声明的内容得到完善。总统在与联邦储备系统官员和银行家开了一整天的会,并与内阁成员开过特别会议之后,于今晚发布了声明。”

在《光荣与梦想》的描述中,罗斯福的这一天是独自在新搬进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度过的。懊丧的胡佛在搬家的时候,连一支笔或者一张便签都没有给新总统留下,于是,总统大叫一声,找来了秘书和助手,找来了纸笔,开始学着当总统——几个小时的深思之后,一项具有标志意义的法案就此诞生了。

盼望改变现状的美国人,更需要看到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拯救民众于水火。一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记者甚至在打字机上写下了这样“出格”的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是点着了。”

其实,宣布银行停业根本算不上是大萧条战略反攻的号角,那只不过是一件接管了国家权力的人不得不做的事儿。美国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早就开始了。在1929年华尔街股灾之后,美联储采取的出人意料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不但没有起到挽救的作用反而雪上加霜,最终演变成大萧条,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了31%、价格水平下降了30%、失业率达到20%。当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的时候,美联储并没有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流动性挤兑就自然出现了。大萧条带来的紧张不安和四起的谣言,让人们不再安心把钱放到银行,统统取回家藏起来,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被迫关闭。到1932年10月,金融体系到了坍塌的边缘,内华达州第一个宣布银行休假,以挽救一连串银行倒闭的风险。紧接着其他各州都在步其后尘纷纷宣布银行放假。仿佛回到了古代,全美国人陷入了不知道拿什么和人交换东西的境地。一些地方发行了自己的代金券,墨西哥币、加拿大币广泛地被使用。

到罗斯福就任的那一天,除10个州外,其余各州都宣布了银行的停业期。在这种情况之下,罗斯福所做的其实就是一个对现实的确认和正视。但面对国会和最高法院强大的保守势力,罗斯福必须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统一战线,他没有像很多人所预想的那样选用左派人士对政府进行大换血,而是留用了不少胡佛政府的成员,任用了共和党人士沃丁担任财政部长,国难当头,需要面对唯一的敌人是恐惧,而不是政治对手。罗斯福的绥靖政策让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4天之后的国会会议上,罗斯福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国会特别会议开始,《紧急银行法》在只有一份草案,还未来得及印刷发放到议员们手里时就高票获得通过,前后只用了38分钟。这项在保守派看来不可思议的法案中赋予了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根据法案,国会今后要无条件地通过总统和财政部长“已经采取和今后将要采取的”一切措施。“百日新政”由此拉开序幕。

在之后的100天中,罗斯福利用国会授予的权利制定了一些列法案,完成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全面和深入的政府干预。一系列针对华尔街的改革法案接踵出炉:复兴金融公司被要求筹集资金重组银行,并发放更多的货币;金本位被废止;《联邦证券法》通过,发行股票被要求必须进行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被要求分业经营;银行存款必须进行保险以确保其安全性……

罗斯福是一个天才的沟通者,他不但说服昔日的政敌加盟新政大业,说服国会给自己最大的授权,说服华尔街接受苛刻的监管,更是首创了著名的“炉边谈话”——从3月12日开始的每个星期日的夜晚,罗斯福都通过广播这一新媒体和全国听众交谈,用通俗的语言、亲切的语气解释他的政府正在所做的一切,邀请全国人民通力合作驱除恐惧、迎接希望。

在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罗斯福新政是对市场经济最大的一次反动,人为打断了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不少学者用毕生的精力试图证明所谓的罗斯福新政是由一连串缺乏内在逻辑、散乱而自相矛盾的政策组成的怪胎。罗斯福本人对经济一窍不通,所谓新政,并没有拯救美国于水火,而几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是美国走出萧条的真正原因。对罗斯福新政功过评价的争论到现在仍然在继续。

这些经济学家们总希望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来框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真正的政治家是绝不会用书呆子到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来思考经济,他们思考任何问题的角度都只有一个——就是人心。

作为一名天生的政治家,罗斯福敏锐地认识到股市暴跌、银行破产、工厂停工、用户挤兑——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对未来更坏结果的恐惧。他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行动来重新唤起美国人民心中面对困境的勇气,罗斯福做到了这一点。

写到这里,联想到为应对2008年到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做出的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举措,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一计划出台过于仓促数额也过于庞大,是造成当下货币超发、房价飞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以此质疑这一政策的合理性。但在我看来,温家宝总理所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其实就是“唯一让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的中国版,这依然是政治家们对经济政策的政治思考,无法在经济学的逻辑中评定是非。

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他的耳朵所能够倾听到的声音,比以往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多。大约有100多个人可以不必经过秘书事先通报就直接请他听电话。上任后,他给秘书班子立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许挂断任何一个因为有困难而向白宫求助的电话,必须有一个相关的负责人和求助者谈谈。

在罗斯福声誉最鼎盛的时期,在纽约市小学生中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罗斯福是最受欢迎的人,上帝排在第二位。

有人说,罗斯福当时在美国的威望和得到的授权都超过了希特勒在德国的状况,但美国人是幸运的,如他们以往的总统华盛顿和林肯一样,罗斯福自愿选择在宪法的约束下行使人民赋予他的权利,这也是在这个新大陆200多年来危机一直没有转化为灾难的真正原因。

本文系作者 刘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经济学家们总希望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来框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真正的政治家是绝不会用书呆子到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来思考经济,他们思考任何问题的角度都只有一个——就是人心。这句话必须记住!

    回复 2011.08.27 · via pc
79
1
59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