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缓慢发育,科技巨头“倾情”陪护

2018年数据显示,建筑业信息化程度排名倒数第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泰伯网

近期,一则“原华鸿嘉信总裁张立洲已于去年入职阿里巴巴任集团副总裁,负责智慧建筑事业部”的消息,再度将大众视线拉向大厂们的智慧建筑业务。

从建筑信息化到智能建筑再到智慧建筑,建筑领域的信息化概念已经提出十余年时间,互联网大厂们的建筑布局也已有数年,至今建筑业的信息化整体还在“工具化、孤岛式业务子系统应用水平徘徊”,在各行业中排名倒数。

有趣的是,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等大厂似乎并不在乎这一行业成长的“缓慢”,仍然不断加码。

01、信息化水平最低的行业

2017年,阿里发布《智慧建筑白皮书》,这是一部从大数据、平台模式角度研究智慧建筑的研究成果,揭开了大厂“跨界入局”建筑领域的开篇。2019年阿里4022万中标雄安新区BIM管理平台,更是被业界称为“平地一声雷”,震动建筑圈。

2020年3月,腾讯发布腾讯云微瓴BIM协同平台,4月又推出智慧城市底层平台CityBase腾讯云,展开一张建设城市CIM底座的蓝图,再加上华为基于CIM打造智慧园区、小米高调发布智慧地产解决方案、科大讯飞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BIM+AI等,大厂们看似“突然袭击”的入局彻底搅乱了建筑领域沉寂多年的池水。

毕竟2018年麦肯锡行业信息化指数显示,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仍然排在倒数第一。

“原来做智能建筑都是基于信息化的思路,也就是面向单一业务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比如空调控制、访客管理等,多数是孤立系统,数据无法打通融合,不具备决策和分析能力,也就实现不了真正的‘智慧’。”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盈嘉互联联合创始人王佳向泰伯网表示。

“行业数字化程度低,也说明可供改善的空间足够大,这也是互联网厂商入局的原因之一。”某大型券商建筑行业研究员(化名)刘刚向泰伯网表示:“以BIM应用最多的装配式建筑来看,新开工面积BIM渗透率只有10%不到20%,2019年的数据是13%,到2025年,各地整体目标一般在25%-30%之间,5年内渗透率会有一个比较快的提升空间。”

“2013年起我们就在思考建筑跟互联网之间怎么去结合。”腾讯云副总裁万超在接受泰伯网采访时透露:“我们默默的做了五六年,做了很多探索,也走了很多弯路。”

万超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楼宇建筑绝大部分走的是规模化效应,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降本增效,少走科技建筑的路,盖楼基本上都是买硬件、买东西的那套逻辑,所有的硬件厂都有自己的‘护城河’,都有自己的协议,大楼内所有的数据都无法连通。”

万超透露,腾讯做智慧建筑“本质上是希望数据能够联通”。

“现在要做的是信息化2.0也就是数字化,其实是回归了数字基础。”王佳介绍:“要把建筑的静态、动态多种数据打通融合,形成数字建筑,在这个基础上再用数据驱动解决应用场景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决策预警,让建筑越来越智慧。这个过程中,BIM数据是静态数据的重要来源,推广势在必行。”

互联网厂商的思路,恰恰是从底层数据的连接开始,这也正是各厂商建设自身BIM能力的原因。

02、投入产出比,一本难算的账

“BIM喊了好几年了,但目前真正做到实际的,还比较少。不过,随着各地政策的推动,推进过程可能会加快。”某建筑类央企员工王希(化名)向泰伯网透露。

据了解,王希所属分公司所在地区已经要求新建住宅向小业主提供包含水暖电在内的BIM模型,这也对作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土建与管线、灯具等模型融合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需要磨合。”

更重要的是,“新建楼房BIM费用并不少,因为人员需要全过程为项目服务。如果政府发文硬性推广的话,这部分费用就会包含在招投标文件中,由项目招标单位买单。”

“目前大型的基建央企数字化手段运用的更加成熟,一些偏基建性质的产业园区因为更倾向于装配式建筑,应用也越来越多,但对于纯商业地产来说,单一项目确实不太划算。”刘刚为泰伯网算了一笔账:“装配式建筑比普通的钢结构建筑,施工成本可能就会贵20%-30%,再增加BIM设计费也会增加,原本50-60元每平方的设计费可能会提高到80-100元每平方。”

