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是如何毁掉一名好观众的?

你的解读只是一种可能性。

文 | 互联网指北,作者 | 丹尼尔,编辑 | 蒲凡

如果一部影视作品衍生出了足够多的解读与讨论,那必然有过人之处——这是我开始补《隐秘的角落》之前最大的感受。

从一个月前魔性的动画片头率先走红开始,整部电视剧不断有细节完成“破圈”,以热搜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信息流里,告诉你剧中的某些细节是你不可忽略的重要线索,或者告诉你剧中某些语焉不详的情节,背后其实隐藏了非常关键的故事线。

这太容易让人产生好奇:我国小初高长达12年的语文教育都没完成的阅读训练,《隐秘的角落》是怎么做到的?

尤其是当你继续深入《隐秘的角落》的讨论,甚至可以发现“影视评论”这个具有一定专业门槛的文体,正在定义人们的观影方式,几乎每一帧都在以“解读”的方式进行额外展开。

比如开篇朱朝阳没有帮助同学作弊,将前桌递来的纸条扫到了地上,观察家们认为:这一动作预示了他会将朱晶晶推下楼。

比如朱朝阳在妈妈留下的蒸饺、卤鸡、烧麦里,只用烧麦招待了严良和普普,而“麦”与“卖”同音,已经暗示出是朱朝阳出卖了严良和普普。

而朱永平给朱朝阳买的耐克的空军一号,先是被朱晶晶踩脏,后来又自己刷干净,这也暗示了朱朝阳的人生轨迹:

还有朱朝阳桌子上的魔方为什么时而三阶,时而四阶呢?

后来摄影导演晁明不得不代表官方亲自下场回复:

其实出现三阶,是因为我会拼,所以给它拼好了放那儿。四阶我不会拼,也搁在那了……刚开始拍的时候,朱朝阳在医院里,魔方出现在他右手边的桌子上,后来我拿去玩,给弄丢了。道具师还崩溃呢。我说没事,就住院这两天,谁还拿个魔方过来。好像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三阶魔方。当时我看到网上那个视频,我都笑崩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学电影的朋友说过的一个段子:课堂上,老师放了一部欧洲某著名导演的片子,片子前半部是彩色的,后半部变成了黑白的,老师问为什么要这么展示。

同学们纷纷柯南附体,有的说是代表了主人公的两个阶段,有的说是讽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迫害等等等等,等学生们都发完言后,老师说:

你们都想多了,其实就是拍到一半彩色胶片用完了。

 

不存在的过度解读

可能看完开头,你会认为我打算对“过度解读”现象批判一番。其实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过度解读”本身更像是一个伪概念:因为“度”到底在哪里,实在是见仁见智

比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有的人读出了爱情,有的人读出了为师者的奉献,当然还会有人说落红就是花的尸体,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矫情个蛋。

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就是这样,太多因素影响着“解读”的结果,比如阅读视角的不同、阅读者自身经历与积累的不同,你没法用“对错”去进行评价。如果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过度解读的话,那么文学和影视的评论鉴赏都可以直接取消了。

当然“解读”也是有平庸和优秀之分的。只不过这样的区分需要基于“影视评论”专业层面来展开。

比如开头举的几个例子,明显是穿凿附会、止增笑耳,并不能给你的观影体验带来更多的正面补充。当中的很多作者也明确表示——就是图一乐,并不代表他对于这部作品的严肃看法。还有公众号为了吐槽这种强行解读,充满解构主义色彩而写了“解读”的文章:

为何严良的背心总遮不住奶子?

