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垄断OLED,寡头之下手机厂商如何自处

2017.04.21 15:13

上游供应商在LCD局势大好面前失去了技术预判能力,而下游手机厂商亦缺乏对供应链的战略化经营能力,短视的结果是两者共同造就了一个OLED寡头。

播放 暂停

三星垄断OLED,寡头之下手机厂商如何自处

00:00 11:10

经过多年的深耕,手机产业界终于感受到了三星对于未来战略的预判以及执行能力,相信这种感受在近几年愈发明显,三星存储器业务早在2011年就果断抛弃当时占有全球11%的HDD业务,转向SSD,而现如今三星以21%的SSD市场占有率高举全球之首。

三星对OLED屏幕的推广如出一辙,三星将未成熟的OLED用在第一代Galaxy手机i9000上,使得三星前几代Galaxy手机一直备受烧屏、颗粒感、亮度低、色彩失真等诟病,但经过几年不断迭代,三星将OLED重新进行像素排列、增加瞬时提亮、优化色彩管理等等,升级版AMOLED屏幕终于在整体显示素质超越LCD,进入了收割模式。

OLED被称作是继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克服种种缺陷之后,在快速更新换代的手机行业已然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几乎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标配,并且有向中低端机型蔓延的趋势。在OLED屏幕日渐重要之时,三星作为中小尺寸OLED面板垄断者,于整个下游厂商而言并非好事。

寡头危机

根据三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8月份,三星AMOLED屏幕在手机行业占据了39%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0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5%。

市场调研机构HIS最新报告也彰显这一事实:三星在全球中小尺寸OLED屏幕产量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90%。

「不要将你的鸡蛋全都放在一只篮子里」被现代商业奉为圭臬,由此确定了「资产选择组合理论」核心:即通过资产配置以及选择组合来降低投资风险。

而三星这样一个OLED面板业寡头的诞生,让手机厂商失去了选择弹性,供应链风险骤然加大带来的是企业经营层面的不确定性因素被放大。

而被人津津乐道的苹果供应链系统更是受益于多源采购模式,通过扶植中小供应商来平对冲供应链风险。例如苹果芯片代工从三星一家独大逐步转向三星、台积电两家共享;iPhone代工厂则通常由富士康以及和硕两家分享。

近期曝光苹果向三星砸下大约价值90亿美元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订单,证明了短期内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的优势无解,即便惯于多供应商采购的苹果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实际上,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垄断性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三星的手机产品上,同时在与手机厂商的竞争中,OLED面板供应也成为三星手中的一把利剑。前段时间曾传出华为Mate9 Pro搭载的AMOLED屏幕因为三星消极供货而长期处于断货状态。

如果关于华为Mate9 Pro属于坊间传闻,那小米Note 2几乎可以证明三星的腹黑。小米Note 2发布于去年10月份,在之前7月份,雷军曾亲赴韩国三星总部,与三星显示业务负责人会面。

但是小米Note 2最终仍是选择LG作为屏幕供应商,说明小米与三星并未谈拢。由于LG工艺不成熟,造成小米Note 2屏幕可视角度低、偏色、颗粒感严重等问题,拉低了其市场表现。

对于其他手机厂商而言,三星始终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这种既是同行又是合作伙伴的定位如鲠在喉,显而易见的是,未来几年手机行业可能会继续这种状态。

远水解不了近渴

对于OLED面板,业界一直持有保留态度,并且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三星主攻中小尺寸OLED面板,而以LG为首的一票厂商则是看好大尺寸OLED面板,并且推出了一系列OLED电视。

事实证明,OLED屏幕的优势在移动设备上更为明显,比如OLED的自发光原理省去了传统LCD屏幕的背光模组,能做到更薄,即使只有零点几毫米优势,也仍旧在手机越做越薄的今天显得极为必要;OLED的可挠性(即曲面、卷曲、折叠)上具有独占优势;延迟率低,适合VR头显设备等等。

但是在大尺寸面板上,尤其是在电视行业,因为OLED发光材料寿命以及生产成本问题被无限放大,OLED面板的优势反而不明显。

同期的日本厂家JDI、夏普,以及台湾面板厂商友达、群创仍旧主攻LCD面板,这就造成了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且在短期内,其他面板厂商是无力打破三星垄断局面的。作为最有机会挑战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垄断地位的LG,其在2016年以前,生产的OLED面板主要以白光OLED为主(在白光OLED基础上加入红绿蓝三原色滤光膜),相对于三星RGB像素独立发光OLED显示效果要差,所以即使LG能够快速从大尺寸OLED切换至小尺寸,其核心问题——显示效果,仍旧需要检验,小米Note 2则是前车之鉴。

至于国内面板企业,京东方在AMOLED面板方面布局较早的一家,其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在2018能大规模量产出货,而液晶市场咨询机构DSCC则认为京东方至少要到2020年才有机会稳定供货。

手机厂商该如何降低风险

更不容乐观的是,手机厂商是将搭载OLED屏幕的智能手机作为中高端配置提供,也就是说即便其他面板厂商能够在2018年大规模量产中小尺寸OLED面板,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即这些OLED屏幕需要与三星顶级AMOLED面板在显示效果上同台竞争。追根溯源,三星Note4早在2014年就开始搭载2K分辨率的AMOLED屏幕,而其他面板厂现在仍受困于量产环节。

