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TCL 不会放弃通讯,找机会重新建立我们的优势 | 直击 2018 CES

“不会放弃移动通讯终端的业务。因为在TCL集团的双+业务战略当中,移动通讯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战略支柱。我们没有做好,但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

钛媒体注:1月9日-12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 2018)上,TCL推出了代表2018年电视产品系列:6-Series和5-Series,展示了X/C/P三大系列等多款明星产品。除此之外,TCL方面还表示与美国知名机顶盒公司Roku达成合作,将在美国市场发布Alto系列新品——Roku SoundBar。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亲临CES展会现场,为TCL站台打气。

过去一年,中国彩电市场遭遇10%负增长,TCL却实现了逆市增长。负责电视终端业务的TCL多媒体光是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就达到1.4亿,已逼近2016年全年的净利润(1.6亿)。

李东生在展会现场接受包括钛媒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原因,这都是海外市场的支撑,尤其是美国市场。

“美国市场,2016年我们从175万台到2017年400万台,这个增长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连续几年都被权威媒体评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电视品牌。”

就在消费电子展前几日,TCL 发布了去年11月份的业绩报告显示,TCL多媒体2017年全年的彩电出货量超过2370万台,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表现突出,成功跻身前三。仅次于韩国三星和LG电子,也超额完成了全年2200万台的计划目标。

显然,李东生对电视业务的这一成绩单很满意,他表示会给TCL多媒体打85分,“85得来主要是中国市场、美国市场、拉美市场,这三个市场我们做的比较好。”

不过,2017年上半年TCL通讯业务的成绩单很差,亏了8个亿。根据TCL集团日前发布的数据,全年移动通讯业务只有1121万台,和2016年同期的2050万台相比,减少了近35%。

去年10月份期间,TCL集团发布公告称,向紫光集团、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具备移动通讯产业链背景或业务资源的战略投资者,转让其所持有的TCL通讯科技49%的股权,对价只有4.9亿港元。因此,外界猜测TCL可能要放弃通信行业。

但李东生在现场坦言不会放弃移动通讯终端的业务,他还亲自兼任TCL通讯CEO,此前离开的前任CEO郭爱平也回来出任董事。他认为兼任通讯CEO既表示决心,也是给团队一个信心。

“因为在TCL集团的双+业务战略当中,移动通讯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战略支柱。我们没有做好,但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

“当然客观上来讲,去年通讯市场确实很严峻,大家看到这个市场上也有很多竞争者出局了,我相信2018年这种事情还会继续发生。但是TCL一定会继续在这个市场当中存在。”

好在,新兴的液晶面板业务(华星光电)让李东生松了一口气,TCL集团目前最大的利润贡献就来源于此。但是令外界费解的是,同样做面板业务的京东方股价在2017年翻倍,市值冲上2000亿,而对标京东方的TCL几乎原地不动,市值不到400亿。

李东生对此说出了他的看法,在中国资本市场,混业经营的公司(指TCL)的估值普遍会低于专业经营的公司(京东方),其内在逻辑就是混业经营容易产生资源分散,尽管华星光电的效益高出京东方很多。2016年华星光电营收223亿元,净利润23亿,京东方营收689亿元,净利润18.8亿元。

“我们也意识到这一问题,2017年我们做了一些减法,晚点会有一些具体数字的发布,但是宏观来讲,我们承诺过2018年年底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机构从2016年底的50多家减到不到30家,这个工作正在进行,我们会逐步剥离重组一些非核心业务。”

未来,华星光电会围绕半导体产业,无论是产品的技术还是规模,都会持续加大投入。

“我们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已经建立起全球的领先竞争。华星的效率和效益指标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当中领先的。我们这些指标在绝大部分时间都超越三星,在全球行业中领先。”

(钛媒体编辑曹天鹏整理)

以下是李东生采访实录,经钛媒体编辑:

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已建立起全球领先竞争

1、对于今年2300万台的销售数据打分,会打多少分?

