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小米之烦恼

盲目扩张互联网业务,特别是烧钱的短视频,这显然不是上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熊出墨请注意

频繁调整业务版块,凸显了小米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焦虑。

近日,小米推出推出短视频APP“朕惊视频”,进军短视频、直播领域。随后,引来不少业界人士的质疑,小米主营业务是手机和智能硬件,此次贸然进入短视频红海领域并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从小米目前的处境来看,其面临着市值下滑,公司定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小米一直想增加互联网业务的比例和营收,在外界看来,它却更像一家硬件公司。本次试水短视频也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希望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业务调整的焦虑

2018年,小米IPO成为全年的热门话题之一。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IPO,发行价为17港元,上市时市值为470亿美元。上市后股票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截止2019年3月26日,股价收于11.10港元,不到9个月,市值已经蒸发三分之一。

 

小米股价一路下跌,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对其股价并不看好;另一方面,从小米的财报来看,其营收主要靠手机和硬件,如果按硬件公司来计算市值,小米难以支撑470亿美元的市值。

为此,小米需要不停地拓展和互联网相关的业务,摆脱“硬件公司”的帽子,以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进而扭转股票一路下滑的颓势。

2018年,短视频飞速发展,这一年,以抖音和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它们在移动互联网红利下沉到广大三四五线城市和县域市场的大背景下,成为最大的用户收割机之一。由于抖音的快速增长,甚至引发了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互怼的口水战。

看到抖音、快手在去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小米也想加入短视频战场,收割下沉市场的用户红利。可是,商场如战场,既有新人笑,也有旧人哭,而且成功者寥寥数几,失败者数不胜数。

或许小米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小米愿意一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殆尽,在短视频大市场还有一定红利的背景下,它期望自己也是其中一个幸运儿。

据小米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全年实现总营收1748亿元,相比此前格力披露的业绩预告,其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2000-2100亿元。即使按照格力总营收预期的下限,小米也比格力少250亿元。

由此可见,雷军与董明珠在2013年12月立下5年赌约之期已到,雷军要输给董明珠10亿元。当时,雷军敢与董明珠打赌是因为那时小米的增速较快,高于格力,如今增速已经放缓许多。

2月26日,小米宣布了继去年9月成立集团组织部、参谋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小米再次对互联网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互联网五部。此举,一方面说明小米准备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自身市值下跌,业务结构不合理的焦虑。

1月10日,小米开展了2019年的首次发布会,除了发布红米Note 7新机外,还正式宣布红米全面独立,并任命刚加入小米的前金立集团副总裁卢伟冰负责红米品牌的整体决策。

众所周知,小米手机主打性价比,红米系列因为价格低而受到市场欢迎,也担任着小米手机销量的主力军。正是以为单价低,利润低,受到许多消费者欢迎。但同时也说明,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的销量不足,而相应的利润也不高。

雷军也曾公开场合表示过:“小米公司硬件的净利润永远不会超过5%”。在利润不高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不得不一方面向定价高的中高档手机市场发力,另一方面寻找新的互联网业务增长点,以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无论是IPO以来的股价持续下跌,还是今年调整组织架构,新成立互联网部门,布局短视频,亦或是独立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等举动,都说明小米现阶段非常的焦虑。甚至是成立9年后,提前迎来了它是“中年危机”。

短视频或浅尝辄止

互联网比其他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似乎除了细分领域的第一、第二能够活下去,第三名及以下都得慢慢死去。

例如:外卖平台市场几乎被美团和饿了么瓜分,第三名的百度外面尽管有百度这棵大树作为靠山,也不得不卖给饿了么;共享汽车出行领域,自从滴滴收购快滴,后来又合并Uber中国,成为国内市场绝对的行业第一,其他玩家的市场份额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8年短视频的红利,几乎已经被抖音、快手为首的APP收割殆尽,留给其他玩家的机会已经不多。

1月22日,QusestMobile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报告认为,短视频行业在2018年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第一是短视频月总使用时长同比上涨1.7倍,全面超越在线视频,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第二是下沉,移动互联网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月活跃设备达到6.18亿,占整体54.7%,第三是行业格局,抖音、快手双巨头并进,百度系好看视频和全民小视频用户规模飙升跻身行业前十。

数据显示,字节跳动系的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和快手已经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虽然有很多其他玩家争先布局,但是留给后来的机会已经不多。

2018年,看到短视频的红利,BAT三大巨头也加大投入。虽然百度系的好看视频,增速较快,但是市场占比依然较低;腾讯为了收割短视频红利,不惜重启微视,甚至投入30亿扶持,不过收效并不尽如人意;阿里系的土豆视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让外界怀疑是不是阿里面对激烈的短视频市场,有了退出之意。

由此看来,如今的短视频市场,除了字节跳动系和快手争霸之外,就连百度、腾讯、阿里也是心有力而力不足,更不用说其他玩家能有多大的能耐能够撼动市场。

小米此时入局短视频,会遭受时运不佳,以及粮草不济的窘境。一方面,短视频已经增速放缓,沦为字节跳动系和快手的天下;另一方面,小米本身面临着业绩增长和营收的压力,相比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后者都有着高额的净利润,对旗下各自的短视频APP有充足的资金补给,都只能沦为“二流公司”,更不用说资金相对不足,且入局晚的小米。

贸然入局短视频,对小米来说,或许不是明智之举。

三重焦虑“病”发

2018年7月9日,小米IPO,正式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并成为港交所历史上最大规模IPO。

但同时,小米IPO后,市值不断下滑,资本市场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通过小米IPO招股书,可以看出其至少面临着三大焦虑,而且从今年频繁的举动来看,有愈发严重之势。 

 

首先,定位焦虑。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从营收来看,小米更像是一家硬件公司。硬件销售占比高达90%,智能手机创造了公司近80%的总营收。虽然IPO之前,小米对外宣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应该以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来计算,但实际上主要干着智能硬件企业干的活,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家智能手机公司。

由于公司定位和实质业务之间的并不相符,所以导致小米IPO后,股价一路下跌。

其次,产品焦虑。小米手机销量主要靠低端手机拉动,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而不得不向中高端机转型。一方面提高单机利润,另一方面,希望撬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更多用户。可是面临苹果、华为等在高端手机布局的压力。

由于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品牌定位更倾向于低端、利润低等诸多因素,小米很难往高端市场转型,企业净利润在较低水平。

最后,生态链焦虑。虽然小米投资了很多生态链企业,也有诸如华米、紫米等成功企业,但是绝大多数都不成功。生态链上的企业主要依靠小米的流量和销售渠道,如果脱离了小米,它们大多数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综合来看,小米公司继续深耕手机和智能硬件,通过IoT激活硬件,软硬结合。一方面提高硬件销量,另一方面激活用户,提高留存,才是明智之举。

盲目扩张互联网业务,特别是烧钱的短视频,这显然不是上策。

本文系作者 熊出墨请注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82
7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