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CTIS-文章详情页顶部

服务费事件背后,藏着影院的三张面孔

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受害者:哪一张是影院的真实面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犀牛娱乐,作者 | 岛主,编辑|夏添

“影院也要生存啊,投资几百万几千万,影院数量没人把控,想建就建,不想点办法怎么维持生存?”影院经理陈晓向犀牛君感叹道。

虽然他所在的影院没有受到《复联4》服务费事件的影响,但他临近的兄弟影院却名列流传的“服务费异常影院”名单之内,一时之间成了众矢之的,陈晓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要是之前一念之差,现在只怕我们也得上榜。”

服务费这件事情是从4月18日开始发酵的,讽刺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上海漫威影迷盛典举办的日子,那边超级英雄们在与影迷狂欢,而这边影院们却战战兢兢,接受着舆论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两件事情共同促成了《复联4》在18日当天零点场预售票房的提升,目前《复联4》零点场票房已经破亿,这也是中国影史上首次有影片零点场票房破亿。

有业内人士分析,影迷盛典的宣传才是该日票房增长的关键,因为当天猫眼的综合票价有所下调,“服务费事件”只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罢了。

陈晓也向我们透露:“服务费这件事,行业内其实早已心照不宣,猫眼淘票票有服务费挣,我们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肯定想要分一杯羹,只是之前收的比较少,这次有的影院收取的涨幅未免离谱了。”

看来在惊人的“服务费事件”背后,藏着几张我们从未见过的影院们的面孔。

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受害者:哪一张是影院的真实面孔?

18日下午,陈晓所在的院线发布通知:“严禁各加盟影院在预售、销售《复联》等影片时出现抬高电影票服务费的行为。”19日,电影局会再进行一次票价巡检,除Vip厅以外,服务费超10%的影院,外方都有可能提出不予合作。

针对“服务费异常影院”名单,犀牛君随机联系了当中服务费收取较为惊人的三家影院,其中两家的影院经理拒绝回应,而另一家则表示是系统出现了问题,现在已经进行更正。这一回应听着耳熟,在开预售的当天,就有一家票价高达1033.99的影院发布了近似的声明。

当然受损最大的还是片方的利益,有其他影片的发行方人员对犀牛君吐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片方生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打个比方,本来是100分账,现在30分账,影院净利润多了70,片方少赚了35,这可是断人财路,还能不急眼?”

服务费到底包含了什么?应该怎么收?陈晓开始科普:“这几年,电影票选座都是包含服务费的,一般服务费都是第三方售票平台收取,影城不参与,当然影城也可以相应的收取服务费。这个费用不用分账,片方收不到,一般要求应该是不超过30%的服务费。

“比如5元的服务费,其中就要包括像售票系统维护费、短信通讯费、电商平台手续费、网络售票管理费、取票设备维护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听上去晦涩,但确实是电商售票必需的费用,收取是比较合理的。

但第三方售票平台在这次事件中也并不占据主动权,相反有的电商还被影院“欺负”了。犀牛君一位做电商的朋友就爆料:“很多高票房的影城逼电商多收服务费,然后再返给影城,有的电商实际就拿到0,强势的影城就是有话语权。”

影院在《复联4》服务费事件中展现出了三张面孔,他们一方面在想尽办法盈利,不成之后变为惊弓之鸟,另一方面,强势的影管和影城又掌握着排片生死大权,面对片方和发行十分强势,同时还会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哭诉自己多么不容易,这“影院众生相”可是蛮值得玩味了。

三张面孔摆出来,针对服务费事件各方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与观点,有人质疑这是否属于偷票房的行为?“要知道今年影院行业本身就非常艰难,法无禁止即可为,主管部门只是叫停畸高的现象,如果上升到“偷票房”三个字未免上纲上线。”

但立刻就遭到了驳斥:“倡导法无禁止即可为真的是很流氓了,谁没有艰难的时候,不代表所有艰难都可以嫁接,否则迟早滑向有文化的暴民。”

中立者则认为服务费存在即合理,尤其是影厅服务费一项,确实有据可循。比如imax 影院投入的建设,imax 还要参与分账,片方又要分账,4DX厅同理,这些特殊厅给予特殊服务,并无过错,只是落实到《复联4》这件事情上确实有些过激,不该一棒子全部打死。

