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无孔不入的社交网络里,我们却常常怀念过去

更方便的社交,也是更方便的绝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技术究竟是让我们更亲近还是更疏远?社交媒体究竟是怎样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友观念和人际关系?自社交网络出现以来,这些问题就一直被大家讨论,却从未有答案。

我们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本期全媒派选编网页设计师Milo Wissig发布在Medium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谈谈社交媒体兴起的这些年,我们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及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过去的社交氛围念念不忘。

更方便的社交,也是更方便的绝交

在我(均指作者Milo)大概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一些小矛盾,我最好的朋友给了我一块石头,上面有她用记号笔写下的一个日期,大约是三周之后,并告诉我:

“在这个日期前,不要和我说话。”

但第二天,我们就和好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是我童年时代的绝交,而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字通讯录”,知道谁是自己的朋友而谁不是,绝交变成了一种无声的、一键式的行为。

同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网络使用习惯所形成的新的社会规范,让我们很难去挽救一段失去的友谊。虽然人们总说线上行为不会影响现实世界,但长久以来大家都很清楚这句话有多假。很多网友默认,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取关了另一个人,那就说明他不希望对方再去与他交谈。这些社交行为中的细微差别,正在被忽视。

“界线”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比联系、比对他人的责任都更重要。这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改变之一,它让我们的私人空间得到更好的保护,让我们可以很潇洒地结束一段社交关系,但似乎也让我们更加孤独。

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交往?

由于手机通知的“入侵”,人们对于友谊和联络的观念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过去手机、电脑的技术有限,造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区隔,而智能手机是我们身体的延伸,可以触达一切,手机上的消息通知几乎成了躲不掉的东西。

在某些时刻,任何形式的联络都会让人觉得是对空间的侵犯和对时间的剥削。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下班时间回复老板的信息,难道不应该给我加钱吗?”

甚至在我们主动要对某个人说些什么的时候,都有可能想要逃避,因为不想立刻就被回复然后被拖进漫长的对话中。沟通可能会造成打扰,而私人信息使这一切变得更加糟糕。手机与身体的紧密联系使语言打扰都具有了物理意义上的实感,让人在扑面而来的信息海浪中被拍得支离破碎。

然而,人们一方面不希望被打扰,一方面又害怕孤独:希望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只是不希望朋友变得“无孔不入”。

当前大多数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都非常浅显。的确,社交网络让人孤独,但是原因是什么呢?专家们用人们对点赞、分享的过分迷恋,以及对认同的极度渴求来解释大家无形之中制造的距离感,但却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很难得到这些认同?是什么毁了朋友之间的线上友谊?

曾经有一个关于Facebook的流言,说Facebook的信息流限制能看到用户帖子的好友数量为26个,这一谣言已被澄清,但这类传言能够持续存在,就说明无论平台的信息流怎么做,它都是容易被怀疑的对象。

事实上,真相也许更加现实:你的帖子是否能被分享、与谁分享,都是由一个复杂的排名算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你必须迎合你的朋友或潜在受众,生产一些在预设中就可能获得更大关注的内容。 

这种感觉让人无比孤独:一个平台好像就是为了让你感觉到自己应该获得更多关注而设计的,这实际上又有可能让你觉得被朋友忽略了。尽管社交媒体公司并非有意而为之,但最终的结果似乎就是如此。而这还只是社交媒体制造孤独的一个简单案例。

过去或许很美好,但再也回不去了

LiveJournal:论坛时代的交往

我交流最多、最投缘的朋友,大多数都是我在一个自90年代就存在的古早网络论坛上认识的。这个论坛有点奇怪:它是用来取笑互联网上的“怪胎”的,有些偏激。但论坛上的成员们都长大了,并且意识到我们一直都是互联网上的怪人。与其说这是一个“混蛋”聚集的地方,不如说它给了我们表达的空间,让我们的那些与普通同龄人不太一样的个性有处挥洒。

这个论坛成功的诸多因素都在于它与Facebook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是匿名的,而且都约定要保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彼此。我们会进行长期的、有议程的讨论,在这种讨论里几乎没有被动参与的可能:如果你不发言,你就会被忽略。

这些年来,我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对方的真名、为对方的募捐活动出力,还会去其他城市聚会。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自由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不用担心被老板看到,也不用担心被人告发。

像这种匿名论坛性质的社交网站曾经红极一时,LiveJournal算是当时的代表。那个时候,人们在论坛上谈论自己的生活,往往非常详细,是那种不该出现在公共场合的详细,也有很多人因此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但在那之前,正是他们的坦诚使人们走到一起。
LiveJournal是一个综合型社交网站,有论坛、博客等功能,2007年被出售给俄罗斯网站SUP,图片来源:LiveJournal。

