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迎来上市热潮,7款国产重磅药品接连获批,创新药回归常态发展

2018年国产创新药迎来井喷态势,到2019年这股热潮仍在继续。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微信公众号动脉网(ID:vcbeat),作者|郝翰

2019年,国内创新药领域的投融资总额下滑了。在整体投融资环境趋冷的情况下,即使是创新药这个医疗健康行业中最热门的领域也难以幸免。

2018年国产创新药迎来井喷态势,到2019年这股热潮仍在继续。但在投融资方面,随着资金投入的收紧,2019年的投资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观测创新药领域,从中挤出2018年鼓吹出的泡沫。

动脉网通过回顾数据和分析环境,对2019年的创新药领域做出五点总结:

1.投融资较2018年有部分回落,但仍保持在2015-2017的稳定增长曲线上;

2.多个里程碑式产品获批,国产创新药出海获得零的突破,国产创新药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3.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开始产出,重点品种实现国产化;

4.医保的“腾笼换鸟”成功实施,新特药大面积纳入医保;

5.科创板开放,港股热门,创新药企业开始大批量上市。

创新药并未转冷,只是回归了常规的发展路径

创新药领域投融资总额情况

今年大家都在说创新药投资遇冷。的确,根据动脉网知识库统计的数据,与2018年相比,创新药投融资到11月15日为止只收获了不到150亿元的融资总额。预计全年投融资将从2018年的250亿降低32%至170亿。

但如果我们抛开2018年不看,2015-2017加上2019年,创新药投融资其实整体处在一条比较平稳的上升曲线上。因此,与其说2019年创新药投资遇冷,不如说2018年创新药投资过于火爆,导致2019年无法继续保持2018年同期水平。

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投融资将达到170亿人民币。随后的2020年国内创新药领域的投融资仍会较2019年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投融资将在200-210亿人民币。

创新药领域投融资轮次分布

从投融资结构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体2019年的投融资轮次分布与2017年更加接近,2018年则发生了大幅的轮次前移。在2019年投资环境趋于冷静的情况下,投融资轮次回归正常的分布情况。这也代表了创新药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稳定运转的细分领域。

近两年影响创新药领域投融资变化的主要因素

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2019年的资本寒冬可能是一场雪灾,但对于创新药行业则更像是一剂良药。在多个不利因素的调节下,创新药领域在2019年终结了2018年的不理智再度扬帆起航。

2019年,创投领域的资金短缺让投资人们能重新冷静的审视创新药领域的投融资选择,而不是像2018年一样大笔挥毫。在2018年的拉动下,创新药领域确实产生了大量泡沫,但是我们接触的投资人很多都表示,虽然有泡沫,但是在2019年的环境里已经挤得差不多了。所以投资人们一边抱怨着创新药企业估值高,另一边都还是心甘情愿的往创新药投入。

产品同质化可能是目前创新药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PD-1单抗。目前申报NDA的四种国产PD-1单抗已经全部获批。但是据我们此前的统计,还有近20种不同的PD-1单抗处在临床阶段。如果不能与此前获批的产品产生疗效上的显著差异,这些临床阶段的产品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2019年具里程碑意义的国产创新药

 2019年获批的国产创新药

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国产创新药没能保持2018年的井喷水平。但每一款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

继2018年君实生物的拓益和信达生物的达伯舒上市之后,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PD-1单抗也在2019年相继获批。至此,申报NDA的4个国产PD-1单抗品种全部上市,竞争正式进入适应症拓展阶段。

国内已获批的6款PD-1单抗

在适应症拓展上,可瑞达已经先行一步,在2019年连批三个肺癌相关的新适应症。并且可瑞达2019年前三个季度全球销量已经达到79.73亿美元,基本锁定年销量突破100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来那度胺成为全球第二畅销的药物。