答:我们给自己打85分,今年我们销售量超过了计划的目标2200万台,所以它是一个优良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扣掉15分。85分得来主要是中国市场、美国市场、拉美市场,这三个市场我们做的比较好。在美国市场,2016年我们从175万台到2017年400万台,增长非常大,我们连续几年都被权威媒体评为美国增长最快的电视品牌。去年我们进入了全渠道,从沃尔玛到Costco,再到Target,再到Best Buy,反应的效果非常好。我们有信心,按照这个趋势,2018年我们的销售将会在美国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

就拉美市场来说,我们在拉美的巴西、阿根廷两个主要的南美国家继续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去年我们销售盈利的情况都是不错的。

中国市场也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中国业绩竞争力的改善,使到我们在中国市场实现了逆势增长。去年其实国内彩电市场竞争蛮惨烈的,我们在大品牌当中,相对是保持增长率最快的。这是我们给自己85分的原因。

另外,从产品层面来讲,我们去年也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大家可以看到,这次我们展示产品的技术应该和国际领先水平是同步的,在一些技术领域,我们甚至做到了领先国际同行的水平。

当然,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要改善,去年我们欧洲市场表现还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中东和非洲市场、俄罗斯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印度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刚刚开始,这些不足也是我们未来的机会,我们在彩电业务和TCL整体业务方面,还是制订了一个长期稳定成长的规划。

2、相对京东方,TCL有模组,也有芯片、整机,是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但是市场似乎没有给予一个应有的估值水平,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差异,我们还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得到一个合理修复?

答:按照规则,我不能直接评论股票和资本市场的事情,我们只能按照自己公司的商业逻辑给大家做个介绍。确实在中国资本市场,混业经营的公司的估值普遍会低于专业经营的公司。这个内在的逻辑就是混业经营往往产生资源的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2016年开始新一轮变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多元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会继续把我们的终端产品、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服务三块作为主要产品、主要业务的支点。2017年我们做了一些减法,宏观来讲,我们承诺过2018年年底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机构从2016年底的50多家减到不到30家,这个工作正在进行,我们会逐步剥离重组一些非核心工作,这个工作在2016年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

另外,我们会强化发展几个主要的终端产品。在产品端,就是多媒体的彩电、通讯,家电,智能音响,这四个主要产品线是TCL品牌的载体。在华星围绕半导体产业,无论是产品的技术,还是规模,我们都会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在半导体显示行业已经建立起全球的领先竞争,华星的效率和效益指标是全球半导体行业当中领先的。这些指标在绝大部分时间都超越三星,在全球行业中领先,但这不代表我们利润是最大的,因为还有一个规模的问题,效率和效益是两个,还有利润率,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都是最高的。另外,效率指标,我们单产的产出是最大的。如果我们有相同的资源投入,就意味着我们的盈利能力在行业是最好的。我们还是会秉承这一块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支持双+转型战略,我们会坚定的按照这个目标往前走。企业做的好,市场投资人自然就会给企业应有的价值。公司价值方面,我觉得更应该从长远来看。

3、上个月京东方在合肥T9提前点亮了,市场也非常关心,T5和T7有什么考虑中的规划?

答:我们T6按计划在建设中,会在明年第四季度点亮投产,我们正在深圳规划T7,项目还在做一些最后的优化,希望尽快做一个决定。但是做这个决定前,我们还是对市场需求情况、产业技术发展的情况做更多的研究,因为毕竟是一个400多亿项目的投资,一定要保证实现预算的效益。T5暂时还没有计划,我们正在建设T4,T4投产之后,再来考虑T5,T5暂时没有动工的计划。T7有可能在今年内做决定,但是今年内对T5不会做决定。

4、对于TCL比京东方晚一年投产,是技术上稳妥的考虑还是其他方面的考虑?

答:主要从市场的发展来考虑的。华星每年销售都是有增长的,包括2016年,我们虽然没有新开工厂出来,但是有产线的技改,增加的产能比例还是蛮高的。去年华星深圳增加的产出是20%多,所以我们更重视通过技改提升效率来提升规模,最早的工厂T1产能已经是每个月超过160K,这个比设计产能超了60%,T2工厂在2017年也达到145K,我们预计明年T2工厂也能够达到150到160K,T1工厂能达到165K,两条8.5代线获得三条线的产能。原有工厂效率的提升,产出的提升,将能够产生更大的边际贡献。明年底T6投产,它会在2019年后带来持续的增长,整个华星在大屏幕的销量持续增长,小屏幕道理也是一样的。今年我们会让T3做到满产,明年T4开始投产。

不会放弃移动通讯终端的业务

5、对于认为“通讯应该彻底剥离掉”的声音,您怎么看?通讯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答:我们绝对有信心,通讯是能够做好的。前段时间我们发了一个公告,我自己下去兼任通讯CEO,这也是表示一个决心,内部来讲是给团队一个信心,董事长和你们一起承担这个责任。对外来讲,我们也是明确的宣誓,我们不会放弃移动通讯终端的业务。