LiveJournal是一个综合型社交网站,有论坛、博客等功能,2007年被出售给俄罗斯网站SUP,图片来源:LiveJournal

在网络上谈论私人生活的真正问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他人紧密交错。在谈论自己的生活时,我们不可能不提到别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八卦、小道消息、煽情帖。我们在网上写的一切都被记录、被存档,并且可以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这也就是在移动社交之前,网友们将“永远不要用真名”作为首要规则的原因。

但如果我们现在想在Facebook这样的实名制平台上重现LiveJournal的能量,这大概会是一场灾难。

假如Facebook回到Web 1.0时代

不久前,出于怀旧,我试着描绘了一个社交媒体网站的草案,它是Myspace和Tumblr的混合体,还有一些属于Web 1.0时代的功能和美学设计,会让人们有一种回到早期互联网的感觉。我当时的理念是不允许被动参与,你不能“点赞”任何内容,浏览网站的时候,你必须留下文字评论。最终,我的朋友中只有极少数人试用,并且最后都失去了兴趣,但我没有足够的用户规模来测试这个网站全面运行时的效果。

这也是创建一个成功的社交媒体网站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不管它有多好,如果没有大量的用户不断地去使用它,它都不会成功。事实上,许多替代平台已经出现了,如果你知道到哪里去找,就会有大量选择。但问题是,当“我所有的朋友都在用”成为社交网络的全部意义时,尝试一个新的社交网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后来有人提议:不如我们改变使用Facebook的方式,不去用那些互动键就行了。我们只写评论、留言。有一段时间,我们尝试了一下,的确感觉更有人情味了。但长时间这样使用Facebook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这样做。

Facebook添加好友的界面,图片来源:Facebook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想鼓励社交媒体的积极使用而非被动参与,那么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如何去影响用户习惯。例如,如果在点赞按钮的位置上,有一个按钮是可以向用户发送邀请,稍后方便的话进行视频聊天,那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有个界面用来引导人们使用Messenger,又会是怎样的?

Facebook刚推出“点赞”功能时,我是很欣赏的,因为在传统的对话中,赞美是常见的开场白。但很快我就改变了态度,因为我发现随着“点赞”功能的普及,它们变得不再有意义。现在,“点赞”更像是一种冷漠的首肯,告诉对方你看到了他的动态而已。我们陷入了“点赞”的循环中,变得越来越孤立。

Facebook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添加别人为好友,是因为想更多地了解他们,并促进彼此在线下的联系。但当Facebook从一个帮助人们联系朋友的服务变成向企业出售广告位的服务时,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如今,社交媒体网红和各种机构兴起,个人帖子与企业广告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用户发布任何内容的行为,都介于“分享”与“宣传”之间——那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与朋友们分享生活,还是为了给自己“立人设”?

从社交媒体公司的角度来看,“交往”与“营销”,根本就是同义词。

社交媒体:更多自由,还是更多限制?

我们总认为科技拓展了我们的能力:社交媒体软件让我们能做到我们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但如果说社交媒体与以前的论坛网站相比有什么决定性区别的话,那就是社交媒体使互动走向简单、方便和统一化的审美。

Twitte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和短信的字数限制保持一致,推文最初被限制在140个字符。和短信一样,推文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沟通工具,但也有格式带来的缺点:

短小,因为缺少语气和手势所以显得很生硬;好的观点可以迅速传播,但也可能被剥去细枝末节,遭到误用;争论可以一直持续,因为即使发帖人道歉了,他的回应也可能只能被一部分人看到;机器人帐号可以被用来操纵舆论,真人也可能被误认为是机器人;蒙冤者可以利用Twitter伸张正义,但这种行为也有可能滚雪球式地发展成针对性的骚扰运动……

Twitter官方网站标语,图片来源:Twitter

Instagram也有类似的限制。用户只能发布图片或视频,而且只能在移动端上发布。除了拥有大量粉丝的企业帐号外,普通用户不能在帖子里添加外链。分享其他用户的内容的唯一途径是“故事”(Stories),但它在24小时候就会消失。这一功能是从Snapchat上移植过来的,使得Instagram的用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他的应用来引流。

总之,这些应用有点像拆分后的博客,用户不再能发布不限长度的多媒体文章,但可以在不同平台发布不同形式的内容。这些内容被组织起来,以独特的方式在信息流上展示给其他人看。

Instagram的应用界面,图片来源:Instagram

但博客、论坛和聊天室也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不再流行,也不再推出能适应现代手机屏幕的版本了而已。就像我们仍然可以使用手机发短信,我们只是不再这样做了而已。

那么,一个比Facebook更好的替代方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很难说,用一个APP来解决另一个APP制造的社交问题,似乎并不明智。

但是,如果我们的行为在过去二十年中的确因技术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我们当然也可以有意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来帮助我们维持友谊,实现更好的社交。

全媒派

174篇资讯

粉丝

腾讯全媒体智库,捕捉全球内容风向,聚焦前沿传媒研究,链接行业先锋人士,发布重磅峰会、报告、招聘信息。在这里,定位未来。

本文系作者 全媒派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36
1
3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