刚刚公布的医保谈判名单中,PD-1单抗的入围情况发生了大反转。原本外界一直以为至少两个国产品牌会选择主动降价进入医保范畴,但是最终只有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通过了谈判。信迪利单抗的原售价为7838元/100mg,计算赠药后每年的治疗费用约16.7万元。而进入医保的信迪利单抗,年治疗费用约为10万元,相当于在赠药方案的基础上又降低了40%。

在第一梯队尽数获批之后,国内其他PD-1单抗研发企业的机会显得愈发渺茫。产品逼近上市的企业还可以从适应症或联合用药上找找机会,还在临床前研发或早期临床阶段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希望这场“一窝蜂”式的研发历程也能让国内创新药企业吸取教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新机会。

2019年批准的其他四款国产创新药则各具特色。豪森药业今年梅开二度,先是洛塞纳肽与礼来的度拉糖肽在今年相继获批,与此前获批的艾塞纳肽微球同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呈三足鼎立之势;年底氟马替尼也获批上市,而且Ⅲ期临床试验表现优于伊马替尼(格列卫)。本维莫德作为我国首个获批的皮肤科“First in Class”新药,网上已经有大量患者曝光了自己的使用效果,大多数患者疗效显著。

与其他几款药物相比,年末获批的九期一引来了大量争议。根据九期一披露的实验结果,其根据ADAS-cog12量表统计的数据,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36个月的治疗后相对变化值相差2.54。且不论其实验结果显示的数据曲线是否有问题,单从ADAS-cog12量表上看,该量表总分为70或75分,在这一量表的测试中获得2.54分的改善意味着这一药品的疗效微乎其微。也因此CDE批准该药之后,这一产品引起了大量争议。但是事已至此,我们只能期望九期一能在上市后表现出高于临床试验的优秀疗效。

除国内获批的药品外,泽布替尼今年为国产创新药的海外获批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获批过程中,泽布替尼还同时实现了多个第一,比如第一次以国内临床试验为主要获批依据之一,国内临床试验机构首次接受美国FDA核查等等。泽布替尼一役,终于让中国的创新药正式进入全球序列。

医保支付腾笼换鸟进行时,带量采购卓有成效

2019创新药领域关键政策

近几天一件大事终于尘埃落定。原定11月11-13日的医保谈判延长到了15日,这次医保准入谈判纳入了150个品类,规模空前。最终,有70款新药成功入围,27款药品成功续约。我国医保这场腾笼换鸟的大戏在带量采购和大范围医保谈判之后,来到了里程碑式的节点,并且已经卓有成效。

从2017年开始的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如今已经进行了三年。本次谈判的药品除了2018年之前获批但未进入医保范畴的大量新药、特药,还包括2017年谈判成功的药品续约。本次谈判中的部分药品已经可以看到省级目录取消之后,医保局的议价能力提升。

最为明显的是药王修美乐(阿达木单抗)。阿达木单抗在2018年的售价为7600元/支左右。2019年该药在全国各省市陆续降价60%进入地方医保目录,中标价基本统一为3160元/支。而本次医保谈判,阿达木单抗的价格直接降到了1290元/支,几乎是全球最低。

然而在PD-1单抗的谈判上,国家医保局的谈判并没有大获成功。四款药品最终只有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入围,究其原因,可能跟信迪利单抗目前在CDE申报的新适应症数量最少有关。

今年是取消地方医保目录之后的第一次谈判,医保和创新药药企都还不能很好的衡量自己在新环境下的议价能力,在谈判中容易产生分歧,最终无法达成一致。本次未能通过谈判的药品在2020年底还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医保准入谈判。届时经过了一年的观察,医保和药企应该会更明确自己在谈判中的高低,最终让更多药品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进入医保目录。

在医保开源方面,从2018年底药品集中采购方案开始试点,到2019年9月扩面到全国,传统仿制药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自己此前赖以生存的模式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进退两难的局面。硬着头皮进医保,利润微薄;不进医保又没有销路。仿制药企业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上四处张望,却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无论这些企业发展如何,医保局在这项政策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目标。仿制药价格中的水分被充分挤出,让医保腾出了一部分笼子来放新的鸟。但是腾出了笼子的医保局环顾四周发现并没有很多合适的鸟可以塞到笼子里。鼓励临床急需的境外新药进入国内就成了抓鸟进笼的最快途径。本来很多企业仿制药研发做的好好的,境外新药名单一发,突然就闪了腰。

