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哪吒》封神后:动画人回到“没流程、工业弱、外包多”的现实

那些《哪吒》背后的“特效民工”们,干活可能会更有尊严。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ID:htysda),作者为王雅莉,编辑为谢维平,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就在8月13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观影人次超过一亿,仅次于《战狼2》和《流浪地球》。

这样的票房成绩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五年,六十多个制作团队,1400多个特效镜头,人们为这部电影幕后人员的付出所感动,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传出。前段时间,导演饺子接受采访时讲过一个申公豹特效的故事:

申公豹变豹子头的镜头,一位特效师磨了两个月都没磨出来,后来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不巧制作方新找的公司正是这位特效师跳过去的公司。于是他再次接手这个镜头,最终很好地完成了。

这个段子传出后,许多观众都很佩服主创的坚持,但也有一部分从业者表示,如此折磨乙方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事情。在知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导致「外包公司离职率升高」反映了哪些问题?”这一问题下, 有人说外包人员是计件付酬常受压榨,有人说动画行业不景气没办法,还有参与过《哪吒》这一项目的特效师吐槽甲方不懂特效。

《哪吒》的背后到底反映了哪些动画行业的问题?如果《哪吒》真如某些从业者所言,后期的制作流程并不专业,那电影中呈现的效果为什么看起来还不错?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深入幕后,采访了几位核心的创作人员和部分参与该项目的特效师,试图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

特效量大、修改次数多,《哪吒》的后期是“神坑”

“《哪吒》的特效量大、修改次数多,这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某动画公司CEO告诉小娱,早在《哪吒》开始后期制作时,圈内就一直传言这是个神坑。为什么这么难做?

多位参与过《哪吒》项目的特效师表示,倒不是因为技术上难以实现,而是因为有很多连续镜头难以协调。比如前一个镜头有水汽,下一个镜头也有水汽,但这两个镜头不是同一家公司做的,连起来看效果就不接近,还得统一修改。特效师在做的时候,也得考虑跟其他画面的连接。“五秒钟,四个连镜,我做了一个月。”一位参与了《哪吒》项目的特效师说。

尽管制作方已经尽量把连续的镜头分给同一家制作了,但有些场景的工作量太大,比如风火轮和火尖枪等镜头,只要哪吒出场就一定会出现。一家做不完,只能分包给不同的制作团队。为了保证这些镜头的统一性,制作方往往会提供一个标准模板,让各家都照着来。

但在模板还没做出来之前的磨合期,双方的沟通依然吃力。《哪吒》在2018年刚进入后期阶段时,主要是导演在和各家外包团队对接。饺子的工作就是看各家发来的特效镜头,录反馈视频。

但饺子毕竟不是特效专业出身,对技术尤其是特效管理工作并不熟悉,一些特效师开始抱怨。今年春节后加入到项目中的特效师稻子(化名)告诉小娱,导演指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渲染精度不够造成的,“一个懂特效的人,是能通过低精度的渲染画面推测出高精度的画面的,但是导演不懂,所以提不出有效的反馈。”

尤其是在做第一版的时候,没人知道导演的真实想法。特效师稻子以往工作时,习惯从先给低精度镜头开始,再逐渐过渡到给高精度镜头,慢慢逼近导演意图,但在饺子这里这样的做法行不通了。“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得全部渲染出来再提交反馈,浪费了非常多的时间,这个镜头低精度渲染半尺寸也要一两个小时一帧。”

但另一个特效师小张表示,这种做法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导演又不是专门做特效的,他就想看最终效果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样,所以我一般都是合成得差不多后给他看的。”回忆起和导演的沟通过程,他觉得虽然修改次数确实很多,但大部分意见都还比较清楚。

问题是,总有一些特效师无法和导演进行有效沟通。在《哪吒》的后期工作刚开始时,一直缺乏一个懂技术的特效总监帮导演翻译需求。“我对导演的期待值很低,讲好故事就行了。问题是你不懂灯泡是咋造的,怎么给工程师提意见?那叫吐槽不叫意见。”稻子表示,他和他身边参与过《哪吒》项目的特效师,都普遍认为导演越权,外行指导内行,这才导致了大量的内耗。

