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的商业模式:风险转嫁给开发者

谷歌眼镜目前已成科技领域热议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谷歌眼镜项目的商业模式已经获得初步成功,这个项目在规避风险方面做的极好。

谷歌眼镜目前已成科技领域热议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谷歌眼镜项目的商业模式已经获得初步成功,这个项目在规避风险方面做的极好:通过众包模式让大众参与产品的发明阶段,然后确定出产品的用途,将财务和开发成本降至最低,将风险转嫁到开发者头上。或许这种商业模式能为其他公司带来借鉴意义:

谷歌眼镜背后有很多“新奇”。当谷歌投资部门Google Ventures与另外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KPBC)和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en Horowitz)合作投资谷歌眼镜项目时,除了享受这种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带来的兴奋,我们也见证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式的诞生。

此前,我们已经看到过其他商业生态系统,苹果 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生态系统。在苹果iOS生态系统中,有数十万开发者在为其iPhone和iPad开发产品。但是,当第一代苹果iPHone手机发布后9个月后,史蒂夫·乔布斯在2008年5月才向第三方开发者公布了SDK。

对于谷歌眼镜项目,并没有存在商业产品。我们现在还很难说谷歌眼镜完全就是谷歌自己的创新成果。

目前,类似的可佩戴计算产品已经投入市场。比如,Vuzix,这款产品极力避免自己被看成一款眼镜,不过它看起来确实不错。其他的竞争对手比如Telepathy也希望能够赶在谷歌眼镜之前投入市场。但是,直到现在谷歌仅仅提供了一个售价为1500美元的探索者版本,而这一价格对于开发者来说也是比较高的进入价格。

谷歌首先推出一个开发者项目,然后又举办了一些竞赛比如#ifihadglass,谷歌此举一方面承认自己并不知道这款酷似眼镜的头戴式显示屏的用途有哪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分级、众包的方式来找到答案。

但是大多数的众包项目都围绕现有的产品和现有的市场,比如,“我的星巴克创意”和“戴尔 头脑风暴”这类众包活动。在这些项目中,公众被要求帮助主办方改善某项产品或服务。但是,谷歌在产品的发明阶段就让人们参与进来,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帮助他们发明这款产品。如果谷歌眼镜能够得到普遍认可,那么其商业化道路就是可行的。

谷歌依靠其领先的技术对此活动进行了精心“彩排”。就在两个月之前,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还表示怀疑谷歌眼镜是否能够上市。但是,谷歌眼镜现在已经成为技术圈里的热议的话题。

让我们来看看谷歌眼镜项目的组成部分,看看它是否能成为其他公司学习的全新发明模式。

1、 产品创意:消费者头戴式显示屏。这种专业的头戴式显示屏是否适用于消费者环境呢?

       2、 验证:在谷歌大张旗鼓对这款产品宣传后,通过众包比赛方式弄清楚这些产品的用途。

       3、 快速对创意进行评估,以便保持其动能。

       4、 生态系统信息:挑选开发者社区并打造生态系统。

       5、 融资:投入研发资金,这些资金来自风险投资。

       6、 公布暂定的发布日期,并通过对产品的继续开发来重申公共的验证。

在外界看来,谷歌这些举措是相当大胆的,而且可能成为典型案例:如何在将其财务和开发成本降至极低的情况下,获得极大的收益。

谷歌眼镜项目在规避风险做的极好。即时在发明期结束后,谷歌自己的投资也将是相对较低的。开发者实际上承担了其中的风险。

谷歌眼镜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并不是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以及必须关闭这个项目,它是一种声誉风险而非财务风险,因为谷歌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的资金很少。谷歌表示:“这种风险对冲实际上是一种尝试,我们想要探索各种可能性,并开发出一些令人感到兴奋的产品。”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便这个项目失败,谁会有损失呢?

通用电气曾试图通过其健康创想项目来做类似的事,这家公司承诺在一个开放创新环境下投资10亿美元用于健康研究。通用电气的目标就是为癌症研究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你或许从来都没听说过它。通用电气项目的第一阶段的工作挑选了5个团队来研究新的癌症诊断、护理和治疗方法。

但是通用电气项目和谷歌眼镜项目在规模是不同的。谷歌已经为开发者们提供了大约2000副测试版谷歌眼镜,另外还为Ifihadglass比赛的获胜者提供了8000-10000副谷歌眼镜。现在谷歌将要在这项目上投资10亿美元。

本文系作者 搜狐IT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一举多得,1.集思广益,可以汇集更多的灵感和创意研发产品;2.对冲自身大企业的行政、思维上的负向惯性因素;3.绝佳的宣传造势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本身就是对产品和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绝妙的宣传。

    回复 2013.05.05 · via pc
26
1
2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