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纽交所关闭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的无数场战争反复地证明:政治家而非企业家,才是决定这个世界运转的核心元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的无数场战争反复地证明:政治家而非企业家,才是决定这个世界运转的核心元素。

是谁导致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纽交所)最长时间的闭市?答案是一位名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1914年6月28日上午,19岁的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一个月后,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出兵援助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第二天,纽交所宣布关闭。

纽交所的判断是对的,战争在不断升级。纽交所关闭的第二天,8月1日,德国先向俄国宣战,8月3日,再向法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洲。

从7月31日到12月15日,纽交所关闭了近半年。在关闭之前,纽交所是仅次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全球第二大交易所。重新开放之后,纽交所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所。

除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少数几个大国的首脑,没有人相信世界大战会真的打起来。最权威的理论来自经济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安吉尔的畅销书《大幻灭》。他认为一场战争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信用体系瓦解,而这是所有国家不愿看到也无法承受的。这种逻辑推理现在也依然有人相信——因为核大国都掌握导致对方国家毁灭的核武器,所以核战争也永远打不起来。

另外一位经济学家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的1914年夏天依然在《纽约时报》撰文:“一场会招致全体工商业一致反对的战争永远不会发生。因为现在战争必须要从商业界的钱柜里获取原动力”。这种书生式的论调现在看起来如此幼稚,但在当时的美国却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

那么万一战争爆发,对美国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主流的观点是,参战的欧洲国家将变现所有在美国的投资,用来购买军火,这将是美国经济的灾难。这也就是美国人不愿意相信欧洲的战争会真打起来的原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7月27日,一个新的星期一,美国人开始相信战争看来不可避免。如大家所料,华尔街股票开始放量下跌,黄金价格一路上涨。第二天,股票继续大幅下跌。通用汽车的股价从58美元跌到39美元,连最大的钢板生产商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票也跌了14%,钢板可是制造军舰的最重要材料——没人看到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商机。

7月31日,历史上从来没有关闭的伦敦证交所宣布关闭。在此之前,柏林等证交所已经关闭。如果纽交所坚持交易,它将成为世界上唯一开市的交易所。可以想象,届时所有的卖盘将集中到这里,那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到证券交易所现任主席诺布尔登上他那座小阳台,等待钟声敲响的时候,主管委员会37名成员已经聚集到总裁办公室。大家坚持要求投票表决。离开市的时间还差10分钟,诺布尔让委员们来到会议室。片刻之后,他们几乎一致同意关闭证交所。”1914年8月1日的《纽约时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关闭纽交所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

还有一个细节是,投票完毕,诺布尔先生走过大街,来到不远处的摩根银行,征求当时的当家人小摩根的意见——此时老摩根刚刚去世一年,但余威仍通过他的后人传承。小摩根在和财政部长商量之后,“批准”闭市的决定。

在引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不由得为中国的财经记者抱屈。截至现在,还没有一条新闻能够报道我们那些影响股市的决议到底是怎样做出的。这是题外话。

一战结束之后,曾经有一种说法相当流行:是美国的军火商人和华尔街暗中发动了战争——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兜售军火和为战争融资而从中牟利。从阴谋论的一般逻辑上看,这些推论完全站得住脚。的确,他们是战争最直接的受益者。在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中,战争发动者的“桂冠”被直接授予了当时成立不久的美联储。有关这一章的标题是“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书中写道:“1913年底,《美联储法案》通过,爆发世界级别战争的条件已经成熟。1914年12月16日,摩根的左右手戴维森来到英国,与英国首相商谈向英国提供贷款。最终的贷款总额是30亿,摩根赚取了3000万美元。”这里面的一个低级的错误是,摩根当时已经不在人世,除非是作者笔误漏掉了“小”字。除了推理,书中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美联储到底是怎么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推论的荒谬之处,也是这本曾经被推荐给金融界领导干部当教材的著作之所以让专业人士嗤之以鼻的一个明显漏洞。如果真的是银行家们发动了这场战争,那么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票还会下跌吗?