不专业的特效制作流程,从各种细节上就可见一斑。稻子表示,导演要求看成品也并非不行,关键是甲方并没有提前说明。因为给的制作规范里写了提交设计图的尺寸和格式,他就从设计图阶段开始提交,没想到这个设计图居然到了导演手里,更没想到的是,导演还对着设计图提意见。

另一个足以说明制作流程不规范的,是混乱的排期和工程文件。稻子是在过完年后接到这个项目的,确切的说,是一家给《哪吒》做外包的特效公司做不完,又外包给了他。“当时我还在外地玩呢,接的时候对方说不着急你先玩,第二天突然又说快回来吧急死了。”当然这不一定是《哪吒》出品方的问题,更有可能是外包公司的问题。

快马加鞭赶回去,拿到工程文件后,稻子傻眼了。“上帝才知道我之前的大哥们都是怎么命名的,同一个“球”有人叫它sphere有人叫它qiu。这都不算啥,你知道风火轮咋翻译的吗?FHwheel。”除此之外,文件位置也很混乱,很多都没按照要求摆放,找起来很困难。小娱询问了其他几名参与过《哪吒》项目的特效师,得到的回复也是“确实挺乱的”。

所以,真正懂特效、能把控全流程的特效总监去哪了?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其实《哪吒》一直都有特效总监。但这位特效总监主要负责合成方面,整体的特效流程还是饺子亲自盯。毕竟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片,饺子在各方面都盯得很紧,事事不放心。

但到了后期,一方面特效行业技术壁垒较高,饺子管理起来本身就比较吃力,另一方面工期越来越紧,需要他去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饺子的耐心也几乎被消磨殆尽,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之前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在写《哪吒》的幕后故事时就曾提到,每次饺子录视频反馈给特效师时,制片组的人都要在一旁,一旦他说了什么过分的话,就赶紧剪掉。

伤人的话能剪掉,不耐烦的神态却变不了,这让部分特效师觉得很挫败。“我丝毫不怀疑,当时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换掉这个人。每次我看到画面里,导演一副被蹂躏过之后又强打起精神的模样,都想吐槽,为什么要干这种双方都受折磨的事。”一位特效师说。

三个月完成大部分特效镜头,除了熬夜还能干啥?

转折发生在今年四月。今年四月,光线传媒的人来成都,盘了一下整体流程,发现《哪吒》项目严重超期,全片1400多个特效镜头,只通过了100多个。几乎绝无可能赶在暑期档上映。包括易巧在内的多位项目参与者,都和小娱说过当时的解决方案:新找了一位执行制片人,其他环节尤其是后期方面也都换了一些更专业的人来重新把控。

只是,要在三四个月时间里完成剩下的所有特效镜头,谈何容易?

不光时间紧,预算也是个问题。尤其是在整个行业都不够成熟的背景下,特效是一个特别容易花冤枉钱的环节。《哪吒》做后期特效时,是先给特效公司预付30%,再让他们干活。如果后续该特效团队没做出甲方想要的镜头,取消合作后,甲方还得再找下一家公司接盘。下家公司接手时也是先拿30%的预付……烂尾几次后,预算花完了,镜头却没做出来。

除了追加预算外,团队还重新规划了特效流程。首先是重新划分镜头的主次。比如近距离的特写就做得更细致一些,看不太清的中远景就适当降低要求。特效管理的核心在于在时间、预算和效果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个特效镜头花几个月的时间只能得到很小的提升,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是调整技术方案。一些镜头是可以使巧劲的,不用做得那么“真”。比如一个人在真实的三维空间里喷火,得喷一百米才能看起来在你面前,这种镜头计算量特别大。可以替代的方案是,在摄像机面前做一个喷火的效果,然后人冲进去。这样又省时间效果又好。

最后是加强沟通。导演说的话特效师不理解,视效导演得充当翻译。比如导演说想要一个拉丝的效果,视效导演会告诉特效师,是用流体特效还是用粒子特效,具体用哪种技术方案实现。最终审核镜头的时候,总共1400个特效镜头,饺子只看最重要的一百多个镜头,其他镜头就交给视效导演把关。

