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更说我们到了文创产业最好的时代,但也要“警惕资本的泡沫” | T-EDGE 2017

“投资人需要找到那些有自身核心竞争力、行业定位准确的产品。”

戴自更

北京文投集团总经理、新京报创始人 戴自更在2017钛媒体T-EDGE年度国际盛典

钛媒体注:钛媒体T-EDGE国际年度盛典,作为钛媒体年度最重要、在科技领域最举足轻重的年度国际峰会,每一年年末希望能够对当年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做一些重要盘点和预判,同时,搭建一个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助力全球前沿创新者的价值发现与落地。

今年7月,新京报创始人戴自更宣布离职,加入北京文化投资集团任总经理一职,引发行业震动和热议。

12月15日,戴自更亮相2017钛媒体T-EDGE年度国际盛典发表主题演讲,担任开场演讲嘉宾。如今身为投资人的戴自更,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创业建议,和风险投资提示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多年以来在文创产业创业和投资的深刻思考和建议。

这也是戴自更履新转型为投资人角色之后首度在外部行业峰会上公开演讲。

戴自更在演讲中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投资目前已经遇到了利好的内外环境。随着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的90后、00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加之全国各地都推出了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为这个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那么,具体要如何做好文化产业的投资?戴自更认为,首先要要明白的是“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

“对我们投资文化产业的人来讲,投资一个项目、看一个产品,首先是看看它有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东西。”

与此同时,投资人和创业者要注重创意和创造力,培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文化跨界融合,并且关注一点垂直领域的、小而精的项目,以及一些全球化的文化产品。

不过,在投资的过程中,戴自更也遇见了许多盗版的现象,因此,他特别强调了版权的概念,“我们为了搞文化投资,首先千万不能投有盗版嫌疑的文化类创业”。

最后,戴自更对当下文化产业投资的风险做了提示:第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警惕资本带来的泡沫,避开动不动就像做平台的项目,对政策保持高度关注,注重创业者的素质;第二,戴自更也提到,如今市场上文化创意类产品被高估的现象比较突出。以自媒体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几个月时间内完成融资的自媒体超过175人,其中近20人融资额达千万元,有10位自媒体的估值高达亿元,但实际上,他们盈利能力并不理想。

因此,戴自更认为,“投资人需要找到那些有自身核心竞争力、行业定位准确的产品”。(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程程)

以下是戴自更在2017钛媒体T-EDGE年度国际盛典的演讲,经钛媒体整理: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钛媒体来,首先祝钛媒体成立五周年!

我要讲一下跟钛媒体的关系,赵何娟是媒体人,我也是媒体人。她原来曾经是非常有风骨的一位财经记者,我原来办了《新京报》。何娟现在转型做了创业者兼投资人,我可能也是这样,因为北京文投集团,肯定是做投资的,同时也在创业,创办了《新京报》和“寻找中国创客”。

我今天到这儿来站台,说一句发自内心的话,钛媒体到目前为止很多创业报道,我还是比较看重钛媒体这种有态度、真诚、负责任的创业报道。先讲这么几句话,送给何娟和钛媒体的人。

因为现在关注文创投资,我有一些关于文创投资的想法,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文创产业目前的现状。

第二,文创产业一些建议。

第三,文创产业方面有关投资方面的提示。

首先,谈一谈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1、经济层面。

目前,中国已经变成了第二大的经济体,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为第一大的经济体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可能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高,这是所有的国家民族发展的必然进程。

2、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的变化。

我们是属于60年代的人,甚至徐小平是50年代的人,当然他是比较时尚的。我们在消费上,因为是苦日子过来的,就更关注物质生活。但是现在90后、00后,像我的孩子那一辈,可能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精神层面的生活,所以给了文化产业巨大发展的空间。

3、政策导向。

前不久“十九大”的时候提出来,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所谓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好多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包括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品的供给。

我看了一下,目前在上海、杭州、武汉、广州出台了好多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我们也在参与制定北京市的文创产业的政策,可能最近就会出台一些,包括影视、设计、艺术品、头部文学、内容、体育、教育等等方面。

文创产业从2004年开始兴起,一直到2005年、到2014年,大概每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3%,2014年全国文创产业的增加值大概在2.4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是3.76%,跟发达国家比,美国是7%多,最高的欧洲一些国家达到了11%。所以,我们未来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以电影票为例,2010年的时候,我们电影突破了100亿,2015年的时候是400亿,今年据说可以达到520亿,其中有些电影已经破了50亿的票房。

