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2》垄断性排片,为什么韩国电影市场有如此大反应?

国内空窗期“欢迎”热映的好莱坞进口片来持续带动大盘的发展,韩国本土影片则希望空窗期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不会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

文|跃幕电影,作者|七月

与《冰雪奇缘2》在国内连续5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一样,这部迪士尼动画在韩国似乎也有着势不可挡的票房表现力。然而,《冰雪奇缘2》的表现力背后则是借助了在韩国过高的排片占比,这极大地影响了同档期上映的韩国本土电影的生存空间。因此,《冰雪奇缘2》的垄断式排片占比遭到了多位导演的联合抗议。

实际上,垄断式排片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常见的现象。不仅仅是韩国电影市场,国内电影市场乃至全球电影市场对于银幕垄断行为都是十分抵制和排斥的。

但是,同样是高排片占比,《冰雪奇缘2》在国内电影市场并未引起抗议,为什么只在韩国市场引起了联合抗议呢?这归根结底,还在于韩国电影市场的运作方式。

零票补的电影票

不同于国内电影票长时间出现的票补,韩国电影票并没有大型的票补。这意味着在韩国,每一张电影票都是“赤裸裸”的原价。

通过查看几家影院的票价,不难发现韩国电影票的票价比较平均,首尔地区基本都在11000-12000元韩币左右(约60-75元人民币之间),极少出现同一地区不同影院票价相差几十元人民币的现象。

此外,韩国影院与国内影院相似的是,某些影院会一定程度上调低早场的票价,但也并没有较大的差距。而对于一些大型场次的票价,韩国影院也会根据座位距离最佳观影位置的距离进行票价调整,偏远座次会有一定比例的降价,虽是较为人性化服务,但也依旧不会有很大的差价。

那么,在韩国,是不是没有优惠的电影票?答案是否定的。韩国的电影票优惠活动很少,主要集中在两种方式,一是合作通讯商的优惠活动,二是影院会员积分的优惠活动。

由于韩国通讯商与文娱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各大通讯商都针对自家的会员设置一定的优惠观影活动,比如KT通讯社某级别VIP每个月可享受一张免费的指定院线的电影票。

但有趣的是,根据韩国之前的调查显示,在韩国国民综艺《无限挑战》某一期MC刘在石等人通过咨询通讯商了解到自身享有免费观影机会之前,韩国大多数居民并不熟悉这样的观影优惠活动。

另外,与国内不同的是,在韩国购买电影票主要是通过APP和网页进行操作。无论是APP还是网页都是影院直属的购票平台,并没有国内淘票票等第三方平台的介入。而这两种购票方式在韩国的使用率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基本的购票流程与国内是相似的,只需注册会员并登录,进行选场次选座位,然后确认无误进行付款,最后到影院取票观影即可。而影院购票平台在每次交易完成之后,都会反馈观众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累积到规定额度之后也可在下一次购票时抵扣一部分票款。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影院90%以上为CJ CGV、乐天这样的连锁影院,其背后正是CJ、乐天等韩国大的发行方。根据韩国电影振兴电影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18年仅CJ CGV和乐天两家旗下的银幕数和影院数占比已分别达到了68.3%和57.1%。

显然,这些发行方因为掌握了韩国电影产业下游的影院,拥有相对有力的排片话语权。

韩国电影的票房分成

在院线层面上,一部分韩国发行方已经占据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势,那么在实际的票房分成上,他们还会占据主动权吗?

首先,韩国电影的票房收益即Box Office上可以查到的销售额,这个需要扣除10%的增值税,以及3%纳入由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设立的电影发展基金。扣除这两项之后,再进行制作方、发行方和放映方之间的分成。

放映方一般是占据50-55%的收益,而发行手续费为10%。由于韩国影院多为韩国发行公司的下一产业链环节,实际上是韩国发行方在整个收益板块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扣除了院线和发行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是投资公司与制作公司的利润,而这其中包括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的票房分红。一般情况下,投资公司与制作公司以6:4的比例进行分成。

以韩国今年票房第一的本土影片《极限职业》为例,这是一部纯制作费为65亿韩元(以目前汇率约为0.39亿人民币)的中等体量影片。以最终累计1626.52万人次为基准,累计销售额为1396.49亿韩元(约为8.26亿人民币)。一般韩国电影的总制作费是按照“纯制作费+宣传费”进行计算的,但目前尚未找到官方准确的宣传费金额,因此仅以纯制作费为标准来计算净利润。

