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嘲笑饭圈,但无法质疑时代

饭圈有句名言:“红时不追,难时不黑,只赏其作,不问是非”,真能做到,似乎就很不错了。

图片来源@unsplash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丨虫二

饭圈相残,其实就是升级版的文人相轻,艺人相倾。

文人可以毒舌到什么程度?有个例子,章太炎衔恨维新教父康有为,苦思一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句隐去妖、贼二字,联起来正好是“有为妖贼”,可谓骂人不吐脏字。

比这过分的就更多了,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得像根火腿”,毛姆说“济慈夭折,华兹华斯长寿,是英国文坛之大不幸”。

艺人斗心眼儿是愿者上钩。

郭德纲曾经在微博发图,一只青色蝈蝈伏于笔墨之上,配文是“莫非此物也读书”,西安青曲社的苗阜深夜回应,“希望分得清蛐蛐和蝈蝈”,被看客讥为掉坑里了。

玩这种戏码,原因很简单,“同行之间是赤裸裸的仇恨”,郭德纲说的最直接,“卖白菜的为什么要恨修自行车的?他不挨着啊”。

最厉害的还是饭圈,像一辆行驶的负压救护车,只进不出,非黑即白,粉丝如孙妈爱孙杨般守护着爱豆,哪怕与世界为敌。

所以才有“紫光阁地沟油”登上热搜,完全不顾紫光阁前边还有中南海三字,小飞侠去踩AO3的时候也没想到同人文的标签里藏着多少寂寞的灵魂。

给人的感觉,文艺圈怎么撕都佳话,饭圈干什么都脑残。其实,不管什么level的圈子本质上都是饭圈。

三国著名段子“曲有误,周郎顾”,换个角度观察就是饭圈故事。周瑜博学多才,位高权重,是上流party的常客,而且精通音律,总能洞察乐者的细微失误,但大家后来都不请他了,为什么?因为只要他在场,女艺人就会故意犯错,吸引周郎的目光,曲不成调,宴不终席。

按说这种大场面,嘉宾都是当世俊彦,哪个不晓音律?况且乐为六艺之一,原本就是文化人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只有“周郎顾”成为佳话?因为史书说了,周瑜“有姿貌”,“美丰仪”,你换成张昭这种糟老头子,有美女理他吗?

从咖位上说,张昭和周瑜是一个级别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不是盖的,但拼流量,拼人气,拼吸粉,周瑜可以把张昭爆出十条街。

有颜有才,前面的永远是颜,所以饭圈根本没有矮化、劣化“粉”的逻辑,只是翻新了“黑”的手段。

历史上的文人相轻一般是两种情况:

最主要是性格差异,1927年左联分裂,郭沫若喷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鲁迅反唇相讥,称郭是“才子加珂罗茨基”,前者愤激,后者戏谑;

再就是知识结构的差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名流荟萃,你以为大家都温良恭俭让,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某次日机轰炸,教授学生落荒而逃,陈寅恪跑在前面,中间是刘文典,殿后是沈从文,刘破口大骂:陈先生是国宝,我是研究庄子的,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你沈从文屁用没有,跑什么啊?

他的话暴露了严重的学术歧视,因刘是留日出身,主攻训诂考据,沈是学徒出身,兼攻小说,“稗官不足道”,所以连呼吸都没资格了。

现在的艺人真比文人克制多了,起码极少公开怼人。

梁实秋早就分析过“骂人的艺术”,“骂人须要挑比你大一点的人物,比你漂亮一点或者比你坏得万倍而比你得势的人物”。

数据时代,艺人是红是糊,作品是好是坏,一目了然,聪明的或已站在C位的艺人断不会轻易吵架。

饭圈就是另一回事了,粉丝百无禁忌,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一出手便要置人于死地,情绪催化的路径很直接,也很清晰。

第一阶段,围绕爱豆形成抱团的对外优越意识,爱豆咖位即是粉丝的咖位,我粉阳春白雪,你粉下里巴人,所以我比你强;

第二阶段,开始出现毫无同理心的苛求,要求路人随时准备脱帽致敬,否则就是大不敬,以致常有路人说:不讨厌XXX,但讨厌他的粉丝;

第三阶段,形成选择性失察,把一切中立客观的批评视为敌人,反对任何逆耳之言,结果越反敌人越多,进入恶性循环;

最终只好开启无差别攻击模式,不择手段,不在乎间接伤害。有人曾经总结饭圈撕X手段,发现“造谣”高票当选。

饭圈战争有一套高效的反应程式。

首先是擅自定义和扩大爱豆的权利边界。

这引发了不必要的内讧,升级为公共事件,谁先动手不重要,大家都是原罪,不管是小飞侠向AO3集火,还是同人圈举报olay超范围经营。

然后是罗织和构陷。

以前文人斗嘴是有底限的,大家放得开,收得住,不会把对方往刀口下送,比较恶毒的像英国学者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说过“我读苏格拉底越多,越觉得雅典人毒死他不是没道理的”,说的也是古人。

饭圈的可怕不在于搞掉了别人圈地自萌的小花园,而是无师自通的运用《罗织经》,这个操作本身比结果恶毒一万倍。

越是不可逆的伤害越让参与者兴奋,这是饭圈对潮流文化输出反作用力的伊始。

美国学者Howard becker把文化消费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严肃受众,另一类是粉丝。

严肃受众是“潜在的艺术变迁的仲裁员”,他们以自己的修养与艺术家保持互动,间接参与了作品的生产,因此是“艺术界”的一份子。

对于粉丝型的受众,Howard becker谨慎的未做褒贬,这说明他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可以嘲笑粉丝,批评浅薄的艺人,但你没法质疑时代。

2013年央视拍摄纪录片《第三极》,剧组返程日喀则,路上风雪漫天,大家又累又饿,蜷成一团,突然收音机里传出枪花乐队的《November Rain》,一车人顿时热血沸腾,打开窗户,迎着雪花,疯了般的嘶吼。

同样的情景,放在今天,大家可能就一起唱《野狼disco》了,流量下沉迅速消灭了一切文化优越,根本不给你反驳的时间。

如果你坚持“今不如昔,新不如旧”,循着这个逻辑,就算可以证明蔡徐坤不如周杰伦,别人也能证明陈百强胜过周杰伦,辛纳屈强过猫王,这不胡闹嘛。

再争辩,人家甩一句,“是不是欧美圈跪久了,站不起来?”你大概率只能闭嘴了,基本上,你越是制造审美鄙视,人家粉得越深沉。

饭的根本症结是无法“祛魅”,一入粉籍深似海。

粉丝文化有其赖以支撑的心理基础,极难动摇,方文山写过一本书,叫做《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高声呐喊:

“为什么要把青春耗在电视机前观看别人的人生,然后一味地抱怨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味、乏善可陈?为什么不好好演一出属于你自己现实人生的偶像剧?”

奈何人家不听,饭圈有句名言:“红时不追,难时不黑,只赏其作,不问是非”,真能做到,似乎就很不错了。

本文系作者 虫二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饭圈也配和文艺圈比?

    回复 2020.03.12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120
1
107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