紧张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可可豆动画的日程表上每天都在更新倒计时,xx镜头还剩xx天。规定一天通过50个镜头,那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通过这么多。实在超期了,只能再找外包团队。别看整个项目有20多个特效公司参与,后期加入的一些公司,每家就负责五六个镜头。

不仅甲方要再找外包团队,一些外包公司手上的活儿做不完,也会把工作再分包给个人。接“二手包”的人想和导演沟通需求,得经过这家外包公司的人转述,沟通起来更困难。一位动画公司的CEO告诉小娱,网上那些吐槽《哪吒》特效管理不专业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二手包”。“饺子发给外包公司的反馈视频,应该是他给整个段落十几个镜头一起提的意见。外包公司再把这位特效师负责的镜头单独剪给他,这中间就有可能会误传。”

事实上,不止《哪吒》,很多其他的动画项目如《风语咒》等,同样存在二手包的现象,甲方自己也知道。在采访中,一位接了《哪吒》“二手包”的特效师告诉小娱,为了提高沟通效率,甲方甚至会绕过外包公司,直接告诉他修改意见。改完后再由他发给外包公司。

在熬了无数个夜后,《哪吒》的后期工作终于完工。如果要总结《哪吒》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做完全部特效的经验,除了一线人员没日没夜地加班以外,一个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

刚开始管理特效工作时,饺子非常龟毛,甚至连风火轮的火要往哪个方向飘都有要求。但事实上风火轮的运动速度极快,火苗又很密,放在大银幕上根本看不清。慢慢地,他开始妥协,开始放权,开始从全片的角度考虑特效效果。这也是一个新人导演从单打独斗到与人合作,逐渐丰富管理经验的必经之路。

缺乏人才和经验,薄弱的中国动画工业基础

复盘整个《哪吒》项目的后期工作,从混乱到有序,从效率低下到超预期完成,这背后折射的是动画行业整个工业基础的薄弱。易巧在接受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的采访时也说过,用1600多人完成整部电影的制作,并不是专业的表现。

都在说“工业基础薄弱”,那到底薄弱在哪?

以动画后期为例,首先,国内视效行业并不发达,从业人员撑死了也就一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还是做真人影视的。这次《哪吒》背后的特效团队,也大部分都是做真人影视出身,他们习惯和擅长的是做更真实的特效,而非对节奏和设计感要求更高的动画特效。

认知上的差异,提高了特效师跟导演的沟通成本。再加上饺子本身也不是特别懂技术,初期没通过的效果镜头就有很多。特效师小张跟小娱说起一个细节,有次他做了一朵高精度模拟现实的云,但导演不要,就想要卡通一点的云,“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感叹道。

为什么专门做动画特效的公司那么少?

现实原因是,因为单靠动画公司的订单无法生存。《哪吒》背后的特效公司之一源溢洋影视,之前曾参与过《风语咒》《大闹西游》等动画的特效工作。其创始人王艺澄告诉小娱,中国动画行业每年的产量很低,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特效公司。

一线的技术人员欠缺,专门负责动画特效管理的高端人才就更少了。《哪吒》的制作方可可豆动画本身有制作能力,却依然缺乏一个能统筹特效全流程的视效总监。特效公司身处产业链末端,本身利润就不高,人才也大量流入更赚钱的游戏和传统影视行业,能一直在动画后期领域深耕的人,屈指可数。

具体到后期制作流程上,《哪吒》在后期过程中暴露出的如工程文件混乱等问题,则是这一行的通病。目前动画行业在制作阶段分散程度较高,没有一家公司能一家独大,每家公司的工作流程和使用的软件都不一样,这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国外很多全球协作的大型项目,制作方会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为这个项目编写专用的流程工具和软件,但国内很难实现,因为大部分公司都养不起研发团队。