2019年的一系列动作之后,腾笼换鸟已经初显成效。未来也会有更多从仿制药中压缩出的资金被分配到创新药上,解决更多患者的用药问题。

港股、科创板全面开放,创新药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崭露头角

近两年在科创板和港交所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包括一家CRO和一家原料药)

2018年4月,港交所开放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随后掀起了一阵上市热。本来应该在一级市场再摸爬滚打几年的企业们纷纷调整姿态赴港上市。从2018年8月1日歌礼制药率先上市开始,到2018年底,就有五家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在港交所挂牌,其吸引力可见一斑。于是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也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中国二级市场的大门全面向创新药敞开。

于是2019年,港股和科创板的接连开放,成功的把国内的企业留在了国内。十一家创新药企业在中国的二级市场上轮番轰炸。

在科创板的排队列表中,还有先导药物、百奥泰生物制药等多家企业,另外,和铂医药、益方生物等近两年获得大额融资的企业还未宣布上市计划,诺诚健华刚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19年这股上市热大概率会继续蔓延到2020年。

在繁盛的同时,已经上市的创新药企业也有喜有悲。港交所上市的12家企业中有7家破发,另外五家则分别是:国产PD-1双子星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自研新药在美国上市的百济神州,创新疫苗领头羊康希诺生物和小分子新药第一股亚盛医药。

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还在研发阶段的创新药企业,港股市场表现出了严苛的态度。被港股肯定的企业在牌面上就表现出极强的市场号召力,脸上还写了个问号的创新药企业,即使是香港本土的中国抗体,也没能逃脱破发的命运。

相比于港股市场,内地股民们却是一片普世欢腾的景象。科创板上的四支创新药股票(包括CRO企业美迪西和原料药企业博瑞生物制药)都表现良好,微芯生物更是在开盘首日暴涨511%。内地股民们敲锣打鼓的迎接创新药企业,资本和企业想必都是很开心的。但科创板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大幅暴涨背后是否是又一次市场的“不理智”,只有等待市场自己调节。

另一方面,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募资金额普遍偏小。募资金额最大的微芯生物也只是将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平均募资额超过20亿港元的港股来说,上交所给企业的估值还是偏向保守,也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微芯生物开盘大涨五倍的精彩瞬间。但是精彩归精彩,对于产品已经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大笔资金支持的大型创新药企业,科创板的募资水平确实有点不够看。

待审批的创新药几乎都是小分子,拉动小分子药物领域热度提升

2020年或将在国内获批的十大国产创新药

2018-2019年十几款国产创新药上市之后,留在优先审评队列里的国产创新药正在变得越来越少。我们从优先审评名单中梳理出的或将在2020年上市的十款国产创新药全部是小分子药,国产大分子创新药则在PD-1单抗悉数完成NDA之后暂时归于平静。

小分子靶向药在靶点选择上仍然以跟随创新为主,比如三代EGFR靶向药艾维替尼和奥美替尼;伊马替尼的同类药物氟马替尼;ALK抑制剂恩莎替尼等。泽布替尼是其中含金量较高的一个,在FDA获批之后,预计国内获批也不会很远。

近几年,由于抗体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小分子靶向药进入了短暂的低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分子药物原研难度高,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开始浮现。反倒是小分子药经过了几年的沉淀之后,保持着稳定的产出效率。

两款生物类似药在今年率先上市,明年将迎爆发

但大分子药也不会就这样在2020年沉寂。2019年接连获批的两款生物类似药开启了抗体药物重点品种国产化的时代。几大重点品种都有多家企业的生物类似药产品正在申报NDA。再加上医保对药品降价的需求,生物类似药刚好可以契合。我们预计,2020年生物类似药领域可能会迎来井喷。