而优秀的“解读”,甚至能够反向成就作品本身。比如常看常新的《让子弹飞》和情景喜剧巅峰《我爱我家》,前者从电影中解读出了一部近代中国的革命史,连结尾都有深刻的寓意;而后者更是有大神专门为了解读这部剧而写了一本书,俨然从这部剧中可以看到包罗万象的90年代:

尽管可能姜文和梁左等人未必有解读者这样的想法,但这些精彩的解读已经将作品推到了另一个境界,才能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

所以问题其实不在于“解读”,而在于“过热”。尤其是当我们将“解读”还原为“影视评论”,再来审视这种需要一定专业门槛的文本在人们日常交流的过程中高频出现,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趋势:

“解读”似乎正在从各抒己见的开放式文本、影视文学作品的一定补充,转变为某种别的东西,比如另一种形式的党同伐异

“广电总局最喜欢的观众”

大多数人将《角落》的结局分成童话般和现实版。

童话般就如同剧中展示的那样,罪大恶极的张东升被击毙,普普的弟弟配型成功,严良立志当警察,老陈退休后自得其乐跳广场舞。

而现实版则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收尾:普普、严良和老陈全部死于非命。

在网上有不少人选择相信结局是现实版,他们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开学典型上严亮莫名其妙地出现,以及诡异的构图,充分说明了场景的魔幻性。但所谓更理性、更符合“人性”的现实版,也有很多逻辑上经不住推敲的地方,比如老陈的死。

首先,把老陈演死毫无意义,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也不会调动起观众的任何情绪,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废笔,或者说这在这个紧凑的剧集里,没必要在收尾阶段设置这样一个对剧情结果很难产生直接影响、并且需要足够情绪积累才能奏效的情节。

其次,有人说老陈是在赶往水产厂的途中失血过多而死,但老陈是智商秀逗了吗?只身赶赴水产厂,不去报警?而且在剧中我们也看到,一大堆刑警赶到的时候,老陈也在当中,到场的警察和医务人员会看着一个退休民警在那慢慢死了?

有人说,为什么最后老陈能听到严良的口哨,而其他人没有,说明这是死人见面。但《我不是药神》里程勇被判刑之后也在人群中看到了已经故去的吕受益和黄毛,难道程勇也死了?

至于童话版的拥趸,其实也能够自圆其说,无论怎么理解,只看个人。

但在现有的讨论氛围里,你选择相信什么样的结局似乎正在与你的“个人特征”牢牢绑定在一起,比如你相信童话版本,你就是广电最喜欢的观众”,反之相信暗黑版的结局,才足够成熟,才看破了这个社会

这显然远远超越了“影视评论”应有的范畴,甚至是“反影视评论”的。

因为这样的解读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替没有形成观点、没有开始观影的人进行“目标预设”,并通过其他无关要素的补充合理化这个“预设的目标”——比如上图提到的“广电总局的审查”——人们很难通过这样的“解读”对观影体验进行的正向补充。

无独有偶,四月份热播的《我是余欢水》所引发的讨论也出现了类似的跑偏。

剧中余欢水最终的命运是一个开放性命题,类似于《隐秘的角落》里“通话”与“现实”的抉择,怎么理解都不为过。但也与《角落》同样,不同的剧情在解读下快速与“个人特征”绑定在一块,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鄙视链。

以栾冰然这个角色的解读为例。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很多人相信她是甘虹第二、绿茶婊、心机girl等等,并罗列出许多剧情中的关键证据,比如有人认为栾冰然喝冰水,是在向刚刚离异的中年男性暗示自己没来大姨妈,认为栾冰然一去余欢水家就脱外套是一种“轻浮”的暗示。。

相应的,你也很容易找到反例,比如在遭遇绑架后,栾冰然听到两个老外的声音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大喊:

同样,答应和余欢水共用一个帐篷的一个大前提是“临终关怀”且“余欢水买错了帐篷”。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如果不是刻意去进行有罪推论,栾冰然的选择都符合正常的人设,即刚毕业、抱有一颗较为天真的心(参加NGO)又有点冒失的大学生。

但当我将后一种观点形成文字并发布在网上的时候,收获的不仅仅是其他网友基于剧情本身的讨论,更多的是在私信里、评论区里对我的“命运宣判”:

当然严格来说将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作为个人世界观的投射,通过支持和反对来传递诉求,这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按照我的一向观点:

作为消费者(在影视作品中即观众、读者),积极主动地为作品提供正向或负面的反馈,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市场规避“调节滞后性”,更好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但归根结底“目标的清晰”。当你将反馈的目标瞄准剧作者、瞄准剧中演员,或许能够驱动影视产业上下游的良性循环;当你将反馈的目标瞄准你身边的朋友、看不懂黑暗结局的朋友、不愿意看你心中神作的朋友,大概率只能为你“朋友圈人设”服务了。

