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

不要让“互联网抛弃了中老年人”成为现实,我们无法责备他们,毕竟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江西赣州61岁的黄女士,因迷恋短视频平台假冒的演员靳东,放弃现在的老公和家庭,抛弃儿子,计划远赴长春与其相守的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今年年初的时候,黄女士开始玩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遇到了演员“靳东”,不仅全网向她告白,还要送她一百万现金外加一套房子,被冲昏了头脑的她执意要嫁给这位假“靳东”。家人和记者不止一次劝告她是骗局,但她仍试图借助电视台帮助寻找“靳东”,最终发现其是冒牌货。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靳东工作室发表声明称,“截至目前,靳东本人从未在任何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涉事账号是假冒的,他们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钛媒体注意到,作为事件发酵源头,抖音平台已经对假“靳东”的账号做了处理,目前搜索相关关键词,尚未发现有“漏网之鱼”。

回顾整个事件,只要稍微有些网络常识的人都明白,黄女士爱上的“靳东”并不是本人,而是通过剪辑靳东影视作品里的影像,再加上一些配音“以假乱真”,这类账号一般都是假冒名人骗赞养粉,来牟取利益。

如此拙劣的“演技”,但却让像黄阿姨一样年纪的人深信不疑,抛开这一群体情感需求的讨论,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中老年人并不具备年轻一代对于网络真假的辨识能力,他们在跨越这道数字鸿沟之时,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被互联网所抛弃了。

被“抛弃”的中老年网民

今年春运期间,安徽宿州58岁老大爷想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他到售票窗口排长队,等轮到他时,却被告知无论是高铁、火车还是站票都没有了,如此往返6次,最后依然没有买到票,当工作人员建议他上网买票时,大爷顿时崩溃了,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网上俺不会。”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无独有偶,今年受疫情影响,进出医院、商场等场所都要出示健康码,年轻人轻松就能搞定的事情,中老年人往往需要花费数倍时间,或是需要工作人员去引导才能完成操作,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事件,凸显出当下中老年人在数字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
大叔“豪横”也是无奈之举

大叔“豪横”也是无奈之举,图片来源@抖音

据2018年《我国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在微信交流方面,绝大部分中老年人会使用微信与人聊天,超过八成会在微信发表情或图片、朋友圈点赞、接收或发红包,近七成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

但在生活应用方面,仅有四成中老年人会在网上缴纳手机费,三成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网上购物、手机导航,四分之一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用打车软件或缴纳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而会网上挂号、订酒店、火车票机票等服务的中老年人则少之又少。

成长于60、70年代甚至更早一些的群体,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之时就已经是而立之年,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并不清晰,所从事的行业受限,接触到互联网及智能科技的机会很少,导致与互联网时代“脱钩”,再加上很多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退化,使得他们在互联网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

而由于数字素养的缺失,这些中老年网民也成为各种网络负面力量攻击的对象,饱受其害。

据《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老年人上网的四大风险为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与低俗色情。其中,66.2%的中老年人遭遇过网络谣言,52.7%遭遇过虚假广告,37.4%遭遇过网络诈骗。

在中老年网民极易遭遇的诈骗类型中,保健品诈骗成为重灾区,各种打着“养生”幌子的保健品泛滥于网络中,中老年人很难识别,一旦受骗维权起来也困难重重。

可以说,无论是当下的“假靳东”、假明星问题,亦或是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问题,都使得中老年人很难融入网络之中,以至于成为被互联网所“抛弃”的那一群人。

享受网络生活的“少数派”

钛媒体注意到,与大部分无法玩转互联网的同龄人相比,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中老年人,适应网络的能力要强很多,有些甚至成为了“黏网族”,尽情享受着网络生活带来的乐趣。

家住石家庄的刘阿姨,平时喜欢看电影,她进了小区附近的一个电影院影迷微信群,会熟练地查找群里发布的影城活动,并向身边人推荐电影票优惠信息,闲暇之时还会上豆瓣去找高评分电影、电视剧,并在朋友圈分享观看体验。

今年十一前夕,刘阿姨从影迷群里领到十余张《夺冠》电影票优惠纸券,每张票价合计才十几块钱,她分发给小区附近的“姐妹们”,并叮嘱她们观看完电影后,在朋友圈里对电影进行一波安利。

