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财报解读:虽亏损继续,但大文娱细分后的成长势头已显露

“阿里影业始于电影,却不止于电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新文化商业,作者 | 五年,编辑 | Amy Wang

“我是亏损企业的代表樊路远,在这个行业我算是一个新人。”2019年5月28日举行的第七届大会之网络视听CEO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大文娱总裁樊路远在正式演讲前,先做了一个幽默的自我介绍。

话刚落音,当晚作为阿里大文娱板块“双拳”之一的阿里影业,发布截至2019年3月31日前的12个月财务业绩(未经审核)。公告发布次日,阿里影业收盘价1.55元/股,每股微跌1.9%。在市场看来,影视寒冬季下阿里影业此次财报表现差强人意。

“亏损收窄”成为关键词。报告期内,阿里影业营收为30.34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的27.75亿元增长9%;经营亏损由去年同期11.6亿收窄至4.97亿,收窄6.63亿;净亏损从过往期间的12.45亿元收窄至报告期的人民币2.54亿元,同比大幅收窄10亿元,降幅达到80%。

虽然净亏损依旧持续,但是收窄一词还是奠定了阿里影业整体业务能力向上的态势。公司的互联网宣发业务板块在报告期内获得收入24.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实现盈利。

在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参与投资影视作品涵盖2018年暑期档与国庆档、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影片,累计总票房近200亿表现优异。而三大黄金档期主控爆款影片的缺失也稍显遗憾。在发布“锦橙合制计划”、借款7亿现金换取参与华谊项目优先参与权及投资博纳影业、Amblin(安培林娱乐)等中外制作公司背后,能够看出阿里影业对于优质内容的渴望。

线下惊喜:3500家影院沉淀降低市场宣发成本

当互联网宣发逐渐成为院线电影全案营销标配,此业务板块也成为阿里影业三大主营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当前,阿里影业的互联网宣发板块主要由互联网票务业务与互联网宣发两部分构成。其中,票务业务中包含淘票票与凤凰云智,宣发业务涵盖灯塔、电影宣发及内容参投。

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影业互联网宣发板块收入24.64亿,相较去年同期21.78亿增加13%。在营收整体占比中,2019年财报中的互联网宣发业务以81.18%的占比,略高于去年同期占比78.48%。显而易见,此业务板块在阿里影业的营收地位更加稳固。

报告期内,票务及其他服务产生11.68亿收入,几乎占据总营收的一半,同比增长15%,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市场份额的增长。值得肯定的是,报告期内该指标的毛利率82.77%高于去年同期78.45%。票补的限价及逐渐消失,是推动毛利占比增加的有利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使得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手段更加匮乏。如何通过非票补手段提升淘票票在线购票市场占有率,成为阿里影业的一道思考题。

在云智系统方面,报告期内营收相较去年同期的毛利率均保持在99%以上,相差无几。在营收方面,2019年财报期同比减少4%,主要原因是由于线上购票人次的降低。票补的逐渐取消与不断上涨的平均票价,或将是线上购票人次降低的主要原因。

内容宣发及参投业务方面,在宣发能力增强的作用下,该项营收相较去年同期大增17%。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87.38%降低至报告期内的64.58%。

值得一提的是,在按性质分类的费用中,市场及宣传费用15.79亿,相较去年同期32.08亿下降50%。阿里影业为了增加线下沉淀收入,与3500家影院建立合作等动作,在宣传成本的控制上进步不小。因此,在毛利同比降低的情况下,内容宣发及参投业务的营收净利润相较去年同期未必减少。

出品院线项目品质整体提升,但短期盈利依然困难

内容制作业务,一直是阿里影业想要去互联网化的重点发力对象。

在报告期内,阿里联合出品了多部票房与口碑齐飞的佳作,出品/联合出品的电影票房接近200亿。这一成绩,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显然难以望其项背。其中,六部国产片的单片综合累计票房(含服务费)超过10亿,包括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2018年暑期档及国庆档票房冠军《我不是药神》《无双》等。

除了国产电影之外,阿里影业还参与了《绿皮书》《碟中谍6》等爆款进口片的联合出品。尽管这些中外作品票房成绩优异,然而由于多以联合出品方身份参与投资,所以市场收益有限。国内三大黄金档期期主控爆款作品的缺失,对于阿里影业整体及内容制作业务而言,都是一种难言之痛。

在报告期内,该业务营收4.59亿,相较去年同期5.56亿减少17%。相较去年同期该业务盈利576.1万,今年报告期内则亏损2.21亿。由于报告期内处于内容策略的调整期,这些亏损一方面消化掉了历史项目,另一方面为新财年项目储备做准备。虽然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内容制作业务收益亏损,但其对具有优质内容主控作品的追求一直都在路上。

2018年11月9日,阿里影业发布“锦橙合制计划”,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四大档期,推出20部合制优质电影。阿里影业将以主投、主控或主宣发的身份,扶植优秀内容创作。其中包括2019年春节档上映,取得1.24亿票房的《小猪佩奇过大年》;路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刘德华、刘青云主演的《拆弹专家2》以及5月22日开机许鞍华导演的《第一炉香》等。

2019年1月23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与阿里影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里影业向华谊兄弟提供7亿元借款,借款期限为5年。同时,华谊集团承诺,5年内至少完成主控并上映10部院线电影的产能。在合作期限内,阿里影业则对其享有优先投资权,同等核心商业条件下,阿里影业也可作为联合方与华谊集团优先合作发行。由于现在文娱产业资金普遍匮乏,合作发行电影比融资发行电影所需要付出的利息成本要少很多,因此合作双方都能各取所需。

同时,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对外的三项最大投资对象分别是擅长主旋律大片的博纳影业、精于小众文艺片打造的和和(上海)影业及创始人为斯皮格伯格的Amblin。这些中外影企,均处于影视产业链上游内容制作或发行领域。

阿里影业对于参与优质作品创作的野望,可见一斑。在不断的尝试与经验积累中,当前内容制作业务的短板,或将成为日后阿里影业上升空间最大的成长洼地。阿里影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有望蜕变成支撑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新大陆。

IP授权和开发增幅高,但占比低

以衍生品授权开发和影视娱乐投资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开发业务,是阿里影业的重要战略版块之一。目前该业务虽然占比低,但增速最快,不可小觑。该业务获得收入1.11亿元,相对于过往同期增长174%,营业收入首次实现三位数增幅。

目前,阿里影业旗下衍生品授权平台阿里鱼,已成功搭建一个IP交易平台。为IP版权方与使用者提供沟通渠道,便于IP多元化变现。另一方面,也为衍生品开发的品类选择及价格定位,提供更多服务方案。目前,阿里鱼已经连接了旅行青蛙等200余个IP,超十万加粉丝。

众所周知,受制于盗版泛滥、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不利因素,IP衍生品的前景虽然辽阔,但短期内上升空间有限。此外,正版衍生品的高昂价格,对于多数国内观众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在市场还未成熟之际,阿里影业布局衍生品业务显然更多考虑更多的是积累经验与储存IP。等到时机成熟,综合开发业务的未来变现能力不容小觑。阿里现在下的这步棋,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就在近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考虑在中国二次上市,通过在香港上市募资200亿美元,目标是最早今年下半年递交上市申请。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非常欢迎阿里回到香港上市。如果消息成真,人们对于同样港股上市的子公司阿里影业是否抱有更多期待呢?“阿里影业始于电影,却不止于电影。”也许用樊路远的一句话回答再合适不过。

本文系作者 新文化商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42
38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