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必然受伤

姚明受伤,是NBA中国版营销的必然结果。

从姚明1999年获得“ESPN最有潜质球员”开始,说来采访姚明也有10来个年头了。和所有人一样,我始终认为姚明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球员,给自己圈定了良好的发展未来。

但此刻我必须这样评述姚明的伤情,姚明受伤是必然结果,而且他已经从运动巅峰状态开始下滑!

我曾经在不同媒体,乃至课堂上都说,姚明是“早期专业化训练”的产物。他的早年成名,某种意义上说是“拔苗助长”,过早地开发了他的运动潜能,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无法适应高强度的NBA比赛,受伤恐怕会是家常便饭。想想看,少儿时期,当霍华德、詹姆斯还在家门口玩篮球游戏时,姚明已经开始在上海青年队被3个教练围着,单独开小灶,一板一眼开始了中锋基本动作的训练;再大一些,霍华德和詹姆斯开始代表中学征战,享受篮球激情时,姚明则穿上了上海青年队甚至国家青年队的球衣,开始了残酷的专业对抗。于是,现在我们看着霍华德和詹姆斯一身肌肉,嘶吼着开始释放能量时,他们的对面,姚明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了。

这次姚明受伤后,在接受检查时一脸平静。或许,他的内心清楚很多事情是必然的结果,“出来混,迟早都得还!”

当然这句话,我更想说给斯特恩。如果说上海队当年使用姚明属于拔苗助长的话,那到了NBA,斯特恩用姚明无疑是“竭泽而渔”。利用中国情结的全明星把姚明捧上天,接着首次中国赛便让姚明出场,2004年的中国赛因此火得一塌糊涂,后来几届中国赛少了姚明,影响力迅速下降。于是今年的中国赛让姚明再次出征,又一次红红火火。

在姚明成为状元之后,斯特恩就开始利用姚明进行中国版的NBA营销。作为国际化的职业赛事,竟然推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NBA中国区官方合作伙伴”。此举的确忽悠了一些中国企业,比如最早签约的李宁。可真正成了所谓的中国区官方合作伙伴,李宁才发现这是NBA营销规则外专门给中国企业量身定做的,无论是在签约球员,还是在使用NBA标识、图片方面都必须拿到总部去审,而且受到种种限制,典型的“三等公民”。李宁觉得NBA和自己是在玩藏猫猫的游戏,于是不玩了。

当斯特恩看着入套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少时,便想起了中国的老话“发动群众斗群众”。从微软挖了其中国区老大陈永正,开始了新的特色经营。在NBA媒体势力鼓动下,倍感光荣的陈永正像姚明一样成了NBA的劳模,将自己的老关系青岛啤酒、海航等纷纷拉到NBA中国区门下,于是每次签约都看到斯特恩笑得像朵花。两年过去,陈永正同样被“竭泽而渔”,在关系网用尽之后,斯特恩以莫须有的方式将陈永正拿下,给了一个董事头衔,估计现在陈永正应该明白如何“懂”NBA的“事”了。

但花一分钱都要见效果的中国企业,当然不甘于这种待遇。常听到青啤等企业的抱怨,NBA对中国区合作伙伴限制太多了,太苛刻了。长此以往,估计多数企业都会像当年李宁那样,不玩了。

姚明受伤了,斯特恩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抓狂,就像他敢于让陈永正一边站一样。通过中国版营销,他看到了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通病——遇到吃亏上当的事,除了小声抱怨,往往甘于“打掉牙往肚里咽”,然后强颜欢笑地说:“味道还可以!”

在此给企业界不太了解NBA中国营销实质的朋友们提个醒:

其一,现在签姚明,最好是成为他的合作伙伴,用他的影响力和他的团队一起做生意。如果只想让他成为你的代言人,可能有些晚了,应清楚看到姚明受伤的必然性,以及已过巅峰状态的现实。

其二,如果你想和青啤、匹克等一样成为NBA中国区合作伙伴,那一定要警惕。你将会受到中国特色的诸多待遇,不妨看看那些合作者的最终选择,再做自己的决定。

本文系作者 刘亚平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受伤太悲催

    回复 2014.12.25 · via pc
  • 思维跳跃。姚是个案吧。体制的确是个悲剧..

    回复 2014.01.05 · via pc

快报

更多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