因为在TCL集团的双+业务战略当中,移动通讯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战略支柱,我们没有做好,是我们自己有很多事情能够做好或者应该做好没有做好,所以去年业绩就非常糟糕,但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当然客观上来讲,去年通讯市场确实很严峻,大家看到这个市场上也有很多竞争者出局了,我相信2018年这种事情还会继续发生。但是TCL一定会继续在这个市场当中存在,而且我们相信未来TCL移动通讯一定能够寻找机会,重新建立我们的优势。

6、您现在做CEO之后,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呢?

答:我做CEO在前期花时间比较多,我相信一季度之后在通讯的时间就可以少一点了,因为一个企业工作还是靠一个团队来做的。我在通讯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能够把整个组织和流程调整的更合理、更有效,另外把公司的业务战略、经营战略能够做梳理优化。这个方向基本定下来之后,具体的业务工作才会由管理团队分别来承担,因为董事长当CEO,这种安排是一种过渡性的。在过渡性安排当中,相关的主管会承担起更多的直接责任。

7、引入紫光战略投资者之后,通讯业务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它除了提供技术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AI出现以后,人工智能对通讯是什么样的机会,对整体集团是什么样的机会?

答:第一个问题,我自己来担任CEO,可能是再次确认我们一定有信心、有决心在移动通讯产业要重建竞争力。至于为什么引入战略投资者?一是希望加强通讯方面协同的力量,二是也有一点财务因素的考虑。新的投资者加入对于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将会有改善。但是投资者的加入也说明投资者对我们这个业务扭亏为盈和持续发展有信心。

第二个问题,人工智能是我们重点发展的两个技术领域之一,我们现在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半导体显示技术和材料展开,人工智能就会大量用到我们各种终端产品的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相同的产品,无论是移动智能终端、彩电家庭互联网终端,还是智能家电,人工智能方面今后业务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人工智能带来很大的机遇,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感应芯片成本越来越低,它能够嵌入到各种终端产品当中,通过各种应用场景给你留下可以想象的空间。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各种智能终端产品必备的技术。

从终端产品2C业务,向2B业务来做转型

8、集团也在人力上做了一些改革,人力资源成本也取得一定效果,这种趋势在2018年还会持续吗?这是不是智能制造在未来必然出现的趋势?

答:这个趋势还是会持续的,因为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竞争力保持和提升的基础,减员降本增效,特别是降本增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减员从绝对数来讲,可能到某个阶段不一定是数量的下降,而是人均效率提升。要提升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根据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将是未来重要的方向。我们作为一个制造业为基础的行业,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我们持续提高竞争力一个最关键的工作。近期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简单讲,我们在资产投入最大的华星几个工厂里面会进一步升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率。

9、您说的这种投资增加,是指对华星生产项目硬件的投入吗?

答:华星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所以它的设备效率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设备效率提高,就意味着成本下降。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才能大大提升企业的效率,现在在华星从建厂开始就看不到什么人,但是这不代表你的效率已经到了极致,还要设备如何运作达到效率最高,设备故障率最低。智能制造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的智能制造系统把生产系统的任何变化及时控制和调整,使它始终保持在一个最高效率的状态。

10、您之前在一个财报分析会上提出3053计划,主要针对彩电和通讯业务的,在您看来它完成进展到什么程度,您对这个进展速度是否满意?可以透露一下您和团队具体怎么思考分析的?

答:3053计划在2017年大部分目标就达到了,2016年当时看这个趋势不太好,所以2016年我们就启动了一个再变革的计划,对3053计划执行做了一些调整。2017年我们制订了3063的计划,吸取了3053的一些经验教训,所以这次3063计划还没有最后完成,在这个年底各个产业3063规划基本就确定了。

这个计划是管2018年到2020年三年经营的。这次计划会更加关注从一个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从未来看现在,到底三年以后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倒推过来我们这三年怎么做。以前做规划更多的是想我们能够做到什么样,现在我们倒推过来,我们应该做到什么样,或者必须做到什么样,这次做这个规划的过程,也是我们团队对行业未来发展一个重新的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11、互联网焦虑症,尤其对企业领头人有很大影响,您现在最困扰或者最困惑的、最多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和一两年前有什么变化?