以付费用户为例,2015年的时候内容付费用户的规模大概只有4800万人,去年达到了1.88亿人。如果2018年的话,据有关的数据预测,可以到差不多3亿人。

文创产业发展指数领跑前面。举一个北京的例子,2016年北京市文创产业的收入是17885亿,其中排名前三的主要是:(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2)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和其他辅助类;(3)广告和会展服务类。

其次,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建议分享。

1、文化的内涵。

文创产业的创业,文化是根基。所以,对我们投资文化产业的人来讲,投资一个项目、看一个产品,首先是看看它有没有文化、精神内涵的东西。比如说传统方面的媒体、一部电影、电视剧、平台,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注重文化类的内容为主。

我们以前关注到的《舌尖上的中国》、《朗读者》、《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等,都是可以投资的项目。

2、创意和创造力。

从定义上讲,我觉得刚才徐小平讲得非常好,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就是把一个点子变成服务人类的产品,并且全力以赴地往前做。如果搞文化投资的话,我希望有一个文化而的点子,然后你把它变成一个文化的产品,可以给人类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提高人的精神享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觉得产品创造、创意方面,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和鼓励,使得创新、创业方面的社会氛围有很多,包括今天来的,大家都是创业者同时对创业有兴趣的,对文化方面的创业也很多,某一个方面你想到了就可以做。

前一段时间我到杭州去看二更,原来是做传统媒体出来的,但是经过新媒体的改造之后,有了新的活力,做了很多视频产品,目前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是做新闻资讯类的。

我们做了一个动漫、3D方面的新闻。就是想到了一个东西,把它做起来,一个普通需要解决的痛点我们能想到的,把它真正变成一个文化类的产品。

我特别强调的是版权概念,我碰到了好多盗版的情况,我们为了搞文化投资,首先千万不能投有盗版嫌疑的文化类创业。

3、注重培育资源的整合能力。

前不久我投了一个项目叫艺点意创,是做设计方面的,前端是好多设计的公司,有上万家,后端是连接了好多需求类的企业,把它搭建起来了,现在做得也挺好的,一个小伙子做的。我们进去的时候大概是5亿多,现在估值到了10亿多了,并且在深圳、北京都在搞产业园区。

4、注重文化跨界的融合。

设计出来的文化产品已经不是简单的纯文化的东西,文化和科技、文化和金融、文化和旅游、文化和时尚、文化和衣食住行跨界结合的产品,我觉得未来可能是越来越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

举个例子,我们在去年收购了一个公司是做电影特效的,为全球300多亿元的票房做了特技,这是一个高科技的影视类方面辅助型的公司,像这种公司的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

我们投了好多文化和旅游结合的产品,叫京西文旅。还有文化和教育类的,我们最近比较关注的就是VIPKID(儿童教育),这个项目也非常好。积累点儿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对外语、汉语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

5、注重一点垂直领域的、小而精的项目。

像演艺类的,比如说《开心麻花》,就是做得非常专、非常细。还有我刚才讲的二更和Papi酱等等,包括罗辑思维、知乎,这样的产品都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考虑的。

6、全球性。

刚才何娟也讲到了AI、全球性,文化的全球性是势不可当的。外国青年人喜欢的时尚的东西、文化类消费的产品,甚至电影、动漫,我想肯定会传到中国来的。还有文化类的观念,也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这边。因为发达了之后,人类肯定有普遍性和相通的地方,文化是最简单的或者是最基本的人类交往的相通的因子。如果外国有这样文化的产品,现在你把它引进来了或者是到中国复制了,这样的产品应该是会有前途。

第三,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提示。

1、警惕资本的泡沫。

现在一降价,现在我们投资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价格太高,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一开价就是10、20亿,把未来发展的空间都已经提前透支了,这个在投资的时候希望大家关注,如果太高了,就别追了,如果碰到真的是独角兽、未来一统天下的文化类的产品。

2、动不动就做平台。

现在BAT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好的东西他们该吸纳的都吸纳了,并且以他这个东西为触角已经占了好多优质文创产业的产品,一些公司他们都有了。所以,也不要想着我们再去做一个大的文创聚集的平台,可能性不是特别大。

3、警惕政策的因素。

因为搞文化创意产业,可能跟政策的关联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我们拍的《芳华》,晚几个月上映,可能今天上映了,前两天就停了一段时间。还有其他的片子,比如说《我不是潘金莲》等等都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包括前段时间我们投得,就是前一段时间整顿自媒体的时候,也碰到了这样的风险。

4、注重创业者的素质。

碰到好多人,大家也谈到了,创业的时候不能说人家是骗子,可能是投资人看走眼了。创业者的素质刚才小平也讲了,不重视你的模式和财务报表,重要的是这个创业者自身的素质,是不是真正在创业、真正想做事情,这个才是投资人首先要考虑的。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105
10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