当然不仅是电影票涨价,我们涉及衣食住行的各种生活必需都在涨,《复联4》服务费只是小小的缩影而已。

从“组合票价”到“服务费”:影院也要填饱肚子

说起来影院乱收服务费的事也并非一天两天,观众们虽然对服务费的细节了解的不甚清楚,但并不代表对此就不会关注。

犀牛君随机采访了一位观众,他就对服务费的收取方式抱有疑问:“我上次在家门口的万达影城看IMAX版的《阿丽塔》,服务费5元,影厅服务费10元,加起来就是15元的服务费用,这两笔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这样的回答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群体的心态,随着电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APP上购票,但有时候大家只关注票价,而没有在意票价本身的构成,取出电影票后也不会仔细看票根上面的数字,自然也不会注意到服务费的多少。

但服务费确实潜移默化间在影响着电影市场。2019Q1电影市场票房与观影人次均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票价与服务费大幅增长,总票价明显提升,进而抑制了部分用户的观影需求,导致观影人次大幅下滑。

据专业人士介绍,当大家抱怨电影票价变贵的时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来自于服务费的提升,1~4线城市的人均服务费开支同比增加均接近或超过30%,5线城市也超过20%,猫眼、淘票票等在线售票公司在春节档就大幅提升购票服务费。

其实在多年之前,影院最受诟病的是以“结构票价”出售影票,影院将爆米花、饮料等商品与电影票搭配销售,票面上所标注的价格,包括卖品和其他附加费用,在业内被称为“结构票价”。

这种票价,一是让观众凭空多掏腰包,二是加剧电影业的“看电影贵”,我们之前可能都有遇到过要求观众强制购买3D眼镜,必须要搭配爆米花、饮料等套餐等组合,这本身就是违反规定的行为,也让很多工薪阶层在潜意识中认为去影院看电影是奢侈行为。

影院在这上面大有文章可做,卖品价格可以被提高至上限,而电影票价格却被缩减至片方要求的最低票价,导致片方仅能按最低票价分成,电影院借此兜售私有卖品、大偷票房。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和政策的完善,这种一般在柜台购买的组合票价渐渐成为历史,但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影院们来说,总会有新的方法来为自身盈利,于是服务费就成为了他们钻空子的渠道。

“说什么为中国电影发展尽一份力那都是空话,眼前最要紧的是填饱自己的肚子。”陈晓这番感慨,应该代表了不少影院经理的心声。

乱象后的迷雾:优质内容供给才是关键

面对如此乱象,有关部门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在陈晓的印象中,广电总局对“服务费”做出限定措施尚属首次。限令一出,影院顿时噤若寒蝉。

在服务费乱象的背后,除了影院的三张面孔,我们还能看到一团模糊不清的迷雾。这迷雾来自于《复联4》上映前国内电影市场难熬的冷淡期,2019年已过去近1/4,前3个月电影总票房为186.2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202.2亿下降约8%。

电影市场的急速冷却,使得影院经理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时又回到了陈晓在文章开头发出的那句感叹,影院数量的盲目增多,也是挤压影院市场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就目前来说,需要每年至少增长1万块。

比如2018年,全国关闭影院约300家,而新增影院在1100家以上,远超过关闭影院数量。这样一来,全国影院总数超过1万家,可以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可是2019春节档之后,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救市之作出现,观众和电影人在感叹当下为什么没有好电影,但影院经理们怕是要比任何人都要急,毕竟那是他们赖以为生的饭碗。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影院确实需要及时调整自身战略,以应对这场大潮。提升影院各部门的服务意识、最大化的利用影院空间资源、与时俱进更新设备,这些变革措施虽然听上去都很难,但确实是能够走出难熬期的立本之策。

从心态层面出发,影院方面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相信会有优质的作品出现,戒骄戒躁,切勿盲目跟风。小小的服务费其实也是在给内容创作者敲响警钟,不要在旁边看热闹!这些事情与你们息息相关,影院需要你们的优质内容供给!

毕竟影院、观众、电商这些纠缠不清的群体,归根结底都还是为了电影服务的,如果有一天电影都不行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本文系作者 犀牛娱乐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多想些可爱有趣的活动让影迷心甘情愿掏钱还免费帮忙宣传比现在这样做好...

    回复 2019.04.20 · via iphone
  • 变成的无畏

    回复 2019.04.20 · via android
2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