有关银行和大企业的阴谋论持续不断的重要原因是:商人们和普通百姓都过高地估计了经济力量对时局的影响。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的无数场战争反复地证明:政治家而非企业家,才是决定这个世界运转的核心元素。

整个8月,人们都在担心美国经济将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崩溃。一个月过去了,开始有人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对美国的经济带来的影响。当时的全美制造业协会的主席第一个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战争结束时,美国将成为第一强国,纽约将成为全球金融之都。他说对了。

和欧洲战场惨烈的战争消息同时来到的是对美国人来说的好消息:黄金外流终止,甚至开始流回美国;粮食出口大幅回升;和战争相关的大量工业品订单源源不断。

这种未曾预料到的结局实在是太爽了。以至于一向以理性标榜的《纽约时报》也抑制不住心头的狂喜,在1914年11月20日发表题为“明朗起来的金融气候”的社论。社论这样写道:“令人感到惊奇的不是形势如此糟糕而是形势非常好,而且肯定会更好,形势证明我们已经摆脱了困境。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与我们的过去相比,未来更为鼓舞人心。和平、富足和普遍的希望精神是我们最值得羡慕的财产,损失可以通过一张纸算出来,但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损失已经被新的节俭和勤奋所弥补。我们知道只有适当的节制,才能获得精神和财产的双丰收”。

欧洲战场生灵涂炭的同时,美国人不但大发战争财,而且竟然毫不掩饰地兴高采烈。仅仅表现出来的一点羞怯也是告诫国人,不能在钱这么容易挣的时候忘记节俭勤奋的老传统啊。

一切已经明朗。天佑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疑义地成为美国崛起的动力。1914年12月15日,纽交所在欢天喜地中重新开张,华尔街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牛市。通用汽车的股票几天内回升到81.5美元,一年以后涨到了500美元,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价翻了10倍。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宣布参战。参战仅仅半年之后,战争戏剧性的突然结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德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英法虽然成为战胜国却元气大伤。美国是唯一真正的赢家。仅仅付出6万人员伤亡的代价,美国取得了“大哥”的政治地位,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同时手上还攥着100亿美元欧洲国家的债券。战争开始时,美国是最大的债务国;仅仅4年后,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战争结束一个多月后,1919年的新年到来。《纽约时报》满怀欣喜地发表了它的新年献辞:“新年伊始,美国人民有理由来回顾1918年对国内财力物力的考验和取得的满意结果。回顾过去,我们看到的卓越事实,就是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美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整个艰苦的战场以及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交织在一起的工业与政府,以及政府与个人之间紧密的合作。国家意识可以使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而且毫无私心”。这篇直追《人民日报》社论水准的新年献辞表现出的是一个抓住机遇、完成崛起大业的国家国民的普遍心态——每个人参与其中,并分享成果。

研究美国100年来的历史,笔者总是带着寻求借鉴的心态。但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的机遇,中国人不可能再有效仿的机会。如果现在世界上再发生世界范围的常规战争,当下的中国正好可以代替美国当年扮演的角色——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节俭而勤劳的人民、渴望崛起的心气儿。但那是一种不可能,我们也不愿意发生的假设。历史的发展永远是必然和偶然交织的结果。世界给中国的崛起机会,无疑是更小的偶然性和更多的必然性。当明显的机遇不再有的时候,就要更能抓住潜在的机遇。比如,眼下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

本文系作者 刘戈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6:24

德国政府预计2024年GDP将增长0.3%,此前预估为增长0.2%

16:23

得邦照明: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462.88万元,同比增长13.11%

16:21

三六零2023年报:营收90.55亿元,较2022年减亏77.65%

16:20

拜登威胁对华钢铝加征关税,外交部:严重关切,强烈不满

16:12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99%,恒生科技指数跌2.35%

16:08

国联水产:下修业绩预期,2023年预亏4.6亿元-5.6亿元

16:04

德国商业银行预计今年下半年布兰特原油价格将位于每桶90-95美元

16:03

奈飞美股盘前跌近6%,宣布将停止报告季度订阅用户数量

15:55

外交部:美方抛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

15:50

瑞银资管上海公司增资至5.2亿

15:50

百克生物:一季度净利润6056.51万元,同比增长229.5%

15:49

商务部:还将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等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15:48

山东一季度生产总值21652亿元,同比增长6.0%

15:48

长沙调整新房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调至80万,三孩家庭90万

15:47

深圳证监局对国信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15:45

商务部: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达3016.7亿元,仍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5:44

商务部:一季度货物贸易规模10.2万亿元,单季首次突破10万亿元

15:41

上海: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94.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

15:41

上海: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0元,同比增长4.9%

15:35

限购40万元,又有热门QDII基金下调大额申购上限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