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凝合约纠纷,抢人大战底线何在?

通过对合约纠纷进行复盘,会发现陈雪凝合约事件有诸多值得注意的点,值得行业关注。

左为少城时代CEO,右为陈雪凝

左为少城时代CEO,右为陈雪凝

文丨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丨Echo,编辑丨范志辉

9月8日晚,不要音乐在微博上向少城时代发送了律师告知函,并要求对方在72小时内停止侵权行为。

告知函显示,艺人陈雪凝在2019年3月29日与不要音乐签署了时间为5年的《音乐人经纪合同》,且合同期限内不要音乐为陈雪凝唯一独家排他演艺经纪公司,全权负责陈雪凝的音乐制作发行、社交媒体运营、演艺经纪和广告经纪业务。而在2019年4月7日,陈雪凝向不要音乐致送《通知书》,主张前述《音乐人经纪合同》未生效。

但根据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7月27日对此事做出的终审判决,前述《音乐人经纪合同》仍旧有效。

同时,在距离陈雪凝合约事件发生至终审判决的一年半期间,有媒体报道陈雪凝与少城时代于2019年8月6日签署了演艺经纪相关合约,少城时代百度百科页面也将陈雪凝展列为旗下艺人。因此,不要音乐要求少城时代立刻停止与陈雪凝的演艺经纪业务。

根据告知函陈述的事件经过,可以大致了解,陈雪凝是在与不要音乐签约之后又跟少城时代进行了"二次签约"。为了尽可能还原事实,音乐先声进行了多方采访求证,同时也就合约纠纷事宜分别联系了少城时代、陈雪凝和不要音乐等各方,但前两方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暂时不考虑接受采访。通过对合约纠纷进行复盘,会发现陈雪凝合约事件有诸多值得注意的点,值得行业关注。

陈雪凝合约纠纷,敲响行业警钟

据公开信息,不要音乐成立于2016年3月,最早以校园音乐短视频起家,如今已发展为全球唯一粉丝超过2000万的原创音乐机构。经音乐先声查阅,该公司至今已经融资4轮,其中不乏一线VC,新浪微博就曾领投了两轮,太合音乐集团也在股东之列。

截止目前,不要音乐已打造出了诸多爆款音乐,如与好乐无荒一起制作阿冗《你的答案》,与网易云合作的《与我无关》,如葛东琪的《悬溺》、《囍》,一支榴莲的《海底》,蜡笔小心的《MOM》等。

据不要音乐CEO周洛向音乐先声透露,公司于2019年2月了解到陈雪凝不打算与原经纪人续约,便派人围绕艺人经纪全约与其沟通合作事项。这期间,陈雪凝于2019年1月25日发布的《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与2019年2月14日发布的《绿色》两首歌热度越来越高,双方保持充分沟通的同时,不要音乐开出的预付金也从一开始的30-70万提到了380万。最终,陈雪凝于2019年3月29日与不要音乐签署了为期5年的经纪约。

但就在陈雪凝与不要音乐于4月5日签署授权委托书的两天后,陈雪凝方于2019年4月7日向不要音乐发送了撤销授权通知书并宣布此前签订的合约无效,并且拒绝沟通。紧接着,2019年4月10日陈雪凝与寿光坚诚签署了为期1年多的音乐作品授权书,将《没有人心疼我》、《清守》、《没那么喜欢》、《那个傻瓜》、《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和《绿色》六首歌独家授权给了寿光坚诚,后续又与少城时代签署了全约。

而不要音乐与陈雪凝一方的官司之路也一波三折。第一次起诉由不要音乐发起,诉陈雪凝违约。但随后陈雪凝方立即发起反诉,陈雪凝方宣称合同需要陈雪凝的法定监护人签字后才能生效,而当时只有陈雪凝一人在合约上签了字。由于签约时陈雪凝还差3个月才满18岁,故一审时,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认为陈雪凝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而判定合约无效。

二审(即终审)时,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陈雪凝的财务收入和从业经历认定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故法定监护人是否签字不影响合约效力,从而判定其与不要音乐的合约有效。通过音乐先声与律师从业人员的沟通得知,终审判决后,除非案件有明确错误,一般不会再审。也就是说,陈雪凝合约纠纷一事到此算是尘埃落定。