“感动,定格夺冠时刻!”她在看完《夺冠》电影后,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么一句话。

据钛媒体观察,像刘阿姨这种“入网”顺利的中老年人,往往对网络生活抱有更高的热情,爱追逐新鲜网络事物,一旦沉迷进去,比年轻人的“网瘾”都要大。

“我妈比我还先进,还赶时髦。”设计师阿丹对钛媒体表示,她妈妈很早就注册了抖音号,抖音最近新出了哪些滤镜、有哪些爆火的歌曲,她都门儿清,包括在抖音直播上买东西,都是她手把手教会女儿的。

钛媒体注意到,这位妈妈的抖音号上,大部分都是外出旅游、生活感悟类的内容,搞笑、幽默的内容极少。她的粉丝也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同龄人,分享的内容也大致相同。
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旅游生活的中老年群体格外多

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旅游生活的中老年群体格外多

可以说,这些熟稔各种网络玩法的中老年群体,才算是真正融入到了数字社会当中,跟随潮流甚至引领潮流,像短视频平台中,已经涌现出济公爷爷游本昌、罗姑婆等一批中老年网红,他们对互联网得心应手的运用,连年轻人都叹为观止。
坐拥抖音百万粉丝的网红“罗姑婆”

坐拥抖音百万粉丝的网红“罗姑婆”

然而,这部分群体毕竟是“少数派“,互联网抛弃了中老年人,仍然是社会普遍的一种认知。

对于这一社会认知,阿丹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互联网大部分抛弃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人也不太需要互联网。”

她认为,和她妈妈一个年龄段的,基本上不是带孩子就是出去各种玩,见得世面比年轻人还多,但年龄再大一些,走不动的,就只能在小区里散散步,或是看看电视、跳跳广场舞之类。对于他们而言,网络生活并不那么吸引人。

“岁数越大,越是想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呆着,不想花精力再去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机。”她对此总结道。

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触网”的中老年人群体越发庞大。

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0“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银发”人群移动活跃设备用户规模超过一亿,增速高于全网,每天平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其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一线城市用户的月活跃度占比高于其他城市水平。

该报告也指出,“银发”人群对于泛娱乐、资讯等相关应用需求较多,对于生活服务应用也有需求,但学习成本很高。

鉴于此,如何让中老年人更方便地掌握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更加快速地融入数字生活中,就成为社会探讨的共同话题。

此前,一份手绘智能手机操作图在网络上流传,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外求学的孙女为了可以随时随地与85岁的姥爷视频聊天,便亲手绘制了一份“使用指南”,详细标注着解锁、打电话、接电话、微信视频通话等操作步骤,可以说是细心满满。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从当前情况来看,让中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家庭仍是主导力量。据了解,很多子女送给父母智能手机后,却“管送不管教”,年长一辈人自尊心又强,不得其解之后,索性就扔到一边不愿再去了解,造成恶性循环,同时家庭关系也受到影响。所以,作为子女,肩负起让父母“入网”的责任,意义非常重大,效果也是最好的。

与此同时,近年来不少社区兴起了“智能手机培训班“,从智能手机开关机、音量键,添加、删除联系人等基本操作讲起,再到连接WiFi、下载及安装软件,用微信发语音等操作,也能够让中老年人快速“入网”。

另外,针对市场需求,一些企业还创办了老年网络教育平台,满足中老年人对文化、艺术、娱乐、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学习和社交需求,让他们更顺畅地走进“互联网+”时代。

除了家庭、企业培训等举措,在公共服务方面,也要给中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钛媒体注意到,10月23日,民政部表示将以老年人为中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培训指导,鼓励社区工作者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二是在民政服务领域继续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确保老年人即使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也能办理相关业务;三是在民政服务领域运用智能信息技术时,要坚持适老化原则;四是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线上消费等方面的需求。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事物的当下,不要让“互联网抛弃了中老年人”成为现实,我们无法责备他们,毕竟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柳牧宗)

本文系作者 柳牧宗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您好,《法律与生活》杂志社编辑周蓓。想联系您摘编这篇文章,您方便授权吗?

    回复 2020.12.22 · via android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