答:所谓焦虑,就是企业发展当中,面对困难挑战,如何解决它的一个过程。从发展战略来讲,互联网转型,大家都是很认同的,总理都说互联网+、+互联网,问题在于怎么能够找到适合你的切入点,怎么能够找到传统产业转型、技术嵌入,或者新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够带来销售的增长,盈利的增长,这才是在经营企业中要面对的挑战,你必须要在这块把事情做对。

把事情做对,我自己体会有两个含义,一是你做的事情符合这个方向,二是你做的事情是和你现在的能力能够匹配。第一个很好理解。第二个有些东西你选择可能是对的,但是你并没有能力在这段时间去实现它,比如说一些传统互联网企业,像BAT能够做的事情,大部分是我们做不了的,如果你硬去学人家,我觉得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你一定要做和你现在的能力、现在的经营战略能够匹配起来的,能够给你加分的项目。在思考当中,慢慢形成一些正确的决策,往前推进。

另外,互联网也是一个智能互联网,发展很快,也允许犯错。因为它很多创新的东西本身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错了不要紧,快点改就行了。最怕的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

12、与京东方相比,在政策方面,扩产的时候,获资的成本和政策的支持是不是同样的地位,是不是可以做到同样的政策资源?TCL在一些业务的梳理方面,下一步有没有新的业务点?

答:我们投资半导体显示是符合国家战略的,过去差不多十年,由于中国企业进入这个产业,使得这个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里面,已经超越了日本,是和韩国并驾齐驱的。国家战略肯定会给这个行业的领先者以支持和帮助,TCL华星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至于我们和京东方比,我真的没法比,因为他们拿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一个企业发展新的产业要综合考虑,国家支持政策是放在那里,它有一个时限性的。企业在这样一个支持政策极限之内,一定要把这个竞争力做起来。最终来讲国家支持哪个产业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成功的标志就是不需要国家任何支持情况下,依然能够和国外领先企业竞争,而且能够打败它,这就是国家产业政策希望得到的效益。我希望TCL是这样的,当然也希望京东方和其他中国企业也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还是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对TCL来讲,每一项业务经营当中,会关注我们的规模,更关注我们的经营质量。希望能够保持一个有质量的增长,作为企业健康发展基本的路径。

关于并购,这个有很大的机会牵引因素,去年我们就拿到了黑莓全球品牌授权,某种意义就是并购了黑莓终端产品的业务。我们的发展是以并购的方式,还是以自身成长的方式都可以,看什么产业。未来我们还会收购参股一些企业,但是不一定会说每个项目都是那么大规模的,而是会围绕我们现在这个产业布局延伸,我们产业的构成是半导体显示,原来零部件产业到2018年底基本上不再存在,慢慢就消失了。原来7+3+1,7就变成6了,再加上商用系统,我们原来有的,这块是我们强化的,会从对终端产品2C业务开拓一个新的,向2B业务来做转型。现在整个经济发展很快,商用市场机会、需求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会在这块寻找机会。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自己能做起来的自己做起来,如果有并购、参股的机会,我们就并购、参股,不拘一格。

世界级品牌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13、现在TCL在北美这边资金投入也非常大,海外市场销售已经占到全部市场销售一半,那么TCL对北美以及海外市场投入,尤其是资金,有没有一些预算上限,还是只要扩展这个市场规模就可以无上限的投入?

答: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没上限的投入,这样很危险的。每年每个企业都有预算,像彩电业务、北美业务,会在多媒体企业整体预算里面包括。像多媒体,北美公司开会,他们也会做出2018年的预算,这个预算包括费用、销售收入、经营损益,一定是有一个管理的。对我们来说,在北美未来主要目标还是按照现有的方向,从数量的增长逐步转向质量的增长,具体就是要提高我们在北美市场品牌美誉度,提高品牌价值,就是提高品牌产品均价。

14、对未来三年中国市场家电趋势有怎样的预判?

答:未来三年,中国家电传统类产品还是会平稳增长。

首先,虽然数量增长很少,甚至不增长,但是它的功能更强大,电视机尺寸更大了,智能化程度更高了,它的销售收入、市场规模还是会增长的。第二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会大量应用到下一代的产品当中,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它也能够增加产品本身的价值,一方面是售价提升,另一方面是各种智能终端产品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能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第三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派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形态。大家看到人工语音智能音响,以后各种人工智能家用产品让消费者感觉到好玩、好用,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如果有一些真的适合消费者需求的,颠覆性的创新设计可能就能够短时间内带来一个市场的增量,我们在密切关注这方面,也在做相应的努力和布局。

15、TCL过去在北美市场成绩非常显著,在完成目标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战略?对新零售是如何看待,又将如何应对?