哇,你还挺有想法的。”

反复横跳的原著党

其实这个话题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正确的“解读方式”?或者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公认的答案,那就是“结合原著”作为信息补充是更好的“解读方式”。

但这是对的吗?我想说说我的理解。

去年《少年的你》热映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的地方指出了其中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有一些人在留言的时候都在说:麻烦你看看原著再评论。

当时年轻气盛的我直接怼了回去: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影观众,我凭啥要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似的,靠原著把电影捋顺了?当初《小时代》的粉丝也是这么说的

不客气地说,如果一部影视剧需要靠原著小说才能把剧情捋顺,这本身说明这部影视剧是失败的。

因为小说和剧本已经完全是两个载体,甚至改编幅度大的,都可以看做是两个不同的故事——比如徐克版本的《东方不败》、王晶版本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作为剧作者,“在观众都没看过原著的前提下把故事讲好讲明白”是一个并不需要进行过多论证的天职。

就拿《隐秘的角落》来说,剧本同原著《坏小孩》相比的确有很大出入:除了增加了好几个角色,而且很多原有角色的性格都有巨大的不同,比如朱朝阳的爸爸朱永平,据说他的形象就远远没有剧情中那么立体,并不是一个会听儿子录音而感到懊悔、良心尚存的父亲。

在原著党的推荐下,我花了几个小时看了原著,看完后我不禁怀疑:那些说原著更现实更好看的,是不是真看过原著。

《坏小孩》通篇看下来,文笔实在不敢恭维,诸如“眼泪像兰州拉面一样滚了下来”和“保安像印度飞饼一样拦住了他”的比喻更是让人莫名其妙。

而在人物塑造上,作者仿佛为了写的黑而黑,最后就搞成了一个“恶人大聚会”,所有的坏逼出现在了同一部小说里,过于猎奇,而脱离现实。电视剧中,每个人都性格丰满,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当然以上两点不是最要命的,毕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也被人诟病文笔一般,人物扁平。但《坏小孩》作为推理悬疑类作品的致命伤就是:逻辑漏洞太多。里面的公安人员仿佛智商集体下线,在关键时刻全部越过了尸检的环节,朱朝阳自残后居然连验伤都没有,靠给对手强行降智来突显主角的算无遗策,显然并不高明。

很多人力挺原著的原因是因为原著更黑暗,所以更现实。

看到此番言论,我差点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这位仁兄遭遇了什么,在这个时代能体验到骆驼祥子的人生?

而很多原著党的问题是,在解读电视剧的时候,在剧集和原著之间反复横跳,只要对自己的论断有利,时而引用电视剧,时而引用原著。问题是:你究竟是在聊电视剧还是在聊原著,您不能为了论证您的观点合理,而两个次元来回穿越啊?

《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疯狂的外星人》也不是《乡村教师》。

这位的朋友圈除了说“要靠原著补齐拼图”外,还潜意识里认为,海外买下版权后一定拍得更好。

诚然,美剧英剧日剧的总体质量要高过国剧,但这段朋友圈代表了很多人的另一个习惯:当看到海外剧逻辑不同、情节扯淡的时候,往往不会质疑剧作者,而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没看懂;而看国产剧如果内容不能满足自己的结论时,就会率先指责剧作者出了问题。

我朋友圈的一个影视发烧友在《隐秘的角落》完结后说过一段话,我十分赞同。

总之,这种“外语片和我想的不一样我反思自己,华语片和我想的不一样一定有难言之隐”的思路要不得。

每个人都有解读的权利,但更重要的大前提或许更应该是:

解读,必须要在特定的框架内,用现有的条件,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论证,不能跳出这个框架,也不能自己脑补其他条件。逻辑推论严丝合缝,所有论据都能支持观点,这才是精彩的解读。

而且,你的解读只是一种可能性;他人的解读是另一种可能性,这正是文艺作品的魅力所在。而因为没有符合自己预期就阴谋论或者嘲笑他人很傻很天真,并不可取。

本文系作者 指北Focus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56
4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