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动画公司已经开始开发专业的管理软件。“比如命名规范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让软件自动纠错的,命名不规范就无法上传。”一位动画公司CEO告诉小娱。和真人影视不同,技术在动画行业中一向占据重要地位。享誉世界的皮克斯动画,前身就是乔治·卢卡斯旗下电影公司的特效部门,如今仍以发展尖端的动画三维软件见长。

至于在全行业建立统一的特效标准和流程,以目前国内动画公司遍地开花的现状来看,想实现恐怕很难。不过,随着《哪吒》的成功,动画行业势必会迎来新一波资本热潮,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才和技术,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动画的工业化水平。

至于那些《哪吒》背后的“特效民工”们,随着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高,外包公司的接单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工资可能也会从计件付酬转向按工时付酬,干活更有尊严。

另一方面,在国外,已经有公司会给爆款项目的后期人员发奖金了。能让产业链末端的从业者跟着赚钱的投资方喝汤,这才是一个行业逐渐培植起来,走向繁荣的标志。

本文系作者 娱乐资本论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我觉得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饺子的鲁莽,伸手动画行业之前,对各种后期处理都应该提前学习,事到临头才解决,当真是费心费力。我原以为中国并不缺少懂动画的导演,现在还得再观察观察了。

    回复 2019.08.15 · via android
  • 个人觉得还是外包行业的问题。 因为没有成熟的流程链。 不能要求外来导演什么都懂 就像在拍真人电影 你也不能要求导演什么都懂。 如果不是饺子硬磨 什么都听外包的 那么多家外包到最后的结果就是 谈不来,谈不拢,谈不成,做不下去。 现实如此。 不要总是把各个行业的工作说的很简单, 此文更多是作为行业内人士对甲方的一种吐槽 但是可以很明显看出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的爱岗精神以及对自己行业的热爱。 无论大家吐槽什么 都是对任意一方努力的不屑 我还是建议大家如果真的关心这个行业 且有心真的从事这个行业的话 就多爱护这个行业的人 以及更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来帮助我国动画产业发展。 外包乱的问题 这不是问题 这是整个行业规范的不定造成的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途。 希望我国的动画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专业,越做越国际化。 当然不否认 甲方很多时候会因为技术上的沟通而让乙方受尽折磨。 希望真的这次爆款后有对各方给出一定的奖金作为这么久努力的鼓励。

    回复 2019.08.15 · via android
  • 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回复 2019.08.15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024-04-19 22:56

万丰奥威:互动易回复存在误导性陈述,公司及董事会秘书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2024-04-19 22:54

立案调查14件、多收取的燃气费将全额退款,重庆通报燃气费多计多收问题

2024-04-19 22:46

玻璃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2%,现报1537元/吨

2024-04-19 22:42

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四次会议

2024-04-19 22:34

派拉蒙环球大涨超11%,索尼与阿波罗洽谈组团对其进行收购

2024-04-19 22:32

美联储古尔斯比: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

2024-04-19 22:27

三部门:增强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同步部署IPv6

2024-04-19 22:24

中核钛白案处罚落地:对中核钛白实控人、中信与海通等预计罚没合计2.35亿元

2024-04-19 22:22

万丰奥威:公司与特斯拉共同组建eVTOL公司并已组建项目团队的传闻不实

2024-04-19 22:20

三部门:到2024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6.5亿

2024-04-19 22:19

上海明确住宿登记流程,严禁住酒店“强制刷脸”

2024-04-19 22:14

韵达股份:3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4%

2024-04-19 22:1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昆明分行高级专家潘岭接受审查调查

2024-04-19 22:07

国轩高科: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28%,拟10派1元

2024-04-19 22:03

海康威视: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19.16亿元,同比增长5.78%

2024-04-19 22:03

深交所:终止对优巨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

2024-04-19 21:50

香港监管机构将调查普华永道在审计恒大账目中的作用

2024-04-19 21:48

人工智能概念股美股盘初多数下跌,Meta、英伟达、英特尔至少跌约1%

2024-04-19 21:39

IMF:预计OPEC+将从7月开始逐步提高石油产量

2024-04-19 21:35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英飞凌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哈内贝克

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