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 PC端文章详情页顶部23-26

互联网大红利消退,下一个“王兴” 在哪?

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这个时代基因的宿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混沌重庆

2019年,互联网这个最大的通用红利基本消退,后果已经显现。

除了短视频和直播还有些许红利残余,其他通道的获客成本一路高企,公众号已成“传统媒体”,流量饥渴的创业者们向线下、社群等一切角落进击,力图榨取目力所及的各种潜在价值。

投资人的口头禅,也从DAU(日活跃用户数量)、GMV(电商网站成交总额)、补贴,转为收入、现金流、UE模型转正【Unit economic model】。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很多人都会问,下一个“王兴”(美团创始人)在哪儿? 

本文内容为合鲸资本创始合伙人霍中彦在混沌大学进行的分享内容,由混沌重庆整理而成。

定义核心问题不同时代,适配不同特征的创业者

我们整理了对创业者的评估模型,即:互联网大红利消退时代,需要何种创业者?通过混沌大学的U型思考模型,我们来拆解下这个问题。

首先,这里有一个隐含假设:企业家是实施创新和创造价值的关键。这一点应该没有分歧,但在不同时代和环境里面,适配的创业者是不一样的。

当然,从根本上说,所有优秀的企业家(或者说各领域的“领导者”),他们底层的品质一定有共同性,但这样的通用考察对指导阶段性的投资实战,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要上浮一层,从时代与人结合的中观角度来考察。

这样,要回答“ 下一个‘王兴’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先要问的是,王兴这类创业者,适配于所有时代吗? 不一定。

每个时代的经济运行,其外部条件和内在驱动力不同,对企业家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年广久、鲁冠球,“92派”的陈东升、潘石屹,互联网时代的马云、马化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张一鸣、王兴,他们都有显著的代际特征。就像生物演化过程中不一定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一样,每个时代的成功者,都是这个时代基因的宿主而已。

以当下VC最热衷的产业互联网赛道为例,最早的一批玩家其实是纯互联网背景,但大多折戟沉沙,因为浅链接、高互动、快迭代等消费互联网逻辑,在深入产业领域后失效了。

这个事实,正是新阶段创业者特征变迁的一个隐喻。

现在,互联网已经不再构成一个大的“变量”,而下沉为“通用基础设施”。下一代引擎级的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生物科技、5G等,总体还处在早期基础设施铺设阶段,尚未发挥足够的动能。与之相应,当下经济也处在从增量扩张转为存量升级的阶段 ,这就是现状。

发现问题本质:决策频率和决策质量,是关键

再回到企业家的问题上。其实,企业家的成长极为“耗能”。

本质上,所有的创新公司都是一连串有价值的错误的堆积,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在探索未知领域,必然以不断试错的方式前行。

而任何一个创业者要成为一个成熟企业家,都需要消耗很长时间、花很多钱、注入很多资源,才能支撑他完成一连串的试错,他本人才能伴随创新企业的崛起,成为一个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家。

而在有大红利的时代,这个过程被压缩了,为什么?因为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的的决策频率和决策质量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在革命年代,为什么有些人19岁就可以做军长?是因为在那样的时代,他每天都必须面对各种战斗,其决策呈现“双高“特征:高频、高质(决策质量不高要阵亡),所以他成长速度非常快。

同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王兴做决策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他每一次决策所动用的资金量、所带动的业务数据是极为惊人的,所以他成长速度非常快。

就是说,决策频率和决策质量,与成长速度息息相关。

决策频率*决策质量=成长速度。

找到本质解:寻找低错率创业者

增量经济时代会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经济的高增长和高活跃,让企业的决策频率非常高。

另一个就是创业的容错率比较高,创业者掉了个坑也不一定会“死”,为什么?因为你有红利的支撑,犯错后需求和流量能帮你填坑,把你托住了;另外,VC泡沫也在资金层面支持你,一般性的错误不致命。

但是,当经济增速和活跃度下降,企业赚钱要花费更大的资金和时间,发展节奏放缓,决策频率也随之下降,创业小白变成高手的时间被拉长。另外,经济下滑导致用户和资本变得谨慎,创业环境容错率下降,犯了错就会很容易“死”。

这个时候,低错率创业者或产业型创业老兵,其价值就凸显出来。

解决问题:下一代创业者,谁将胜出?

什么叫低错率创业者?就是说,他不会犯很低级或很致命的错误,而一旦犯了错误,他也能及时觉察并修正,不会因此翻车。

必须承认,在创业领域,犯过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对创业者而言,它和商业资源一样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更为底层和决定性。

那么,这样低错率创业者有什么特点呢?

1. 相当程度的商业历练;

2. 足够的产业经验和资源;

3. 对新技术/新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到场景中,他们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你在需求端创业,这就需要你有创新的视角,能敏锐捕捉新需求,但要交付新产品的时候,还是要用到一些老的经验和资源。比如要做一款新饮料,你抓住了流量红利做一个新品类,但如果你在供应链、研发、多层次渠道上不行的话,最后还是难以持久,你交付新产品的能力是受到老经验的约束的。这是一种“新”和“老”的组合形态 。 

如果你在供给端创业,首先你要洞察到产业里的痛点,这就需要老的经验和资源。同时你要交付新的效率,就需要对新技术、新模式有自己的洞见和落地能力。这是另一种“新”和“老”的组合形态。

这里补充一点:上面所谓的低错率创业者,或产业型创业老兵,并不单指年纪大的创业者,其抽离表象后的内核是两条:

模型(高速自我进化能力)+数据(相当程度的商业历练)。

如果创业者“模型”强,成为“低错率创业者”的时间会被大幅压缩,即“年轻的老革命”;大器晚成型创业者则要跑更多“数据”(实战经历)才能成为“老兵”。

而“模型”根本上不对的人,哪怕跑再多“数据”(表现为长期、丰富的履历),也没法成为优秀的创业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一个四象限的模型,看一下,未来新阶段,会有哪几种“低错率”创业者。

四象限的横轴是“新”(新技术/新模型应用能力),左弱右强;纵轴是“老”(产业经验与资源),下浅上深。基于此,未来将会出现三类角色和可选项(左下象限无价值):

1. 左上:品类升级者。

产业经验主导,但能敏弱捕捉新需求、新技术、新模式,在老生意上加以应用和升级。案例包括:名创优品、喜茶、小罐茶等。

2. 右上:价值链重组者。

产业经验和新技术都强,不是对存量进行升级,而是将新、老有机结合,重组了产业的价值链,诞生了“次新物种”。案例包括:找钢网、兴盛优选等。

3. 右下:效率优化者。

新技术主导,但能为新技术找到非常具体的产业应用场景,从而对老生意的某一环节进行显著的效率优化。案例包括:影谱科技、食亨等。

综上,你会将自己的事业定义在哪个象限呢?互联网大红利消退,你又怎么看未来的商业竞争?希望这个框架能帮你建构一种独特的大局观,以对未来更加笃定。

本文系作者 混沌重庆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获取更多新商业一线思考,或了解混沌大学12个创新思维模型,戳作者页面关注我们,看简介

    回复 2020.02.13 · via pc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