答:具体的战略不方便给大家详细介绍。方向就是要提高我们产品的能力。去年我们美国市场实现增长,总结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的提升。

去年我们在一项画质评选中名列前茅,这款产品是进Best Buy的产品。Best Buy对产品要求非常高,我们按照Best Buy的要求,把产品做进去,那款在画质的CNET机构评选当中名列前茅,至少那次评比是有三星等很多品牌在里面。产品力是最重要的,通过产品力的支撑,提升品牌价值,这样就能够拉动整个市场。另外,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我们北美业务去年不单销量增长很快,经营效益也不错。经营效益不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的很好。去年我们北美没有应收帐损失,没有库存损失,这样就能够给企业带来比较好的效益。因为北美市场集中度很高,在北美卖消费电子产品要赚钱是不容易的。

关于新零售,新的商业模式会逐步占有更大的份额,这是必然的。去年我们在线上的销售增长也是远大于线下的销售增长,特别在中国,这个情况比美国还要快。美国在线上通过亚马逊也在卖,但是占我们整个销售10%左右。在中国这个比例已经是达到将近30%以上。未来我相信这个比例还会增长。我们还会继续关注线上销售。不管是销售模式的变化,还是跟客户更密切的接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的智能产品都需要给用户提供后续的一些有价值的体验和服务,通过这个服务让消费者更加认同你的产品,愿意买你的产品,有好的口碑,同时这种服务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商机。

16、在您看来,大国品牌和大品牌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做好白电市场,使TCL真正成为世界家电品牌?

答:空冰洗三个产品的整合工作已经在做,但是从更大来讲,在巴西市场,我们已经把四个产品都整合在一个渠道去做了。在中国我们也在推动,更紧密的配合。现在不能说没整合,是在整合的步伐上,我们未来会更努力的做一个整合。让一个品牌下面的各个产品线能够更好的形成一个家族的元素。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个难题,因为不同产业有不同的特点,产业负责人会更加强调要把他的业务做好,所以从大的门类来讲,家电、彩电、移动通讯、智能音响、智能终端可能在产业内部整合做起来会比较顺,大家能够互相借力的地方很多。但是产品整合要找到真正能够产生效益的点。

关于大国品牌和大品牌,我的理解大国品牌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中国,以往中国经济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总量也不大,每个行业也比较落后。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这是我们背靠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崛起,大国品牌就是依托中国的崛起而在全球市场发展我们的业务,这样的中国品牌很自豪的叫大国品牌。

17、对AI应用有什么看法,以及TCL在AI领域的投入和措施是怎样的?

答:AI肯定是一个大的技术方向,现在AI的应用不够多,体验也不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阶段,并不代表这个技术未来是没有前景的,我非常确定的和大家说,AI一定是未来各种场合应用的技术,包括和工业制造相关的智能制造。TCL在这方面发展是着眼于未来,三年五年以后全球这个产业、这个技术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我们要来做规划。有点小剧透,围绕未来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一个共识,AI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基础就是深度学习。

在最基础的方面怎么开始布局,大家可以留意两个事情发生,一是TCL赞助了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在清华大学的数学奖学金。为什么做这个事儿?除了支持教育的公益情怀,最重要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数学是基础,我们在这个领域要加入。二是我们正在做的,我们也许在今年就能完成,可能在某个数学特别发达的国家,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研究所。现在它不做产品,就是来做基础数学运算。你一定要倒过来看,我们未来应该长成什么样子,这样做决策才会是正确的,才能够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

18、TCL未来品牌建设拔高的战略,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时间点?

李董:从概念上讲,在全球产业过去几十年发展历史当中,大部分企业都是进入这个产业,效率、速度、成本等方面取得自己的入门票,然后通过技术能力的积累,产品力的提升,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继而取得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然后有这个收入,在更深层的技术领域开发去投入,同时在品牌提升方面做更大的动作,基本上都是历经这样一个过程。

TCL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没有达到。现在世界级品牌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看到今年和去年比有进步,明年要比今年又要有进步。

本文系作者 曹天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