通过事件的复盘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起码有3点值得注意:

一是一审判决时法院认定合约无效的原因是陈雪凝当时未满18岁,尚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其所签署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

二是陈雪凝在与不要音乐已经签订全约的情况下,仍分别与寿光坚诚和少城时代进行"二次签约";

三是不要音乐与陈雪凝签约期间,正是陈雪凝在那前后发布的《你的酒对我打了烊》和《绿色》这首两歌越来越火的时候。

关于第一点是法律层面的问题,即18岁这一年龄界限,是否是判定一个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唯一标准。经音乐先声查阅,《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显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第二点则是商业层面的问题,陈雪凝单方面毁约是商业合作中契约精神缺失的表现,而少城时代和寿光坚诚对已签约艺人"截胡"的举动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陈雪凝作为一位通过抖音短视频爆红的网红歌手,她与少城时代的合作被认为是主流唱片公司开始将"网红"纳入到自身产业布局中的极具前瞻性的一步,而此次事件的曝光或许要让行业对此次合作的正当性打一个问号了。

至于第三点,则牵扯到更为复杂的产业层面的问题。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大量野生音乐人迅速蹿红的背后,是巨额收益的诱惑。类似抖音爆款音乐,年收入达到百万级是基础。何况《绿色》和《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连续几个月霸榜各大播放器,掀起抖音翻唱和引用热潮。巨额的版税收入最终引发了音乐人、唱片公司与音乐平台多方的利益争夺。

一夜爆红背后,音乐行业愈发脆弱的契约精神

陈雪凝走向爆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抖音的传播。而在她获得网易云原创音乐盛典年度十大歌曲之前,她还只是个在直播间唱歌的网红。她开始在网上发歌是在2017年4月,第一首单曲《白山茶》为当时只有16岁的她积累了一定人气。

热度飙升发生在2019年,那年1月,陈雪凝凭借原创歌曲《假装》获得硬地围炉夜 2018年度网易云音乐原创盛典年度十大歌曲,同台获奖的还包括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李荣浩的《年少有为》等。一周后,她发布新歌《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2019年2月,陈雪凝发布了新歌《绿色》。

此后,陈雪凝的热度一路飞升。在网易云音乐热歌榜上,曾经出现过《绿色》、《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同时出现在TOP10的场景。2019年5月初,在Billboard中国发布榜单中,《绿色》连续在榜8周,并位居流媒体指数第一。据腾讯音乐人平台的公开数据显示,陈雪凝在2019年的作品播放量达到了62.9亿。

陈雪凝的走红是碎片化时代野生音乐人走红的典型。不过一夜爆红之后,这些并不具备行业经验的野生音乐人,在突如其来的巨额利益前往往显得不知所措,更难理解在商业合作之中,契约精神的违背对其往后的职业生涯有着怎样的影响。对行业而言,大量的野生音乐人涌入主流市场之后,音乐行业的契约精神如何维护,则显得越加棘手。

无独有偶,现有陈雪凝在各家音乐公司的游说之间乱了阵脚,此前也有卡司星球CEO刘佳 "赖账"、红花会违约、音乐人刘洲因侵占投资人资产被捕等行为,都折射出了音乐行业的契约精神薄弱这一现状。

当前唱片公司与音乐人的合约约束力有待增强,唱片公司式微之后,音乐人大都选择与独立厂牌进行签约,而独立唱片约往往因其分散而不具备很强的约束力。如周洛在采访中透露,现在唱片公司对音乐人大都采取"放养"的方式。

毫无疑问,行业环境的好转,除了音乐人的权责意识、法律意识要提高,更需要业内公司、平台对契约精神的共同维护。契约精神作为人与人之间最低保障的诚信,如果人人都因逐利而将之摒弃,长久看来,不仅会造成行业的倒退,也是社会的倒退。

增量版权炙手可热,抢人大战背后更是平台博弈

此次事件中,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陈雪凝与寿光坚诚签署的一年零两个月的部分音乐作品的独家授权中,包括《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和《绿色》这两首热歌。由此推测,合约纠纷的发生,实质是流量热歌的争夺。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首歌占整个TME播放份额近2%,而环球音乐几千万首歌只有7%,一年版税可能高达2000万左右,且不算预付。而这类歌曲能够保持的热度通常也就在一两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寿光坚诚虽然只拿下了陈雪凝部分音乐作品的一年版权,但其实已经占去了绝大部分收益。