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做一个判断,苹果在新iPhone上采用OLED屏幕将会迅速成为业风向标,而从苹果下单OLED面板到下半年发布新机,这其中留给其他手机厂商从LED到OLED的过渡时间仅有不到半年。

因此,对于手机厂商而言,在OLED供应商没有解决量和质的问题前,手机厂商需要新的产品策略作为缓冲,至少保证市场基本面不动摇。

  • 概念性产品组合

所谓概念性,其存在的目的必然不是以出货量作为核心指标,小米MIX虽产量受制于工艺,但MIX却依然在营销层面获得了成功;华为Mate 9保时捷版以万元高售价筛选用户,制造稀缺感也是如此。OLED屏幕供货既然处于紧张局面,在不影响产品生产的前提之下,推出概念性产品刷存在感成了几乎成为当下最优选择。

  • 多版本组合

其实由OLED屏幕供应不足传导至零售渠道的情况并不是孤案,除华为Mate 9 Pro之外,OPPO R9也曾受遭殃,但是OPPO为同一款机型引入了JDI屏幕版作为补充,以保证供货量充足。相比概念性产品,这种共机型多版本对于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风险仍旧在可控范围内。

  • 小屏组合

三星AMOLED屏幕是国内大多数手机厂商的唯一选择,但是很少有手机厂商能够拿到2K分辨率的AMOLED屏幕,比如魅族Pro 6 Plus等销量预期较低旗舰机型可以获取少量货源之外,像vivo X9、OPPO R9s、一加3T仍旧搭载FHD分辨率的AMOLED屏幕,而重度用户比较多的一加3T经常被吐槽屏幕颗粒感严重。

颗粒感严重的问题在于屏幕像素密度低,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做小屏幕。而关键是类似FHD AMOLED面板已经能够国产,比如红米Pro则是采用了国产OLED屏幕。当然,在大屏已蔚然成风的情况下,逆势推出小屏风险同样也不小。

反思

小米6不出意外的采用了LCD屏幕,在OLED屏幕成为大势所趋之时,小米固守的背后折射的是整个手机行业的审慎态度。

在这次OLED屏幕供应事件中,没有一家手机厂商能够幸免于难,同样也也没有一家是无辜者,上游供应商在LCD局势大好面前失去了技术预判能力,而下游手机厂商亦缺乏对供应链的战略化经营能力,短视的结果是两者共同造就了一个OLED寡头。

手机厂商目前的补救措施着实有限,在改变产品组合策略之外,更应该利用自身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与面板厂商合作,在研发阶段有的放矢,加快破局才是关键。

本文系作者李玉杨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钛粉99261 钛粉47012 坦塔罗斯 钛粉82265 钛小超345661 钛粉30456
573人已赞赏 >
573换成打赏总人数573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关闭弹窗

挺钛度,加点码!

  • ¥ 5
  • ¥ 10
  • ¥ 20
  • ¥ 50
  • ¥ 100

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
关闭弹窗

支付

支付金额:¥6

关闭弹窗
sussess

赞赏金额:¥ 6

赞赏时间:2020.02.11 17:32

关闭弹窗 关闭弹窗
  • s8值得入手

    2017.04.22 17:59 via weibo
  • 回复@Aaaann啊:华为给了你多少麻烦说说吧[doge]三星卖的贵,人家货真价实,还有新科技,华为?

    2017.04.22 17:40 via weibo
  • 回复@胸口朱砂痣_:真是的,有的人就知道喷国产。怎么不想想自己也是国产么[挖鼻]

    2017.04.22 12:56 via weibo
  • 疑问回复@G戈少:

    2017.04.24 12:46 via weibo
  • 回复

    回复@overdoesd傻白羊:你这话说的 你咋还用手机呢?

    2017.04.24 12:35 via weibo
  • 回复

    回复@庞砰砰砰:看你这么讨厌三星 但生活又离不开三星我就放心了

    2017.04.24 12:33 via weibo
  •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回复  偶在这里啊
    回复

    当年htc的g5 g6 g7部分采用的是三星的oled部分是索尼的slcd,显示效果明显不同,三星看htc卖的好,故意不供应面板给htc,后期只好换成slcd的,这就是有硬件技术的优势.......

    2017.04.24 11:16 via h5
    • 偶在这里啊 当年HTC正火时,就因为三星断了屏幕供应,不得不换成lcd,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
      2017.04.23 09:33 via weibo
      回复
  • 国产供应商要奋蹄啊,空间巨大

    2017.04.23 16:30 via weibo
  • 回复@叶落影单:那就更悲哀了呢……一群人骂三星苹果,脸呢?没实力骂个屁啦?向来有实力者得天下

    2017.04.23 10:28 via weibo
  • 回复@joaypapa:不懂下面b一帮子叽叽歪歪个毛线,太TM反感菊花水军和爱国洗脑术了

    2017.04.23 09:45 via weibo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注册邮箱未验证

我们已向下方邮箱发送了验证邮件,请查收并按提示验证您的邮箱。

如果您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邮件箱。

更换邮箱

您当前使用的邮箱可能无法接收验证邮件,建议您更换邮箱

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