按照上述规则进行计算,1396亿韩元的销售额,首先扣除10%的增值税以及3%的电影发展基金,之后再扣除影院50-55%的收益以及10%的发行手续费,最后剩余的净利润约为478亿韩元(约为2.86亿人民币),为纯制作费的7倍之多。韩国业界进行了估计,再加上版权销售的收益,《极限职业》最终的净利润将在500亿韩元左右(约为3亿人民币)。

另外,由于《极限职业》是一部中等体量影片,也是一部无法保障电影票房的喜剧片,只有一部分演员和工作人员签约了票房分红。票房分红的具体情况是不对外公布的,但根据有关消息透露,签了约的主演柳承龙在5亿韩币左右片酬之外,大概还能获得10亿韩币左右的票房分红,而其他未签约票房分红的演员会得到1-2亿韩元的奖金。

因此,没有扣除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票房分红的情况下,按照一般分成比例,《极限职业》的投资公司CJ和制作公司about film各自能拿到约287亿韩元和191亿韩元(约为1.72亿人民币和1.14亿人民币)。

以《极限职业》为例,相较拥有院线作为支撑的韩国发行公司绝对的票房收益,制作公司的收益相对也较为可观。但很明显的是,抛开影片质量问题不看,韩国制作公司的收益基本与观影人次“划等号”,也就不可避免地对排片占比有着极强的依赖性。

好莱坞进口片的冲击

对比韩国本土影片想要获得不错的票房收益尚需要借助排片占比的不断推动,偶尔会被抵制的好莱坞进口片又给韩国电影市场的哪一方带来了收益,给哪一方带来了冲击?

不同于国内电影市场对于好莱坞影片给予制片方的分账比例不超过25%,韩国电影市场是按照国际通用惯例采取票房分账形式,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制片方的分账比例较高意味着,发行方、放映方的分账相较之下有所缩减,放映方需要提高排片占比才能获得更多的票房收益。

另外,国内电影市场还对重点档期设置了“国产电影保护月”。韩国电影市场虽然也有过“国产电影保护”的说法,但之前推动韩国本土电影发展的“银幕配额制”被缩减,将至少放映146天本土电影的时间减半为76天,“国产电影保护”的作用被弱化。这使得韩国本土电影获得的扶持力度减弱,增加了更多被进口大片撞击的机会。

显然,在这样的韩国电影市场背景下,当热度较高的好莱坞影片上映时,院线会偏向于给予这些影片较高的排片占比。

然而此次《冰雪奇缘2》引起的“银幕垄断”风波,情况更加复杂一点。《冰雪奇缘2》上映的节点正是《黑钱》等韩国本土影片刚刚结束一周的热映期之后,压制性的高排片占比直接压缩了其他影片,尤其是这些韩国本土影片的生存空间。因此,韩国导演联合抗议,呼吁要为韩国电影银幕占比设限,让所有电影都能有发展空间,保证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

这一状况明显与国内电影市场不同。一般而言,引进片的档期选择在内地市场被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整体而言,内地市场四大传统档期比较稳固,在四大档期里春节档和国庆档不会出现引进片,暑期档6月份会集中释放拉热大盘,而贺岁档随着春节档崛起导致国产片表现时强时弱,所以也需要进口片拉动市场。

除此之外,国产大片在冷档期出没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空窗期”需要引进片来填充。而这种填充,也被产业所接受。但显然,韩国市场并不认可这种行为。

韩国电影市场与国内电影市场的这点不同,归根究底还在一个观影人次上。众所周知,韩国的观影人次可谓世界最高——从2013年以来,韩国人均年度院线观影量为4-5部;2018年韩国本土的总观影人次达到了2.16亿,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根据某韩国电影从业人士解释,“韩国观影人次与韩国人口数有很大关联”,韩国人口数从2010年的4955万上升到2019年的5171万,没有太大变化,“以此为基数看观影人次更直观,而一直增长的平均票价多少会影响对累计销售额的判断”。

此外,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韩国全国共有483家影院、2937块银幕、45万坐席。相比韩国人口数,韩国的银幕数、影院数明显有限得多,这也使得院线的排片占比对影片的观影人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韩国电影市场的特殊情况便是上述已经提到的,韩国电影制片、发行公司旗下就拥有数量较为庞大的连锁影院。再加上,进口片并不需要在分账之前进行过多扣税,自然收益相当可观。一旦韩国的制作、发行团队和电影院线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收入相互勾结,很容易形成“银幕垄断”。

因此,不同于国内空窗期“欢迎”热映的好莱坞进口片来持续带动大盘的发展,韩国本土影片则希望空窗期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不会压缩它们的生存空间。

本文系作者 跃幕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