音乐先声也发现,由于合约交接问题,陈雪凝部分歌曲的独家版权授权还存在重复授权,寿光坚诚获取的作品独家授权与陈雪凝在网易云音乐上的独家授权在时间上存在交叉,是冲突的。据了解,陈雪凝前经纪人在2018年2月前就将陈雪凝在5年授权期间享有的全部音乐类作品和制品及授权方、授权方音乐人姓名、肖像等授权给网易公司,且前3年为独家授权期。

音乐先声通过查询寿光坚诚的股权结构发现,西藏齐鸣音乐有限公司投资的北京海葵科技与寿光坚诚为合资关系,共同成立了武汉新坚诚文化,而西藏齐鸣的实际控制方为腾讯系。也就是说,在寿光坚诚获取陈雪凝作品授权期间,陈雪凝从网易云音乐独家变相成为腾讯音乐"独家"。

而腾讯音乐CSO叶卓东在今年第一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最大的五大唱片公司在腾讯音乐平台上的流媒体量占比不到30%。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这两年更改了版权合作的规则,不再为大部分版权公司支付保底,改为按播放分成。这也就意味着,版税收入绝大部分会流向热歌。

换句话说,现在以流量热歌为代表的增量版权才是各家音乐平台争夺的焦点。可见,此次合约纠纷事,看似为抢人大战,实则是音乐平台的版权之战,与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这两大音乐流媒体巨头的博弈有关。

目前,在线音乐平台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中。为了削减成本、早日实现盈利,音乐平台纷纷依托渠道和资本优势,向上游拓展。其中,投资唱片公司成为最便捷快速的方式,而占据多数流量的热歌自然是重中之重。

因此,不差钱的腾讯系投资了一大批唱片公司,还在今年收购了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环球音乐10%股权。网易云音乐则选择与众多音乐人达成深度合作,如与此次涉事公司不要音乐联合打造爆款音乐人,但这一策略明显更大程度地依赖于音乐人的契约精神。

虽然音乐平台为了实现盈利而布局音乐产业上游无可厚非,但本就在我国音乐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的音乐平台,在取消版权合作中的 "保底"之后,直接导致了小唱片公司的双重困境。即唱片公司不仅难以从线上拿到音乐平台的规模收入,线下也面临着与音乐平台抢夺艺人和演出业务的现状。

陈雪凝事件实则是平台间利益角逐的缩影,其中折射出资本主导下的娱乐市场,野生音乐人的蹿红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泡沫。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权力结构松动,音乐人、唱片公司、音乐平台的多方博弈也越发紧张。如周洛在采访中提到,这一事件不应苛责于音乐人,其本质还是人性问题。更大的问题源于音乐圈权力结构松动,现状就是"爹管不了儿子,唱片公司管不了音乐人"。

在采访最后,我问周洛,现在终审胜诉了,接下来怎么办?他叹了一口气,略显无奈地说道,"她是我签约的第二个音乐人,这个事情对我和团队伤害挺大的。行业需要一点正能量,我不会用'利益最大化'去判断这个事情。'我以我血荐轩辕',不接受调解,不接受赔偿,协议有效就坚定执行。"

落笔至此,这早已不是陈雪凝和不要音乐之间的合约纠纷,更烙有当下音乐产业转型的碰撞印记,其间关于个体与公司的利益平衡、不同公司与平台的博弈关系,都值得玩味,更需要行业警醒。

先声话题

话题内容:如何看待流量热歌对于音乐行业的影响?以及在平台体系外,独立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的生存境况?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将会在本周发布的文章推送内,从所有留言评论中,择优挑选2位读者,各送出先声精选的好物一份。获奖名单将在每周日的“先声周报”栏目中公布,请保持关注。

【钛媒体作者介绍:本文为音乐先声原创稿件,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请联系微信:chumo_01。】

音乐先声

538篇资讯

粉丝

关注关注微信公众号:音乐先声。解读音乐产业,见证黄金时代。专业硬核有趣,这里不缺深度。

本文系作者 音乐先声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8
1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