与创新药相比,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目标相对明确,研发流程短,市场规模稳定,上市效率也比较高,能较快回流资金。由于大分子的高门槛,生物类似药也很难发生化药仿制药一样的大量同类产品竞争。而且生物类似药研发有利于让团队积累研发经验,为创新药研发做好准备。因此“先仿后创”,“以仿带创”基本成为抗体药物研发领域的普遍行业认知,也是目前国内环境下比较顺畅的企业成长路线。

在2019年底的医保准入谈判中,阿达木单抗成功入围,曲妥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也续约成功。这些原研药品的生物类似药在医保准入中与仿制药类似,与医保进行简单的支付标准沟通就可以被纳入医保范围内,其适应症也与原研药完全一致。

国内抗体药物的头部企业几乎都包含有部分生物类似药管线。甚至国际药企巨头(如辉瑞)也在进行生物类似药研发。从已经申报NDA的产品上看,复宏汉霖和信达生物都有多款产品处在队列前列,很可能会在明年收获满满。

2020趋势展望

1.投融资情况较2019年继续提升,但很可能不会超过2018年同期水平;

2019年整体创新药投融资已经回归到正常的增长曲线上,分布情况也基本保持稳定。因此预计2020年创新药领域将继续沿此前的增长曲线增长,预计投融资总额在人民币200-210亿元。

2.国产创新药回归小分子,带动小分子药物领域热度上升;

根据我们的统计,还在优先审评队列中的国产创新药产品,几乎都是小分子药物。我们列出的2020年或将上市的十大国产创新药均是小分子。因此可以预见2020年的获批主力将会是小分子创新药,并进而拉动小分子药物领域热度上升。

3.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将迎来井喷,重点品种多数实现国产化;

随着2019年大分子生物类似药开闸,2020年会有更多生物类似药获批。在利妥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的首款产品获批之后,其他重点品种的生物类似药很可能会在2020年逐步被获批。更多创新药品种进入国产化序列。

4.医保的腾笼换鸟继续推进,更多创新药进入医保范畴;

带量采购在2019年9月拓展至全国,2020年带量采购政策的扩面必然会是医保局工作的重心。另一方面,2019年底组织的大规模医保准入谈判囊括了截至2018年底获批的大量药品。未来这一谈判可能会每年开展,加速创新药进入医保的效率。

5.上市企业按自身需求选择科创板或港股,科创板发展逐步成熟。

在中美贸易摩擦未表现出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会是准备上市企业的第一选择。港股和科创板在上市方面各有自身的优势,2020年预计企业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而科创板作为2019年的热门板块,在最初的上市热潮结束之后,也将会在2020年逐步进入平稳发展的状态。

本文系作者 vb动脉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8:09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4年3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107款游戏获批

18:07

深交所:本周对“*ST左江”等涨跌异常证券进行重点监控

18:07

深交所发布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和三项配套指引

18:06

上海:2024年力争新增光伏装机60万千瓦以上,组织开展新一轮海上风电竞争配置

18:05

上海:加快引入市外绿电资源 2024年年内新购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40亿千瓦时

18:05

上海:2024年全市考核口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

18:04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星驱科技与无锡5家企业签署超30亿元合作协议

18:04

央行: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7061.2亿元

18:03

上港集团:2023年净利同比下降23.34%,拟10派1.72元

18:02

51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中国神华溢价率0.03%居首

18:01

意大利3月CPI同比增长1.3%,预期增长1.40%

18:00

司法部:建立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推动解决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

18:00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会见日本制铁中国总代表桂康久一行

17:58

民航局:限用类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审定指南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17:55

上汽集团:决定终止捷氢科技分拆至科创板上市

17:53

7连板华生科技:未涉及低空经济、降落伞等相关业务

17:53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闭幕

17:51

外汇局: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2308亿元

17:42

华为:4月1日起徐直军当值轮值董事长

17:37

宁波航交所:部分航线需求回升,综合指数止跌上涨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