正因如此,刘刚对住宅数字化的发展速度持保守态度:“建设领域整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叠加BIM对控制成本不会有明显效果。未来随着三道红线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企业会往高质量的思路去走,这会是整体趋势。但如果只依靠开发商的动力,我觉得BIM在5-10年内很难完全推开。”

飞渡科技CEO宋彬则认为,成本问题需要从中长期价值和短期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来衡量。

“当大家从全生命周期、中长期价值链来看时,数字化投入产出的数据模型就不一样了,前1-2年可能投入比较大,但产出可能在第3年、第4年持续增加。此时,数字化起到一个整体增效的作用,改变的是整个管理模式,而非某一个环节或工艺。从短期来看,只做好产业链某环节的设计,或只做好某一个业务线也可以,业界也有人做过部分尝试,一部分效果还不错,还有一些仍待验证。”

宋彬对智慧建筑的未来显得相当有信心:“从2017-2018年起,智慧建筑发展开始加速,目前几乎是指数级增长。从招投标、资质、审批、标准等各方面,政府侧推出了大量新政策,推进BIM和建筑产业互联网。企业方面,各个建筑工程设计院和建筑领域大企业也都在尝试推进BIM。”

“扩大到建筑的运维期来看,会发现不管是公有建筑资产,还是大的物业公司管理,信息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并且从以往只聚焦重要商业地产,逐渐扩大到普通写字楼、住宅去。同时,建筑与园区、城市的关联度更高,整体沟通、联动的趋势非常明显。”

03、“天花板”之下

宋彬所说楼宇与园区、城市的“联动”,正逐步体现在智慧园区、城市BIM、CIM底座等项目中,这也是目前大厂们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但在单栋楼智慧化程度平均水平都不令人满意的当下,扩展到智慧园区、城市CIM,乃至最终的数字孪生城市,尚有很多问题待解。

“传感器不够多、网络速度不够快、控制技术及运算效率还有待提高,都限制着建筑智慧化从单体到园区的发展。”山东建筑大学教授许福运向泰伯网表示。

王佳表示:“一栋楼和一群楼再到成区域楼宇的数字化,技术难度完全不同,数据组织、管理、分发及快速调用、服务,都会随着数据体量和关系复杂度成倍增长。现在IOT设备越来越多,传感器被大量使用,也产生了大量的动态数据,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数字孪生才有意义。数据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分析决策和知识建立中去,实际上这也是更大的需求,会改变未来服务的方式。”

“从智慧楼宇到智慧化的功能区域,可能涉及各类政策管理模式,不是简单地产业上下游整合,而是多产业链的融合。”宋彬表示:“不管是从宏观城市到微观楼宇,还是从微观到宏观,都需要跨越门槛专业门槛。”

众多参与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对此,宋彬表示需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了解什么样的需求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团队,并认清自己的位置。”

“推广新技术,软件价格要适中,人才培养要跟上。”许福运表示:“新技术的诞生时间尚短,一些新兴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路径还没有完全理顺,随着技术应用需求量的增加,这种情况会有一些改善,但仍需完善相关领域的培训机制,政策给予倾斜,企业提高重视。”

“技术上的难点相对好克服,更重要的是理性看待‘智慧’的概念,认识到扎实的数字化基础才是智慧化的前提,而智慧化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目标。”王佳表示。

“重视数字化基础说起来容易,但目前业界包括客户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水平还参差不齐。真正到了项目中,往往还是会出现盲目追求智慧应用的情况,这也导致行业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造成智慧孤岛和重复建设。”王佳感慨。

“想要扭转观念,需要自上而下、行业相关各界共同推进。”王佳说:“国家在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战略就非常好,从政策角度引导了包括城市CIM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性工作,这是一个底座的概念,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有持续成长的能力。”

能够预见的是,尽管数字化程度已经加速,但整个产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还需要数年或更长的时间。无论是互联网大厂、建筑企业、建筑信息化企业,还是政府、用户,都需拿出足够的耐心和时间,陪伴智慧建筑“缓慢”成长。

本文系作者 泰伯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92
1310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